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最新跟帖
叶舞四季

叶舞四季

小皇帝因言致祸,吕太后痛下杀手。说一说西汉第三任皇帝、前少帝刘恭祸从口出,招致杀身之祸的历史往事。

公元前195年四月,汉高祖刘邦驾崩,十七岁的皇太子刘盈嗣位,是为汉惠帝。汉惠帝尊母后吕雉为皇太后。

吕后虽为一介女流,却巾帼不让须眉,刚毅果决,极富政治谋略和铁血手段。如今新皇帝尚未成年,且性格懦弱,她这位权力欲极强的母后便替儿子当起了大半个家。

汉惠帝为人仁厚心善,因怨恨母后残杀庶母戚夫人、赵王如意母子,更受到被母后残害成“人彘”的戚夫人的惊吓,竟至一病不起,卧榻一年多。菩萨心肠的惠帝怨恨母后的心狠毒辣,自此沉溺酒色,不理朝政,消极对抗母后的残虐。政治女强人吕后遂因利乘便,就势全盘执掌了朝政。

吕后生养一女一儿,女儿是鲁元公主,儿子就是汉惠帝。吕后出于亲上加亲的考虑,便不顾人伦辈分,自作主张地强迫儿子刘盈娶了其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氏为妻,并立为皇后。

舅舅娶了自己的年仅十岁的亲外甥女为妻,这给素重人伦纲常的汉惠帝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障碍和抵触心理,根本不接近小皇后。儿媳妇(外孙女)一直不孕,急坏了迫切想抱嫡亲孙子的吕后。吕后当然清楚“病根”之所在,可闺房之事做母亲的又不好过分逼迫,无奈之下,遂想出个“移花接木”的招法。

吕后让小皇后假称怀有身孕,将后宫一个美人(嫔妃位号)所生的婴儿强夺过来,交给张皇后抚养。对外则声称亲生,取名刘恭,并立为皇太子。为免除后患,吕后将那位美人残忍地杀害了。

汉惠帝当了七年挂名的皇帝,于前188年八月晏驾。九月,皇太子刘恭即位,尊吕后为太皇太后,尊张皇后为太后。

由于新君年幼无法亲政,太皇太后遂临朝称制(亲临朝堂听政,行使皇帝的权力),并以“高后”为纪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无冕女皇。

转眼间三四年过去了,小皇帝刘恭年龄渐长,开始懂得一些世事了。他从宫人嘀嘀咕咕的只言片语中约略听出些端倪,朦朦胧胧地知道些自己的身世。

母子天性,小皇帝对张太后收养自己为子并害死自己生母的做法极为怨恨。仇恨的萌芽一旦破土,便会噌噌疯长,小皇帝心中的仇恨日积日深。

八九岁的小孩子哪里有什么心机,也不知什么叫凶险,心里想什么就往外说什么,难免口出怨言发泄愤慨:“母后怎么能够害死我的亲生母亲,把我当作她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后一定得报这杀母之仇!”

常言道,祸从口出。后宫中到处是吕后的耳目,小皇帝的怨恨报复之言,吕后很快便知道了。吕后怒不可遏,这还了得,这小家伙将来要秋后算账啊!这个祸根可万万留不得,必须根除。

吕后当即下令将这个人小心大、深怀仇意的小刘恭囚禁于永巷(汉代宫中长巷,是幽禁犯有过错的嫔妃、宫女的处所)。对外则声称皇帝身染重疾,使得朝臣不能觐见问候,以此隔绝内外消息,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杀伐决断的吕后决定实行废立之举。她将重臣召集到宫中,宣布道:“如今皇帝已经患病日久,一直不能治愈;而且病入神经,弄得他心神错乱,难以再继续承祧宗庙、治理天下了。应该另选贤能继任君位!”铁腕“女皇”一言九鼎,群臣除了唯唯诺诺地叩首附和赞同,哪个还敢口吐半个“不”字。

