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职院校招人开始招博士,博士教大专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最新跟帖
qddingding1985

qddingding1985

有一天请保安没博士文凭免谈!

马拉马拉呵

马拉马拉呵

博士没什么稀奇的,我手下就有几个博士专门给我提鞋,上星期心情不好才炒了一个博士!你只要有钱,博士还不是低头给你服务!

yiwangyihou

yiwangyihou

职业高中招博士学位的老师,这是发展大势,未来会越来越普遍!

没有博士学位进入职高或更高的大学当老师,会面临着长期重大的隐患。作为985教授,我在国外七年多,观察总结结果如上。

劝那些职业院校的老师,如还没有博士学位的,抓紧时间去补上自己的博士学位吧,这后患无穷。

┌;鮭鮭`﹖灬

┌;鮭鮭`﹖灬

谁叫博士没有好爸爸,有背景的人高中不上读个3+2就能当县长,怎么样,不服吧

zhang_xuna

zhang_xuna

目前,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引进博士,由此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高职院校到底需不需要博士?高职院校引进的博士应该发挥作用?

赞同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引进博士,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由此带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反对的人认为,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博士在这方面并没有优势;而且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科学研究能力,博士到了高职院校就是大材小用,实在是人才浪费。

不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看问题应该以辩证的方法来判断。博士进职校,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智力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作用无疑是非常明显的,博士在高职院校能不能发挥作用、是不是人才浪费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不仅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政策环境,而且还取决于博士个人的态度、行为以及能力等多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说,个人的因素可能会起主要作用。所以说,进入高职院校的博士是不是会被浪费,关键还是看这些博士是否努力工作,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不知大家怎么看。(见“职教民声“)

撒旦美人LAU LL

撒旦美人LAU LL

好过把博士们活活饿死,现在博士的就业面还是太小了,有的找工作还是很难的

lachesisyy

lachesisyy

高职院校聘用博士教师,这是职业行为,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具体来说,由高职院校能提供的待遇和博士可选择的机会决定。能有博士加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值得欣喜的,但对于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何来大材小用之说?

博士教大专是不是大材小用?这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起步的,到今年也就22年的时间。目前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历低、学生录取层次低、毕业生社会地位低等。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两张皮”的问题,即教学和动手操作分离,基本上是按照“简单版”的大学来实施的。所以,学生学了点陈旧的理论知识,或者已经过时的技术,导致找不到工作,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根本用不上。

与制造业强国职业教育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德国制造之所以这么牛,这与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相关。他们从小学升到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大学的人数占1/4,而从小学升到综合初中各类职业高中、技术学院、高等学院的人占到了3/4,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德国国际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美国也是如此,它不仅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有大量高质量职业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在全国3688所学校当中,60%是职业学校和社区学院。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我国要想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成千上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正是培养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培养的学生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们缺乏的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魂——工匠精神。

结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以及1+X证书、校企合作等推进,都是在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的表现,从这个角度上讲,高学历博士生加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能够一定程度改变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 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能够有所推进,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更不存在大材小用之说。

ennduhk

ennduhk

别说大专了,现在一般学校的博士能当个辅导员都是挤破脑袋

hymjets

hymjets

请您仔细研究一下,国务院刚下发的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那里面很清楚2020年之后,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原则上不从毕业生里面招聘,要从企业以及双师型技术人员里面招聘,现在不赶紧筑巢引凤,将来招聘不成了!!

流水小桥

流水小桥

主要是现在就业问题,博士就业去私企工资少了不会去,工资高了私企负担不起,而且博士已经30岁了,都像稳定,所以都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企,现在博士又扩招,从海外回来的也很多,这些地方没有萝卜坑,所以只能去专科占个坑了,也实属无奈

tanjianzhao

tanjianzhao

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开始招博士了,其实并不意外,有的高中不也在招博士吗?如果觉得大材小用还可以再问一句,公务员不也招了不少博士吗?博士生扫马路、卖炒饭、卖猪肉、送快递不也有吗?不要过于纠结学历问题,有的是现实需要,有的是迫于压力。我觉得博士不管干什么,都没问题,学历只是提升了你的能力,让你有更大的选择余地,都博士那不乐意干啥干啥?

