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影子父母,就是在孩子的眼里,只有父母早出的背影和晚归的倦容,农村就不说了,大量留守儿童就是最好的说明,甚至连影子都见不着。在城市,隐性留守也成了常态。
网上流传一个故事:
聪聪说:“嘿,老爸。”
爸爸说:“等一会儿,聪聪,老爸现在没空。”
聪聪说:“嗨,老妈。”
妈妈说:“等一会儿,聪聪,老妈现在没空。”
聪聪说:“妈妈,花园里有一直怪兽要吃我。”
妈妈不耐烦:“等一会儿,聪聪,妈妈现在没空。”
聪聪一个人来到了花园,他对怪兽说:“嘿!你好,怪兽!”怪兽一口就把聪聪吃掉了。
手游,就是那头怪兽。没有了陪伴,也就没有了监督,孩子突然发现,自己玩手机根本没人管,想怎么玩怎么玩,想玩多久玩多久,于是,手机代替了父母,游戏成了最好的伙伴。
坏榜样
“爸爸点着一根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长大后绝对不能抽烟;妈妈教我要尊敬老人,扶陌生老奶奶过马路,却在家里对奶奶大声咒骂!”现在的情形是,爸爸打开了手机,迅速地开始了一场匹配,目不斜视地对着手机,又语重心长地对旁边的我说:儿子啊,你长大后绝对不能玩游戏!
如果你连吃饭不玩手机的习惯都还没改掉,也就不要怪孩子躲在被子里玩手游,很可能他就是跟你学的。大人能玩,凭什么孩子不能玩,大人可以一心二用,凭什么孩子不能三心二意。
粗暴执法
一个孩子特喜欢坐木马,投一块钱就“爸爸的爸爸是爷爷,妈妈的妈妈是奶奶”大声唱的那种,每次经过他都吵着要坐,赶飞机都不行。有一次惹恼了他妈妈,他妈妈一气之下,往里面投了五十块钱,让孩子坐到怀疑人生……打那以后,他妈妈问他,还坐不?孩子的头就跟拨浪鼓似的。从此再不坐木马。
又成功地泯灭掉了孩子的一种乐趣,就像那些把孩子送去电击戒网瘾的做法一模一样。他们确实戒掉了网瘾,但很快发现,他们对生活中的所有的快乐都失去了兴趣,和心死没有多大差别。
任何孩子问题,都不要带着怒气去处理,粗暴执法,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糟,控制不住情绪的父母,不配教孩子。
再次强调,手游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就像你喜欢打麻将一样,你也没有理由拒绝孩子玩游戏。强行禁止,不是解决的关键,孩子总能找到其他可以沉迷的东西。
自控力不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的张效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情和抽烟,事关大脑和上瘾。
从学术的角度讲,“成瘾”的概念来自于药物依赖,或者说药物成瘾。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药物成瘾”的定义是:药物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
它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的发展,成瘾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目前至少包含了两个类型: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
其中,“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
唯一的问题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差,或者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解决的关键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是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