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

巫鸿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1968、198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 “斯德本特殊贡献中国艺术史(Harrie A. Vanderstappe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in Chinese Art History)”讲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巫鸿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著作的跨学科性很强,融合了历史文本、图像、考古、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极富创见,对理解中国不同材质、时期、主题的美术作品都颇具启发性。他的第一部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1989)获1990年由全美亚洲学年会颁发的列文森奖(Joseph Levinson Prize)。《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一书被Choice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黄泉下的美术》(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 2010)一书于2011年获国家文化遗产奖的十佳美术考古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还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等。在从事中国早期艺术研究的同时,巫鸿教授还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域,既策划展览又进行具体研究,论著颇丰。

巫鸿的小说列表

[作品]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

这是《汉唐之间的艺术与考古》论文集中的第二卷,主题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不同文化、艺术传统间的影响和互动。

巫鸿

[作品]美术史十议

在《读书》杂志所开设的“美术纵横”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巫鸿

[作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是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巫鸿先生第二部以中文出版的当代艺术论文集,这部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批评著作,展现了他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角度和全景视野。 《走自己...

巫鸿

[作品]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Traditionally the "Chinese body" was approached as a totality and explained by sweeping comparisons ...

巫鸿

[作品]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

Between Han and Tang: Religious Art and Archaeology in a Transformative Period 3rd-6th Cent. C.E. Th...

巫鸿

[作品]武梁祠

本书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

巫鸿

[作品]徐冰:烟草计划

徐冰是国际公认的最富有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烟草计划”是他迄今为止最大型的一项艺术计划,包含在美国和中国上海的两个“特殊地点”的展览。其中的作品以香烟为契机,引出了种种文化和历史的回忆。本书对该计...

巫鸿

[作品]作品与展场

《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收集了作者近年来重要的艺术批评论文15篇,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两个维度出发,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明快的理论气质和平实的写作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一个值...

巫鸿

[作品]礼仪中的美术

本书选译了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31篇论文。这些论文;围绕着”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

巫鸿

[作品]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巫鸿

[作品]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系列讲座采用 “全球美术史”的视点,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这个反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把全球美术看做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即独立又互动的地区性美术传统,每个...

巫鸿

[作品]“空间”的美术史

我用这三场讲座做了一件我一般不太做的事,就是直接地讨论美术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感到,美术史在中国是个有活力、吸引年轻学子的领域,因此希望将这个系列讲座想象成一个短期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一下自己...

巫鸿

[作品]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

巫鸿

[作品]聚焦

摄影在中国

巫鸿

[作品]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

巫鸿

[作品]重屏

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巫鸿

[作品]荣荣的东村

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

巫鸿

[作品]第一堂课

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

巫鸿

[作品]物·画·影

穿衣镜全球小史

巫鸿

[作品]物尽其用

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巫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