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不是特别重男轻女?

焦圈豆汁
我是江西九江修水人,以自己的家乡来说,重男轻女真的是少数。
以我自己来说,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我哥比较调皮,读到初中就辍学了,我属于比较听话的,成绩还可以但是初中考高中的时候考的不好,爸妈拿了5000帮我买到重点高中,爸妈都在外面打工,但我高三的时候爸爸回来照顾了我半年。大学毕业后我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婚姻也还算幸福,心里其实很感激我爸妈。我身边的朋友也基本差不多,很多还是独生女。
这几年,听到重男轻女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比如,我老公单位有个九江县的,第一胎生了女儿,也很欢喜,但是每次一回家就会被催生,那个时候二胎还没有放开,家里人就叫他辞职回家生孩子,光中药就吃了一万多,最后如愿得了个儿子。刚听到这个事觉得蛮搞笑的,觉得这个时代了,居然重男轻女成这样也是醉了。
个人认为“江西省很重男轻女”这句话本来也就不成立,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轻女!江西也有不重男轻女的!这样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挺不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讨厌地域黑,毕竟一个地区的人不可能被你一句话概括。
另外,我的彩礼忘说了,我们村里那几天有三个女孩子订亲,所以彩礼就是跟着前面的走,8万8,结婚的时候买了些嫁妆,然后给了我6万的陪嫁。

向日葵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对,哪里都有这种现象,哪里都存在这样一部分重男的人,不紧紧只有江西是这样,但是现在轻女的现象已经很少了,主要看父母本人,我家就是地道的江西人,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看轻我和妹妹,我们还比弟弟受宠些,我的奶奶也没有这些顾虑,我自己也就生了一个女儿,我的婆婆也没有任何不高兴的地方,还宠的无法无天,孩子6岁了,没有家人说要求我们再生的,所以想嫁江西的姑娘,只要自己强,谁能左右你

蒋湉湉
重男轻女的现象遍布全国各地,不单单是江西。
尤其是落后偏僻的地方,经济越破败,人的思想就越封建、越愚昧,因为“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左右着亲情之外的利益,而且绝大部分人认为男人比女人更有出息,这是全国各地的小地方居民心照不宣的想法。
小编在做记者的时候,采访过一个南昌朋友,这位朋友就是重男轻女家庭下的教育者,她很心酸的表述了从小到大自己身上所遭遇的一切,她家里很贫穷,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初中毕业之后父母便停止供她继续读书,无奈之下只得辍学外出打工,在外辛苦打了五六年的工,哥哥要结婚她不得不出所有辛苦攒下的钱,为哥哥置办家具。
刚办完哥哥的婚事没多久,弟弟也要上大学了,父母身体不好,经济来源全靠她,哥嫂有自己的家庭,也只能给弟弟一点儿生活费,别的指望不上,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再说她也到嫁人的年龄了,经人介绍和邻村的一位老实巴交的男人仓促办完婚礼,夫家给的彩礼正好抵上弟弟上大学的所有费用......
但是还没完,弟弟大学毕业之后,家里没亲戚提携,进了很普通的单位,认识了漂亮的城里姑娘,要谈终身大事,女方要求他们家出房出车,还必须在城里,哥嫂对此无能为力,她也只能出一部分,还得偷偷摸摸不被老公知道,不然又会被婆婆指桑骂槐......
上述中的这位女性朋友,其实在初中毕业之后,是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的,父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兄弟在承了妹妹/姐姐的恩之后,只会认为是她应该尽的义务。
多的是心酸和委屈,穷山恶水之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下,女生想要活得有尊严和自我,比登天还难。
很多人曲解“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
认为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女孩要给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
真正含义是:穷养儿子,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培养儿女的自信、自立和智慧。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
所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成为传统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

zhubajiebizi
我不是江西人,但是这么多年一直在江西工作,我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下这事。
说江西有点重男轻女,这个有点以偏概全了,整个社会在进步,对于重男轻女的风气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样。
但是江西这边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比较落后,观念也有些陈旧,村里围墙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标语。
我亲眼医院看到过农村赶过来的夫妇,女方肚子很大,还有两个月要生了,医生劝那男人这胎破腹产,以后不要再生了,这已经是第四胎,女方的子宫已经不太能承受。
女方默默在旁边哭,男人几乎快跪下来求医生,说前三胎全是女儿,这胎查了还是女儿,怎么也要生个儿子。
当时看了特别想上去抽两耳光,这是你老婆不是生育机器。
感觉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总有观念落后的顽石。

