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觉醒来你穿越到了《水浒传》里变成武大郎,你会怎么做?

lzxl_hui
当然是雪耻,而不是去送死。武大郎见到武松后太膨胀了,导致了悲剧。
从勾引武松可以看出,潘金莲水性杨花,和西门庆勾搭成奸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弱小,应该正视自己。
武大郎长得矮小丑陋,被人称作“三寸钉谷树皮”,在清河县时,被浮浪子弟骚扰,《水浒传》里写的清楚,潘金莲“为头的爱偷汉子”,就是说,她在清河县已经开始和这些浮浪子弟偷情了。当时遇到的是街上的地痞,武大郎由于没有底气,但脑子并不差,他正确的处理了当时的被动形势,惹不起,躲得起,带着潘金莲来到了阳谷县。
武松出公差时,已经嘱咐武大郎,“每日迟出早归。”后来又补充说:“哥哥,便不做得买卖也罢,只在家中坐地。盘盘缠兄弟自将送来。”武松算是交待的非常清楚。如果还是清河县软弱的武大郎,就会听武松的话,就不会出事。
武大郎自从见到武松,就膨胀的不得了,到处炫耀有个打虎的弟弟。当郓哥告诉他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他没有像在清河县时那样当缩头乌龟,明知西门官人高大威猛,有钱有势,比清河县的小地痞们强多少倍,可他此时已经被武松的高大形象冲昏了头脑,感觉自己就是武松,于是去捉奸,造成了悲剧。
如果穿越到《水浒传》里,作为弱小的武大郎,发现潘金莲又犯了作风问题,奸夫还是和很强势的土豪,首先应该冷下来,想想对策。
如果割舍不下潘金莲,那么就应该像武松临走时说的,“篱牢犬不入”,武大郎就应该像在清河县时,忍下这口恶气,警告潘金莲不要再做出格的事,现在有打虎英雄武松撑腰,乱来的话后果很严重。然后“只在家里坐地”,看住老婆,静等武松回来,再过平淡的日子。
如果觉得潘金莲太风流,自己招架不了,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留着太糟心,不要也罢,干脆就像潘金莲说的,还她一纸休书,快刀斩乱麻,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烦恼了。说不定像娶潘金莲时,还能得到几两赏银。
如果忍不下这口气,想洗刷耻辱,那么就把事搞大,故意装作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潘金莲和西门庆继续来往。等武松回来,不是和卖梨的小屁孩一起,而是和武功高强的打虎英雄一起,捉奸在床。按照大宋的律条,武大郎可以亲手杀死奸夫淫妇,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是当时武大郎膨胀到极点,忘记了武松走时的嘱咐,鸡蛋碰石头,被人家被狠扁后,还不清醒,威胁潘金莲说:“等我兄弟回来,再和你们算帐。”正是这句话,送了他的性命。
因此,如果穿越的话,武大郎必须先忍住这口气,留得青山在,等待兄弟回来,手刃奸夫淫妇,扬眉吐气,说不定还能在108个好汉中混个座次呢。

文驹_Qian才不会随便捡肥皂的
我如果穿越到《水浒传》变成了武大郎,我最起码不会犯如下几个错误!
他的死固然是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男女干的!但是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如果没有郓哥的小肚鸡肠和贪小便宜,或许武大郎不会死。
那么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武大郎的死,对于武大郎自身来说,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如果我是武大郎,我该怎么避免?
我们人类有一项特殊的情感,那就是同情弱者,总是希望弱者能翻身成为强者。也喜欢看一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并津津乐道口口相传。比如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等。
而对于水浒传中出现的人物,有一个最有特色的,也是比较悲惨的小人物,他的死,让我们耿耿于怀几百年,他就是武大郎!
武大郎其实是一个残疾人,说白了就是侏儒症患者,他后来娶了潘金莲。但是潘金莲跟西门庆勾搭在一起,最后联手毒死了武大郎,那么对于武大郎自身来说,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在杨角风看来,武大郎一共犯了五个致命的错误,最终酿成了惨剧!
第一错在没自知之明:
潘金莲为什么会嫁给武大郎?
“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这是一段正常的婚姻吗?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段婚姻本身就是不被祝福的,说到底,武大郎根本就驾驭不了潘金莲!
