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人都是大学士,但是大学士也是分殿阁地位高低之分,所以就要知道三人都是什么殿阁的大学士,再来看三人除了大学士之外所兼的其他职务权力大小就可知道三人谁的职位更高,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三位康熙朝大学士的权力地位高低。
三人职务权力对比
赫舍里·索额图是康熙朝时期的重臣也是权臣,权倾一时,索额图官级最巅峰时期是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还有爵位是一等公。
纳兰明珠也是康熙朝初中期的重臣加权臣,也和索额图一样权倾一时,明珠的官级最巅峰时期是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内务府总管、议政大臣。
陈廷敬是康熙时期最为受重用的汉臣之一,陈廷敬官级最巅峰时期是文渊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
先从大学士这个职务来看,大学士自清朝入关之后承袭了明朝的官制就设有大学士,在不设宰相的清朝大学士基本就相当于宰相。
但是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并不代表权力真的等同于宰相,清朝大学士共有三殿三阁,每一殿阁设有满汉大学士各二人,这些人其实就是皇帝的内阁成员,就等同于把宰相的权力平分到了这些大学士身上,强化了皇权的集中,杜绝了宰相专权的现象。
在清朝三殿三阁大学士中以保和殿大学士地位最为尊贵,也就是说保和殿大学士相当于内阁首辅,所以从大学士的殿阁地位来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的索额图地位要比明珠和陈廷敬更高一点。
再说一说其他职务,清朝自雍正之后设立军机处,在乾隆时期政治制度才逐渐完善,在乾隆之后大学士的权力大不如前,更多的是代表着荣誉象征,只有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是真正手握实权的高官,所以说乾隆时期和珅的地位和权力要比同为大学士的刘墉以及纪晓岚大得多,就因为和珅除了大学士之外还兼任着军机大臣职务。
但是这说的是乾隆之后的时期,那么康熙时期呢?也同样,虽然康熙时期没有设立军机处,但是康熙时期设有议政大臣,如果大学士还兼任了议政大臣,那权力就是非常的大了,可以算作是乾隆之后的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了。
而索额图、明珠和陈廷敬三人中,陈廷敬虽然是大学士,但并没有出任议政大臣,而索额图与明珠都是在大学士之外还兼任着议政大臣,因此来说他们俩的权力和地位都要比陈廷敬更高一些。
再来对比索额图与明珠的官职权力,在大学士这个职务上索额图的保和殿大学士是内阁首辅,在大学士中地位最高最为尊崇,这方面明珠肯定是不如索额图,两人同时还都兼任议政大臣,这也算是扯平了。
接下来就是其他职务对比,索额图的领侍卫内大臣是掌管皇宫禁卫军的职务,这个职务其实表面看似很受皇帝信任,很厉害,实际来说权力并不大,因为皇宫禁卫军更多的还是直接听命于皇帝,所以领侍卫内大臣实际就是调度协调禁卫军的职务,不过这个官职的官级地位很高。
而明珠相比于索额图则不同,他在官场出任过很多有很大实际权力的官职,内务府总管替皇帝掌管私人财务账户;吏部尚书主管人事调动;都察院左都御史还负责督查全国各级官吏。
这些官职和权力都非常大,因此就权力来说明珠比索额图略大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在康熙朝前期索额图与明珠党争,索额图占不到丝毫上风,全靠康熙给他撑腰,才勉强能对抗明珠。
明珠在康熙初中期时确实是权力盛极一时,说他是权臣都毫不为过,康熙对他十分信任和倚重,索额图的权力与明珠还是差了不少。
但是从身份地位和爵位上来说索额图还是要比明珠大得多,索额图是清朝开国功臣索尼的第三子,有一等公爵位在身,单以爵位而论,索额图的一等公爵位是超品级的爵位,身份地位比一般没有爵位的大臣要高贵一些。
所以三人职务权力对比就是以权力和职务相比,明珠更胜于索额图一点,陈廷敬最低,但是以身份地位而论索额图比明珠更胜一筹,当然还是陈廷敬最低。
陈廷敬与索额图和明珠权力和实力以及受康熙的重用程度差得多了
康熙虽然嘴上说的很漂亮满汉一家,实际在有康雍乾时期,除了雍正能大力提拔和重用汉臣之外,康熙与乾隆祖孙二人更多的是嘴上说的漂亮,在实际政治用人之中,康熙与乾隆对于汉臣并不是十分信任和重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廷敬的官职权力以及康熙的倚重和信任程度都远不及索额图和明珠。
陈廷敬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并不是汉八旗出身的人,所以以他的出身能做到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这样的高官已经是非常厉害了。陈廷敬是崇祯末年生人的汉族士子,顺治时期他考中了进士,顺治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亲自给他改名为廷敬。
陈廷敬非常有才华,工于诗文,气量高雅,康熙自幼就非常喜欢陈廷敬,认为他很有才华,但是康熙对于陈廷敬的喜爱就和乾隆喜爱纪晓岚的文学似的,只是对于他文学造诣方面的欣赏和喜爱,并没有重用陈廷敬。