小野越纸麻麻
我觉得重男轻女的现象全国各地都可能存在,如果通过你见到几例就直接将这个锅推给江西人民,这个锅可能背不了,也不会背。毕竟不管在哪,既有重男轻女的,也有爱女如命的,尤其是那种就一两个孩子的家庭,其实男女在他们心里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我的家乡就邻近江西九江,我家那块也是比较重男轻女,以前就看到一个因为生不出儿子,被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气得患上抑郁症,最后虽然生了儿子,也抑郁症复发,最后自杀身亡的惨痛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确实是寥寥无几的,但是在农村被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迫害的人,确实不在少数。
就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重男轻女特别厉害的,也有不重男轻女的,比如我的一个邻居,他家就是两儿一女,女儿是老二,在我们那也是出了名地宠女儿了,整得我们都感觉两个儿子是捡来的一样。而就算是一个家庭,有时候也是或许就父母的一方比较重男轻女。
所以说,最好不要这样地域黑式的评论一个地区到底怎样,因为不可能完全就能以你见到的一小部分人来下结论,就算是做统计,还要求样本数量,还要随机抽样呢,你这明显就不是。

夕
农业社会需要体力劳动者,男性有天然优势。加之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足,农村的确有养儿防老的做法。从家庭发展的角度来讲,就伴随的出现了男孩比女孩好的的思想。这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自然选择的正常结果。个人觉得无可非议!当然,可恨的事情就这样出了。因为有男孩偏好,有些家庭会出现把资源倾斜给男孩的身上,以便其更好的成长发展的情况,而女性就有可能遭受资源被剥夺的不良后果。个人觉得社会上更多的批判在于此。不患贫,而患不均吧。
由于社会发展,重男轻女也在近现代发展到极端,比较惨烈的是80年代吧(?)。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就麻烦了,城镇只许生一个,农村可以生一个半。但医疗,养老等等缺没有跟进。由于这时候的江西经济还是农业经济占绝对的比重,很多家庭不用说,100%选男孩子嘛。因此出现了无论如何都要生个男孩的生育观念。生了女孩就不高兴,还要再生。比较惨烈的甚至于发现是女孩就去堕胎的行为。这就是网上盛传的所谓土里埋的批判声音!也是重男轻女现象的最极端了。
随着社会这些年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逐渐体力劳动步入脑力劳动时代。女性在社会运作的过程中能有找到自己的地位。社会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男孩女孩都一样了。最后,农村有了社保养老的保障体系的覆盖。重男轻女现象得到了扳正。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苛责那些重男轻女现象,人们只不过是大的社会背景下做了一个理性的现实主义的选择而已。
回到题主提问,江西以前这种现象有比较严重的存在,但现在几乎绝迹了!就算是真有,也不敢表现出来,怕被人背后搓搓指指!不过,生孩子喜欢凑一个“好”字的现象到是有些多...........

豌豆黄mm
首先,重男轻女是每一个中国省份都存在的问题并非只是某一个省份城市会有的。
其次,收入水平觉得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和做出决定的自由度。
如果家境贫穷,只有独生女儿,未来女儿和女婿就需要抚养四个老人,这样给到年轻一代人的压力太大。同时也会导致女儿未来选择婚姻的自由度会低很多,毕竟有多少人愿意去背负更多大的压力,尤其是自身的家境及财富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呢?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的男性的抗压能力及面对条件更艰苦的情况下,容易扛起家庭重担的概率更高。所以很多老人都希望会有儿子
大的生活环境决定当地人民的思维模式。为什么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发达城市对于重男轻女的事情发生的特别少?因为当地的人们有相对较好的受教育程度,有着相对较好的经济环境(也就是说不用靠子女也能自己过一辈子),有着相对完善的社会赡养政策(福利院,退休金等)。而在大部分不发达甚至是贫穷的地区这些是基本不可能能实现的。
最终,重男轻女这种事情受传统文化影响,通过贫穷和落后的教育为土壤扎根,在中国也是不少见的情况。所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清晰辩证的去看,不能先入为主的就认为只有哪里是这样的。
以上为“不养狗的铲屎官”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如果认同请点赞。

路缘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样,反正我所在的县城是特别重男轻女的,大宝是女儿,现在赶上放开二胎,大多数人说是为了我们生女儿的人放开的。怀孕后,碰到熟的不熟的人都问去确定了性别么。听说没去照啊验啊的,紧接着就会说没事,二胎是女儿也不要紧,马上会全面放开,肯定能生个儿子!!我能说我就喜欢女儿么,我能说我真无所谓么!!无语的说!!

stonetime
我就是江西的,江西二十年前确实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的占多数,但二十年后的今天,这种观念不说绝迹啦,占比也是极少吧,至少我们景德镇的就没听说谁家还有这观念的,男孩女儿都一样在我的家乡,小编你有没有实地调查过,就乱写!

