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世界中,有一个极不平凡的小人物,他叫孟达。之所以叫小人物,是因为他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中,都只是一个“酱油男”;而要说孟达极不平凡,则是因为他与两个响当当的大人物的死有关——徐晃和关羽;而最后孟达的死,也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大谜案——他究竟是不是被诸葛亮用计故意害死的,诸葛亮是否在公报私仇呢?
一、孟达何许人也?
孟达出生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孟佗曾任凉州刺史,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官员。
孟达少时入蜀,历史记载他有学识、有雅量,且文武兼备,是一名儒将,深得刘璋赏识。
但是,因为刘璋没什么能力,胸有大志的孟达便与张松、法正等人结成了联盟,一起成为了刘备入川的“带路党”。
然而虽然孟达有引路之功,但刘备更信任的还是法正。孟达先是被刘备安排诸侯江陵,归关羽领导,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考察。
在刘备攻取成都以后,孟达也结束了“考察期”。刘备任用孟达为宜都太守,并让其率军北上攻取房陵。
拿下了房陵以后,刘备又派自己的义子刘封与孟达会合,二人合力攻下了上庸。
刘封、孟达两个人的名字从此结合在了一起,但这并不代表两人关系融洽。
相反,刘封是变相接管了孟达的兵权,而且常常欺负孟达,导致二人关系不和,《三国志》中对此有记载:
“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
这里的“鼓吹”指的是古代的仪仗队,刘封敢公然抢夺孟达的仪仗队,这就相当于当众打了孟达的脸。
在历史上,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再加上出身荆州豪族和刘备义子的身份,算是一个典型的豪横莽夫了。而刘备用一个莽夫去接管孟达的兵权,也表明了他对孟达并不信任。
此后,关羽攻打襄樊,向刘封、孟达请求救兵,但二人却予以拒绝。这一段历史,在《三国演义》中,被虚构成了孟达教唆刘封不发兵,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关羽死后,孟达投降魏国,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重用,还让其统领上庸、房陵等地,加封为新城太守。
数年以后,曹丕去世,孟达考虑到没有了靠山,便有了回归蜀国之意。这时,诸葛亮也开始策反孟达。而正在孟达决定起兵之际,却因为事情泄露,被司马懿先发制人杀掉。
围绕孟达这个人物,有以下三个谜:
1、孟达是否杀了徐晃?
2、孟达对关羽之死有没有责任?
3、是诸葛亮故意害死了孟达吗?
下面,我们对这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解释。
二、孟达与徐晃之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时,负责镇守上庸的孟达意图起兵响应。但因为事情败露,被司马懿剿灭。
在战斗中,司马懿的前锋徐晃在城前叫阵时,被孟达在城上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重伤不治而死。
历史上,徐晃虽然也是死于同一年,但史料有明确记载,徐晃此前已身染重病,魏明帝还亲自派人为他寻找药方。
这样看来,徐晃是不可能参与剿灭孟达之战的。徐晃死于疾病,而非孟达之手。
三、孟达与关羽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孟达是如此教唆刘封不救关羽的:
“(刘)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下救乎?’
(孟)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
经过孟达的一番挑拨离间,刘封决定袖手旁观,坐视关羽兵败被杀。然而,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首先,关羽向刘封、孟达求救并非是在败走麦城时,而是在其水淹七军又兵围樊城、襄阳之后: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
关羽向刘封求助,是在公元219年夏,当时他只是兵力不足,无法拿下襄樊而已;而关羽由盛转危是发生当年的秋天。
其次,当时刘封、孟达刚刚拿下上庸,同样面临着曹魏反攻的威胁,还不能分兵给关羽。
再次,守住上庸的战略意义要比攻下襄樊更加重要。
所以,刘封、孟达拒绝关羽是合情合理的。二人拒绝关羽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关羽兵败身亡,但最后还是引来了刘备对刘、孟二人的愤恨。
即便是他们对关羽之死有责任,而因为刘封与孟达关系不和睦,在如此重大决策面前,孟达根本没有发言权,刘封更不会听孟达的谗言。
综上所述,关羽之死,孟达实际并没有责任。
四、诸葛亮与孟达之死
孟达之死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这一点在《三国志》中语焉不详,但在晋书中有明确记载:
“(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诸葛)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作为蜀汉旧将,孟达此前与诸葛亮有书信往来,表达了自己重回蜀国的意愿。
后来诸葛亮为了催促孟达起兵,就派郭模过去诈降,并让他将孟达要起兵的机密,透露给了一个叫申仪的人,而申仪恰好就是孟达的死对头。
于是,司马懿这才及时得到消息,带兵马不停蹄来到新城,将孟达斩杀。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借司马懿之手,来除掉孟达呢,他的动机是什么呢?这其实与孟达当初攻打房陵时所做的一件错事有关。
当时,孟达奉刘备之命攻打房陵。拿下城池后,其部下士兵将房陵太守蒯褀杀害。
这个蒯褀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路人甲”,他是诸葛亮的大姐夫。蒯褀出身荆州世家大族蒯氏,娶了诸葛亮的大姐为妻。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他的大哥诸葛瑾早年出仕江东,所以他是由其叔父从琅琊带到荆州定居的。正是在荆州,诸葛家族与本地的世家大族蒯氏结成了姻亲。可以想见,诸葛亮从小与大姐在一起,二人应是感情至深。
而在房陵太守蒯褀被杀的同时,诸葛亮的大姐是否免于兵火呢?因为史料欠缺,我们无法得知,但恐怕是凶多吉少。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对孟达心有不满,并借司马懿之手将其除掉,以报丧姐之仇,也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