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文化的复兴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

张景、张松辉

[作品]周易

本书以清代武英殿刊刻的四卷本《周易本义》为底本,经传卷次一依其序。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以及《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原文,皆译为通俗...

靳极苍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科学

科学 科学,ISBN:9787806465240,作者:杨焕明,(法)皮埃尔·雷纳(Pierre Lena)著;刘成富,凌玲译

皮埃尔・雷纳

[作品]易经

《易经》内容简介: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养育出光耀世界的伟大圣哲,留下了影响世界的不朽经典。《易经》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血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历经辉煌和...

梁国典

最新跟帖
kellyhu

kellyhu

“易经”有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商朝时用来占卜和祭祀,甲骨文是在商朝开始使用的,它掌握在祭司手里,这样一来汉字与易经休戚相关。因为祭司掌握占卜和祭祀,又将单音的汉字给创造出来了。

西周的官学将周易和汉字在上层领域流通,到了春秋,孔子将官学演变为民间私学,将汉字教授给庶民,同时赞“周易”为儒门圣典。由于春秋时是“百家争鸣”,道家同时出现。儒家的“天人合一”与道家的八卦相通,于是就将易经的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与八卦图紧紧相连。于是,易经与八卦图融为一体。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乌克兰博物馆展出的7000前的特里皮耶文明,在大门口就有一个大的八卦图,中国道家称为“太极图”。当观众询问这个八卦图在乌克兰是什么意思。举办方就回答:乌克兰是个农业国,这个八卦图在古代就是衡量24个节气,就是中国的春夏秋冬,从立春、雨水一直到大寒,没有其他意思。

上个世纪的考古学家顾颉刚,他将“易经”作为被遗忘的历史来叙述,他破解了五个卦:一、王亥服牛;二、殷(武丁)高宗伐鬼方;三、帝乙归妹;四、箕子明夷;五、康侯用赐马蕃庶。

现代人,特别是在台湾,许多人用“易经”来算命和看风水,实际上就是来骗钱。说老实话,从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到现在,谁都没有办法解释“易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不过现代人将易经吹的神乎其神,什么“科学中的科学”,“宇宙万能的”。这样一来中国人的思维只有归纳法,却没有了推演法,创造发明思维不见了,只能是模仿了。

印度人在一起喜欢讨论某件事。譬如:一个茶壶围着太阳公转,有人说是四个茶嘴,有人说是八个。最后人越来越多,讨论的茶嘴变成了无数个,几个月或几年下来还没结果。西方人说印度人愚昧和精神有问题,印度人认为西方人大惊小怪。因为印度人几千年都是这样,这叫做“辩经”,辩经是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你西方人有什么权力来干涉呢。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中国人不要犯印度人同样的毛病,明知一个永远会没有结果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弄得后人看到你觉得多么愚蠢啊!

摩西

摩西

易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一方面在不停的抨击易经是封建迷信思想另一方面又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应用易经思想,如果我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易经文化发扬光大,将是造福千秋的大事,就现代而言同样意义重大。下面我引用中央文件说一下复兴易经文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面这段话很好理解首先传统文化复兴是传承的需要,不然我们的儿子或孙子都不知道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虽然算卦占卜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至少我们的让他(她)们知道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他来源于易经。

其次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说到这点,我认为学习易经是最好的途径,《易经》几乎每一卦都会讲君子怎么怎么样,如果我们参照《易经》里的君子言行来为人处世,我想离大同世界也就不远了吧。

第三点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个可以从韩国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举动看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没人要的东西。《易经》文化虽然在中华大地上根深蒂固,但也不排除会有人不安好心。易经文化复兴就是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自己的东西。

后面几点一并说说得了,其实西方国家研究《易经》比我们还早,所以很多老外是知道易经的,如果了解点《易经》知识在国际友人面前给咱国家长脸,老外会给你竖根大拇指。

以上是参易阁对此问题的理解,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参易阁一起学习易经的智慧!

