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kelopy
袭人和晴雯谁也不是狐狸精,是封建时代受理法压迫的女性。
晴雯能拖着着病重的身体深夜给贾宝玉补衣服,写明了晴雯在手工艺的造诣上独一无二,更写了晴雯自强的性格。晴雯补裘,一是和贾宝玉的关系确实有基本的交情,这一点说明晴雯是有情商的,所以她敢撕扇子,敢顶撞贾宝玉,而贾宝玉这么挑剔的人,别人碰了他的绒球,他就说罢了罢了,把换衣服的人赶走了,晴雯是足够灵巧机敏善于观察学习的,如果生大户人家是和林黛玉不相上下的才智。别的丫鬟偷东西,她觉得丢了自己的人,拿剪刀就戳丫鬟的手,这在晴雯其实也是她的职业操守,不能让贾宝玉冷了热了,被人笑话了。有操守有手艺有情商,这样的也做不了狐狸精。
袭人就更了不起了,贾宝玉打得骂得,名字改得,贾宝玉从老爷到老太太全部应酬都是袭人掌握,甚至贾宝玉和戏子换汗巾她第一个知道,贾宝玉的贵族朋友圈说酒令也想的到袭人这个人。这样的人说狐狸精小瞧了袭人,实在是封建时代被压迫的女性。

懒虫思密达
按说《红楼梦》中的这两个人,在我看来都够不上狐狸精的级别。
花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大丫头之一,服侍贾宝玉算是尽心尽力,中规中矩的,除去献上了自己的第一次云雨情之外(如果硬要说狐狸精,这就成了她唯一一个可以够得着的一条),也没有太多超越轨道的事情。
晴雯,怡红院贾宝玉的大丫鬟之一,也算是怡红院里贾宝玉唯一视为朋友知己的人吧,晴雯长得尤为好看,这是众所众知的,但是聪明伶俐,更有些牙尖嘴利,同样在心里把主子宝玉当成自己的朋友。
作为丫鬟,她们都有可能想过自己将来有没有可能成为贾宝玉的“房中人”,然而花袭人已经得到了王夫人(也就是贾宝玉的母亲)的默许,但是就算是这样,初试云雨晴那也是在默许之前的事情,所以在我看来,花袭人更是偷偷的做到了狐狸精的事情,虽说作为丫鬟她没得选,但是无论如何她有做那所谓的狐狸精的潜质这是无疑的了。
然而对于晴雯,王夫人一党就对她没有那么好了,仅仅只是因为长得好看,聪明了些,就被她们说成是狐狸精,并最终赶出了荣国府,最后惨死在自家冰冷的床榻上。
晴雯是个心气儿很高的人,她虽是丫鬟,却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从来不会想着依附在某个人之下,且敢作敢当。这样的人与狐狸精是绝缘的,因为她不屑于做那种龌龊的勾当。证据就在晴雯临死之前和贾宝玉说的那一番话里,这里不做赘述。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选一个贾宝玉身边的她们中的其中一位,我选花袭人,她才是真正的狐狸精。虽然不构成典型,但是没办法,我心目中的晴雯就是离那一边很远很远,远到不可能。

waterblue
如果要评论,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狐狸精,首先就要确定一下,何为狐狸精。
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最典型的狐狸精形象就是苏妲己。
狐狸精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定要达成某种目的!
为了这种目的,狐狸精目标明确、手段清晰、组成小团体排除异己。
既然称得上是狐狸精,那么她们所选用的手段中,必然包括使用美色,这个为人所不齿的手段。
先理清了标准,再来看袭人和晴雯谁是狐狸精就非常容易。
一.袭人没读过聊斋,可她早就是自学成才的千年狐狸
狐狸精虽然是个标准的贬义词,但是完全不能否认这类人手段高超。
所以说,不能因为袭人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向以劳模的形象出现,就能得出否认她是狐狸精的依据。
无论是劳模的工作态度,还是待人的周到和气,这些全都是处事的能力,与人品毫无关系。
自古以来,哪怕是在普通人的生活圈子里,口蜜腹剑之人都非常多。
像袭人一样,在朋友圈里暂时性的有着好的口碑,更不能成为否定她是狐狸精的标准。
①说袭人是狐狸精,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姑娘确实使用了美色拿住了贾宝玉
袭人做出的狐狸精事情,并不是我编排的,有原文为证:
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这个对象就是袭人。
要认清袭人的为人,首先要看一下当时贾宝玉的年纪。
那个时候贾元春还没有才选凤藻宫,贾宝玉也还不是怡红院的主人。
那个时候的贾宝玉,还是住在贾母的院子里;
那个时候的贾宝玉,也就十一岁左右,还被贾母当成真正的小孩子。
在那一个时间段,无论是在宝玉的祖母贾母眼中,还是宝玉的父母贾政、王夫人眼中,宝玉都应该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积极锻炼身体、心无杂念的乖孩子。
在十岁出头的年龄段,就算是在古人眼里,长辈们也绝不会允许,晚辈过早的发生云雨情这种事。
为这种事情有违自然规律,有损身体健康。
贾母和王夫人这些长辈,会实实在在地关心宝玉的身体健康。
可并不代表袭人也会。
袭人这种狐狸精,永远只会在乎她自己。
袭人用美色拿住了宝玉,成为了宝玉的第一个女人。
此时的袭人,已经具备了狐狸精的属性。
接下来袭人就使用了狐狸精的手段,成为了标准的狐狸精。
袭人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成为宝玉的房里人。
②为此袭人的手段清晰,先是干掉了宝玉的乳母李嬷嬷,掌控了整个怡红院。
袭人干掉宝玉乳母李嬷嬷的手段了得!
