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荏苒
做为一名七零后“武侠迷”和铁杆“金迷”,我觉得金庸先生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像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让各式各样的人去挖掘,提炼,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甚至武断的认为,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写出这么可以让人着迷,让人如痴如醉的武侠了。
如果非要从里面选出一部相对来说矬一点儿的(当然,这种矬也只是在金庸先生自己作品间的比较,如果放当时在所有武侠作品中进行横向比较的话,随便拎出一部,也可以吊打许多人的),我认为是《书剑恩仇录》,原因如下。
一是对有些人物的刻画还不够鲜明,有脸谱化的痕迹。
很显然,《书剑恩仇录》是想通过以英雄群像描写的方式来叙述红花会抗清失败这件事的。书中除了对男主陈家洛,女主霍青桐以及香香公主的人物刻画很传神,对次要人物文泰来、骆冰、余鱼同,徐天宏等人的刻画也很生动外,但对其他次要人物的刻画就显得有些脸谱化了。比如八当家杨成协、十当家章进,十三当家蒋四根的个性就比较雷同,甚至陆菲青与铁胆周仲英除了身份武功不一样外,性格也差不多。这和金庸先生后面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特别是次要,二三线人物的刻画有着差距。比如《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群雄就千姿百态,甚至在书中着墨很少的“百胜刀王”胡逸之的爱情观都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
二是对陈家洛移情别恋的原因描写不够圆润,显得比较突兀。
陈家洛和霍青桐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觉得他俩就应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cp,虽然两人从未表明心迹,但读者能感觉到陈家洛已经默认了。
但当他偶遇香香公主后,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就一门心思贴在了香香公主身上,把霍青桐抛在脑后了。那是什么原因让陈家洛这么做呢?是霍青桐大女主的个性让陈家洛感到压力了,还是其就是贪恋香香公主的美貌,书中没有交待的特别清晰。别忘了,他可是红花会的当家人,而霍青桐是回部首领的大女儿,两人之间联姻是对抗清大业是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的。就这么贸然的,不经过任何心里挣扎的移情别恋,是不符合他的身份的。当然,如果书中设定陈家洛就是一个渣男,或者风流浪子的人设的话,这没问题,但显然陈不是这样的。
三是红花会群雄和反派大boss张召重之间的争斗有点儿单调乏味。
全书中,在武斗方面,能称为红花会群雄对手的就只有一个张召重,可就是搞不定他。
张召重的武功固然很强,但即便单挑的话,红花会中也有陈家洛,无尘道长可以与之一战,甚至还要稍占上风,更不用说对付这种罪大恶极之辈,完全可以群起殴之,解决掉这个麻烦了。但书中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反反复复的捉放,就像是双方在玩儿猫与老鼠之间的游戏,而不是你死我活的仇敌,这点儿让人有点儿腻歪。
我只是一个草根武侠爱好者,完全不懂得高深的文学理论,更不会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去如何鉴赏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以上仅仅是根据个人阅读体验有感而发,错漏之处还请各位大侠批评指正。

Doris
烂这个词太主观,但也很贴切,因为喜欢与否就是主观的。金大侠的武侠世界,每个我都喜欢,就是不喜欢书剑,人物太多,主角不明显,成长过程太一般,不符合主角金大侠的成长升级模式


龚耀良
哪一部都可以碾压别人,金庸的每一部书都是有所指!如果真的评选肯定是书剑恩仇录了,那是因为想出名想挣钱写的。动机是书质量的把控者。

知足常乐
神雕侠侣,文字优美,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曲折,哪哪都好,就是主角我不喜欢,搞几个三观不正的做主角。