川流不息v

川流不息v

易经的复兴,让人们知道我们应该去顺应自然,而不是去改变自然。

chaijie_

chaijie_

易经文化的复兴,可以让中国倒退500年。有人会很不服气,怎么会倒退500年呢,明明是倒退3000年。好吧,我不和你抬杠,你说倒退3000年就3000年吧,我不和你争论就是。

易经,就是一部算命的书,思想核心就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代表了宇宙万物的“流动”。古代人认为,易经不仅仅反应了自然现象,还可以影响人事。也就是说,做事情都应该符合易经,拿易经指导下一步工作步骤。我不知道易经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真正的作用,至少目前还找不到。孔子非常推崇易经,说它是“百经之首”,又捣鼓出“十翼”来阐述它。看来,孔子老先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易经学大师,不是水货。但是,孔子用易经做指导工作实践的强大武器,他最终又做出了什么具体的政绩呢?除了做一个教育达人,孔子的政治理念一辈子都没有实现,甚至连沾边都做不到。

思索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一幕幕让民众不寒而栗的黑暗场景,易经既然特别有用,为什么没有发挥它的作用,稍微缓解一下人民的痛苦呢?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易经又发挥了什么救苦救难的作用?

易经存在了几千年,为什么中国无法诞生现代科学呢?为什么要让国家衰落到让外国人携着洋枪洋炮打进来呢?世界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西方列强,它们没有易经,为什么可以国富民强呢?

请易经大师给我科普一下。


wj小麦苗

wj小麦苗

“易经文化的复兴”是个伪命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一直在衰落。但这种衰落并不可悲,因为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成分被淘汰,引导和顺应时代发展的合理成分被继承。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阴阳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理论,比我们所掌握的唯物辩证法要丰富的多。然而,就是这样以物质运动为基石的易经文化却一直处在衰落之中,这一人类文明成果在远古时代却曾发出烂的光芒,那时筮法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重大事项的决策、能否发动战争及战争结果的预测以及人事方面的预测都要通过筮法做参考,大量的筮例散落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中,对它同时代卜法的记载也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保存了一种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周易》作为一部经典自它诞生以来就一直被研究而从未被超越,说没有被超越是因为自《周易》之后就没有产生超过它的作品。您说,它何曾复兴过?人们对它研究了几千年都没有把它研究透,人们又怎样发展它?《周易》犹如一座灯塔屹立在人类古代文明之颠,数千年来人们只能仰视却从不曾被触摸到它,要说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就是数千年来这一思想灯塔一直为中国文明的进步提供光明。

merry0913

merry0913

首先我们这个民族就是相当易经八卦的民族。

好多人对易经八卦的认识一般都源自于民间的算命批八字,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易经是上古先民开民智创文明的智慧结晶,能解决很多我们做事不能准确看到事物发展轨迹的问题。但是它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参考而已,最积极的应该就是给出相应的参考建议,但是既然我们本身已经能够准确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必然性(易经就是变化的意思,谓“善易者不筮”,就是说真正读懂周易的人不需要为自己占卜了),就可以跳过这个建议,而果断去行动努力,而不是被它所左右,这样你就被它所迷惑,离开了探究事物发展轨迹的行为,变的消极而迷信。举个例子:

在牧野之战前,周武王计划进军,占卜以后不吉利,而且狂风暴雨已至。大家都非常畏惧,觉得进军不妥。只有姜太公强力坚持劝武王进军,周武王听从姜太公的意见继续行军。原文是这样的:“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

这个故事就说明以姜太公的智慧已经把易经的道理完全领悟了,他不在是只迷信表面的卦象,而是能以易经的根本智慧去决断军国大事。

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复兴易经八卦的智慧。而不是要去做利用易经八卦浅显卦象占卜的奴隶。(一句话要学的是易经的大道真理,自然驭小术法,而去学占卜小术法,而不学大道,只能是误人误己。)

小灰_hcc

小灰_hcc

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首先说带不来什么!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问题在于你越是封堵打压,他越是说的神乎其神浑水摸鱼。也难怪有人说:纯粹巫术,蛊惑人心。想来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些江湖,网络骗子卜筮,算命,不论真伪,丧失品德,为人算命。因此形成了一种广大民众对易经算命的厌恶。