这姑娘从来不逞强,而是示弱、不停地示弱。
一次又一次地,在宝玉这个有了叛逆心的大男孩面前,哭泣流泪,就好像李嬷嬷欺负了她一般。
这种手段对于宝玉这种大男孩十分有效,使得宝玉,对乳母李嬷嬷的不满、讨厌逐渐升级。
最后,干脆将李嬷嬷撵出了怡红院。
很明显李嬷嬷这个人并没有宅斗的手段,她脾气暴躁,依仗自己乳母地位,嘴也直。
这是李嬷嬷口中的袭人: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如果不是袭人的野心太大,想要掌控整个怡红院,其实老嬷嬷和丫鬟之间本就没有利益纷争,可以和平相处。
所以李嬷嬷对袭人的评价会非常准确,同李嬷嬷宅斗时的袭人,已经是一个标准的狐狸精。
当有了明确的目标,成为宝玉的房里人后,袭人也有着更清晰的手段。
那就是投靠宝钗,投靠金玉良缘一派;
然后彻底站队王夫人,把自己从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变成了王夫人的人。
之后,袭人得到了王夫人给她的准姨娘待遇。
③之后,袭人开始在怡红院中拉拢麝月、秋纹,排除异己。
四儿、芳官被撵出大观园,袭人都有着脱不开的干系!(请注意,我并不认为晴雯的被撵同袭人有关系)
此时有对美色的利用,有目的、有行动,袭人已经靠着她的所作所为为,自己树立起了一个标准的狐狸精形象。
而此时再来看晴雯,晴雯的所作所为完全同袭人相反……
二.晴雯从来就是一个痴心女子,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半点狐狸精的能量和本事
其实晴雯和袭人的出身一样,都是贾母给宝玉房里的丫鬟。
可是在晴雯的身上,看不到半点的心机和手段。读者能在这姑娘身上看到的,只有对宝玉的痴情,甚至还有几分恃宠而骄。
晴雯是把宝玉当成了一生的依靠;
晴雯是把怡红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晴雯既然把宝玉当成了一生的依靠,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位男子,她自尊自爱,不允许宝玉对自己有半点亵渎;
晴雯既然把怡红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所以她不允许自己的家有半点差池。所以小丫头坠儿偷东西,晴雯显得如此暴躁,用一丈青去扎这个小丫头。
那时的晴雯根本没有为自己着想,她没有想过坠儿是家生女儿,发落了她会得罪多少人,会有怎样的后果。
晴雯这个痴心女子,从来没有过任何目标!
在这个姑娘的身上,从没有过任何狐狸精的属性。
而且晴雯在怡红院中,在宝玉的保护下,单纯而又骄纵地生活。
她从未想过拉拢人;也从未想过使用任何手段在这里更好地生活下去。
在这个姑娘身上,没有任何狐狸精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晴雯从未利用美色,去达成过自己任何目的: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
①没有读者会否认,王善保家的是一个刁奴。既然王善宝家的想告晴雯的黑状,就不会吝惜语言去抹黑她。
②在王善保家的这个刁奴的口中,都没有听到晴雯有任何有关风化的问题;
在王善保家的这个刁奴的口中,晴雯的罪状都只是善打扮、掐尖要强。
从这个方面,反而能证明晴雯是个清白之人。
这是晴雯最后一次见宝玉的言语,此时她不需要有任何隐瞒:
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
这段话是晴雯临死前的告白,具有绝对的可信度。
晴雯这姑娘从没有安过狐狸精的心,也从没有打过狐狸精的意图。
在宝玉的眼中,晴雯同样如此: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①在宝玉的眼中,晴雯从来都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止清白,宝玉对晴雯的人品和情操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晴雯这姑娘哪怕有半分狐狸精的狡猾,也不至于落到香消玉殒的下场。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狐狸精,从来不是看她的举止、打扮、言语,甚至看的不是人品。
有些人人品不佳,但却只是坏,并不具有狐狸精的属性。
狐狸精的属性,就是先靠美色接近目标,然后靠美色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且在完成目的的过程,中不计手段不计代价。
袭人这姑娘是个标准的狐狸精,
晴雯比起袭人来,真是差得十万八千里。
但是无论如何,狐狸精一词,都是封建社会、男权社会在物化女人。
在那个时,代男人还有机会靠自己立一番事业;
而女人呢,有时无奈的女人,只能使用一些无奈的手段。
这就是封建社会女子的悲哀,这就是《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反封建的意义。

張張
宝玉房里袭人和晴雯,哪个是狐狸精?只从外观上看,晴雯更像狐狸精!她长的眉目清秀,水蛇细腰,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个主,只可惜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袭人呢?她心思细腻,温柔宽厚,对主人恪尽职守!深得王夫人赏识,宝玉对她也和别个不同,贾宝玉梦游警幻仙境时警幻之妹授宝玉云雨情,袭人给宝玉换衣服时发现了端倪,宝玉和袭人便有了第一次,袭人姨娘的地位更加稳固!说白了,袭人是个心机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最好的姐妹也被她排除贾家,要说谁是狐狸精,非袭人莫属!