晓烟
金庸最差的作品,也比古龙写得好?
我们不吹不黑,金庸最差的一部武侠小说,还不如全庸、金庸新、金康等人写得好。
下面,我们就从高到低,梳理一下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
1.《笑傲江湖》
金庸的哪一部作品写得最好,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有人推《天龙八部》,有人推《鹿鼎记》,有人推《射雕英雄传》,甚至有人推《连城诀》。
个人认为,以上作品都远远不如《笑傲江湖》,至少没有《笑傲江湖》那么接地气。
本质上,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尔虞我诈才是江湖儿女们的主菜,所谓的侠义精神,只是蘸水而已。
金庸早期和中期的武侠作品,为了挣钱,拼命地兜售侠义精神。多数读者都盲目地相信了金庸,基于此,大把的钞票进入了金庸的口袋。
乔峰不喜欢金钱和权势,郭靖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很搞笑,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金庸却照单全收了。
到了后期,读者开始觉醒了,不再相信金庸的忽悠之术。事实上,有了钱之后,金庸也变得理性多了,不忍心继续忽悠读者。
于是,有了金庸最接地气的作品《笑傲江湖》,最后以反江湖作品《鹿鼎记》剧终。
有人说,岳不群很变态,影响到《笑傲江湖》的健康指数。事实上,随着阅历的增长,金庸也意识到了,真实的江湖中,乔峰、郭靖他们只是大家的幻觉而已,岳不群才是江湖的真实写照。
2.《鹿鼎记》
大侠与大人谁更厉害?
受武侠小说的误导,大多数无知的读者认为,在大侠面前,大人只会点头哈腰或磕头求饶。
事实上,在大人面前,大侠只能算跳梁小丑。
韦小宝贪生怕死、贪财好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且厚颜无耻,没有任何大侠的痕迹,表面上看去,这些都是丢人现眼的弱点。
但是,韦小宝应该研究过朱元璋的成功之道:“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
基于此,以上这些貌似不起眼的街头生存智慧,却被韦小宝发挥到极致。
就这样,韦小宝变成了韦大人。
看看韦大人,不会武功,长得也不是玉树临风。可是,因为他是韦大人,而且脑瓜子灵光,所有的武林高手,都听任他的随意摆布,还得到那么多美女的同时青睐,这才是天下无敌的神功。
3.《天龙八部》
这部作品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完善了金庸的武功体系,同时融入了金庸雄厚的佛学知识。
《天龙八部》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射雕三部曲之前,却写在射雕三部曲之后。基于此,在武功设定、武打描述及人物设定方面,《天龙八部》显得比射雕三部曲更成熟了。
〔1〕金庸试图把乔峰塑造为完美英雄,就过度拉升乔峰的侠义精神,这种夸张的手法,原本也无可非议。糟糕的是,针对萧远山残忍地迫害桥三魁夫妇的事件,给我们的感觉是,在养育之恩面前,乔峰就是一头白眼狼。这是人物形象设定的硬伤,金庸多次修改过作品,也没过把这个硬伤弥补起来。如果乔峰真是有情有义,知道萧远迫害桥三魁夫妇之后,虽然不会找他复仇,至少会气愤地指责他,而不是轻描淡写就放过了。生育之恩大于地,养育之恩却大于天,桥三魁夫妇有多辛苦,乔峰不可能不知道。
〔2〕段誉原本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却被金庸写成了三个妹妹,这是逻辑错误硬伤。我们用脚趾头都能够想清楚,段正淳在外面寻花问柳,于是有了钟灵、木婉清和王语嫣。刀白凤知道真相后,就与段延庆瞎搞,终于有了段誉。很显然,三个女孩子都大过段誉,应该是姐姐才对。
〔3〕金庸试图把段玉塑造为一个心态强大的花花公子,编故事的过程中,却把段玉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木婉清长期打段誉耳光,还把他拖在地上四处游荡,搞得遍体鳞伤,甚至昏死过去了。可是,为了展示段誉的心态好,金庸不但让段玉别生气,还整天粘着木婉清不放手。因为心态好,段誉可以不跟木婉清计较,但是,粘着她就是脑袋有问题了。
段誉这个人物形象的设定,有点儿牵强附会,比乔峰更糟糕。
4.《神雕侠侣》
射雕三部曲当中,《神雕侠侣》写得最好,特别是主角设定。十岁那年,穆念慈病逝,杨过就变成了孤儿,独自住在窑洞里。
但是,金庸并没有把侠义精神强加给杨过,而是让他发挥街头生存智慧。杨过第一次出场时,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口中还轻快地哼着小调儿,由此可见,由于脑袋足够灵光,杨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催。
这部作品,金庸对主角形象的设定,更符合人性的复杂化,而不是郭靖那样的脸谱化。
这部作品,矛盾冲突设定及解决也是别开生面,尹志平偷吃了小龙女,最后,小龙女没有继续憎恨他,杨过也没有因此而耿耿于怀。这一点,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因为金庸的认知已经超远远越了99%的普通人。
