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泡沫事件?

最新跟帖
zzz52zhunzi

zzz52zhunzi

在我们的印象里,金融泡沫是现代才产生的,其实不然,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只要有经济行为,就有产生金融泡沫的可能。

1、家家织布的鲁国

“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也”,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鲁缟是鲁国的一种布料,又轻又薄,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管仲下令,齐国百姓不许织布,尤其官府人员,都要穿鲁缟。于是整个鲁国:

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

看到利润这么大,鲁国百姓全部投入到这里面去了,田地就撂荒了。

几个月后,管仲觉得差不多了,突然宣布禁止用鲁缟,可是,鲁国没有粮食吃啊,布料可以很快织出来,粮食怎么可能?最终不得不向齐国购粮,连本带利赔进去不说,还要委身事齐。

2、户户捉鹿的楚国

按说,管仲坑了鲁国这一把,别的国家应该长点教训才是,可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呀,看到金钱,往往就没了原则。

管仲在楚国又如法炮制了,不过,这次换成了鹿。

管仲让齐桓公开了个鹿场,并且大肆宣传从楚国进口鹿。果然,楚人开始上山捉鹿了,同时,管仲在楚国大肆低价倾销粮食,这样就更没有人种粮了。

几个月后,管仲关闭的边境贸易,不再收鹿,也断绝了粮食交易,这下楚国慌了。边境上的楚人纷纷逃到齐国。直接促成了楚齐“召陵之盟”。

其实金融泡沫具有一定的共性:炒作的交易品一般为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或者说不是生活必需品,当炒作到一定程度后,其中一方突然退出,游戏便嘎然而止,这时候泡沫就随之产生了。

摇摆的企鹅J

摇摆的企鹅J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股市崩盘,一夜间所有的繁荣化为乌有,百业萧条,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

细雨停

细雨停

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

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三、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

四、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

五、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

六、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七、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九、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MAX邱蚓

MAX邱蚓

金融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在经历了一个连续的涨价之后,市场价格大于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金融泡沫就是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不当, 过度的投资引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使得国内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导致虚假繁荣的一种假象。

历史金融泡沫:

1634-1637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

17世纪中期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投机商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并推动价格上涨。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18世纪初期的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英国的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是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的大混乱。1689年到1714年之间,英国政府因为打仗欠了1000万英镑的债务,英国政府找上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南海公司执行长罗约翰(John Law)使股价拉高,投资人见有利可图,就争相抢购,造成了当时的经济泡沫

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金融泡沫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由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造成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出现大幅度升值,但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圆圆脸的安可

圆圆脸的安可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狂热“,是世界历史上最耸人听闻的经济事件之一。相传这场金融灾祸几乎毁掉有“郁金香王国”之称的荷兰,但是关于它所有的传奇和神话都来自政府的一本规劝民众谨慎投资小册子。“郁金香狂热”延伸出很多后世的电影和书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郁金香泡沫”据说是发生在17世纪荷兰的全民炒花事件:

那时候的荷兰人疯狂变卖财产,倒卖着郁金香生意,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郁金香花的顶级品种到普通球根,价格高到比普通人的十年年薪总和还高的地步。从成品花卉到已收获的球根,包括没有收获的球根都卷入其中。但是最终大家都赔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也是第一次“金融泡沫”的产生。郁金香的原产地并不是荷兰,而是在遥远的帕米尔高原的天山脚下,不错,是中国的地盘。郁金香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花朵,从帕米尔高原一路向西传到波斯和土耳其,顺利进入了皇室的花园。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土耳其船商运货到比利时,他的船上就放了几只郁金香的球根。土耳其人把几个球根送给了比利时商人。比利时商人起先以为球根是异域洋葱,便切碎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一般。所以他把球根带回老家后中到了地里,打算收获一些洋葱。但是结果园子里没有长出洋葱,而是长出了一大堆艳丽的花朵——郁金香。比利时商人便请了一些植物学家来参观花朵,其中就有一个名叫克劳修斯的、非常狂热的植物学家讨了几株做研究。这个克劳修斯是皇家花园的管理者,他培育了一些郁金香引起上层社会的喜爱。但是他很固执地不肯出售,这反而引来了偷窃。郁金香在荷兰各地流传开来。很快,对郁金香的热爱和追逐就作为一种时尚,流传到了德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而这个时候的荷兰也在发生着巨大历史变化。十七世纪的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获得了独立。随着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荷兰已经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地方。而且整个十七世纪,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年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投资的风靡,在那个没有股票和理财产品的时代,郁金香艺术品就成了人们身份地位显赫的象征。而郁金香是一种比较难培养的花卉,一株郁金香球根要等六七年才能长出非常好看的花朵来。后来做郁金香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花卉价格也越炒越高。当时荷兰一个手工业者每天要工作十六个小时才能吃一顿炒饭。但是一个倒卖郁金香的黄牛转一手的球根就能吃一年的高档餐馆。如此高的利润导致盛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对郁金香生意趋之若鹜,加入了炒花大军。由于郁金香花期长,等到花开大家也掏不出钱了。所以“期货”这个词诞生了。于是郁金香生意从成品花卉慢慢成了商定开花后再交易,又慢慢变成球根交易,后来发展到没有球根都可以交易的地步。一株郁金香被倒了N手价格翻了好几番,可能这株花连芽都没长出来。这期间马赛克病毒将郁金香花感染出鲜艳的花纹,这种病态美的花价格直线上涨。花商们预测花朵颜色流行趋势,再储存感染的球茎待价而沽。在当时郁金香被炒到离谱的价格,一枝花相当于拥有几个游艇的港口。郁金香成了与黄金相抗衡的硬通货。全球投资者奔赴荷兰,不惜用全部家当换一个小小的球茎。一棵稀有球茎能卖5500荷兰盾,相当于现在的十四万美元。这样一枝花在那个年代能买184头猪或46头奶牛。但是在期货中,参与者的信心等于一切。一旦信心打开了一个缺口,一发不可收拾的崩盘就来了。11636年底就有人对郁金香市场产生担忧,但真正的崩盘在1637年2月。泡沫持续了三年,直到一位水手将船主花了3000荷兰盾的球茎当成洋葱吃了,这件事引起了恐慌,人们开始怀疑郁金香球茎不过是洋葱一般的普通东西,根本不值那么大价格。今天的经济学家都把在这次郁金香狂热视为“博傻理论”的最佳案例。郁金香球根的价格突然一降再降,但是无人问津。5000荷兰盾一支的郁金香卖50荷兰盾也没人买。崩盘的迅速出人意料,势不可挡,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着,谁也不知为什么,市场突然就这么崩溃了。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成了经济学教材上的一段历史。连政府都无力控制球茎跌成洋葱价,荷兰陷入了漫长的萧条之中。油画郁金香狂热之讽但是现在所有对“郁金香狂热”添油加醋的演绎,都来自荷兰当局规劝民众远离投机的小册子。“郁金香泡沫”是否真的发生过成了难解之谜。史料证明十七世纪初法国名媛喜欢在衣服上装点新鲜郁金香,最别致的花朵能卖一千荷兰盾。其球茎售价五千也合情合理。稀有球茎每年跌幅25%左右,与市场正常长期波动相似,并没有出现传说中那么夸张的断崖式下跌。“郁金香狂热“给了许多艺术家创作灵感,讽刺油画、书籍和电影都有不少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鱼晓菲

鱼晓菲

著名的第一泡沫:南海公司

1720 年,英国的南海公司和其他类似股份公司股价的离奇涨跌,是我们有详细记录的最早的泡沫事件之一。早在1710年,南海公司就获准专营与西属南美殖民地的贸易。

然而,在18 世纪早期的多数时间里,英国都在和西班牙的菲利普五世打仗,因此除了作为奴隶贸易商获得了些许成功,南海公司几乎没有和南美展开什么商品贸易。南海公司的真正业务是以其股票兑换英国国债:公司的新股权所有者可以得到一张承诺永久支付年息的流通股,前提是以利息更高但难以交易的国债作为交换。