午后柠檬拿铁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身边的两个大丫头比主人都受人关注。长久以来关于两人的孰是孰非就像薛宝钗和林黛玉谁好谁不好一样纷争不断,甚至两人被人当成了“狐狸精”,这两人就是袭人和晴雯。那事实是这样么?我认为是也不是!
我们先看什么是狐狸精。
狐狸精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勾引男人的风骚浪荡无耻的女人,而古人认为这一类人是会引人入邪道。《聊斋志异》写了一些害人的狐狸精。而中国历史上祸国殃民的女子无不被冠以狐狸精:妹喜、妲己、褒姒、齐文姜、飞燕合德姐妹,武则天等。这些女人无一不是美貌异常,魅惑人不算,还使人身败名裂,祸国殃民。所以后世对美貌女子的蔑称都用狐狸精。
袭人和晴雯都被叫过狐狸精,不过都是狐媚子。袭人是李嬷嬷骂她的话,晴雯是王夫人一直叫她。真正狐狸精出口,还是晴雯自己说自己。
一,袭人有狐狸精之实,无狐狸精之害的丫头,很冤!第二十回,贾宝玉正在黛玉房中和宝钗等说笑,自己房中闹了起来。李嬷嬷骂袭人:
娼妇、狐媚子、妖精,这是李嬷嬷眼中的袭人。她骂袭人使用各种方法哄宝玉这对。但说袭人哄的宝玉不理她,这是冤枉袭人。原是她自己不尊重,让宝玉不喜欢她。
袭人对宝玉确实行过“狐狸精”之实,第六回初试云雨情,宝玉和袭人讲述梦中情境,袭人不但不羞跑,还羞得趴在宝玉身上,这明显是有意引贾宝玉与她发生关系。脂砚斋在这里就有一段评语:既少通人事,无心者不在复问矣,既问,则无限幽思,皆在于伏身之一笑,所以必当有偷试之一翻,行文轻巧,皆出于自然,毫无一些勉强,妙极![蒙侧]
脂砚斋看的清楚,我们也看的清楚。这里袭人确实勾引了贾宝玉。其后她与贾宝玉的相处就一直处于主动,贾宝玉往往被动。这都是袭人的心思。若说袭人是狐狸精,确实有这样的行为。但是,袭人做了什么?她勾搭宝玉确立了与宝玉的关系,让宝玉从此对她与别个不同后,并没有教坏贾宝玉,反倒每每苦劝贾宝玉做一个正常人。
十九回,袭人假借家里接她出去,与贾宝玉约法三章。第一,不可以赌咒发誓咒自己;第二,不可以诽谤仕途经济污蔑读书人‘禄蠹’,自己装样子也要在贾政面前表现自己;第三不要爱胭脂和毁僧谤道!这是勾引么?这是良苦用心。用现在的话来说,你妈都不太会这样劝你。袭人对贾宝玉可谓煞费苦心!曹雪芹说她: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这样的袭人,给她一个贤惠不为过。这样的袭人,你有什么可怪她的?
袭人口中唯有一次表达了对林黛玉的不满,还是当着贾宝玉的面。这也算光明磊落了。我分析过,袭人对林黛玉不满意,主因在于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放任。袭人苦劝,黛玉放任,两人都没错。错在贾宝玉将林黛玉推到人前为自己不学习不务正业做借口。而袭人最后的进言王夫人更是她的用心尽责。宝黛爱情在当时是绝对不被允许,比乱伦还严重的事。我们不可以用现在的眼光看待《红楼梦》时代的自由恋爱。那时候的自由恋爱与犯罪无异。王夫人吓的如五雷轰顶,可见这事有多严重。袭人于情于理禀报都不为过。这事产生的影响是坏的。但不是袭人的初衷!贾宝玉的莽撞行为才更应该承担责任!
