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她的笑我替代不了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宋夜凉这一生,有两个男人让她刻骨铭心。
一个爱她如生命,叫江南兮。
一个给了她生命,叫秦彦宇。
满意请采纳~~~~~~~~~~~·
满超
听说她的笑我替代不了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宋夜凉这一生,有两个男人让她刻骨铭心。
一个爱她如生命,叫江南兮。
一个给了她生命,叫秦彦宇。
满意请采纳~~~~~~~~~~~·
彡花凋丶
个人觉得语兮更好。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小说,写出来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语兮就有说吧的意思,因此比较合适。
语兮这个名字更有诗意一点,同时读来亦有书香温婉之感,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更易让读者有亲近感。
因此,我觉得语兮跟你即将要写的仙侠小说更搭,希望有帮助~
TaylorChad
《帝尊》由起点大神级作家宅猪于2013年2月20日创作而成,并在起点中文网上传。
主角江南:
字子川,出生于玄明元界中土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因天神交战,家族被毁,与妹妹江琳在逃亡途中走散一路来到建武国,迫于生计不得不自卖于齐王府为奴。无意间买下一只重伤的白狐,那白狐自名江雪,是一尊实力惊人的妖神,遭人算计从神坛跌落,它借江南阳气修复神魂,传授江南魔狱玄胎经,引导他走上了修炼之路。江南后来拜入了玄天圣宗的“耻辱”洛花音门下,三十年后被传掌教之位并一统元界。他请战天魔尊和黄衫少年用无数神金打造了一枚星核,放入镇天星域并将元界众生迁到此处,希望可以躲避光武纪劫。在安排好一切后他孤身来到中天世界,追随江雪的脚步。江南天资极高,过望仙台修成伪仙体,带出光武转世身,得诸天万界五千万年以来最杰出的八位神帝的认同。他拒绝彼岸女帝收徒的仙缘,走出八重天宫证神位的道路,开创第九天宫——玄天上宫。在锦秀天拍卖江雪证帝之宝权天印碎片时同江雪重遇。后来参加与地狱夺仙符一战,战功卓越,拜入就九补天神人之一——壶天老祖门下,修成元始大道。在江雪证帝之时得罗天机缘,被封为东极神庭的左天丞。在保卫玄明元界的战斗中肉身被打碎,借此修成先天道体,鸿蒙之身,释放玄都古仙。,修成地狱诸天九十九条皇道,现境界为神尊。在帝尊传法地得不空道人传承。在江雪和九位大帝飞仙而去后,鸿蒙开天,重新开辟玄明元界,为万道增添大道,天道补全最后一道天道,之后证帝。后冲击皇道极境,将天道罗伞所演化出的历代强者一一打败,开辟元始神轮、道台、神府、天宫、天庭,开辟出自己的体系,彻底跳出魔狱玄胎经的范畴,掌握了天道罗伞,成就皇道极境。尔后江南重新规划世界,创立了二十八诸天,将三界彻底与大罗天融合在一起,铸就了无限辉煌的神朝。后其子圣天子钧出生诸神黄昏劫爆发,江南吞并其他5个宇宙建立三十三天。江南长子鸿与次子钧创立新的仙道取代神道。江南扫灭一切大敌后进入仙界建立玄州和玄天仙域。后成为仙界守护者,至仙界寂灭劫时,与五位天尊掀起无量杀劫,寂灭劫结束时证道为元始大天尊,后开辟新的宇宙
原贴:江南是那个小说的主
kaykay1013
原贴:哪首古诗是江南
红桃A的世界
转转悠悠
小小发Eleven
流浪女子
作者: 淡漠的烟
简介:
飞雪飘飘将天地铺了一层白银,将普兰斯顿时期建造的雄伟建筑都溶入画里。时间的车轮辗得碎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心中得哀伤。几盘菜,一瓶酒,白天渐渐变成了黑夜,眼睛向东方望去,最遥远的地方就是天涯。
林大发