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很少看自身的条件,总想着天下能掉下个白富美,又温柔又贤惠,还听话还漂亮……
杨角风的一个朋友倒是遇到过,跟他说可能是骗子,他还骂我们看不得他好,是嫉妒他!最后可想而知,钱没了,人也没得到……
如果我是他,我绝不会娶潘金莲,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施舍!
第二错在不够自信:
即使武大郎硬娶了驾驭不了的潘金莲,也没有大碍,关键是他的性格过于软弱:
“原来这妇人间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管怎么说,家中还是男子做主,况且武大郎还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他对待潘金莲不要有自卑感,而是拿出点男子汉气概,对待周围的不怀好意的邻居,再强势一点,尤其是对待这些人:
“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虽然这些人损是损了点,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邻居都是好的!而武大郎采取搬家的方式躲避,导致在阳谷县缺乏亲朋好友,也没有人真心对他,出了问题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如果我是武大郎,我绝不会轻易搬家,也不会纵容潘金莲的行为作风!
第三错在交友不慎:
因为武大郎搬离了从小居住的清河县到达阳谷县,导致他的朋友极缺,于是他跟一个卖鸭梨的郓哥成了好朋友!
这个郓哥眼中只有利益,并不是真正的朋友。这不像武大郎在清河县,最起码亲戚是在的,亲戚即使不帮武大郎,最起码不会害他,还能给他撑撑场面。更不会像阳谷县那些看热闹的人们一样,明明知道武大郎戴了绿帽子,没有一个人真心来帮他。
在前一期也讲过,这个郓哥第一时间得知西门庆跟潘金莲的关系后,却想着找西门庆施舍三五十钱,最后告知武大郎也是因为受了王婆的气,并且是“勒索”了武大郎一顿酒席数贯钱和几个炊饼……
最后把武大郎激怒到王婆茶馆,自己一溜烟跑了,武大郎卧病在床多天,这个郓哥可是一次都没有去探望过啊!
就跟当今那些酒肉朋友是一样一样的,有好处都来沾,看你出丑,当着你的面损你,等你真有困难了,他跑的比谁都快!
如果我是武大郎,我交朋友不会选择郓哥!
第四错在自不量力:
武大郎其实在阳谷县就郓哥这么一个朋友,他非常在乎这个朋友,如果这个朋友说瞧不起他,他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看!
这也是为什么别的邻居挖苦武大郎,武大郎一笑而过,但是郓哥如果挖苦他,他非得争得眼红脖子粗。
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喜欢在朋友面前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有那个本事,偏偏还要逞能!
武大郎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一个人闯进西门庆跟潘金莲鬼混的房间之前欠考虑。
郓哥在武大郎进去之前其实也说过:
“那西门庆须了得,打你这般二十来个。”
武大郎进去只有三个可能性,一种是西门庆跟潘金莲向他求饶;一种是武大郎把这两位痛打一顿;最后一种结局就是武大郎被人家痛打一顿。
用脚趾头想想这三种可能性就最后一个靠谱,难道武大郎进去前就不想想吗?
我们现实社会中,只要涉及到捉奸的,哪有一个人去的,都是一伙人进去的!他们敢鬼混,自然就会想到被捉的这一天,当然有对策!如果实力强不过对方,切勿打草惊蛇!
如果我是武大郎,我会等武松回来,再去捉奸,或者拉着本家的亲戚再去!
第五错在透露想法: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以后,武大郎身受重伤,即使这样,生命还是有保障的,不至于死!
此时的武大郎倒是爆发了,开始展示自己的大丈夫气概了,只是这时候已经晚了,当初怎么不骂着点、打着点潘金莲呢?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
既然这时候自己需要潘金莲伺候,当然不能再打再骂了,甚至都不能再提捉奸的事,只需要慢慢养好伤,坐等武松归来便可。
可是,这个没有脑子的武大郎透露给了潘金莲自己的想法:
“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不肯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这一句话是导致武大郎死亡的最终原因,他不提武松,或许潘金莲和西门庆还想不到,他这一提,却使西门庆和潘金莲彻底动了杀心!
自古成大事的都是能够掩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康熙扳倒鳌拜的头一天,他还得对他笑嘻嘻呢。
而武大郎过早的亮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张牌,导致对方获悉,索性不给你再打牌的机会了……
如果我是武大郎,我才不会透露心中的想法,还会装作没事一样,求潘金莲照顾!
这就是从武大郎自身的角度解释他的死因,而这五个死因,但凡有一个他能避免,也就不至于落得被毒死的下场!