所以我们看,袭人确实勾引了贾宝玉,但却一心一意为了宝玉好。并没有害宝玉,说她是狐狸精过分了。
晴雯清白是一定的。她的清白不是她自己证明的!而是她那个淫浪不堪的嫂子多姑娘说的:
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这样的话从多姑娘这样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比千金之口说出还有分量。晴雯是否狐狸精由此可见!晴雯自己说: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晴雯自己也觉得冤枉。但晴雯真的冤枉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晴雯平时不是穿着打扮异于常人,如果她不牙尖嘴利咬尖不放。如果她不引得贾宝玉不务正业,对,晴雯是做了“狐狸精”所作的坏事的!
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难,正好忽然逢此一惊,即便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此话正中宝玉心怀[七十三回]…这是明显的做坏事了。与袭人相比,你觉得袭人规劝做的对,还是晴雯的歪门邪道做的对?换成你是王夫人,你放心把儿子交给谁?
读《红楼梦》最大的乐趣是将自己介入到角色中反向思考自己在那个场景要怎么办!晴雯这样的行为决不可取的。晴雯教贾宝玉学坏,骗人、不学习这样的行为见微知著,可知平时还有更多的类似行为。这些对贾宝玉来说是好事,却不利于贾宝玉今后成长就是坏事!就像撕扇子,那么一匣子扇子,每一把都价值不菲,说撕就撕了,不是败家么?王夫人如何忍得?晴雯被撵冤枉他了么?
综上,我们看如果袭人行的是狐狸精之实,勾搭了贾宝玉。那晴雯就是行的狐狸精之名,魅惑了贾宝玉!两个人合在一起才是狐狸精,但比较起来,王夫人显然更接受袭人的行为!晴雯被冤枉的地方是她没有和贾宝玉有任何鸡鸣狗盗。但她被撵走的原因是她纵容贾宝玉挥霍,撒谎,这种种行为在一片温情,美好中,很容易被掩盖,但细思极恐不是么?所以袭人和晴雯谁是狐狸精?我认为都是,也都不是!但袭人被骂很冤枉,晴雯被撵,却未必冤枉!当然,贾宝玉身边有这样两个丫头合成一个狐狸精,你说他是幸还是不幸?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爱琴海の海星
袭人和晴雯,都是贾府的丫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丫鬟在主家的地位是很低的,可以说是个会说话的“工具”或者“牲口”。主人叫你干啥你就得干啥,想要霸占你的身体也是随随便便的事。如果你稍有反抗,下场就会很惨。而丫鬟作为一个人,谁不设法讨好主人使得自己被宠爱和有个好的归宿?文中袭人和晴雯都是小心伺候宝玉,无所不用其极。两个人性格不同,表现是各具特色,袭人是处处陪小心,晴雯是精心伺候加撒娇卖宠,谁的手法更狠?实在是无法在二人中分个伯仲。她们是遇到了宝玉这样的知道怜香惜玉的“好主子”,没有怎么难为过她们。文中写了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的情节,还写了从别人嘴里说的晴雯陪宝玉洗澡弄得满屋子水的情节,可见他们之间同样达到了非常密切的关系,袭人和晴雯都想将来被发展为宝玉的侍妾,两人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相比之下,晴雯更漂亮一些,性格更倔强一些,说话也刻薄一些,被王夫人等忌恨,而被说成“狐狸精”。人们同情晴雯,而指摘袭人,认为袭人爱打小报告,是个真正的“狐狸精”。袭人也是为了自保吧,其实也是挺可怜的。实际上两个人都在争上位,不过晴雯是失败者。真正害死晴雯的不应该是袭人,而是封建礼教。
由此看来,不能说她们二人中谁的勾引男人的心思更重,谁更应当是个狐狸精。而都是在狭缝中求生存的可怜的弱者。依我看,真正的狐狸精是王夫人之流,身为女人而害女人,不可理喻。

wan t1000
晴雯,承担了狐狸精之名,袭人,则行了狐狸精之实。
袭人堪称绿茶婊的鼻祖,以贤良的面目示人,背后却很龌龊。
王夫人天天提防着就怕狐狸精似的人物迷惑了贾宝玉,夺了他的童男之身,榨取他的元阳。殊不知,她自己恰恰是个养狐狸的高手。每月二两银子时常添衣添食供奉着,温顺如宠,看似人畜无害,可夜夜与她的儿子贾宝玉狎昵偷欢。
这只狐狸的诨号,叫做贤袭人。贤吗?才不!她本姓花,一肚子花花肠子的花。
心中有鬼
越是近距离接触花袭人的人质疑越多。也难怪,天天围着狐狸转看到尾巴的机率肯定大。
熟知内情的晴雯,明察秋毫的贾母,都曾当众撩起过她的皮毛,甚至连她的亲密情郎贾宝玉,也提出过质疑:咦!你在藏什么?貂皮大衣?而最明显最露骨的那次迎头臭骂,却来另外一个人。
“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骂人者,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
李奶妈出了名的昏聩,但这一番骂其实真真的好在理,之前唯有李奶妈和宝玉关系最亲密,宝玉是吃她的奶长大的,而后袭人静悄悄不呻吟的抢占了她的位置,她自然要痛骂,骂的袭又愧又委屈,却无力反驳。
袭卿身份
当众被骂,委屈痛哭是自然的,可袭人的内心还有一份“愧”,愧从何来?本是心中有鬼。
李嬷嬷指出袭人的身份只是个毛丫头,这和晴雯怼的那句“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是同一个意思。
李嬷嬷那句“我都知道那些事”与晴雯的那句“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 也是同一件事。