当然背后的现实问题是学历过剩和贬值。国内普遍的价值观就是学历提高社会竞争力的硬杠杠,在阶层固化的现实下,如果底层的孩子不上学,根本连和人家竞争的机会也没有,跟不要说出人头地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好上学,学历越高越有竞争力。最近十几年的高校扩招,是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了全民教育,只有上升到研究生学历才有可能进入社会精英阶层。以后你会发现社会基层的务工人员都是大学生,全民素质大大提高,不值得可喜可贺吗?

再说博士进入高职院校当老师,这几年才开始有,以后也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现实的落差真的很大,而且教育部也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不能直接招聘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更应该对接行业企业。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进入高职的博士生,给你提几个建议:1.基础的工作不能不做,架子要有但不能太高;2.不要屈从行政压力,不要迷失自我;3.坚持科研导向,不要丢了自己的专业;4.要有书生涵养,不拿正义和原则做交易。

被遗忘的傻二

被遗忘的傻二

高职高专招聘博士,并非大材小用。只能说明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较以前增多了,能招来博士为啥要招硕士呢,其实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就业的特点。

一、国家层面——保证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得到安置适用

国家要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安置和就业,如果招硕士,而导致大量博士毕业生怎么办?现在国家每年扩招研究生,那么就业问题也需要考虑。

每年毕业学生增多,而博士毕业生主要的去处为,研究所,各大高校。这些地方相对稳定,吸收能力有限。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出现多样化选择,不再是所有的博士毕业继续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其实现在国企招聘比较看重学历,能力是一方面,但是面对本科和硕士,肯定还是喜欢硕士,面对博士还是喜欢博士。同样的工作,其实有些本科生也能胜任,这就是我认为的国家在从上到下保障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其实这也是好事,别人辛苦多读了这么多年书,应该受到保护。换位思考一点,你本科学历对硕士学历,肯定也是优先学历高的吧,虽然不绝对,但是大体上就是这样。

这说明了中国从高考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体系还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的。在中国高考算是最公平的考试了,而国家同时对大学以上学历的就业也应该保障。

二、博士毕业去向—因人而异,清北复交也会选择中学

现在高职高专一般招聘老师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也是可以的。那为什么有些博士毕业生还要去高职高专院校呢?

面对接连的研究生扩招,进去社会的硕博毕业生增多,高校也无法吸收如此量大的毕业生,所以一部分博士毕业生会选择去研究所,政府单位,公司,企业,和高校以外的单位就职。此外发达地区的中学也是吸引博士的去处。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其中有13人为清北本硕连读,另外1人为北师大本硕连读,20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而深圳中学的教学招聘更为夸张,深圳中学发布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新聘的35名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些老师中7人为硕士生、8人为博士生(3人为博士后)。2019年7月23日,一份华为总裁办签发的邮件引起社会热议,这份由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邮件内容显示:华为将对8名2019届博士实行年薪制度管理。薪资待遇高达百万,如图所示。

早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罗思扬博士曾描述过博士的薪资水平:金融、房地产、计算机、互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可以达到25万以上,部分金融公司给出的薪资甚至超过50万,上不封顶。

但在传统行业,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专业的博士,好一些的公司年薪能给到20万以上,大多数博士进企业第一年的收入为15-20万。如果进高校或研究所,会比企业更低一些,工作头一年大概10-15万或更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博士,收入真的是千差万别。

【例子1】26岁化学博士毕业,现在在武汉某211任高校副教授,2017年所有货币到手收入15万(已扣掉校周转房租1.5万),公积金到账3.6万,总共相当于20万。2018年又涨了一波工资,收入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了30%以上。

【例子2】本人西交大副高,收入构成:工资+住房补贴+课题经费+零碎外快。以2018年为例,合同工资是16w,住房补贴每月1500元,课题经费8w+9w,以及一些零碎补贴,总收入大概35w左右。

小结:深圳中学招聘教师,半数清华、北大,或许回答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基础教育需要高层次人才,需要博士去到中学去,初高中教育跟科研一样重要。

三、高校教师招聘-竞争激烈

前一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的保安行政岗招聘条件为硕士学历及以上。那么可想而知高校教师的招聘更是优中选优,不仅看你从本科到博士的学校是否为双一流,还要看你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项目以及获奖情况。

2020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可知,硕士毕业生并具有副高及职称以上或者博士毕业生。