吕后于是下诏废黜小皇帝刘恭,将其幽禁起来,没多久便把他杀害了,估计不会超过十岁。刘恭在位跨五个年头,实则三年半余。

至尊至贵的皇帝,惜其少不更事,口无遮拦而怨言贾祸,失帝位,丢性命,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水波粼动

水波粼动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这句话是晋代思想家傅玄总结的,当真是至理名言呐。病从口入不去说了,这祸从口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就倒在这张嘴上

估计最有名的当属“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了

清稗类钞记载了这么一个事

说是当年某天雍正皇帝上班上累了,出了紫禁城散散心

这一路就散到了一条街上,看到某家书店生意兴隆,也就进去瞅瞅。皇帝微服散心,也到没啥,京城治安还是蛮好的,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二愣子啥的惹是生非,让雍正来个扮猪吃虎替天行道开心一下

这一点呢,讲真,雍正比乾隆强多了,他儿子乾隆每一次私访,总会遇到一些事,最后亮明身份黄袍加身让惹他的二愣子大惊失色人道毁灭,完事了还收获美女一名充进内宫,生活美美的

只是,古人说天有不测风云,又有人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能活到五更天?

就在雍正像个常人一样看书时,门口刮起了一阵风,这风吹进店里,把书页吹的哗哗作响。这书店某个看书的书生,估计是气数尽了,随口说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好嘛,当着大清皇帝的面,说清风不识字还乱翻书,你是嘲笑我大清是蛮夷么?店里微服的雍正爷当即命令隐随的护卫把这书生绑了,送去府衙

最终,这书生被砍了脑袋,还牵连了很多人

你说,这书生冤不冤?随口一句应景的话,竟然成了催命之符,害人害己。后来,据说,朝堂之上,都没大臣敢说话,想表达某事的时候,互相比划手指,生怕自己成为书生第二……

小渺

小渺

俗话说菜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尤其是有权势的人,一旦说错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不作死就不会死,所以一定要管住嘴,下面说两个没管住嘴而引发血案的案例。

1. 被踢死的大阿哥奕纬

清朝道光皇帝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平时很勤政,对人也比较宽和。他对自己的大儿子奕纬寄予厚望,于是道光请了很多名师来授课,并交代老师们要严格管教大阿哥。但是这个大阿哥很顽劣,不听从老师的管教,以至于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很紧张。

有一次老是又苦口婆心的教导大阿哥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做好皇帝啊!”早已经不耐烦的奕纬说道,“我做了皇帝,第一个杀了你”。老师被这句话吓得够呛,于是立马禀报道光,道光听完大怒,于是叫人传来大阿哥,还没等大阿哥辩解,道光上前一脚踢到了他的下体,就这么把奕纬给踢死了,本来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大阿哥,就因为一句话送了小命。

2. 被朱棣忽悠的朱高煦

朱棣在靖难造反时,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一直是手下得力的大将,跟随他东征西讨。有一次战役中,朱棣的军队大败,陷入了困境,正在危难时刻,朱棣拍着二儿子肩膀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干啊”,朱高煦听完拼死救出了朱棣。

后来朱棣当上了皇帝,但是因为大儿子朱高炽早已被朱元璋立为燕王世子,所以他还是将朱高炽册封为太子。这下子朱高煦不乐意了,一直找机会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皇帝宝座,并且三番五次想要谋害他大哥朱高炽父子。最后在侄子朱瞻基即位后,这位皇叔甚至还造反,结果被抓住了,成了炭烤二叔,可以说朱棣的一句话造成了朱高煦的悲剧。

萧丹

萧丹

这事儿必须得有写陋室铭的刘禹锡一席之地,这位仁兄把祸从口出这个成语演成一出连续剧,在历史上也算旷古烁今的。

刘禹锡出生在唐代,出生地是中山,故此这哥们和三国时期那个大耳朵共同声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身这玩意大抵他怎么说别人就怎么信,可恨的是现代一些吃饱撑坏的考据党,他们论证出“刘郎”可能有匈奴血统,这就比较卡脸了。

