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莫言、路遥、文学小说方面谁的成就较大?

jojojo_
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莫言、路遥谁的小说成就最大,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如果没有读过他们的书就开始发言,属于胡说八道。
这个题目界定的有点暧昧,光说小说,是长篇还是短篇?其实这个不重要,因为好坏跟长短没关系,但是巧的是这几个人的代表作都是长篇小说,他们都以长篇小说名世。
小可不才,这六位作家的长篇代表作我都读过: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莫言的《蛙》,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些作家读过还不止一部,路遥我读过全集,写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条件那么艰苦,抽烟还要抽一条四盒的红塔山,莫言我还读过丰乳肥臀,酒过,檀香刑,莫言不愧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想象丰富,文采风流,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读起来不会看不下去。
虽说文无第一,毕竟五指三长两短,这六部长篇小说放在一起要一较高下,还不算太难。
第一非《子夜》莫属,它不光在这六位中排第一,在现代长篇小说史上也排第一。其余的我不做排名。
子夜这部作品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史料记载,文学界把子夜出版的那年称为子夜年。可见作品的影响力。
贾平凹说,文学家最后拼的是对社会的关怀程度,通俗点说,就是你的作品有没有现实意义,写的深刻不深刻。
评价文学作品,除了内涵,还有文字功底,就是文采怎么样?茅盾的语言是超一流的,这句话孔庆东教授讲中国现代文学史时说的,同时他还说钱钟书的围城是二流小说,孔老师的评价不是用来理解的,必须去实际验证,我读完子夜后深有感触,不论题材的深度,还是文字的感觉,钱钟书跟茅盾不能相提并论。
子夜的题材,现在看可能正当时,我们正好处在那样一个时代,资本斗争,大鱼吃小鱼,企业度日维艰,压迫员工,等等。
由于篇幅关系,我对子夜的大概情节就不做介绍了,大家最好去看,下面简单评价一下其余的五部书。
平凡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遍地贫穷,意志坚定,而是故事最后,文化大革命一结束,迷信的东西立马就恢复了,农民开始拜龙王,烧香磕头,毛时代的破四旧的成绩,改革开放又给改回来了。
《家》最能鼓动青年人的反叛精神,巴金是煽动人心的高手,据说当年无数青年揣着家离开家园奔赴延安了。
《边城》可称为纯文学,美文。不论文字还是意境,美到极致。
其余的不说了,累了。

onlyminzhu
不容置疑茅盾巴金是也。

夕跃
以上所提到的作家。都很著名,都有各自的成就。前四位是建国前作家,在一起比较还合理。相对来说,我认为巴金的成就大些,他的作品更人性化,特别是晚年对文革反思的作品,其胆略与境界是极高的。后两位作家是改革开放时期成名的作家,放在一起比较合理。相对来说,我以为路遥的成就大些,一是他的作品贴近现实,二是他的写作精神。

海游四方
首先,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莫言,路遥是中国当代作家。其次,每个作家都有其代表作,都有所成就,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谁也代替不了谁。
茅盾的《子夜》就是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巴金这位文坛老寿星青年时期就以激流三步曲《家春秋》扬名世界。钱钟书学贯中西,一部《围城》让多少男女进去又想出来,但往往进去就出不去了。钱大师的语言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沈从文是继鲁迅之后中国第二位取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在海外的影响力尤为巨大。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娃等。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因此荣获茅盾文学奖。

老面
不要瞎搀和,老莫对新中国一直不满意

哈喽小土
我们有些人就喜欢比,比工资,比漂亮,现在又比文人了。我建议你把文人排成号,然后抓阄,第一就问世了!

