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适合零碎时间读?
[作品]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


_少年已不年少
鸡汤类的,没劲时看看,出出汗!

一只懒猫
我个人觉得语言逻辑不是很强类书籍、亲子类书籍、美学欣赏类书籍、不然理解的书籍等可以泛学、碎片时间阅读

不怕热的小火星
散文集,杂文集

邪恶的烁烁
我觉得励志的,心里家园类的比较适合零碎时间读

y_h_y_h
零碎的时间读篇幅短小,内容上没连贯性的书比较适合。



case3013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碎片化阅读需求越来越多,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读,也可以随时停下了,随心所欲,在换脑休息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当前文字带来的魅力和信息灵感。
那么,碎片化阅读,适合看哪些书籍呢?
零碎时间属于浅阅读,可以选择一些放松类又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内容来读,例如篇幅小的散文、随笔、正能量语录等,《读者》本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丹凝
从我平时读书的经验看:
1,内容比较精炼,篇幅不算太长。
2,自己相对感兴趣的内容,书中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连贯性不是很强的。
3,书籍内容对自己比较实用的,具有吸引力的。

嘉豪最暴力
只要爱看书就是好事,就是值得鼓励的事情。至于零碎时间适合读什么书?这个问题得因人而异,跟自己的专业、工作和爱好有关,只要是自己喜欢读的书都可以读。本人亲身经历:我妈妈是个农村妇女,爸爸是村里的芝麻官,90年代的时候,家里很多报纸(村里订的都送到我家),爸爸爱看书,爱看报纸,在爸爸的影响下,妈妈也爱上了看书,特别是那个年代的妇女报,妈妈每集必看,看不懂的字就问爸爸,慢慢的慢慢的妈妈认识了很多字,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和人生道理。现在走出去,说她没读过书,别人还不信,因为她贤良、孝顺、体谅人,关键是还学会了写字,还写的不赖[呲牙],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被她处理的特别好。所以零碎时间,想读什么书就读吧,开卷有益这话一点也不假。
图片来自于网络

怒放的圆白菜
既然是碎片时间,那最好能满足两个条件:
1、篇幅短
篇幅短,可以很快读完,内容连贯性较小,不会出现下次读的时候忘了前面讲的什么。
2、内容浅
内容浅显易懂,碎片时间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思考。
如果能满足上两个条件,同时还能留给人回味的余地,那就是最棒的碎片读物了。
推荐两本:
《菜根谭》清·洪应明
这是一本体现人生智慧的书。并且每一篇都很短,就一两句话。你有10分钟时间,拿两分钟去读文字,剩下8分钟用来回味。会觉得十分受用。
他能教会你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总之,从方方面面教人如何优雅而体面地过好一生。
摘选: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啥意思呢?端正到掰不弯的三观,是从烈火中磨砺出来的;轰轰烈烈的功业,是经历过如履薄冰的艰辛的。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啥意思呢?别人干架的时候,你要冷静,就打不起来。对穷苦人,多一点热心,就能让他重燃希望。
沈从文
从《边城》开始就迷上了沈先生,清新细腻的文笔,读来让人无比惬意。而这本《从文家书》……你可能以为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教育啊、关怀啊什么的。
其实——全是情书!
全是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书!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多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不管你要撩汉,还是把妹,都去看看沈先生怎么写情书的吧。

粒子
零碎时间可以看些简单易懂有趣的短篇文学:
一、《雅舍谈吃》——散文·美食,作者:梁实秋
简介: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二、《这些人,那些事》——记事·温暖,作者:吴念真
这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那些再普通不过的人,再平常不过的日子,那些静静流淌的命运却唤醒了我们沉睡的记忆。有读者说:“我最反对煽情。可每次看他的东西就是要哭。”
三、《深夜食堂》——绘本·治愈,作者:安倍夜郎
这本书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餐馆里的故事。这里的菜单只有猪肉酱汤套餐一种,但是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现有食材做出各种料理。简单美味的家常菜,配上温暖感人的日常故事,总是看得人热泪盈眶。“下班后的深夜,总有个地方等着你光临……吃饱了,心暖了,明天再继续加油!”
四、《夜航船》——明代小品,作者:张岱
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这也是作者取名的由来。本书不是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 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五、《俗世奇人》——民间传说,作者:冯骥才
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六、《今朝风日好》——散文·旧时光,作者:董桥
在这本书中,董桥开始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七”故事,听他说皮革,说装帧,说纸张,说书瘾,随着他的讲述似乎我们访书读书藏书的情趣也染上一层古籍封皮的古色和古香。“再喧嚣的人生,也有岁月静好的一刻。”
七、《人间草木》——散文·生活小品,作者:汪曾祺
本书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八、《写在人生边上》——散文·人生,作者:钱钟书
此书系钱钟书于1939年以前所著几篇散文的集子,文章语言幽默,见解独到精辟,行文一气呵成,更是旁征博引,极富哲理。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九、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悬疑推理,作者:希区柯克
世界电影大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大师”。他自导的悬念故事集,每个小故事都或多或少包含了恐怖,悬疑,超自然等元素,每集开始都是由导演本人拉开序幕,等到故事完毕,又由导演本人闭幕总结。每个故事都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
十、《送你一颗子弹》——生活点滴,作者:刘瑜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然
适合零碎时间阅读的书,大概都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书籍内容难易适度,风格最好是轻松活泼的。书不能太厚,情节上不能有太多的关联性。最好是诗歌(短诗)、散文、或短篇小说。实体书的话,最好选择平装版,这样易携带。电子书的话,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读书软件:微信读书,蜗牛读书等等。随身携带Kindle,用语音或者是手机做笔记,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大家在选书的时候就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啦。
同时,如果你平时的读书时间比较零碎,而又阅读的是比较严肃的书籍,那么,我推荐你用自己最方便的方式做最简短的读书笔记,等一本书读完之后,再去找相对大块的时间来整理思维导图等等。
虽然有时候无可奈何,阅读的时间是零碎的,但我们的人生不能是零碎的。尽量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我们都有可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文:升腾的信徒

严花花、
诗经散文或者手机APP中的喜马拉雅里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