穆念慈去世后,杨过独自在窑洞里成长,他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贞节牌坊这个概念。小龙女比杨过还单纯,从没有离开过古墓,在她的意识里,丢失了贞节牌坊,只类似于穷人家的媳妇儿丢失了钱包,确实有点儿可惜,但不至于要找尹志平拼命。
5.《射雕英雄传》
这部作品,是金庸成为新派武林盟主的转折点,也拉开了金庸武侠体系的序幕。金庸有六大名著,除了《鹿鼎记》之外,都与《射雕英雄传》有关。
这部作品,在武功设定方面,让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蛤蟆功、九阴真经等等武功家喻户晓。在打斗描写方面,烟雨楼、全真教、桃花岛等等大战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在情感描述方面,郭靖与黄蓉之间的恩恩爱爱,成为千百年后的武林佳话。在情节推进方面,以郭靖的成长为主线,逻辑清晰且结构紧凑。
为了钱,金庸兜售侠义精神,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的。不过,爱钱也没有什么错,这个话题,我们就点到为止吧。
6.《倚天屠龙记》
这部作品,是射雕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原本应该超过前两部。只可惜,这部作品的可读性,却远远不如前两部。
在快意恩仇方面,张无忌优柔寡断,最后都没有狠狠收拾玄冥二老,让他们继续危害武林。
在儿女情长方面,殷离喜欢张无忌,简直描述得莫名其妙,酷似用烂泥巴做馒头一样生硬。
7.《连城诀》
这部作品,算得上低配版的《笑傲江湖》,利益争夺非常凶狠,江湖规矩和侠义精神可以忽略不计。
这部作品非常压抑,只有悲欢离合,没有欢声笑语,酷似古龙作品的风格。据传言,这部小说由古龙构思,这种说法应该不靠谱。
这部作品,虽没有《笑傲江湖》那样大气磅礴,但是,金庸已经把人性贪婪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
8.《雪山飞狐》、9.《侠客行》、10.《书剑恩仇录》、11.《碧血剑》、12.《飞狐外传》、13.《越女剑》、14、《白马啸西风》。
以上7部作品,没有什么明显的大漏洞,也没有什么大亮点,属于金庸笔下的平庸作品,《鸳鸯刀》则是最差劲的作品。
15.《鸳鸯刀》
写作背景:1959年,金庸先生创办了明报,自己当老板,又是主要写手。但是,金庸先生创业并不顺利,销量一直打不开。
为了维护明报的基本生存问题,金庸只有不停地写作武侠小说,有灵感要上,就算没有灵感,硬着头皮也要凑点字数出来。
这部作品,就是这样诞生的。
从武功设定来看,这部作品很单调,全靠几招花拳绣腿撑场子。
从矛盾冲突来看,大家在疯狂争夺鸳鸯刀,酷似两只公鸡打架争一颗米,故事情节枯燥无味。
从情节推进来看,脱节的地方不少,还有吃回头草的现象。
说句实在话,全庸的《魔女江湖》和金庸新的《九阴九阳》,虽然是碰瓷金庸,却比《鸳鸯刀》写得好。
有人说,金庸最差的作品,也比古龙写得好。
这种观念,纯属个人崇湃。
金庸笔下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可读性也是参差不齐,分为“七上八下”。
七上:1.《笑傲江湖》、2、《鹿鼎记》、3、《天龙八部》、4、《神雕侠侣》、5、《射雕英雄传》、6、《倚天屠龙记》、7、《连城诀》。
八下:1.《书剑恩仇录》、2.《雪山飞狐》、3、《飞狐外传》、4.《碧血剑》、5.《侠客行》、6、《白马啸西风》、7、《越女剑》、8.《鸳鸯刀》。
古龙最差的作品,与金庸的《鸳鸯刀》差不多,比如《午夜兰花》、《凤舞九天》、《苍穹神剑》等等。
古龙的平庸作品,与金庸的也相差不大,比如《浣花洗剑录》、《剑气书香》、《碧血洗银枪》等等。
古龙的优秀作品,在风格比较类似的领域,也能够媲美金庸。
《欢乐英雄》和《鹿鼎记》都是走风趣路线,就可读性而言,各有所长。
《多情剑客无情剑》与《笑傲江湖》都是描述江中的尔虞我诈,金庸在打斗描述方面比古龙细腻,古龙在矛盾设定方面又比金庸尖锐。
古龙写不出《天龙八部》和射雕三部曲这种类型的顶级作品,金庸也写不出《名剑风流》、《白玉老虎》、《七种武器》和《楚留香传奇》这种类型的顶级作品。
古龙作品的可读性不亚于金庸,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得到广大武侠爱好者的一致认可。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就在武侠小说领域封笔了。金庸是明报的大老板,封笔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忠诚读者。
金庸才高八斗,但并不骄傲,为了对读者负责,经过严格考察和认真思考之后,亲笔写信向古龙约稿。
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在明报开始连载后,销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蒸蒸日上,这就是读者对古龙的最大认可。
新派武侠小说的繁荣,三个作家的功劳最大,梁羽生负责发球,金庸负责传球,古龙则负责守门。
古龙之后,武侠界就此没落。
写在最后:
我是武侠小迷妹。
长期写作武侠话题。
感谢大家读到这里。
欢迎留言讨论。