为了争夺收购英国国债的权利,南海公司和其对手—英格兰银行在1720 年的最初几个月陷入了竞争。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项有利于南海公司的法案。这项法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完了所有程序”,于1720 年4月7 日获得上议院通过,并且在同一天获得女王御准。南海公司的股价迅速涨到了每股300 英镑,而在1 月初时,其价格还不过每股120 英镑。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到了这一年夏天,公司的股价已接近每股1000英镑。

彼得·加伯在著名第一泡沫(Famous First Bubbles)一书中说,若相信约翰·劳的预测,即认为“信贷资金的积累可带来商业的扩张”,那么1720 年夏天南海公司股票所达到的价格是合理的。加伯的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荷兰郁金香狂热,对南海泡沫并未提出任何原始统计数据,不过,加伯在书中引用了斯科特(Scott,1910~1912)的观点,称“在1720 年以每股300 英镑甚或400 英镑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或许已经是过度乐观了,但他们的信心或仍有可能在未来得到回报”。斯科特对南海公司股价做此评论的时间是在5月18日之前,此后该公司股价在两个星期内翻番并且继续上涨。

实际上,随后斯科特就写道,到8月11日,“除非未来发行的新股价格设定在每股1000 英镑以上,否则目前的市场报价是说不通的……而且,将剩余股票的发行价定到每股1 000 英镑其实都不太可能,更不用说更高的价格了。只要是冷静思考过此事的人,都应对此心知肚明。” 加伯书中的一个观点是,“若将(南海)泡沫视作投机分子,以可获得的最佳经济分析为基础,并依据对市场基本面的认识变化而不断推高股价的过程,那么整个事件也较为合乎常理。”看来斯科特对此并不认可。

图:南海公司泡沫股价曲线图

南海泡沫涉及的公司不止南海一家。其他持有英国国债的特许经营企业,诸如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其股价也同样快速上涨,只不过没有南海公司的股价那样离奇。

此外,还有很多绰号为“泡沫公司”的企业在此间诞生。麦基(Mackay,1932)所整理的一份泡沫公司名单经常被引用,这些公司都被1720 年7 月的泡沫法案列为非法企业。不过麦基的书是在1848 年出版的,与南海泡沫相隔了120 多年之久。安德森(Anderson,1787)曾做过一个类似的泡沫公司统计。安德森的名单给人的一个明显感觉是,虽然不是全部公司都在诈骗,但其中很多的确如此。

南海泡沫同时代的观察者都明晰我们所提出的投机机制。1720年4 月29 日,当南海公司的股价达到每股400 英镑时,杰出的法国—爱尔兰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成功银行家和商人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写信给玛丽·赫伯特夫人说:“人们杀入(南海公司的)股票,其疯狂程度前所未见,他们甚至都懒得思考要不要持有股票,而只是想着卖掉获利。”

同样,安德森在其英国商业史中如此评论泡沫公司股票的初始买家:“然而很多买家根本不相信这些方案是可行的: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他们购入的股票能够很快出现溢价就足矣,到时候他们就会在人头攒动的巷子里,将这些股票抛给其他更容易上当的人。”

通过允许以具有流动性的股票替代缺乏流动性的英国国债,美国财务大臣罗伯特·哈利(Robert Harley)和南海公司的其他创始人开创了一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方式,就是准许投资者行权,将股票转售给下一位乐观主义者。

訫之啨

訫之啨

18世纪初期的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guannan

guannan

1634-1637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

17世纪中期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投机商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并推动价格上涨。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18世纪初期的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英国的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是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的大混乱。1689年到1714年之间,英国政府因为打仗欠了1000万英镑的债务,英国政府找上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南海公司执行长罗约翰(John Law)使股价拉高,投资人见有利可图,就争相抢购,造成了当时的经济泡沫

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金融泡沫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由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造成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出现大幅度升值,但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莫寻绎

莫寻绎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