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赏析李商隐的伤感唐诗《风雨》?

提到的作品

[言情]风雨

走进石屋的组织成员轻声地禀告,生怕打扰了正在看书的首领。然而,他的声音还是在简陋空旷的石砌房子里激起了微微的回声,以至坐在窗边上的黑衣人蓦然回头。放下就行了。他淡淡地吩咐,带着人皮面具的脸上却毫无表情...

沧月

最新跟帖
Yaomingxiu

Yaomingxiu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风雨》是一首抒发现世仕途的怨愤、排遣人生无奈的飘零,以“风雨”之凄凉表达自己内心悲伤不平的咏怀诗。基调黯淡哀戚,使人读罢久久怅惘。其全诗如下: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开篇提到的宝剑篇,指武则天执政时期诗人郭震以宝剑篇诗上呈于她,而获得武则天的青睐重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诗人自问也有郭震那般的诗文才能,但苦于未遇慧眼识珠的明主,只能多年漂泊在野,做些不能施展才华的琐事虚度时光。“凄凉”二字,起领全诗,奠定了哀惋的诗境。“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黄叶衰败凋零,风雨无情地摧毁着枯木,而正如杜甫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天壤反差,雕栏画栋里富贵人家仍是自顾自地笙歌宴饮、管弦不息,好不繁闹。此处“青楼”指装潢华美贵气的楼阁。“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近来新认识的朋友不幸遭遇了世俗的凉薄坎坷,而从前那些老友则远隔关山,根本无从相聚。“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想暂时断绝了这些苦闷,唯有借酒浇愁,喝个烂醉便好,管它是几千的酒呢!诗人对于党派之争的抑郁,对于人生无望的落寞,无不折磨得天赋高才的他度日如年、心底极痛。可惜正如李白所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再多的酒,又真的能够熄灭李商隐心中的苦吗?牛李之争是晚唐时期政坛上风波不断的党派争斗活动,李商隐面对党争如北宋的苏轼,两派哪边也不站,然哪边都视他为“眼中钉”。此时的朝堂混乱衰敝,以至于诗人的生命轨迹尚且还不如苏轼。一生漂泊,穷困潦倒,徒有一手写就千古绝唱的秀丽诗笔,又能怎么样呢。此诗为诗人排遣心中愤懑所作,世道维艰,感人肺腑,尽在寥寥数行中。清代姚培谦于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评论此诗云:“凄凉羁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难堪。风雨自风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肠断也。夫新知既日薄,而旧好且终睽,此时虽十千买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论新丰价值哉?”即使买酒“十千”,也“消此愁不得”,可谓深知李商隐当时心头之痛。时移世异,今天的我们观之前人之作,既可体悟诗人的凄惨寥怅,也可反视自身生活的安宁美好,也许“岁月静好”,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生活状态了。
mintdog

mintdog

@陆嵊 怎么突然想起邀我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不是很喜欢李商隐,虽然他的诗写得很好很好。在敲下凄凉宝剑篇的时候,忽然想起你说过很喜欢这首诗。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有年在咸阳过重阳节,我当着很多老前辈的面念了首温瑞安的诗,那首诗里写“你是黄叶/当知秋风/你在青楼/当知管弦”。那是一首很武侠的诗,也是一首很感伤的诗。武侠也可以是感伤的。只是那个重阳我浩荡极了,把感伤读成疏狂,惊得老前辈们窃窃私语。两年后的我却再也无法那么浩荡那么疏狂了,也再没有机会见那些老前辈。而此刻窗外的光昏昏,喧嚣隔着很远很远,真切的只有鸟鸣,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莫名有些感慨。你还年轻,怎么会喜欢这样的诗这样的句子。而我也还年轻,又为什么要解读这样的句子呢?我们本该是辽阔的大草原上,美丽而矫健的鹿或者马,为了找自己想要的天地肆意狂奔,变成自己想变成的苍鹰和云朵。可我们不是。没有人是。不知道千年以前的李商隐,在写下这些句子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不是和我们一样。那些豪言壮语,那满腔挥洒不尽的豪情和热血,一次次被风雨冲刷着。其实黄叶啊,青楼啊,都一样被那风雨冲刷着,他们没有变过,我们也从来没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就成了一个人了。我什么都不属于,什么都不是。就算是喝酒,也只是一个人的酒。所以我要写我的徒弟是妖怪。白晚风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类觉得她是妖怪,妖怪觉得她不是妖怪,这世上没有属于她的阵营。没有人能够了解她,没有人能够认可她,但她毕竟还有师父和朋友,可总有一天,朋友会离开,师父也会弃她而去。那时候的她,想必很难过吧。有时候我想,一些诗,一些话,一些故事,读不懂真好,希望读不懂的人永远都不要懂。情绪都是别人的,大家经过他,翻阅他,然后打马疾驰而过,把诗和别人抛在烟尘之中,一阵风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于是黄叶在雨里凋落,于是青楼上丝竹悠扬,新丰酒店人来人往,酒精顺着喉咙在肚子里烧过,最后消散于无形。每天如此,没有区别,就像太阳升起月亮落下一样,虽然惊鸿一瞥,但没有人会挂在心上。就像失意的诗人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街上,也不过是人流中一个不起眼的过客而已。你不会想知道他的故事,就像你不知道我的故事一样。-------丸--------文:祁门小谢
圆圆脸的安可

