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种刑法叫:吞金,为什么人吞了金就会死?

today
金为1寸见方为1市斤,比重大吞后压迫内脏而亡。

Vansun09
据说古代存在一种死法:吞金自杀。
问题在于:金子真的能致人死亡吗?人为什么吞了金就会死呢?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受尽王熙凤折磨的尤二姐决定自杀:
尤二姐于是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泪便吞入口中,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之后赶忙将衣服首饰穿戴齐整,在床上躺下来......到了第二天早上,丫鬟发现尤二姐却穿戴的齐齐整整,死在床上。尤二姐“吞金自杀”,但她咽下去的并不是黄澄澄的金块,而是生金。
生金,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说法,其实是一种重金属毒物:
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古人提炼金属时,会留下很多铅、汞残留物,吞入人体后,会导致中毒。
由此可见,古人的吞金自杀,吞的其实是生金。金块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不然,今天大家常见的金箔,岂不是能致人死亡?
如果生吞金块,最大的问题是胃部无法消化或吸收。
金是一种很稳定的金属,胃酸是没办法分解它的。如果吞入大量金块,就会压迫肠道和胃部,造成肠梗阻,最后会死的很痛苦,不可能安详离世。
因此,我不太相信真有古人会在自杀时选择金块这种东西——首先,你会拖很久才死;其次,死的时候会很痛苦。
总而言之,古代吞金自杀,吞下去的不是金块,而是生金。

Micky_Leung
吞金是古代一种比较残忍的刑法,也是一种比较“好贵”的死法。《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就是因为不堪忍受吞金而死的,她的一生可谓悲惨而又无奈。
虽然说是吞金,但事实上死法还分两种。其中一种是吞纯金死去,这种死法如果运用在刑法上,死的一定是王侯将相或者一朝权贵,不然还嫌弃用纯金浪费了呢!另一种就是用生金来作为刑法是行刑工具,这种生金因为古代冶炼技术的落后,一般都带有剧毒。
通过查考资料,发现在古代有两种冶炼金子的方法,其一是用有剧毒的氰化物来处理金矿石,进行金子的提纯。其二是将金沙放入水银中溶解,再加热升温让水银挥发,最终留下来金子。无论那种都会在还未能完全提炼好的黄金表面留下有毒的附着物。
这点在中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尚未经过冶炼提纯的生金有很大毒性。
因此吞金会死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吞纯金而死,这样死法的人是因为纯金比较重,通过食道进入胃里后,耐酸耐碱不会被人的胃消化吸收,只能整个进入肠道,人的肠道弯曲狭窄,金块进入肠道后就会阻塞肠道完成肠梗阻,或者划伤肠壁完成肠道破裂出血吞金的人会在漫长的疼痛折磨中走向死亡。这种死法自杀比受到刑法的人还多。
第二是吞生金而死,这样死除了上述吞纯金的死法外,还要多经历一重中毒的痛苦,也是因为生金含有毒素,所以通常吞生金死去的人会比吞纯金而死的人,多经历一重痛苦,少经历一些时间的折磨。
以上就是古代刑法吞金的大概叙述,还有简单分析了为什么人吞金会死的原理。

汐夏旅人°
这都不知道,我怀疑你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给你解释解释。
首先,黄金是一种通用贵重金属,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黄金的价格从来就不低,这也是吞金致死的根本原因。
其次,黄金不同于其他金属,你放多长时间,这东西都不会受到腐蚀,尤其是抗酸。
所以嘛,人为什么吞金会死?你以为你吞的就是金子?那是财富啊,不拿来花就让吃了?还不消化。直接上去就杀了你,金子拿走,完活了。要不你以为呢?现在人偶尔吃个硬币都没事,那是什么材料,跟黄金一样是金属,为啥没事?不值钱,懒得杀你而已。

╭⌒大脸猫⌒
吞金是古代刑法中最高贵的刑法,比较残忍,吞金一时半会死不了,慢慢折磨而死。
吞金为什么会死,主要是因金子本身材质,人的肠胃无法消化,受金子本身的重量与金子形态,人一旦吞下金子,会堵塞肠道,肠胃分泌的胃液、消化物无法排泄,堵满胸腔,肠梗堵,腹痛腹胀、肠道破裂而亡。

gytone
金子是重金属。

阿黛尔与亚里安
其实这是古代一种残酷的刑法,吞金,并不一定是金子,泛指金属类的,像铁呀,铜呀,铝呀,都可以,它们普遍密度大,人根本消化不了的。为什么古代人用这种残无人道的邢法呢,因为金属一旦吞到肚子里,人不会立刻而死,有一个折磨人的过程,金属在顺着消化道往下走,不断磨损你的消化道粘膜,损失你的消化系统,打个比方说吧,那方种感觉就像孙悟空钻到了铁扇公主的肚里面,来回踢腾,你能受得了吗。最后人一定是衰竭而死。我认为它是仅次于古代凌迟的一种邢法。你认为呢?