我始终认为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你们也不要说是巫术迷信,你们也不要说易经是万能世间无所不备。

其实,在过去旧社会里,即使算命及易数,占卜,摇钱,神数随便,社会又怎么样呢!还是一样,甚至有稳定社会的趋势。我看现在也是一样,一方非要打压反对,一方妖言惑众弄得人们无所适从到不安定。

我们懂得算命的有文化修养的人心中有数,遇到问题卜上一卦,小游戏一样,有什么不可呢!吉凶心知肚明。过去的文人学者达官贵人哪个不会几种筮法,从小私塾乡试直至翰林苑自始至终的教育课程。

现在会算命的或一知半解的朋友们,最好不要以挣钱为目的,更不要欺骗百姓。这样也可能让那些不懂易经而诋毁易经的人会少一些。

从而对社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濬濬

濬濬

易经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农耕文化主导的,以象数为基础而构建的思维模式。以中和为目标,以阴阳两仪天地人三才阴阳变化四象金水木火土五行六爻变化为内容,判断为人处世生产生活的适时适地,明白人君安身立命的取舍根本,让自己行的象个中国人,永远保持中庸之道,内外平衡,广大方直,知性慧悟,保持初心,以自己行为融入环境,协和万邦,和光同尘。

leonchang

leonchang

答:《易经》出版于大明朝时代,在当时的大明朝,清朝两个朝代中,此书极其重要,视为朝庭之宝。在寺院中视为镇寺真经。

其实,也有人说,此书出自于春秋战国时代,鬼谷子先生斫作。再后来这本《易经》又不断的忝加了,周文王,姜子牙,鬼谷子,孙膑,张良,诸葛亮,郭璞,京房,邵雍,李虚中,袁天罡,李淳风等人的创作。始而至今,《易经》这本书,真正的作者是谁,不得而知。

在几百年前,当时的科学没有现代先进,在大明,清朝的时代之前,当时的五行学和现代的《科学》,有着一样的同等关系。在那个年代里,《易经》是占筮必备之书,广范应用于古代战争,运程,人与人之事等等。

总结:

易经》我们不得不成认,在古代时期,确实是一部好书,有着后人继续研究历史的价值。

但是,《易经》必定是一部占筮奇书,研究可以,但全信错唉。

独自旅行

独自旅行

易经文化复兴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复兴一词就来自易经地雷复卦。地球春天打雷,雨水带来自然的生机盎然,万物复兴。易经的源头是宇宙自然,是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用六十四个自然现象加上三百八十四个爻象。创造中国文字与文化,孔子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就是从自然现象中了解内涵造字。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就是学习大自然的内涵来转化成利益的思想。易经构建的四百四十八个社会生活常理从创造出来,就贯穿古今,一直用到今天。但是,天天用常理,不知来自易经。认识常理中的字,不识常理内涵。中国人学国学要从源头易经学起,当代中国人只有认识社会生活常理。中华民族才能走向文化复兴,易经社会生活常理是普遍适用全人类的。因为常理来自大自然,在今天天人矛盾对立紧张不可调和的时代,中国易经出世才能救世界。这个世界需要懂易经文化来做到天人合一。


shelley05052002

shelley05052002

易经》如同西方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很多人认为《易经》是用来算命的,其实对它的一种误解,《易经》源于《周易》,是周朝周文王参照伏羲先天八卦,结合理政经验,创立了六十四卦,然后写了一本书《周易》,《周易》一书是为治国理政和指导人们生产而产生的。

老子和孔子在《周易》的基础上,分别写了易传和《道德经》,后经世人整理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易经》。

易经》如同今日的天气预报,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天气预报只是预测天气,并不一定正确,《易经》也是同样道理。

那些打着《易经》能算命的旗号,无非是想骗人钱财罢了。《易经》不能算命,只能预测吉凶,并不能决定结果。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百经之首,博大精深,讲的是人间常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必须要继承和发扬。

易经》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来源,西方人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中国人信仰的是圣人,而圣人就是来源于《易经》。

hubin

hubi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