圆圆脸的安可

李商隐的《风雨》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诗人面对宝剑篇,想到自已空有才华,却不得志,在外漂泊,没有建树,恰似在风雨中飘摇,不免心中苦闷,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已悲凉的心境。全诗意境悲凉,自喻形象,自然流畅,意味深长。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它延续了李商隐诗的一贯风格,在诗中运用典故,抒情简洁精炼、内涵丰富。“宝剑篇”为唐初郭震所作诗篇名,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新丰”为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这种写法是常见的。作者的高超之处是在首尾两联皆用本朝典故,以马周、郭震两人见召重用成为名臣,与自己的怀才不遇、漂泊无归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事寓意深微,贴切自然。既表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意欲匡时济世的胸怀,又流露了对初唐开明政治的欣慕之情。诗人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世家大族子弟们正在欣赏着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几千呢。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凄凉羁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难堪。风雨自风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肠断也。夫新知既日薄,而旧好且终睽,此时虽十千买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论新丰价值哉?"刘、余集解:"此诗首尾用典,贴切自然,画出才士书剑飘零,英俊沉沦风貌。末联尤不露痕迹。
Himekokoto

Himekokoto

李商隐《风雨》赏析《风雨》一诗的作者,李商隐,我国唐朝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宦海浮沉,羁旅漂泊,孤寂潦倒。诗人怀才不遇,暮年感伤而作《风雨》一诗。“风雨”有两重含义:一是自然的风雨,二是如风雨般的世态。前者只是诗人的象征,后者才是诗人的着意。首联“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句中的“宝剑篇”为郭元振所著。其人先前的经历与诗人相仿,后以宝剑篇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官居高位。而诗人自已怀才不遇,遭遇凄凉,身世漂零,直到暮年也没有郭元振那样幸运。于是,诗人仰天长叹。这种羁旅飘泊的日子,什么时侯才是尽头啊!次联“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句中,“黄叶”、“仍”、“风雨”分别与“青楼”、“自”、“管弦”对仗和对比,达官显贵的灯红酒绿、荒淫无度,恰好衬托了诗人的孤苦、沦落和惆怅。尤其是“仍”与“自”的对仗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苦无助。第三联“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是说新交的朋友遭遇世俗的非难而不见,以往的知交也因世风日下而疏远。“遭”与“隔”的对仗,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满腔的愁怨。尾联“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句中,涉及一历史人物马周。此人落拓之时,到旅舍住宿,遭到冷遇,饮酒时店小二不肯送酒过来,只好自已取来独酌。后来马周得宠,飞黄腾达。诗人想,自己有着与马周当初一样的落拓,却没有马周日后的幸运……这时,诗人一腔愁绪,难以释怀,沽新丰酒而独酌,借酒浇愁。这首诗,诗人借郭元振、马周的故事,反衬自己孤苦无助、凄凉、落泊的遭遇,同时也流露了诗人的苦闷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诗人向往开明政治,渴望匡时济世的强烈愿望。
轻微

