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刘邦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就是我能取得天下,靠的就是张良的运筹帷幄,决策千里;萧何的稳固后方,安抚百姓;韩信的行军布阵,攻无不克。
可以说只是一介亭长之身的刘邦能在那诸侯争霸的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能击溃项羽这等英豪,能让那些六国贵族之后俯首帖耳,能开创这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的帮助,若没有他们,刘邦恐怕都很难在这乱世立足,更别说是开创这百年的基业了。
所以说张良、萧何、韩信就是刘邦得以能立国的最大功臣,那这三位功臣的结局都如何呢?
张良
张良,刘邦麾下身世最高的臣子,毕竟刘邦的麾下几乎可都是“布衣”。张良的祖父张开地曾担任过韩国三朝的国相,父亲张平亦曾连任韩国二朝的国相,因此张良可谓是真正的贵族之后,本来他亦会继承其父韩国国相之位,可惜秦一统六国,张良失去了这显赫的身份。
因此这等灭国的仇恨,让张良开始了无尽的反秦斗争。前218年,张良散尽家资找了一个大力士在古博浪沙刺杀秦王,这就是“张良刺秦”,不过最终刺杀失败。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也紧随其后,带着100余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不过因实力太过弱小,张良一人难以立足,于是不久就投靠了日后的汉高祖刘邦。之后,张良就开始了其辅佐刘邦建功立业的辉煌一生。
前207年,怀王定“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和项羽争夺第一个入关的名额,随后刘邦深恐项羽先入关,遂询问张良该如何。张良献策“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原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
就是峣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人肯定是一个市侩小人,所以我们只需用点钱财就能收买他。同时您可以派出先遣部队,然后在峣关四周山上故布疑阵,声张虚势,之后派郦食其多带财宝去劝诱守将,这样定然能成功。
而后,刘邦在采用了张良的计策,果然得以率先入关。
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刘邦本应该封关中王,可惜因项羽惧怕刘邦势大,遂将他改封为“汉王”,封地汉中。因此时项羽势大,刘邦不能敌,无奈下只能隐忍,并老老实实前往封地。不久,田荣等没有被封诸侯的起义军首领起兵反项,而后刘邦也蠢蠢欲动,于是张良遂建议在汉军前往封地后,将通往三秦之地的栈道全部烧毁,借机麻痹项羽,而后在韩信暗度陈仓的计谋下,刘邦成功占领关中之地。
前205年,刘邦遭遇彭城之败,数十万大军被项羽打的近乎全军覆没,许多原本投靠刘邦的诸侯王,纷纷又背叛刘邦,此时刘邦正处于极危险的地步,这个时候,张良又为刘邦出了一个“下邑之谋”,即利用英布和项羽的矛盾,然后联兵破楚。
前202年,刘邦建立大汉,张良凭借着此前的功绩,被册封为留侯。而后,在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后,张良并选择了“明哲保身”,天下初定,张良就以体弱多病为由,闭门不出,他不见任何人,也不再参与到朝中的争斗中。
随着刘邦的皇权越发的稳固,张良又逐渐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并遵循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不参加朝中争斗,不与朝中重臣交往,甚至不再为刘邦出谋划策,而是选择了隐退。
就这样在张良明哲保身的做法下,张良最终在汉初刘邦、吕后大肆诛杀汉初功臣的时候得以幸免。前186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萧何
萧何,原为秦沛县县吏,刘邦造反了,他迎接刘邦入城,随之追随刘邦,一起行反秦之事。
如刘邦所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萧何在刘邦阵营中最大的功劳就是时刻帮助刘邦稳定住后方,并在刘邦征战的过程中,时刻为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军费。
如楚汉战争时,刘邦在荥阳一线与项羽相持二十八个月,就是由萧何替刘邦镇守大后方,同时为刘邦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为刘邦抵御住项羽的进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刘邦能够取得天下,萧何的功劳肯定能排进前三,正是因萧何替刘邦稳固后方,及经营地方,从而让刘邦有了绝对的经济实力去对抗项羽。也正是因萧何所提供的物资,刘邦才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重新崛起,并最终击溃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萧何的生存之道虽与张良的“明哲保身”无二,但是与张良不同的是,萧何却是积极的参与到朝中的事务与争斗中,他先是为大汉丞相,而后又帮助吕后除掉曾经的挚友韩信。
当然萧何的确很聪明。他懂得用“自污名节”的方法明哲保身,刘邦立国后,在门人的提醒下,他为了保命,选择了背离百姓,他肆意的霸占百姓的田产,为自己谋利。就是在萧何这般操作下,刘邦、吕后对萧何越发的放心,萧何也得以善终。前193年,萧何去世。
韩信
韩信,兵家四圣之一,被后人称为“兵仙”、“神帅”。
秦末,韩信曾接连投靠项梁、项羽,但都未受到重用,而后转投刘邦,先是在夏侯婴的推荐,拜治粟都尉,而后在萧何的保举下,被拜为大将。
前206年,刘邦在韩信“暗度陈仓”的计谋下,击溃章邯、董翳、司马欣,并占天下最富庶之地关中。之后,韩信灭魏、徇赵、胁燕、定齐,直至灭项,为刘邦的建国之路扫清了所有的障碍。最终在韩信开疆扩土,战无不克的加持下,刘邦开创了四百余年的大汉基业。
凭借着这等功劳,韩信名列西汉第一功臣,实在是名至实归。
可惜,韩信的功劳实在太大,而且他也不知道“明哲保身”。当年他曾威逼刘邦要封他为齐王,这等做法,就早已让刘邦对他心有不满,再加上韩信手握的兵权实在太大,刘邦更是对他忌惮不已。
而后,韩信又自己作死,先是蛊惑陈豨造反,之后自己又欲图造反,最终被吕后得知,在挚友萧何的背叛下,韩信被杀,爵位被夺,其家族更是被夷灭三族。
不过其实不管韩信后面有没有反,他都注定会死,他虽然在行军打仗上是绝对的天才中的天才,但是情商实在太低,他的死怪不了任何人,只能怪他自己。
总的来说,萧何、张良、韩信三人,除了低情商的韩信最终被吕后所杀,萧何、张良都因深知明哲保身之道,因此最终都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