当然,西门庆和潘金莲也死有余辜,如果我是武大郎,我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他们!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杨角风发作!

意大利筷子
如果你穿越到《水浒传》里变成了武大郎,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穿越到《水浒传》里变成了武大郎……我穿越到哪里不好为什么偏偏要穿越到《水浒传》啊?《水浒传》是最暴力、最血腥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中国黑暗历史里面最黑暗的黑暗。
但是,如果我一不小心穿越到《水浒传》里变成了武大郎,我也要做一个有独特想法的武大郎,至少不能死在女人的手里。
具体的我会怎么做,要仔细分析《水浒传》里的三个细节。
潘金莲以前是一个大户家的使女,因为那个大户想霸占她遭到她的激烈反抗,从而使大户对她怀恨在心。于是那人就寻找了一个最丑陋、最猥琐的男人——武大郎,倒陪着嫁妆把潘金莲送给了武大郎。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潘金莲是一个值得人敬重、值得人爱惜的可怜的女孩子。同时作者也告诉读者,既然潘金莲看不上那位大户,那么她更看不上武大郎。
因为忍受不了一群浮浪子弟骚扰,武大郎带着潘金莲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居住。
武大郎搬家之后,那位大户再没有纠缠过潘金莲,这一点告诉读者们,其实在武大郎刚得到潘金莲的时候,完全可以为了避开那位大户而搬家。如果那样的话,就是单纯地为了保护潘金莲而搬家,这样的搬家才有意义。
但是实际上,在搬家之前,武大郎已经把潘金莲那啥了。武大郎搬家这件事表明,他完全有能力保护潘金莲,但是他没有。
潘金莲初见武松就被武松的英俊潇洒所吸引,但是她已经被武大郎变成了一个不知羞耻的女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她在武松面前没有少女般的羞涩与矫矜。
潘金莲初见武松就想把武松搞到床上去,这是符合人物的发展逻辑的。
潘金莲见了武松就心动,作者借这一点告诉读者,潘金莲是不承认武大郎这个丈夫的,武大郎从一开始就做错了。
如果武大郎没有对潘金莲用强,如果他能像大哥哥对待小妹妹一般照顾她、保护她,等武松归来,所有人的命运都会改写:武大郎不会被药死,潘金莲不会被武松杀死,武松不会被发配,不会九死一生的惊悚人生。故事就改写成为,武松一直在阳谷县当差,他和潘金莲的孩子叫武大郎伯伯。这样,那们大大户的恶毒就被改写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佳话。
综上三点,如果我一不小心穿越到《水浒传》里变成了武大郎,我会这样对待潘金莲:在大户面前承诺娶潘金莲为妻,但是我会搬家。
搬家之后和潘金莲兄妹相称,一起等待武松,或者打听到一个好人家把她嫁出去。如此,潘金莲就会非常感激武大郎,潘金莲可以主动选择嫁给武大郎,也可以选择嫁给武松,或者嫁给外面的男人。
总之,不管潘金莲嫁给谁,她都会从内心里感激武大郎。给他戴绿帽子?喂他毒药?用被子捂死他?那是没有的事!
有写作技巧的作者,知道什么是应该让你看见的,什么是不让你看的:施耐庵充分地描写了潘金莲出轨西门庆的快乐,也描写了她和王婆毒杀武大郎的经过;但是,对于武大郎带给潘金莲的屈辱和仇恨,作者一点都没有写。
《水浒传》的言外之意是,即使是如武大郎一般的丑陋残废男,在作贱女人这件事上,也不会心慈手软。
《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血腥,描写了那个社会制度对女人的剥削与压榨。
男人即便杀再多的人都可以算成杀富济贫、官逼民反,从而被称为好汉;但是,女人不能反抗,即便是被大户送给武大郎这样荒谬的命运,潘金莲也只能服从。
所以,即使潘金莲只杀了一个男人,人们也会把这个男人当成她的丈夫,从而把她钉在千年的耻辱柱上。
女人就应该像扈三娘一样服从“命运”的安排,毫无节操地、屈辱地活着,这样的女人才不会招致非议与攻击。
所幸,我没有穿越到《水浒传》;所幸,我没有变成武大郎;所幸,我穿越到了现在的中国;所幸,我变成了现在的我自己。
感恩,今天又是快乐、祥和、平安、友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