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值一毛钱,最好娶一个值一毛或者值九分钱的媳妇;如果你值八分钱,最好娶一个值八分或者七分钱的媳妇。
——这是一位农村老人的婚姻观。尽管他的说法有些绝对,但也说明一个道理:男女双方般配是婚姻稳定的基础。
而武大郎的悲剧,与他和潘金莲各方面的不般配有直接关系。那么,他们有那些地方不般配呢?
一个丑陋不堪,一个貌美如花
读过《水浒传》的人大多认为,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主要指外貌。
先看那武大郎:
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三寸丁”是说身材矮小;“谷树皮”是说外貌丑陋。武大郎五短身材不说,上身和下身比例还严重失调,长相也很难看,哪里像和武松一母同胞啊。
再看潘金莲: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真佩服施耐庵能够想象出这么多艳词丽句来形容一个美女。潘金莲不但眉似柳叶、面如桃花、身段妖娆,而且一看就是有故事的娘子。
因为他们外貌上的巨大悬殊,连身边的人都认为他们成为夫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西门庆在王婆家打听到潘金莲是武大的娘子,当时就感到诧异,因为他实在想不到貌美如花的潘金莲,竟然是丑陋不堪的武大郎的妻。
还有那个见多识广的殓尸小吏何九叔,到武大灵前第一眼看到潘金莲的外貌,吃惊不小,就感觉武大郎死的蹊跷。
一个忠厚老实,一个水性杨花
武大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小生意人,从小父母双亡,一手把弟弟武松养大成人。他为人忠厚老实,每天只知道做炊饼、挑着担子卖炊饼。
武大的能力太有限,娶了潘金莲后,有很多泼皮调戏潘金莲,就是欺负他太忠厚无用,他根本保护不了妻子,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带着潘金莲逃到了清河县。
而潘金莲呢,尽管出身贫寒,却是心灵手巧、伶俐可爱,王婆夸她针线活做得好,绝不是虚夸。
但是,潘金莲除了一个漂亮的皮囊和一双灵巧的手,骨子里却是极不安分的。
第一次见武松,就被小叔子魁梧的身材、英俊的容貌所吸引: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再加上武松打虎英雄的光环,让哥哥武大更是相形见绌。潘金莲一见面立刻对武松动了心思,一口一个“叔叔”,又是殷勤陪酒陪饭,又是殷勤邀请回家同住。
等武松住到家里,潘金莲变得更加殷勤,竟然对武松公开表示亲热,武松一气之下一走了之。
可怜愚蠢的武大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还要问潘金莲弟弟怎么了。潘金莲借此诬陷小叔子轻薄了自己,武大尽管不相信弟弟是那样不齿,也没有怀疑潘金莲的不忠。
像这么一个烂忠厚的人,怎么能够驾驭得了淫毒的潘金莲呢?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成了人人皆知的事情,唯独他一无所知,如果不是那个卖梨的小子告诉他,他大概会永远被蒙在鼓里。
一个捡了便宜,一个委曲求全
潘金莲也是出身贫寒,为抵债被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丫头,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她告诉了女主人,那个大户记恨于心,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给他。
当时潘金莲不屈从那个大户,也许是看不上那个财主爷,也许是迫于女主人的压力,如果是前者,可以说明此女子是有些心高气傲的。
身材矮小面目丑陋的武大郎,不花一分钱,娶到年轻貌美的潘金莲,还白白得了一些嫁妆,那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也许他做梦也不会想到。
要论武大和潘金莲的家境,好像武大要强一些,他有自己的家和足以养身立命的生意,而潘金莲只是一个用来抵债的丫头,除了她自己一无所有。
武大郎尽管给了潘金莲一个家,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心里不甘的,认为在别人面前也失了面子。第一次在王婆家西门庆故意夸奖武大郎时,潘金莲却说“拙夫是个无用的人”,恳求西门庆“休要笑话”。
所以潘金莲对于武大郎谈不上什么感情,她寻找一切机会为自己的心理寻找平衡,以致于被王婆诱惑上了西门庆的贼船,鸩杀了武大,最终成了武松的刀下鬼。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人生都是不幸的,他们的不幸源于他们不幸的婚姻。而婚姻的不幸正是双方各方面不相配造成的。
古人讲究“才子配佳人”,现代人追求“三观相同”,说到底就是讲究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
要使婚姻幸福,每个人在选择另一半时,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高攀,也不要屈就,努力找到与自己基本般配的那一个。
所以,如果我是武大郎,我就不娶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