显然,袭人的身份和她与宝玉云雨的合法性受到了强烈质疑。那么,袭人的行为是狐媚之举还是职能所在呢?奥妙在两段原文里: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蕊珠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贾母把袭人“与了”宝玉,与了做什么,还是有疑问的。花袭人把贾母的“与了”当成了姨娘的授权,自以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和男主发生关系。而贾母却只是看中了她的“尽忠” “克尽职任”的保姆特质,显然不是姨娘标准,即使第三十四回王夫人私下给了她姨娘的待遇,却依然没有昭告贾府,因为宝玉还小,她名义上还是丫鬟,而王夫人也是让她继续最好丫鬟的本分,要是老王知道了她与宝玉已然先斩后奏了,N+1次的同房无节制,袭人的下场会比金钏、晴雯更惨。
事实上,袭人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身份的尴尬,面对指责,她从来不敢理直气壮的以 “花姨奶奶”的身份自居,不是愧疚就是脸红。
弃贱从良
就在王夫人暗里许给了她姨娘的身份,她反而变得温良恭谨。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况虽无大事办一应针线并宝玉及诸小丫头们凡出入银钱衣履什物等事,也甚烦琐;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寒所感,即嗽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
偷来的锣敲不得。袭人此举,再度印证了她过去的不合法不检点。就好比香港的三级艳星,一脱成名之后却尝试着要把脱掉到衣服一件件拾起来,可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晴雯与宝玉虽然情感上更为亲密,但却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即便真的要做宝玉的姨娘小妾,也要爱惜羽毛,光明正大,而不像袭人,会为上位不择手段,偷偷摸摸暗行苟且,再她的默许和纵容之下,麝月、碧痕等纷纷效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设的崩塌,一心”争荣夸耀“的花袭人,最终都没有实现她姨奶奶的终极目标,而是屈辱是嫁给了一名戏子。

jesse
昏庸的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众所皆知,看到晴雯她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大家都知道“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王夫人说晴雯是“狐媚子”,难怪黛玉“风刀霜剑严相逼”!
晴雯是单纯的、个心直口快的人,这姑娘不懂得保护自己,不圆滑不世故,持宠娇纵。自以为从小在宝玉房里便可一辈子在一起,谁知被告密赶出贾府,最后还死了。
晴雯和宝玉之间是清白的,担了虚名。晴雯是清高的,她不屑说出袭人宝玉的苟且之事。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说到告密者,除了袭人还能是谁?
“当宝玉说至警幻所授支雨之事,便只羞得掩面伏身而笑。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念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宝玉的强烈要求之下,袭人连逗带引与宝玉偷试一番。她以身相许,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然而袭人并未满足。
袭人为了将来,选择了宝钗为后盾。自此凡有宝钗出场的地方,袭人便不动声色刻意地引起宝钗的注意,以便背后拉拢宝钗,同一阵线。
宝玉的奶娘眼光独到、一针见血:“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李嬷嬷清楚袭人的手段,可是她的话没有人相信,还被赶出怡红院。
袭人多次向王夫人告密,被另眼相看。平时一言一行更时时注意了,博得贤惠的好名声。这些等等,如果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joyce22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真是个好问题。忽然让我想到了——“大婆”范儿。
如果我是一个道士之类的,掐指一算,或许很容易知晓答案。
如果我是个走江湖的老油条,估计也能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
以上,当然是开玩笑。
如果你和我一样,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小说的话。不是一般喜闻乐见的宅斗剧。那我希望,我们阅读的时候,不是带着普通现世的思维,一定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或者,谁是狐狸精,谁不是狐狸精。
首先,她们都是薄命人但是,如果我们非要作出判断,那也应该尽可能地去贴近曹公创作的本意,在文本中找线索。所以,我更愿意用——薄命人为两人定性。
在第五章,宝玉梦回太虚幻境的时候,已经向读者交代,这群女孩子,都是在薄命司记录在册的。袭人和晴雯同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
判词分别是: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晴雯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最后的结果,都是薄命而已。