shmilywrtcj
吞金就会死的,一般是纯度不够的金。
人为什么吞了金就会死?古代的确有着这么一种刑罚,叫做吞金。
从名字上也能感觉,这项刑罚到底有多恐怖。
犯人吞了金就会死,其实是因为吞下的黄金,纯度不够。
古代的工艺大多比较粗糙,炼制出来的黄金,纯度根本无法保证。
所以人们吞金导致毒死,并不是因为黄金本身,黄金本身是无毒的。
真正有毒的是炼制黄金时,附带在黄金上的杂质。《本草纲目》中记载:
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生金就是纯度不够的黄金,这种黄金会要人的命。
实际上,黄金的纯度,不管怎么提炼都会带有一定的杂质。
如果杂质微乎其微的话,人吞下应该也不会死。
人们吞下纯度够的黄金,除非是黄金本身带有棱角,吞下去划破了胃,造成大出血,有可能会死。
否则正常的话,黄金会随着消化系统,排放出来。
很多盗墓的搭伙下墓,为了独吞黄金,将黄金吞下去,上去再将它排出来,就是利用了纯度够的黄金,是无毒的特性。

cindytourism
凡金属的,人食服吞入胃脏是无能消化的。

马马马修哥
古人吞金情节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尤二姐,《红楼梦》第69回写道:
“常听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说完,尤二姐便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道多重,含泪将生金吞入口中,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于是赶忙将衣服首饰穿戴齐整,上炕躺下了。当下人不知,鬼不觉。
然而这种看起来好像比上吊自刎干净的死法,真的会没有痛苦的死去?吞金自杀的原理是什么,是中毒而死还是其他原因?古代是否会用这么奢侈的刑罚?
吞金是因中毒而死?古人确实认为吞金会中毒而死,但现在的医学研究后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金块中的黄金不溶于胃酸和肠道中的消化酶。在2015年时,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提出,金箔是可以用于食品方面作为食材。金更是一种正常的食品添加剂,它不会有任何物质反应,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许多的食品外面包了一层金箔,以体现食物的高档。
也就是说,无论吃多少的金子也无法被身体吸收,它都会被我们的消化道排除体外。
而尤二姐吞金而死的原因,并非是金子中毒,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古代的冶金术的落后,导致尽快中参杂了重金属,以及其他矿物质。重金属通常指的是相对比重大于5以上的金属。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分别为:铝、汞、砷、镉等。当这些重金属超过一定限度在人体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人在中毒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接着出现头昏、头晕、急性肺水肿或呼吸衰竭,最终疼痛难忍而死。因此,尤二姐在吞金后的死亡,必然不是“比自刎干净”而是痛苦死亡的。
吞金之死因为消化道出血对于尤二姐中毒死亡是猜想之一,而古人吞金而死要么是重金属中毒,要么是消化道出血导致的。
《本草纲目》记载:“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
事实上,不光是金子,就要是人体吞食了任何坚硬的物体,都会出现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在吞食的过程中,还会因为窒息而死。
我们可以想象,不管是尤二姐还是古人任何一个人,吞食了这样大块的金块后,有几率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当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身体还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可一旦引发大量出血后,就会出现头晕、心慌、冷汗、晕厥、休克等。随着出血量一直增加,会发生呕血的情况,身体周围也会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因此,无论是中毒还是金块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古人吞金自杀后基本上以当时的医术是无法再抢救过来了。《红楼梦》虽然没有详细记载尤二姐后来的情况,但可以想象中,她的死亡过程必然异常的痛苦。
重要一点需说明:古代所谓的“吞金”,这个金并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金,有可能说其他的金属,例如在汉朝之前的“金块”其实就是铜。如果用真的金子作为刑罚,古人得多富有,要知道中国历史以来,金子的产量一直都很低。
而“吞金”的刑罚只是对外宣称的遮羞布,比如把“砒霜”称为鹤顶红,所以刑罚中的“金”有可能是水银或汞,这些东西可以随时置人于死地。

