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

轶事

  在我国文学史上,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人们总是喜欢把那些相关的事物放在一块儿来说,却往往并不使人满意;事实上,就是个中人士自己有时也未必都觉得满意——这可真是忒有意思了。



  盛、中唐之交的著名诗人钱起,由于他诗作所具有的成就,人们便有了“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这样的口诀。①但钱一听就很不高兴了,居然嗤之以鼻道:“郎士元怎么能跟我相提并论呢?!”②也有人把钱跟刘长卿并列,而此后的评论者却又觉得钱的水平远远逊色于刘。③



  但不论怎么说,钱起的诗作水平固然是很不简单的。尽管他曾在驸马郭暧的席上不得不服了李端,④但他也曾在江淮诗人满座的情况下,因诗笔擅场,便一举摘得该次诗会的桂冠。



  吴兴人钱起小时候就极其聪明,还在乡里时他已很受人赞赏。有一次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并住进了旅馆里;正感无聊的他便趁着皎洁的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户外那悠远的吟诗声缓缓地传了过来,平时也喜欢吟诗的钱起不觉就仔细聆听起来。不知怎的,那人却一再地吟诵着这么相同语汇的两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钱起遂起来开门并缓缓地踱了出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但大门一打开,却居然没有发现人!钱心中深觉奇怪,凭着他那极强的记忆力,一下子就把这诗句给记住了,只是他心中并没有太拿它当回事儿而已。



  玄宗天宝十载(751年),钱起参加“粉闱”考试,那试题就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排律诗。他知道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由于对《楚辞》的格外熟悉,因此他自然很高兴;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而且,如果把那联诗用在自己这诗结尾的话,不也是天衣无缝吗?想到这里,他很快地便写成全篇,并提前交卷了。



  时任主考官的李暐,⑤就把他眼前这份试卷拿了过来,并一再端详着: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⑥



  李考官一再摇头晃脑地轻声吟诵着,他完全被诗中这优美的意境征服了;就是后来在试房里休憩时,他还一再叹赏着,并对之拍案叫绝道:“像这样高妙空灵的结句,只有神物相助才能写得出来啊!”于是,李便把钱置于高第;没过多久,钱就被授予校书郎一职。而此后,他的诗作还得到了大诗人王维的大力赞扬,说钱诗颇有“高格”。至于后来著名诗人如苏东坡、秦少游等人所用“湘灵鼓瑟”这一意象时,就几乎没有不以钱起这诗为蓝本的,却居然忘了它更早的出处《楚辞》!因为后来人们的那些语句的意蕴,都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空灵的意蕴大有关系,而非《楚辞·远游》里的意象。而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颇为奇特的文化传承现象了吧?



  按:① 此口诀见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价钱起之诗时转述“士林语”;而范摅《云溪友议》则载以为“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云云。② 此据《云溪友议》卷上。③ 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七言》称“钱才远不及刘”。④ 具见本书《面试华章倚马成》。⑤ 此据《旧唐书》及《郡斋读书志》之说;而《唐诗纪事》作“崔湋”,至于《登科记考》卷九以《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又以为当作“李麟”。⑥ 听,可平可仄,此为平声;调,名词,仄声。馨,现今无后鼻音;而古则有之,属“九青”韵部。

介绍

  钱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钱起诗作的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有《钱考功集》,集中五绝《江行无题一百首》及若干篇章,为其曾孙钱珝所作。

【钱起】古诗词大全

自终南山晚归

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送李协律还东京

芳草忽无色,王孙复入关。长河侵驿道,匹马傍云山。 愁见离居久,萤飞秋月闲。

送赟法师往上都

远近化人天,王城指日边。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今宵松月下,门闭想安禅。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至人无滞迹,谒帝复思玄。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 紫霞开别酒,黄鹤舞离弦。今夜思君梦,遥遥入洞天。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名与玄珠出,乡宜昼锦还。 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欲见宁亲孝,儒衣稚子斑。

晚春永宁墅小园独坐,寄上王相公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石林飞栋出,霞顶泰阶平。 拂曙銮舆上,晞阳瑞雪晴。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御气升银汉,垂衣俯锦城。山通玉苑迥,河抱紫关明。 感物乾文动,凝神道化成。周王陟乔岳,列辟让英声。

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宿远上人兰若

香花闭一林,真士此看心。行道白云近,燃灯翠壁深。 梵筵清水月,禅坐冷山阴。更说东溪好,明朝乘兴寻。

闲居寄包何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 林眠多晓梦,鸦散惊初阳。片雪幽云至,回风邻果香。 佳期碧天末,惆怅紫兰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