现代人在不追究细节、不专注文本的时候,都更喜欢晴雯一些。快意恩仇,风流灵巧,如果没有后来的结局,妥妥的爽文女主。原先的我也是一样,晴雯死的那一幕,是我第一次看书时哭得最惨的地方。
后来,慢慢懂事,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一次次重回文本,我觉得,这时候的自己,能更接受曹公并没有更偏向于谁。他就像创造这一且的上帝一样,站在更宏大的视角之上,而不是如你我一般拥有普通的好恶。
但是,如果非要把曹公拽下这万丈红尘,让这个伟大的头脑不能脱离人性,必须要有一点偏私。我还觉得,曹公可能喜欢袭人会多一些些呢。
这当然不是胡言乱语,因为没有证据显示——曹雪芹是穿越的。所以,他不可能拽着自己的辫子,脱离时代的认知、时代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现在21世纪的审美。不过,单从判词的褒贬上,也能感觉他给的结局更惨。
袭人判词的关键句子是——堪羡优伶有福。
晴雯判词的关键句子是——风流灵巧招人怨
如果以此为标准的话,无疑偏爱袭人一些。脂砚斋也说过袭人好。两个古人的价值观,多少要比我们更贴近一些。
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无疑是晴雯了。不用别人判断,她自己就知道的,在王夫人所代表的礼法面前。聪明的晴雯是如何表现的。她自说粗鄙,在外伺候,不到宝玉近前。虽然我们能够同情现在的她的委蛇之词。事实上,在礼法家庭里,聪明伶俐如她,她是明白自己等级以及这个等级该有的言行的。打骂小丫头,打发坠儿……都不是她的本职。
但是,在生活中,她却处处逾矩,撕扇子博千金一笑。当然,这些只是她心比天高的一个表现,并不是主动从性行为上引诱宝玉。所以她没有作出现代人以为的“狐媚”之事。但是,从清代的标准而言,爱好打扮,责骂小丫头,顶撞老妈妈,恃宠而骄,恐怕就被认为是狐媚了吧。
反观袭人,与宝玉有了实际。以现代人的角度而言,她身上有了“狐媚”的实际。但是,就古代而言,稍微有点常识的可能都听过,公子屋里养的丫头,就是为了给公子通人事的。更何况,袭人自从与宝玉有了事实,并没有拿大摆谱,反而更加认可了自己是宝玉的人越发持重了。
现在很多人讨厌袭人,认为她是告密者。尤其故事很符合现代的防火防盗防闺蜜,所以不过细节,越发觉得袭人可恶。完全忘了是“死鱼眼睛”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身边告晴雯的状,勾出王夫之以前对晴雯的不良印象。
结语当然,无论是晴雯还是袭人,我都不觉得,谁要被定罪为现在的意义上的狐狸精。
不过,最为非专业读者,只看个热闹的话,我们当然可以任性,可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sue0524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何谓狐狸精,通常是指以色相勾引或诱惑男人的女人,以其轻佻言论或行动促使男人就范,满足自己欲望者。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两个人就其言谈而言很难说没有这个想法。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但就行动而言,应该说晴雯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没有这个胆量,只能说有贼心没贼胆,没有行动,当然也就不能以想法和言论而定“罪”。因此晴雯不能说是“狐狸精”。
反观袭人不仅有这个想法,而且还趁给宝玉换衣服的过程中,非常含蓄以言谈举止,挑逗情窦初开的宝玉,诱惑其就范,达到自己将来成为其妾之心愿,这种行为与狐狸精有何区别。难怪其判词中有“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特别形象的是“破席”二字,其含意不言而喻,大多数也会明白。因此宝玉身边真正的“狐狸精”应该是袭人。

飘香梧桐
王夫人是一个昏庸的母亲,她一厢情愿地认为,【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黛玉】的晴雯,是狐媚子,勾引了她的宝玉,而那些无知的婆子,也认为晴雯【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就是标准的狐狸精。
其实,狐狸精要是这么容易让人看穿,就不是狐狸精了。狐狸精因为惯会迷惑人,所以被称为狐狸精。宝玉身边还真有一个狐狸精,她就是袭人。别看袭人看起来老老实实,笨笨的,心里精着呢!否则怎么可能,外面买来的丫头,几年的时间就成为贾母的四大丫鬟,并被派给宝玉使唤。
宝玉的奶娘骂袭人骂的一针见血:“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李嬷嬷见识了袭人哄宝玉的技能,可是她的话,没有人相信,最后被赶出怡红院。
袭人哄宝玉的手段是一波高似一波。
1、娇羞引诱,偷试云雨。故意让宝玉讲警幻仙子传授云雨之事,在宝玉面前,娇羞的笑趴下,勾引宝玉的欲望,然后与宝玉偷试云雨情。此后,宝玉待她与别人不同。
2、耍小性子,让宝玉服软。都说黛玉使小性子,其实袭人动不动就和宝玉耍小性子,不理宝玉。宝玉在黛玉房里用湘云的洗脸洗脸,她就不高兴,还在宝钗面前牢骚,宝玉回来,她装睡,不理宝玉。宝玉是又哄又劝,又保证,袭人才给宝玉好脸。
3、以退为进,让宝玉对自己言听计从。袭人回家后,她拒绝了家里要赎她回家的要求。但是回到贾府,她偏说要离开贾府。宝玉无计可施,哭得泪人一般,袭人见时机已到,让宝玉答应自己的条件,宝玉赌咒发誓的要答应袭人的条件。
4、常常玩点小暧昧,增加情趣。例如,袭人常常在宝玉外出归来时,不出来,躺在里间,等着宝玉来逗她玩。
晴雯是一个有爆炭脾气的丫头,心直口快,不知道拉拢人,只知道管教小丫头。她又长得比别人好,本身有些本事。所以掐尖要强,得罪了不少人。