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仕途上已经熬了二十几年的陈廷敬才获得了康熙的重用,这一年陈廷敬被康熙任命为左都御史兼户部尚书,可以说是即管钱财又负责监督百官,权力算是非常大了,但是陈廷敬此时也并没有入阁成为大学士。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此时索额图已经被康熙定罪圈禁,明珠也早已倒台,虽然还在官场沉浮,但是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的信任,这时候陈廷敬才正式入内阁成为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以说前中期陈廷敬的权力和地位与明珠和索额图不可同日而语。
相较于汉臣,康熙还是更加信任和重用满洲贵族,索额图的爸爸是清朝开国功臣也是康熙初期四大辅臣之首的索尼,可以说索额图家世出身非常高贵,而且康熙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还正是索额图的亲侄女,因此索额图还算是皇亲国戚。
废太子胤礽自幼就与索额图十分交好,对索额图也是十分依赖,康熙是非常疼爱嫡子胤礽,因此康熙对索额图也是十分不错,在初期索额图与明珠不和,互相党争,索额图基本都处于下风,全靠康熙对索额图的支持,否则索额图早就被明珠陷害死了。
明珠也是满洲贵戚出身,明珠的祖父金台吉是皇太极的亲舅舅,论辈分明珠还是康熙的表叔,明珠后来又娶了阿济格的女儿,以这个辈分而论还是康熙的堂姑父,明珠的堂侄女还是康熙的惠妃。所以不管怎么说明珠和索额图一样也是康熙朝的皇亲国戚。
明珠为人十分圆滑,情商极高,善于揣摩别人心思,所以在朝廷上下既深得人心,还非常能讨康熙的喜爱。
索额图相对于明珠则为人乖张,对于不肯依附于胤礽和自己的人索额图都是不遗余力的打压,而明珠则是口蜜腹剑,外表善于拉拢人心,但对于不服从自己的人,明珠向来都是背地里使坏打压,所以明珠相对索额图更得人心。
因此在康熙朝初中期,明珠即得康熙喜爱,又得朝臣拥护,所以康熙对于明珠是非常重用和信任,尤其是明珠在裁撤三藩时坚决站在康熙这一面拥护康熙,其实就本质来说康熙当时撤藩有些操之过急,过于年轻急躁,以至于酿成了三藩之乱,但是明珠却坚决支持康熙撤藩,这说明了明珠非常会揣摩康熙意思,坚决支持康熙,也由此赢得了康熙信任和喜爱。
但是明珠倒台也很早,主要在于明珠与索额图党争,还将太子胤礽牵扯进去,明珠利用手中职权大肆贪腐敛财,同时为了与索额图党争大力利用手中权力打压胤礽和索尔图的部属,这些引起了康熙的不满。
康熙出于对胤礽的爱护,于是决意彻底剪除明珠党羽,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康熙以贪腐的罪名将明珠一党彻底击毁,明珠被罢官。
此后明珠虽然因追随康熙亲征准葛尔部的葛尔丹得以官复原职,但是此后明珠不再获康熙重用,权势更与之前不可比拟。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病逝,二十年间明珠不再得康熙重用,只在康熙朝官场潦草的结束了剩余的仕途生涯。
索额图在明珠倒台后成为了康熙朝权势最大的重臣,但是康熙对索额图一直是即支持又扼制,并不像最初明珠那样完全的信任和倚重,毕竟索额图与太子胤礽关系亲近,属于外戚身份,康熙担心索额图权势过盛将来会导致外戚专权,所以索额图权力最鼎盛时期也不如明珠那么大的权力。
即便如此,索额图依旧帮助太子胤礽繁殖太子党势力,最终导致太子胤礽身边的政治势力已经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于是康熙决定彻底铲除索额图一党,即是敲山震虎警醒胤礽,也是拔除一个潜在威胁。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以索额图教唆太子胤礽以及结党营私谋逆之罪将索额图罢官夺爵,随即圈禁在宗人府中,不久之后康熙下旨赐死索额图,康熙推翻了索额图之前的全部功劳,除了与沙俄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外,索额图的功绩全部被否定,可见康熙后来对索额图有多么憎恨和厌恶。
索额图被赐死之后,陈廷敬才得以获得康熙进一步提拔和重用,但是康熙为了杜绝日后朝廷之中在产生像索额图与明珠这样的党争,康熙开始均衡这些重臣的权力,所以在索额图之后,康熙重用的汉臣如陈廷敬和李光地,满洲贵族佟国维和马齐这些人虽然权势都很大,但是都不及当初的索额图与明珠,而且他们也都吸取了索额图和明珠的教训不敢再过于朋党之争。
因此来说陈廷敬作为汉臣在当时算是位高权重了,不过相比于满洲贵戚的索额图和明珠他还是差了一些,毕竟康熙更加信任和重用的还是满洲贵戚。
写在最后
所以最后不管是从家世出身以及实际官职权力来说,陈廷敬比明珠和索尔图还是差了一些,不过陈廷敬在历史上官声口碑非常好,陈廷敬深受理学影响,理学更加强调注重个人的道德行为,所以陈廷敬一生为官极为清廉正直,且还敢于与贪腐现象作斗争。
因此来说陈廷敬是清初汉臣之中权力比较大且还为官非常正直的好官,《清史稿》中对陈廷敬评价非常高,称其为“清勤”,就是说明陈廷敬为官清正勤恳。
而明珠和索额图一生忙于党争,结党营私,贪腐敛财,虽然权力要比陈廷敬大得多,但是在历史上他们的名声却要比陈廷敬差得多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