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习惯于:虚伪的慷慨和善良,真实的自私和冷漠?

很多事情,当与自己无关或者相隔甚远,某些人总是能够拥有无穷的“正能量”想象力,并善于营造一种从道德制高点展现自己“伟大人性光辉”的场景,自己成为自己崇拜的英雄,自己感动自己,并被自己感动流泪。
但是,当一切突然与自己相关,变得近在咫尺,某些人突然从自我设计的慷慨和善良形象瞬间切换到自私和冷漠,这种瞬间的切换干净利落,毫无犹豫和迟疑,我们感叹于那些能够一路既往知行合一的人,因为难能可贵。
可是,某些人怎么变成了这样,您认为这是为什么?
最新跟帖
alexyu26

alexyu26

也不是说一下就变自私了,就像平时跟邻居朋友相处,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肯定会给你,给你是给你,但是如果你天天来我家吃饭拿东西我就不愿意了,毕竟每个人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沙溪翁

沙溪翁

我认为,深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对立的社会形态。无论是遵循性本恶还是信奉性本善,其前提并没有解决掉客观的高低贵贱真假表里等等的矛盾。这些的矛盾根本不是在于人的道德的问题,道德谴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着的。当根本矛盾解决后,表与里不一致的情况也就自行消散了,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前瞻性的说辞了,说归说,实际的路子远着呢。

当然,道德的要求——知行合一,天理良心,一定的社会自有其一定的作用。表里分家,知行不一致才会要求知行合一,能做到的当然很好,不能做到的,也尊重那是客观事实——一种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蓝蝶

蓝蝶

虚伪的慷慨与善良,是为了博得人家的好感,虚伪的慷慨与善良的背后,是他自私和冷漠的索取,唯利是图的手段而已。

我村有一男,说话能斩钉,能截铁,好大话,也夸已,好像他是一完人,别人啥都不是,世间唯独他最慷慨,最善良,其实呢,话说得冠冕堂皇,行动上呢,真实小人也。

我村一村民,闹火灾,一座偌大房,欧刻化灰尘,一切都乌有,人家怎么活。有人搬房子,让受灾人居住,有人送来钱,有人送来米,有人送衣,一人受难,村民帮衬。

此男说大话,该帮该帮!村民帮得好,受灾人会一辈子感激你,我也会帮!我也会帮的!听此话,淳朴的村民皆都信以为真。

灾过后,受灾人感谢捐助人,家家户户去作揖,表卞感谢情,谁独没有到他家,因为他竟是嘴上一说就无事,这样的人实可悲!:

我有一同事,嘴巴功夫确实可以,一张嘴是莲花,舌如巧簧,死人也能说活,一套一套的,做实事,他就会退避,说话挺良善,遇事皆冷漠。唐山大地震,人人皆捐数百元,他从口袋里摸来摸去,唉呀,钱昨天给老婆拿去,袋中竟有十元钱,捐上去,表表我心意。别人灾,与他何干,太冷漠。

这样的人儿也不少,平时说大话,不知廉耻,遇事就缩头,没看见,与我无关系!真是一米养出千万种人!

木已成舟

木已成舟

也不完全对吧,如果有人都是真实全心全意呢?不能以自己的自私代替别人是这样的人品,

海红旗

海红旗

谢邀。

人性有其隐藏性、两面性和多变性,想想自己,再考虑一下别人,换位思考就可以理解,我们做到了吗?别人为什么对我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私是人性的弱点,还是有不少表里如一,大公无私的人吧?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去要求别人?保持一颗善良的心,量力而为;少一点私心和冷漠。为什么要树立榜样,那是学习的典范,有号召力,激起人的善念,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向真善美靠拢,正义之师,浩浩荡荡,摧枯拉朽,会一往无前的。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不知这里的“很多“是多少?我认为虚伪和冷漠的人不会有很多。因为天才总是极少数,大多人的智慧差异不是很大,以虚伪和冷漠处世短时间也许得逞,但绝不会长久,一旦穿帮势必众叛亲离,这是很难承受的成本。当然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有的,花岗岩头脑的人总是有的,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对此保持清醒和分辨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微时不卑不亢,达时破解戏码,不使神魂颠倒。

青豆

青豆

讲个身边的故事吧。

姐妹俩,异地发展。姐姐原来组成家庭不能生孩子,就收养一个,男孩。后来离婚,嫌弃拖累,把孩子给了妹妹。

妹妹是位医生,收入很不错,离婚独自带自己的孩子,比前面那个大。看到姐姐有困难,觉得自己的收入过得去,接受了这个男孩。

五年后,矛盾开始激化,因为异地发展,一家人过年了才能团聚,姐姐每次见到这个孩子,偷偷的反复强调,她才是亲妈,那个只是姨妈。(这个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收养)。

妹妹呢,对两个孩子视如己出,严格管理(妹妹是医学博士),这么多年,大的考上了上海一大学,小的这个出现了强烈逆反,怎么都不认为妹妹是好心,就觉得远在天边的姐姐才是亲妈,不学习,旷课,偷钱,偷同学的东西卖钱,要去找“妈妈”。双方势同水火,孩子就是不接受姨妈。

姐姐呢,每年买几件衣服,几双鞋子寄过来,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最后告诉妹妹,实在不行,让他学个手艺,自身自灭去。

我们也劝妹妹,不行就送回姐姐,抚养费就算了,毕竟一家人。妹妹开始不同意,觉得养个小猫小狗都有感情,孩子怎么可能说丢就丢呢?

但是,孩子就是不接受妹妹,软硬不吃,就是要回到他的“妈妈”那里。

又到过年,妹妹开始和姐姐摊牌,姐姐当场翻脸,说自己压力大,生活不方便,……反正就是不要。说急了要送孤儿院去。

这孩子现在由外公外婆带着。

现在的情形是,大孩子上大学了,妹妹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当然包括那个孩子。

姐姐呢,去了她生活工作的地方,这次买了很多衣服寄过来,一如既往地告诉他,谁才是亲妈。孩子现在是什么想法,不知道。

妹妹呢,忙着自己的工作。负担着家里的生活,对孩子,联系好学校,让老人管着,不再过问孩子的事。

慷慨,善良,虚伪,冷漠,自私。这些东西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有各自的解答。

谁慷慨中包含着自私?谁又在冷漠中透着善良?



清心

清心

谢谢邀请!

这种性格的形成,小部分是原生家庭,大部分特别是他受到不良团队文化影响,不良的团队文化容易让人形成错误的逆天道人道的生存手段和生存理念,容易让每个人与天命背道而驰,逐渐养成了这种错误的,习惯于虚伪的慷慨和善良,丝毫没悲天悯人之心,真实是自私和冷漠,却不知道这种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最佳最适合某些不良团队文化背景下的生存手段生存理念,最大缺陷是越这样越让自己的认知水平持续性下降,随着逆天道人道的方向必造成的天赐各种各样远超想像的不利局面越来越严重,如果心存越来越大的欲望,三者共同作用绝大多数这种人就到了注定崩盘的时候了。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团队文化背景的环境,实心做人,精明做事,都是做人王道,千万不要去做这种表面看起来好像很风光很高明的生存手段,实质却是处处降低自己最宝贵认知能力的生存手段,使自己越来越忘记初心忘记天命,让自己生存环境越来越因被天看不起而变得微妙起来,愿天下识破者处处戒之。

杨瑞雨

杨瑞雨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双重性,即天使和魔鬼。美好善良仁爱会激发我们天使的一面;而

燃烧灵魂

燃烧灵魂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