轻微

这首诗字面意思很简单,内涵嘛,如果了解李商隐同学的悲惨故事,也很容易理解。咱们还是先看原文,再讲故事。《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诗题:风雨,这是双关,既指自然天气的风雨,也指人生漂泊的风风雨雨。第一联:是说自己胸怀大志,却遇不到明主,以致虚度年华。这个宝剑篇,是武则天时期郭震所作,武皇爱才,跟小郭聊天说你最近有没有写啥文章?小郭从兜里翻出宝剑篇,武皇一看,拍着大腿叫好,从此小郭走上人生巅峰。从凄凉,到羁泊,中间还夹着宝剑篇,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心里明明是有宝剑篇的雄心壮志,过的人生确实满纸心酸。第二联:说叶子黄了,还要遭受风雨的摧残,而贵族的高楼里,人们却在莺歌燕舞。这句又是对比,承接上一联。前面黄叶遭受风雨,是喻指自己的人生经历。后面写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生动地展现了两个层次人的生活状态。第三联:新朋友遭到非难,老朋友与自己远离。这一联很重要。谁跟李商隐好,谁就没好日子。原因是李商隐陷入了“牛李党争”,他本来就里外不是人,左右为难。陷入党争虽然并非自己所愿,但是也难堵众人之口。这一联既说明了自己为何会被朋友远离,又说明了自己为何会遭受风雨。本来在人生低谷,朋友是最重要的,但是李商隐没有朋友,这一句非常孤单寂寞冷,同时也表达了李商隐对“世态炎凉”的不满。第四联:到了这种地步,能解愁的也只有新丰美酒了,价格不重要。诗酒不分家,酒在诗词中永远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借酒浇愁,还是借酒消愁,总之,我要喝。我查到的这一句里面有典故,是初唐马周落魄时,独自在新丰旅社喝酒解闷,后来得到赏识。这个典故我不熟,所以就简单带过,有兴趣大家自行去查吧。我看到这一句第一想到的倒是“新丰美酒斗十千”。这不重要,总之,这句读来就很愁,急需用酒来排解。诗人在风雨的摧残中,还饱含着积极入世,希望得到赏识的心境,这一点来说,就很不容易了。至于能不能排解……看看李商隐的一生,只能一声叹息。
timejoy

timejoy

风雨》(唐)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山雨欲来风满楼,秋日的一场风雨,让诗人如此不平静,新愁旧憾一发不可收,此时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绊于漂泊途中,贫困潦倒,穷途末路,曾经也是誉满京城,才华横溢,终究心有不甘,仿佛一首命运咏叹,诉说着一个落魄文人凄凉悲怆的一生。“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宝剑”:初唐名将郭震落拓未遇时所写,新唐书 郭震传“武后召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之。”郭震因此被重用。诗人亦有“宝剑篇”,却无人问津,只能“凄凉”形容,羁绊漂泊将要度完一生。郭震的机遇与诗人凄凉境遇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的怀才不遇与落魄愁苦,无奈与悲愤便不言而喻。李白诗“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辛弃疾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宝剑名)英雄的“宝剑”上阵杀敌,文人的“宝剑篇”被赏识,一展才华抱负,可诗人亦有“宝剑篇”,到头来,白发苍颜,仍落拓一生,对比别人,怎能不黯然落泪,扼腕长叹!“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青楼”:歌女宴饮,寻欢作乐场所。屋外的黄叶在风雨中飘零,冷清,萧索,如同诗人风雨飘摇的命运,青楼里管弦正盛,仿若听得见富贵权势的人正推杯换盏,寻欢作乐的喧嚣声,刺耳而刺痛。一冷清一热闹,一失志一得意,强烈的对比,正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折射,世态炎凉,奈何诗人生不逢时,凄苦难言!“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诋毁,旧日的好友也隔断缘份。既无新知,又无旧友,孑然一身,孤苦伶仃,诗人感到的是寂寞秋日深入灵魂的孤独。“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新丰酒:梁元帝诗:“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新丰,今陕西临潼,唐初文人马周落魄时,曾在此豪饮,受店主冷遇,后因人推荐被朝廷重用。诗人明知喝酒也不会像马周有那样好的运气,但内心愁肠百结,愁苦深重,只有借酒消愁,得饮几千斗酒才能消解心中愁滋味!诗人愁的份量与酒同等,得上千的斗酒才能浇灭。对现实的不满,对自身的遭遇,以一个问句渲染的淋漓尽致。李白饮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喝他个天昏地暗,斗转星移,物我同归,而李商隐则是豪饮猛灌,只因心中郁垒难填,郁愤难平。在复杂的党派斗争中苦苦挣扎,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辗转流离,在人情淡薄的世上寻找一份深情,到头来,志不得,情已逝,这首诗是一个落魄文人痛苦的心理自白。
蓝伊儿

蓝伊儿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