一般的浏览器上应该都可以看。小说名叫重生狂妻A爆了,小说简介:前世,颜兮被亲姐和渣男利用,老公孩子和自己全都殒命!重活一生,颜兮护亲崽,抱大腿,手撕白莲,脚踩贱渣。她发誓要擦亮眼睛,报仇雪恨!谁知,竟被总裁和双宝宠上天!“爹地,妈咪想拍某电影。”总裁挑眉,“拍!投资剧组一个亿。”“爹地,妈咪在网上被黑,我把营销号一锅端了!”总裁点头,“干得好。”“爹地,妈咪在剧组被小奶狗表白了!”总裁怒而起身,大步往外。“爹地,你去干嘛?”“宣布所有权。”重生狂妻A爆了作者是樱夏,是一部现代文。
Sarah小晨
虞兮虞兮奈若何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虞兮虞兮奈若何
作者:延年02
试读
更新时间2012-10-6 16:50:15 字数:5111
“哇啊~哇~”
一个小生命从蓝王家诞生了……
“老爷,恭喜啊!是位千金呢!~”产婆笑嘻嘻的抱着刚出生的孩子,递给了门外焦躁不安的年轻男子。
男子赶忙接过襁褓中的婴孩,兴冲冲的走到榻上躺着的女人面前跪坐下,摸了摸女人的脸颊,笑着说道“加奈子,是我们的女儿哦!是我们的孩子啊!嘿嘿~”
“傻子!呵~”躺在榻上的女人一脸宠溺的看着男子,漆黑的长发披散在身下,浅棕色的眼睛微闭,显出她别样的温柔,“风树,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俊美的男子揉了揉自己冰蓝色的长发,咬着嘴唇想了半天,才说道“叫旋吧!蓝王旋!这个名字本来是想留给儿子的,不过既然是漂亮的女儿!那么就先给女儿好了!”亮紫色的瞳孔显出了一丝得意。
“就是傻瓜啦!那明明是男孩子的名字嘛!”
“阿呦!加奈子!是你让我起的嘛!~~嘿嘿……”
“哼,呆子!~”女人瞥了眼男子,转过头又不管小婴儿明不明白的说着“宝贝女儿,没关系,妈咪给你起个好听的小名好了~嗯!”
“什么嘛!难道我起的名字不好听么~”
“呵呵…我就是喜欢你呆呆的样子!”
“加奈子,你又在表白吗?嘿嘿~”
“傻子!>///
“……”
=============================
襁褓中的孩子露出了一个甜甜的微笑,“谢谢你,哥哥。我有个很幸福的新家呢!今天过后,我……
确认后请采纳
猫从不生闷气
想做老师,那就考研继续深造了,现在很多重点高中,招生研究生更占优势。而且以后可能做高中老师差不多也需要研究生学历了,本科毕业的话,名牌的还好一点,不容易被淘汰,要是一般学校出来的,想去高中,那研究生更保险。
而且现在做高中老师,肯定学识要比以前要求高。现在的学生也比以前更成熟,懂的更多。所以当高中老师,必须也要懂的更多。继续深造对以后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考研花的时间更多,投资也更大。公务员的话,只要一鼓作气,说不定一下就能考上,考上之后就能工作了,而且是较稳定的工作。其实这也不错。很多同学,以前学习不怎么样的,但是考公务员,他们很容易就考上了。不爱学习,或是不想读书的人,可能就不会选择考研的道路。但是对于学习好的同学而且,有时候公务员不一定能考上,加上本身学习的基础和兴趣和以后的目标,这类学生选择考研的比较多。
不管是选择哪一种都是不错的选择,各有优势。现在就是看你最需要的,最希望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全靠自己的决定。
至于学校,两个学校都不错。不过似乎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更悠久以前,学校有很多在全国来说都是重量级的老师。我以前有一位老师,是学古典文献的,就是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
你学的专业是文学类的,还是选择师范类的比较好吧。而且师范类学校里的文学专业是强于其它不是师范类的学校。一般文学专业是师范类学校的支柱。
但是似乎南京师范大学更难考一些。
而苏州大学最近几年名气一直在上升,也有很多人报考。
给你的建议就是这些。
dirtythree
两个学校都不错啊,要看看哪个学校的参考书目自己复习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
公务员也要试一试,也不一定考进去的都是凭关系进去的吧,要是有真才实学走到哪里都会得到认可的。
加油吧,祝你成功!
