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

作者:朱良志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0

顾文姬评分

5

64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曲院风荷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是意在打通艺术理论经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打通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另人特有的人生智慧。中国艺术渊深和海,我舀起一瓢之饮,来说大海的意味,其浅疏显而易见。只能说它传达了自己的一点真实体会而已。本书共十讲,第一讲听香,讲神情问题;第二讲看舞,主要讲动静关系问题;第三讲储蓄,以“曲径”之名;第四讲讲中国艺术理论中见大的思想,这是东方艺术理论中的特有思想,以“微花”名之;第五讲枯树,说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第六讲空山,说虚实问题;第七讲冷月,说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第八讲和风,论中国艺术中的和谐思想。第九讲名慧剑,说的是妙悟的体验;第十讲名扇舟,说的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中国画的神,不仅在画的生动,如活的一样,还要传达出一种境界,一种诗味,一种淡淡的寂寞,一种平静中的哀愁,所谓“夜香浮”。

严羽曾总结唐诗的风格之妙有二:一是优游不迫,一是沉着痛快。

舞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精魂。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书法,书法的根本精神在乐,而乐是伴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高妙的书法,就是一个个舞者。

舞的精神在中国艺术中,体现为动静相参的思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

中国艺术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不似似之”。太似则呆滞,不似为欺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

不像我所见到的有些公园,春夏秋三季,几乎是花海,各种花,南腔北调,中姿西式,堆砌在一起,浓香扑鼻,众香混合,游人似乎经受不了这样的浓浓气息,倒有些昏昏欲睡了。此不合所有“花香不在多”的古训。

这首词的妙处并不在思妇的粉泪,欧阳修在这里对心理的距离作了出神入化的把握,他的用思可以说别在香粉外,如《诗经》中的“蒹葭之致”,正是理想欲把捉而无从把捉,才握时有,一松手无,其中蕴涵着迢迢不断如春水般的心灵期许。我说这样的作品有心灵的香味。我们若不留心,以为这位诗人是老夫聊发风流狂,就错了。他们推崇生命中的香花、香山、香路、香光、香界、香影,其意并不在香味,而在心灵之追求。

米芾《画史》说他“早年行笔言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传彩行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带当风。”

曲院风荷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朱良志

朱良志

朱良志,1955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主要作品:《石涛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等。

朱良志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