但是晴雯与宝玉的确清清白白。晴雯在榻上躺着,宝玉以为是袭人,很自然的【一面在榻沿上坐下,一面推他】若是袭人,必会一番撕扯、温存。可是【只见那人翻身起来说:"何苦来,又招我!"宝玉一看,原来不是袭人,却是晴雯】。晴雯一见宝玉坐下,马上就起来了,并不和宝玉温存。【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象什么!我这身子也不配坐在这里。"】晴雯时刻与宝玉保持距离。即使晴雯晚上陪宝玉上夜时,也与宝玉清清白白。
当晴雯被当做狐狸精赶出大观园时,晴雯后悔了,她白担了一个狐狸精的虚名,却没做狐狸精的事。
真狐狸精袭人留下了,继续迷惑宝玉;假狐狸精晴雯被赶走了,给宝玉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思念。

颖汇
首先声明,做为大家少年公子的贴身丫头,本身就承担着对少年的性启蒙,性教育的职责的,行一些“狐狸精”之事也无可厚非。
判断二人是否狐狸精,要从她们是否使用手段,勾引,讨好,迷惑过宝玉这个角度来分析,而不应从是否与宝玉云雨,容貌是否出众,行事是否乖张等方面着手。
先看袭人,袭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与宝玉云雨。但这是不是袭人成为狐狸精的罪证呢?
宝玉做春梦,梦遗是很正常的事。袭人与宝玉换中衣时问“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哪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袭人是果真不知还是故意引逗?看细节: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
看来袭人大致明白其中关键,但袭人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在宝玉最敏感的时候,问最敏感的问题,做最诱惑的动作:“掩面伏身而笑”。怎能不让宝玉想做正好奇的事情。与宝玉云雨,袭人是有狐媚之嫌的。
有人说是宝玉“强袭人共领警幻之训”,不错,是“强”,但并非“强迫”,而是“软磨硬泡”而意。宝玉从未强迫过任何人。袭人也是半推半就。
袭人很“贤”,但“贤”就没有追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袭人是有着“争荣夸耀之心”的,只是后来被宝玉踢了一脚,吐了一口心头血,想起人们常说的“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才“尽皆灰了”
她平时逗引宝玉,比如她得知宝玉来了,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她玩耍”。她也使手段,比如谎说家里人要替她赎身。虽然这都是身为有志丫头无关大碍的小细节,细究起来,也是勾引宝玉的“罪证”吧。
再看晴雯,虽然有拒绝宝玉邀请共洗的言行,是否真的意味着平时行事真的“洁身自好”?
因她摔跌扇子股被宝玉责备而闹情绪,为了找和好的台阶,一向懒得做事的她在院中早早把乘凉枕榻设下,自己在那里躺着。让宝玉误以为是细心的袭人而前去问侯,这是手段。
知道宝玉不喜欢读书,出主意让宝玉装病逃避贾政检查作业,这是讨好。对宝玉说自己贴字手冷,让宝玉心疼为她捂手,就是撒娇。夜半起来,为宝玉掖被子,却又伸进宝玉被子“渥一渥”,让宝玉怜惜,让她“进被来渥渥”吧,这就是勾引。
有人可能会说晴雯少不更事,不懂其中三昧,我要无语了,古时女孩子并不比袭人小多少,她不懂?看见宝玉为麝月篦头,便讽刺他们没喝交杯酒便上头了,听见袭人说了个“我们”便能说出袭人没挣上个通房呢,平儿一问“谁是他,他是谁?”她便害羞了,她会不懂?那是妥妥的骗人的,好吧。
虽然晴雯“自命天高”却“身为下贱”,为了自己,做些撒娇讨好之事也是情理之中,但不能因为理解就否认晴雯确实行过狐狸精之事。

L· C
这题问的忒好了。
宝玉身边没有狐狸精,只有忠心耿耿为主子的奴才。
要真说狐狸精的话,有一句古俗语说的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恰恰是个小人,根据这个原理,说别人是狐狸精的人,自己才真正的是个狐狸精。

Diablo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大丫鬟,一直以来,关于袭人是温柔和顺,还是内藏奸心,红学家乃至红迷之间都有很大争议。晴雯也是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虽然牙尖嘴利,但也心灵手巧,最后却被安了个狐狸精的罪名赶出了大观园,结局悲惨。她们是宝玉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但命运结局却大不相同。今天我们来分析下,袭人和晴雯,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红楼一开篇,说到的第一件关于男女之事的情节,就跟袭人有关,原文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仙子之妹可卿有了云雨之情,醒来后就把此事尽数告诉了袭人,到第六回回目即点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正文开头即是他与袭人发生了关系。
原文: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这是袭人与宝玉云雨之情时的心理活动,那时宝玉最多十岁左右,袭人比宝玉大几岁,且已解男女之事,作为一个丫鬟,她在贾母、王夫人等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宝玉发生了关系,由此可见其心机之深。