再比如以普通一本大学为例,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的教师招聘要求以及待遇如图所示,要求基本都是高层次人才计划,最低为国内外优秀博士、博士后毕业生。可见博士毕业想去高校任教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本科以上院校,因此导致一些博士毕业为了满足想去高校任教的愿望,选择去高职高专任教,通过学术论文和项目提升职称,进而再去应聘更好的大学。

小结:高校为事业单位,是博士毕业找工作的首选之地,稳定的工作,灵活的时间,以及待遇还说的过去。你既可以努力科研转项目钱,也可以走行政岗,盼个小领导美滋滋。但是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注定只有少数人才才能进入高校。

四、博士研究生职业发展-德高望重的大学老师科研人员,还是因人而异的自我价值满足感?

找工作就像是找老公和老婆一样,因人而异,不一定名校毕业的博士一定会去大学任教,也有的本科学历一般,通过不断努力读博,出国留学实现了大学任教的愿望。各有选择,各有梦想。

很多清北名校的硕博毕业生选择了去中小学当老师,去高职高专当讲师,你说他们大材小用嘛?你可以说是大材小用,毕竟高职高专是职业性教育,而非科研机构,无需博士人才。也可说不是大材小用,能进到高职高专说明实力不一般,但相对于去大学任教的博士毕业生还是差距很大,但是进了高职高专类院校也阻挡不了博士为科学做贡献的心,他们一样可以从事除了教学以外的科研工作。

总结: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吸收能力也有限,无需大量的博士毕业生。硕博毕业生能够到中学去教学,不是人才的浪费,而是国家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唯有教育是根本之道,因此提升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是Big谢耳朵,关注我每天与您分享教育动态,也欢迎您留言交流。

jo_jessica

jo_jessica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博士角度来看:

不论在哪里教书,首先都是一份工作。既然是工作,就要考虑一下性价比。十年寒窗,博士毕业。面临高房价,人近三十却难立。

现阶段,高校待遇与层级成反比,越是重点大学,新进博士待遇越差,反倒是二本高职,人才引进待遇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不知名二本甚至可以直接给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

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中学也在用高待遇积极引进博士。

对于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的学科的博士来说,在哪里做研究都差不多。如果没有生活压力,做研究的时候也许可以更心无旁骛一些。

让研究回归爱好,对博士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事了。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

为了升格,评级,达标等目的,有很强的动力招聘博士。只要待遇来的出来,基本上还是可以找到想要的人的。

蓝船

蓝船

如果我告诉你高中教师都招博士了,高职院校毕竟是大专,进博士多余吗?

现在省会城市,进个小学都重点大学本科研究生,初中大都为研究生,高中有不少已经进博士了,你觉得高职院校进博士不应该吗?

看看深圳高中的招聘简历,郑州外国语前好几年进中科院的博士了。无论博士,硕士,能培养出人才方为真英雄。

moka老板

moka老板

是否大材小用要看什么标准,这里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个是以市场价值的标准,一个是以知识的标准。

从第一个标准来看,高职院校招聘博士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早些年博士少的时候,本科院校还招不过来呢,哪里轮得到高职院校。近几年,博士数量大幅增加(博士扩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海外博士的回流),985、211高校教职被海外博士占据,普通国内博士只能往下走。同时,近几年实体经济不景气,工资水平上不去,职业前景不明朗,所以很多博士宁要一个铁饭碗,不要一口大瓷盆,宁愿去工资不高的高职院校,不愿去更有挑战性的企业。至于高职院校,博士总比硕士上档次,有愿意来的为什么不招呢。

从第二个标准来看,博士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入程度是要强于硕士的,讲同样一门课,博士上手会更快一些,讲解的时候也更融会贯通。这种情况不光出现在高职院校,在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如此,前两年学校本科评估,我们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发现,本科或硕士学历的教师,往往是把各种书本里的知识消化吃透后吐出来给学生,这个知识究竟是不是真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反正书上是这么写的。而博士学历,做过科研的教师,往往是把书本的知识用实践验证后把验证结果展示给学生,这些知识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且老师活生生的体验。所以,现在强调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博士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用得有些偏。高职院校最需要的不是高学历教师,而是“双师”型教师,即既有企业工作经历又能上课的老师。这些老师能把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点是应届博士生所缺乏的,也正是高职学生最需要的。

kona_gao

kona_gao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