巫眯
重男轻女的现象不是仅仅江西有,也不是现在才有。从历史来说,这是整个中国数千年来历史文化遗留下的传统,背后的东西太复杂了,古时候的男尊女卑传统可是深刻在烙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祖先的血脉里,谁也否定不了的。

sarah0306
我是江西人,重男輕女我有發言權,我媽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小時候被寄養在爸爸的姑姑家,我爸媽當時想跟我婆家要8萬的彩禮~2013,這個數字其實跟周圍的比,真的不多,無奈老公的爸爸剛剛好治療癌症~胃癌,沒有,只拿了2萬,不同意也沒辦法。我脾氣比較大,爸媽沒辦法!雖然到現在我媽也不怎麼搭理我!我們真的沒有像其他母女那樣親熱過,感覺好尷尬!結婚的時候娘家不辦酒席,在婆家辦的,老爸跟姐姐弟弟出現了2個小時就走了
我媽媽有點奇怪,我高中畢業出來上班了,出來後年少不懂事一起用過她不超過5000快,她跟親戚說我花了他好幾萬。不知道為啥?明明一年花她幾萬是我弟,跟人家說我弟弟多好!結婚後不管我日子過得多難。娘家人沒有幫過一次,我媽從來沒有這種想法。我弟要結婚了要我給弟2萬塊。我結婚的時候我媽就給了一床被子一台微波爐。一千塊紅包,我就沒明白我為啥要給弟2萬!

薛小落
重男轻女其实在哪个省市都存在,只是因人而异。在我的朋友当中,重男轻女就存在严重、不严重,中立的不同思想。虽说我国一直都在强调生男生女一样好,但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偌大的中国,每天都有无数重男轻女的戏码在上演,有不计其数的女孩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孩子孝顺一个女儿也足够,孩子不孝十个儿子也没用。其实,生男生女真的不重要,只要孝顺就好,孩子孝顺一个女儿也足够,孩子不孝十个儿子也没用。也想对那些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说,既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那就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只有强大了,才可以让曾经看轻你的人刮目相看,才能保护自己。

蒋歌。
作为一个江西人,我来告诉你,是,江西是真的重男轻女,而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是经济状况,一直以来,农业在江西经济发展中占比重最大,而早期农业所需要的就是体力,女性显然不占优势,男性能够创造更好的收益,就有了生女儿无用的理论。
其次文化程度,自古以来,男性就在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自然会有性别歧视。况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男轻女的主体主要是我们的上一辈及上上辈,他们大多数没有渠道和资本去接受新思想,也转换不过来。
最后是风俗,这就和天价彩礼有关了,都说江西的彩礼贵,那当然贵啊,那可是在卖女儿,以后女儿就是夫家的人了,不管夫家多远,多穷,彩礼到位一切搞定(只针对少数人,当然江西人口比较多,少数也算是多数了)。这样一来,女儿迟早要给别人的,不能养老送终,儿子才靠谱。
主要表现有:怀孕时将女孩打掉或者生下来扔掉、杀害、送人。家境不好的家庭女孩不上学,做童工让男孩上学。一些家族的正式场合女性不得参与。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没有财产继承权,娘家的好处一点都捞不着,却在兄弟有难时被要求施以援手……
以上原因及现象并不全面,但是大家会出现,这些现象不止在江西有,很多地区都存在,而主体都是长辈或者家境不好的人,但是,这种现象已经在慢慢的减少,因为现在是我们这一代人发展的时期,我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亲身体验了重男轻女的危害,所以我们绝对不会让这种落后思想荼毒我们的下一代!
更多有趣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关于自己的日记(id:findit88)

欣儿
谢邀,一般来说,经济不发达地区容易有这种想法,以为儿子可以做体力活,还可以养老送终,为什么呢?他们自己老了,没有收入,需要子女养,而发达地区老年人都有不菲的退休金,可以去养老院等多种选择,江西是不是有这种情况,我不知道

wangdz
谢邀!我不是江西人,不知道那里怎样……不过我觉得重男轻女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我们老家那里也是一样的,生孩子一定要生到男孩才肯罢休,即使连生十个女儿也还是要继续生个儿子。财产什么的女儿都别想了的……
我有一个亲戚,老人家努力了一辈子也没生到一个儿子,没办法就过继了一个。说好了给二老养老,然后就可以继承老人的财产。但是这个过继的儿子没有履行承诺,没有照顾老人。后来是老人的女儿照顾的,直至老人去世。
老人一去世,那个过继的就要拿遗产,然后老人的女儿不同意,说他什么都不做就要遗产,怎么好意思呢?虽然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人帮女儿的。都是说:嫁出去的还想要娘家的东西,做梦!
后来没办法,就告到政府了。按照法律,女儿们才拿到了遗产!
现在这个社会,生男生女都一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