最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回,她亲耳听到了宝玉对黛玉的一番表白,结果为了防止“不才之事”的发生,为了“免此丑祸”,在宝玉挨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要宝玉搬出大观园,其实已经明摆着是对宝黛之情不放心,但我们知道,宝黛之间的感情非常纯粹,是精神上的,而真正与宝玉发生不才之事,有了不可告人的愁祸的,恰恰是这个贼喊捉贼的“贤”袭人。
原文第八回,宝玉从宝钗处喝酒回来,袭人没有出去迎接,而是躺在床上假寐,等着宝玉来逗她玩。原文第三十一回,袭人不小心跌了扇子,与宝玉发生口角,袭人失口说出了我们,被晴雯一顿讥讽:“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这些情节,隐隐都可看出袭人心机,以及她与宝玉之间的非同寻常的关系,而这些,与她第一次与宝玉云雨都不无关系,但这些事,都是怡红细事,贾母、王夫人自然不知情。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怡红院中宝玉身边的几个近身服侍的丫鬟,如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碧痕等,除晴雯外,原文中都可找出其他丫鬟与宝玉有暧昧的情节。
再来看晴雯,她虽然抓尖要强,但跟宝玉却自始至终清清白白,这一点,从她临死前的言语中即可得出,晴雯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可见,晴雯是个清白女儿,心高气傲,洁身自好,绝不会随意委身于人。原文第三十一回晴雯跌扇后,宝玉去讨好她,“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晴雯却说:“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象什么!我这身子也不配坐在这里。”随后宝玉邀请她一起洗澡,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
从这些情节,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晴雯与宝玉虽然亲密,但是保持了非常清晰的距离。她虽然身为下贱,但心比天高,即便真的要做宝玉的姨娘,小妾,也要过明路,要光明正大地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像袭人般偷偷摸摸地进行。
晴雯的内心,应该是宝玉的,但她绝不会因为喜欢,就随便献出自己的身体,出卖自己的贞操,而是会更加地爱惜自己的名声,绝不会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为了成为姨娘干出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么做的话,她就不是晴雯了。且正因为她生的别人好,她才更要自己是个干净女儿,完完整整,没有半点不洁。
虽然她为宝玉贴斗方时,宝玉会给她焐手,袭人回家她与麝月值夜班时,也会钻进宝玉的被窝取暖,宝玉的雀金裘烧坏一个洞,她不顾生病连夜帮着补好,但这些,晴雯都始终把握住了分寸,并没有与宝玉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没有越礼的行为,甚至宝玉忘情时,晴雯也会提醒他保持距离,毕竟男女授受不亲,这是晴雯懂礼知礼处。
晴雯被赶前后,王夫人骂她轻狂,说看不上她的浪样儿,甚至宝玉身边稍有些姿色的女孩,如芳官,四儿,都认为是狐狸精。我们只能说,这是身为贵妇的王夫人内心最隐秘的痛,她正是因为姿色,口舌不及赵姨娘,而不得丈夫恩宠,所以她没来由的恨一切长得好,牙尖嘴利会挑唆主子的女子。
我们往前看,其实袭人也被人骂过狐狸精。
原文第二十回,有这样一段文字: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虽然李嬷嬷不免夹带私恨,有失公允,但她骂的这些话却也不是空穴来风,也许当初袭人被买进贾府后,服侍了贾母,后来到了宝玉身边,那时候还是李嬷嬷管事,正是她一手把袭人培养了出来,所以袭人是什么样的人,她应该比谁都清楚。这里她明明白白地骂袭人是狐媚子,是妖精。而晴雯的狐狸精之名,从事实来看,都是王善保家的一群恶婆子泼来的脏水,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是迷惑宝玉的狐媚子?而谁又是清清白白的好女子?也许答案根本就不用论证,一切都是明摆着的。换句话说,太过招摇有些不知收敛的晴雯,至真率性,抓尖要强,并不是什么大过,但却被看成了轻狂,看成了会挑唆主子的狐狸精,于是也就成了袭人最好的替死鬼,实在是冤枉极了,为晴雯一大哭。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来自星星的波斯猫
袭人: 绝大见识,绝大识论。
袭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谗人,人忘其谗。约计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闲秋纹麝月,其虐四矣。而王夫人且视之为顾命,宝钗倚之为元臣。
晴雯:节短韵长。
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卞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善自藏,当不致逐死。然红颜绝世易起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壁。是又女子不字,绝世丰神。非自爱而能若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