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中国文化
道教与中国文化内容简介
《道教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热门摘录
宗教不同于哲学,虽然它也需要一套解释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但更主要的,它是作为一种人类应付生存中种种问题的补偿力量而存在的,人要生存,有了生存还要生存得舒服,而舒服了还要永远享受这种舒服,这是人的追求和欲望,也是一种非理性的需要,人类在现实中无法满足这种需要,只好在宗教仪式与方法的虚幻许诺中求得心理平衡;而哲理毕竟是理想的产物,又时时要受理性的检验,它不能以欺骗的形式出现,使人们在虚幻的满足中获得信心与力量。
正是“梦里不知身是客”式的贪欢和“点点滴滴在心头”式的忧郁这两种心理的纽结,使这个时代的心理氛围呈现出变态和畸形。北宋人不像盛唐人那样敢于开怀朗笑、那样肆无忌惮地游冶。也不象盛唐人那样拥有豪爽自信乃至天真狂妄地理想和追求理想地强烈意欲,而是像在世纪末日时似的,笑语中隐含着一丝苦薏,游冶中夹杂了一种无可奈何地味道,充满了一种对自己命运无从把握地暗淡心理。
道教与中国文化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