至于吐槽机叫他“刘郎”的原因,这就得从第一个故事说起了。


First Blood

刘禹锡这哥们当然很有才华,不然写不出那些千古名篇,更气人的是他刚出道时候官运就非常好。一路从太子校书直升监察御史,在大靠山支持下开始搞改革。封建时代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的,无论成败,主持的人基本没啥好下场。

很快刘禹锡就被人秋后算账,赶出了京城,好在他还算人缘不错,没过10年就又被召了回去,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继续官运亨通。然而这位仁兄玩儿了一手神操作,丫跑去玄都观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啥意思呢?基本上就是群嘲这10年来的后进新贵们。爷走了10年,你们嘚瑟坏了吧?如今爷又回来了,可以继续看那群孙子作妖啦。嗯,基本上没人觉得舒服,宰相武元衡是个干脆人,一脚又把新晋“刘郎”给踢了出去。


Double Kill

说来也巧,这次刘郎被踢出去的时间还是十年,老皇帝也驾崩了,新皇帝唐文宗觉得老刘应该还可以再榨取一些剩余价值,就又把他召回京师,给了个主客郎当。这是个礼部官职,说来也不算大。

你们猜得没错,回到长安的刘禹锡没能控制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他又一次跑去玄都观,理所当然的又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你们这帮孙子走马灯一样的换,最后也没个毛用,偏偏大爷我今天又回来啦!够嘚瑟了吧?这还没算完,关键刘郎先生还给诗写了个序言。序言的最后一句是“以俟后游”,大概意思就是爷先把诗写好,等以后被贬直接就能拿出来用。

那么结局已经很明显了,朝里那帮官员这辈子都没听过这种要求,齐心合力的把刘禹锡再次踢出京师,到苏州当刺史去了。


没有Triple Kill了,刘郎再没回过长安,当他变成刘老汉的时候去了洛阳,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狂躁的一生。吐槽机觉得虽然刘郎这半辈子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但他依然是条汉子,扯淡完毕。

Felix囧Lam

Felix囧Lam

嘴上没把门,祸从天上来!

一位法国公爵因为吹了两声口哨儿被关押一辈子的真实历史事件!

1786年春季的某一天,法国巴黎戏剧院一如既往的名贵云集,演出精彩。国王路易十六年轻貌美的妃子玛丽·安多尼也是和戏剧爱好者,那天晚上一如既往的来到戏院看演出。

来自贝利那的一位年轻公爵奥古斯丁可能来到巴黎戏剧院比较兴奋,又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份高贵,在剧院里面比较“积极”……看到了王妃安多尼后,又习惯性的发出了看到美女后的声音,“咻咻”吹了两声口哨。

平常大家觉得这是浪荡子的无聊行为也就罢了,可是国王路易十六知道后恼羞成怒,直接下令就把奥古斯丁给关进了监狱。国王亲自下令,自然也不用走什么法律程序了。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为了追求权力和自由终于爆发了,他们摧毁了巴士底狱,并且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法国大革命……无数的罪犯、死囚得到宽恕和释放,可怜的奥古斯丁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1793年,路易十六和安多尼被送上了断头台,苦主奥古斯丁依然在监狱里待着 。直到拿破仑登上帝位下令清查全国旧案,平冤平反,已经在监狱呆了8年的奥古斯丁才被官员们发现。而他被关押的原因竟然是对安多尼王妃吹了两声口哨!

正当办理平冤手续,奥古斯丁马上就能重见天日之时,拿破仑皇帝被搞下了台流放到了厄尔巴岛,奥古斯丁的事自然被搁置到了一边。后来等拿破仑再次掌握政权直到其1821年去世,可怜的奥古斯丁也没有被大家再度想起……

直到1836年,已经72岁、被关押50年之久的奥古斯丁公爵才被释放出来!

因为两声口哨而在监狱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年华,进去时是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出来时已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个从嘴里出来的灾祸委实够大!

rcj0722

rcj0722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