redrum2407
金庸写的最差的也是早期写的比较短的作品!纵观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个越女剑。其中我个人认为早期的白:白马笑西风写的比较拉夸!会让人有点想不到会是金老先生的作品!其实查良镛先生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后期的做品会比早期的好!这也是人之长情,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写作,生下来就是作家!成长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人生也都是要慢慢的付出辛苦和努力才能攀跃高峰的。虽然白马笑西风写的一般,但丝毫不能影响金庸老先生在我们武侠迷心中泰山北斗之地位!人生能看见几部你心中的最好的作品已是相当的不易了!像鹿鼎记,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这些那一部不是封神级的作品!最后向武林盟主金庸先生致敬!

hellosusulichen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赞][赞][赞]

紫婵
《碧血剑》是金庸创作的第二部小说,属于金庸的早期作品。
虽然金庸对这部小说的修订花费了相当多的心力,但这部小说仍然带有早期金庸小说的一些特征,这也可以说是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武侠小说”的一些特征。最突出的特征有两点,第一点是武侠小说和历史故事相结合,第二点是传奇内容为历史主题服务。也就是说,在早期金庸小说中,小说的情节并非由主人公的性格所推动,也不是由人性的命运所决定,而是由既定的历史素材演绎出来的。
《碧血剑》创作于《书剑恩仇录》之后、《射雕英雄传》之前,因而比较明显地带有从《书剑恩仇录》向《射雕英雄传》过渡的痕迹,即从“历史传奇”向“人生成长”过渡的痕迹。与《书剑恩仇录》不同,《碧血剑》的主人公袁承志的故事是从他小时候开始的,不像《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陈家洛一出场就已经是一个武功高强、性格定型的有为青年。但另一方面,袁承志的成长故事又是一个不完整的成长故事,不像《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那样由性格的成长决定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或者说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为主人公的性格成长服务的。在《碧血剑》的第四回,袁承志艺成下山,他的性格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到小说的最后,袁承志的这种性格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很显然,袁承志的故事其实不是他本人的故事,而是一个有关江山社稷的故事,他只不过是在这个江山社稷的故事中充当一个“导游”的作用。
所以,在一般的评论中,《碧血剑》这部小说所得到的评价并不高。金庸的武侠小说,实际上到《射雕英雄传》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次真正的飞跃。《射雕英雄传》才是金庸真正的成名之作,它出现之后,读者才真正觉得金庸武侠小说超过了梁羽生武侠小说,且真正开始把金庸当成新一代“武侠盟主”。也确实,只有在《射雕英雄传》之后,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才几乎每一步都是一次飞跃,每部小说都是一次新鲜的尝试,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才华才真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虽然如此,《碧血剑》仍有可观之处。毕竟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起点,就高出常人许多,金庸小说的“底线”就不是一般武侠小说家所能企及的。在这一意义上,金庸的每部小说都有很大的观赏性和很好的艺术成就。所谓“评价不是很高”,当然只是针对金庸小说本身而言,这是金庸武侠小说跟金庸武侠小说的比较,而不是金庸武侠小说跟别的武侠小说的比较。如果没有后来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作品,我们一定会觉得《书剑恩仇录》是很好看、很耐看的作品,而《碧血剑》则更是一部很有艺术价值的武侠小说。
如果将金庸的所有小说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档次,那么《碧血剑》应当属于中品,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较之金庸以外的其他武侠小说,《碧血剑》无疑又是一部上品佳作。

水煮青蛙
最最最最最烂的是神雕侠侣

走天涯的糖老师
一句话,越长质量越好

乌将军
金庸最好的是连城诀,其次是笑傲,最烂的是神雕侠侣,其次是鹿鼎记。


nemoleoliu
却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