duanhengbin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吞金而死的尤二姐。
这个金,不是现代我们所熟悉的金项链、金耳环的纯金,而是未经冶炼的生金。
生金在现在来说是含有众多重金属,会有汞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在经过一定程序冶炼后提纯,才会有纯金。人吞金而死,其实是中毒身亡。
而纯金是无毒的,人吞下去,只会在消化道停留,而消化液又不能消化金元素,所以有可能随肠道又排除出体外。

whlgm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吞食之后难消化,破坏消化系统致死。

yy_sabrina
“吞金自杀”大多是因为黄金制品导致消化道破裂、出血等并发症所导致的。
“吞金自杀”在古史、电视剧、小说中时有出现,吞金者和作者都认为金子是重金属,进入胃肠道会中毒身亡。
但事实上,金元素无毒,对人体无害,一般致死的原因都是因为吞入量过大导致消化道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致死。
虽然吞金是一种比较难受的死法,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这种待遇。首先金子就不是随处可得的,古代的冶炼技术落后,黄金是比较稀缺的(现在也见有好丰富),对于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民众,更多的是饿死,而不可能是吞金而死。
其次,比吞金而死更残忍的刑罚还多得很,不仅是死法痛苦,受刑人还非常的没有尊严,所以说一般是处死高级的罪犯甚至是皇室成员才舍得让吞金自杀。
最后是,虽然上吊和毒酒要比吞金来得爽快一些,但这两种自杀方法的死相都不太好看,古人是非常注重死相和安葬的(好像现在的人也在意),所以有选择的话,还是宁愿吞金受点痛苦。
当然更多的小说和戏剧中只是表明一个地位较高的人死了,为了让观众明白是大人物死了,而不是平头百姓死了,就描写成吞金自杀,其实好多都不是,因为死得太慢,想让他们死的人觉得难得等待。所以更多的还是上吊和毒酒。

愤怒的公牛
吞金并不会导致人死亡,除非不一般的“金”或者根本不是金。
我们在不少古装影视剧中,常看到吞金自杀的情节,因而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吞金能致使人死亡,可作为医学毕业的我老说,曾经医院实习碰到过吞金患者,不过那位因家庭吵架而吞服了两条金项链的女士并没有死亡,最后用胃镜取出来了。
我们知道,黄金在化学角度上来说属于惰性金属,不易被空气氧化,同样不会被人体内胃酸、消化液和各种酶分解,一般情况下生活中如果有人将金制品吞食体内,很大可能会随着人体排泄排出体外。
但也有例外,比如“特殊”的金。
生活中常见到的金耳钉、耳环等尖锐金制品,因为外表的棱角不规则,如果被不慎吞食,极有可能会在人体肠道内留下划伤,更有甚者导致胃穿孔、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而死,亦或者吞食的金体积很大,这样在人体肠道内极易造成肠管堵塞,最终肠破裂,危及生命。
这样我们再来说古代人吞金为什么会死?读过名著《红楼梦》的应该知道,尤二姐嫌弃上吊自刎不干净,最终吞金自杀了,这种在古代少见但是有耳闻的自杀方式,还是真实存在。
尤二姐心下自思;“病已成势……常听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要干净”
这里我们重点留意两个关键词:“生金”和“坠死”。
何谓生金?其实就是未经冶炼的金矿石,它存在很多的杂质,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如铅、水银等,这样被人体吞食,一是体积大,二则重金属中毒,当然会导致死亡发生,这一点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所提及。
“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吞食的不是“金”,古代的冶炼技术水平低,对于金矿石的开采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一些皇家生活用品用的金并不是“金”或者不是纯黄金,而秦汉之前赤铜称为“金”,唐之后白银也被称作“金”,像帝王家都是这样,更何况寻常百姓?所以吞的金极可能是白银或者铅制品外面涂抹了一层金色,人体重金属中毒导致死亡。.
作为知晓吞金方式自杀的尤二姐来说,她知道是吞金“坠死”。我们不仅判断,这极有可能是金的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导致在人体内划伤胃肠道,堵塞肠管,最后导致的死亡。
所以我们知道了死亡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被吞食的金体积较大,有棱有角存在尖锐部分;一部分是因为不是纯金,含有重金属杂质,这样才导致了死亡。