yangzhipei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文体写作和创意策划能力,拥有较强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以满足党政机关、文化创意产业、社会公共事业等的广泛需求。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秘书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就业去向: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单位、各类公司等从事宣传、秘书、行政、管理、教育等工作,也可考研或出国深造。
Hermione
感觉么。由于地域因素,显然矿大好考一点,而且矿大的管理专业还相当的不差,我同学当时考矿大管理类研究生,335就可以到线,而东南要360,江南大学毕竟在无锡,可能竞争更激烈些,当然也要分析其他因素,你是江南本校,专业课占有一定的优势,考矿大专业课不占优势,还有就是。矿大的就业除过极其强的那几个专业以外。都一般般。相对于苏南的就业来说,矿大毕业生并不占优势。如果你想考矿大的经管类,矿大目前管理学院最好的专业是会计呵呵,可能你都想不到矿大的会计怎么会好呢。但事实是确实可以,就业不错,管理科学与工程,也可以。 望采纳
那片海626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都是有这个专业的。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4.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5.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周~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汉语言
carcass
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相比较之下,如果你家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的话,那你还是考研吧!
至于学校方面还是苏大好考点,南师大比较难点,不过看你个人的努力了,祝你成功!
许老板
目前我是就读在江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我不是很了解辽宁大学,只是跟你讲一下我在江大的感受
这边师资力量还算不错,汉语言课程的老师有几个真心不错,如果你喜欢文学的话,应该还是能收获到知识的。。但江南大学强在理工科,并非文科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选这两个学校作对比,如果你是北方的孩子,劝你最好不要来江南大学,虽然这边北方的孩子也很多,但是这里还是有太多的不便,首先不光是交通问题,饮食、气候你都有可能会接受不了,我周围有太多同学都是这样。。。其次机会上,其他地方可能更多,毕竟无锡只有这么一所一本院校,肯定来招工的公司少
如果你想闯一闯,来吧,这儿是磨练你最好的地方
fushan
真 实 历 史 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原贴: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恋竹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希望不在有人说周文宾不是四大才子之一吗,其实周只是虚构的一个人物,而徐祯卿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
原贴: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低温帐
正史上,江南四大才子,指四位明代文学家,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周文宾是后来谬传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092;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原贴: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qujia323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就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之所以将周文宾代替徐祯卿,还因为徐祯卿相貌比较丑,所以最初不受世人注目的缘故。徐祯卿就被貌佳的周文宾所代替。可见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就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
历史上的唐伯虎
在旧时的读书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可数是很高的,他的趣事逸闻至今还流传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提到唐伯虎,人们都道他是个风流才子,尤其是他那“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旧时的一部四杰传风靡于民间,评弹“三笑姻缘”更是遍传于大江南北的茶楼酒肆,唐伯虎的风流荒唐形象正是通过这些曲艺的流传而形成的。
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唐伯虎,他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奉行着一夫一妻过日子的。
唐伯虎一生坎坷潦倒,并非如稗官野史中所说的那样过着豪华阔绰的生活。他出生于明朝成化年间的苏州阊门,是个商业繁华之地。父亲唐广德是在阊门皋桥开小酒食店的商人。那正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最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唐伯虎生长在这样一个“红尘富贵”之地,对其后来的诗歌与绘画艺术不无影响,赋予了他一个得天独厚的创作诗画的环境。
早年的唐伯虎也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曾经热衷于功名。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才华横溢,少年时曾初露头角,高中了第一名案首,誉为“童髫中科第一”,唐伯虎成了全城读书人议论赞叹的中心人物。继而赴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这是他一生中获得功名的最高峰。但后来就迭遭不幸,一件是会试冤案,被诬为科场舞弊而遭囚禁。第二件遭遇是应南昌宁王朱宸濠之职去了宁王府。他原望此去在仕途上能东山再起,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好施展自己的才能,不料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却差一点遭到谋反的株连,幸而以装疯骗过了宁王才得以脱身,躲过了这场大祸。
经此两次打击,唐伯虎心灰意懒,已不对仕途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他毕竟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不甘庸碌地了此一生,因此心情是沉重而痛苦的。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其实在读书人中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唐伯虎、徐文长两个,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具备了这些品格素材。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民间趣味的东西。
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5岁。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真 实 历 史 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原贴:江南四大才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