冬眠时的清醒
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茅盾、巴金、钱钟书、沈从文、莫言和路遥,这些作家依时间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作家,一类是当代作家。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前者高出后者,虽然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鲁郭茅,巴老曹”,这是人们习惯性的排位。
就作品产生时对社会影响来说,当数巴金和路遥。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尤其是《家》,影响了当时一代青年。好多激进青年,就是读了巴金先生的《家》,像高觉慧一样,从封建大家庭走出来,和原生家庭决裂,走上了反帝反封的道路。
新时代,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路遥先生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路遥笔下,展现的是最普通的年轻人的生活。他们的奋斗与抗争,他们的反省和深思,给当代青年以启迪。
莫言先生的作品被广泛的传播,得益于影视作品的推广。他作品中叙事风格和故事,并不能被广泛的接受,尽管他的作品,仍然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精品。
钱钟书先生小说代表作非《围城》莫属,《围城》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语言——它们睿智、幽默、风趣和犀利,以及对人生世态的敏锐洞察。如果不是时运不济,钱钟书先生一定还能写出比《围城》好得多的作品。
沈从文先生和茅盾先生可以说风格迥异的两类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唯美,《边城》中的自然美、人情美,读之,让人心里为之纯洁。
茅盾先生则用他的作品,反映现实社会,为当时社会革命服务,如《子夜》等。
总之,这几位作家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翘楚,他们的成就各有千秋。

the_air
单论小说莫言第一,路遥第二。钱仲书第三。巴金第四,茅盾第五。综合文化成就钱仲书最大,茅盾,巴金,莫言,路遥。

羽毛啊羽毛
如果纯粹从文学的角度论,毫无疑问,莫言成就最高。

阿芙嘉朵
抵不到陕西一个贾

笠原MAY
文学成就的大小比较排序,这本来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无解的方程式。只是一定要选出一位的话,我选钱钟书先生。
只因为在所列举的名家里,所有人的小说都不够《围城》出名,都不够《围城》来得精彩,来得纯粹。还有第二本小说能比肩《围城》吗?没有。虽然我也非常喜爱《家》或《人生》或《边城》等等。
《围城》我是读过无数遍,从中学开始到现在,有段时间我想把它整本背下来,但最终完成不了,不过也够熟悉了。
将婚姻比喻成围城,我们由于《围城》一书而熟知,是《围城》的标签,其他书有此等出名而大家都熟知的标签吗?没有。不用再说钱先生学贯中西,对世事对婚姻等的独到解剖了。
百年二百年后《围城》还在,更熠熠生辉,有许多名著可能蒙尘了。
————2019,8,13于雷一八楼

fshsq
茅盾文章影响较大。

Marcia
无论从文学性还是从艺术性,还是影响力,综合来说,莫言当之无愧是最高。当然巴金也是重量级人物。其实我更看好老舍,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写作的人。感觉莫言受老舍影响很大。

dominio
在不完美中感悟完美
刘晓林
完美是每个人心中的主观极致,它与美完相邻。美完意味着美的结束,这是毋需论证的客观事实。
每个人在都在有限的生涯里体会着真切如梦的酸甜苦辣,经历着难以言明的红尘百态。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之以歌。如何在不完美中感悟完美?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你我对幸福与否的界定。
四海飘零,天涯倦客。回到故乡,清晰并模糊着。有朴素淳厚者,有聪颖善变者;有个性十足者,有平淡无雕者。形形色色的性情,形形色色的涵养。小酌,畅谈。人们希望朋友进入自己的世界,却又因为诸多缘由将别人拒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悖论还是真理?我们需要接受一切的不完美,以便感悟或许并不存在的完美。
生而有命,有命一定有意义与价值吗?未必。有命而逝的人,数不胜数。绝大多数的你我供养着皮囊,冷落了灵魂。所以,貌似有模有样的活着,本我早已死掉。于是,我们在拼命追求着自以为是的完美,忽略了千古不易的公理——不完美才是人生,不完美才是世界。
也许在某一个生命时刻,我们会到达自己人生抛物线的至高点。从此,便转向了或快或慢的衰退世界。自己眼中的不完美会越来越多,内心中对完美的奢望会日益增加。浅情,深爱。冷漠,热情。人们在纠结中煎熬着!在不完美中已全然感悟不到完美,良辰妙人尽是虚设……
谁能做到完美?它只能是特定时期的私定义——对家眷、亲属、友情、爱情等最大限度地用心包容,最大限度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乐己乐人,才能在不完美中感悟完美。
夜深时,我常在醒着。别人醒时,我却睡着了。完美,五陵人一时误入的桃花源,哪能永恒的享有。不完美,王羲之在永和九年的某日晨起发出的嗟叹。
在不完美中感悟完美,请你我浇灭胸中那虚幻的块垒,在萧瑟风起时抱拥生命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