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

作者:宇文所安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5

顾文姬评分

5

19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盛唐诗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的代表作(英文版初版于1980年),《初唐诗》的姊妹篇,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盛唐。作为一个汉学家,宇文本书的立论颇为新颖大胆,质疑乃至否定了许多习见的、传统的观点,比如李白杜甫并非盛唐诗的典型(王维是),王维、孟浩然并非如人想象的那般风格相似;主宰盛唐的是由南朝宫廷诗衍变而来的“京城诗”,而盛唐的伟大成就却是由京城外部的诗人创造的,等等。本书的文学史描述比较全面、完整,轮廓清晰地阐述了作者的一个中心观点,即盛唐诗歌的标准不是由我们所熟知的几个大诗人来界定的,它也不是被切断了历史的一个多姿多彩、光辉灿烂的瞬间,而是在诗歌观念、题材、风格乃至技巧等方面持续地发展和变化的复杂过程。除了这种高屋建瓴的史的视野与脉络外,对几个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长篇的细读分析也非常新颖到位,有许多感受和分析是作者的“独家”,也是他的研究特色。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关于中国抒情诗性质的古典阐述是“诗言志”(尚书,诗大序);“志”集中于、产生于对外界特定事件或体验的内心反应。如果这一阐述是“诗歌表现自然法则”(西方关于诗歌与真理的关系的一种中译),人们将能看见个别诗人所采纳的哲学立场的某种连贯性。但是,“志”是由实际特定的外界体验决定的,中国诗人作品中的各种复杂多样反应,都可归因于“志”的激发。

孟浩然诗篇的本文属于唐集中最差的一类,现存的几个版本差异极大。 在盛唐重要诗人中,孟是局限性最大的一位,在诗体主题及风格上都是如此。很少写七言诗……作品实际上都是应景诗;没有古风,只有几首乐府、咏物及个人感怀诗。孟诗在题材范围的局限性,部分地归因于其作品中普遍一致的风格。

散漫结构和不做结论是孟诗的特征,同时代读者正是从这些特征中感到一种疏野自由的个性;这些特征表现了离开诗歌主题甚远的真诚和“忘机”。

杜甫努力于创造一种重要的诗歌,将世界各种事物奇怪地统一在一起,这些事物充满象征价值,与未确定的指示对象形成未充分阐明的联系。通过这样做,他将中国诗歌语言的开放性带进了无所不至的范围。

盛唐诗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1972年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后应聘哈佛大学,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研究兴趣主要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论,以及比较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初唐诗》《盛唐诗》《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中国文论》《他山的石头记》等。

宇文所安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