蒙面行者
黄金至贵,谁人不爱,但说这“黄金有毒”,是否会让爱好者“谈金色变”?
作为人类世界最高规格的金属,古今中外,社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黄金最贵。
古中华文明以金铸造图腾,西方文明以金塑造神权,金是精神境界的载物,好看、稀少,而塔存世不多,成为了它昂贵的根本原因,随着文明出现后,黄金成为顶级通货,但凡大型交易,便有着这黄金在其中流通。
所以金是美好的,是强大的,凡阶级之贵重,用金示之,凡身份之高雅,用金示之,自古以来,只有好事、大事才用金来作为象征,却几乎没有什么反面的事情是用金来代替的,特别是刑法。
但古代,确实又有“吞金”的刑罚之说。
吞金,在后世人的影响中,多出现于作品《石头记》(红楼梦)中,但事实上,在古代的游牧民族社会,是有着这样极端的刑罚的,上位惩罚受刑之人吞金,以此来达到“死刑”的效果,但这样一来,是不是成本太高了?
在河西一战中,大汉击败匈奴诸多王者,缴获大量黄金,这批黄金一度成为了大汉一直到西汉灭亡的黄金储备,如此看来,这批黄金对于匈奴而言,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他们也还不至于疯狂到挥霍“黄金”来让人死亡。
因为吞金之刑,最可见的一点弊端就是:拿不出来。
具体是什么地方拿不出来,这里便不细说,最起码的,若是真的给一块黄金让受刑者吞下,那么这块黄金就等于扔了,不管是什么刑罚,总不可能无聊到这个地步。
因此,“吞金”之刑的“金”,必然是另一层意思。
其实在古代社会,被称为“金”的,不仅仅是黄金,最卑贱下至黄铜,最典雅上至黄金,都可被称为“金”,于古人的眼中,黄金的真实叫法乃是“真金”,而银子偶尔也称“白金”,黄铜乃称“赤金”。
这样一看,就有些眉目了,会不会所谓“吞金”,吞的是别的被冠以“金”之名的有毒金属?
就拿黄铜来说,一开始被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黄铜,毒性是有的,而黄铜的本身,并没有黄金那么昂贵,当年汉武帝赏赐一百多个诸侯,每一个人都是给了几千金,除了给霍去病和卫青的是真黄金以外,其他的都是“黄铜”。
所以汉代后期,也学会了匈奴这种极端的刑罚,让人“吞金”受刑,最终未必是毒死,但却会是导致身体的机能出现紊乱,生生地把人“憋死”,换句话来说就是,放一块金属占据受刑者的胃,但又消化不了,最终折磨死去。
汉代还是有着一些“奴隶化”的色彩,因此在后世人的记载中,汉代不乏一些残忍的刑罚手段,虽然和匈奴世代为敌,但匈奴的刑罚手段,汉人未必没有学会,也是这样,成就了“黄金杀人”的凶名。
要是拿真黄金来杀人,统治者是不舍得的,因为古代刑罚注重“立威”,又想拿黄金的名号来达到这种效果,又想一劳永逸,因此才有了用黄铜杀人这样的手段来震慑他人,而随着汉代的结束,这种手段渐渐消失。
吞金杀人,再次兴起乃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还是因为主体乃乃“游牧民族”,这种残忍的刑罚再次出现,而这个时候,“金”的主体也变了,不是什么黄金、白银、黄铜,而是后来化学界著名的大杀器:汞,俗称水银。
在西方的中世纪,水银被誉为炼金三大圣物之一,在古代中国,水银的地位也很高,早在有史书记载的春秋战国,道家炼丹者就很喜欢“水银”,称之为“姹女”,大家知道这东西有毒,但因为长得好看,所以也被认为是成仙的宝物。
自古以来,吃仙丹被水银导致慢性中毒的贵族、名人、皇帝数不胜数,水银有毒,这是公认的,而在“吞金”刑罚中,有人开始引入水银这一种不叫做金,但在世人心里也等于金的元素。
水银在古代自“丹砂”中提炼,秦代始皇帝在组建自己的陵墓时,就曾大量用到重庆的丹砂储备,制造水银,所以丹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水银的原型,也就是“金”的原型。
在中医的角度里,丹砂还是一味中药,又有毒,又能做药,本身就说明了丹砂在古代肯定是有人吃过,而到底有没有毒,还是药效大于毒效,主要看处理的手法,可以确定的是,干吃的话,就会中毒。
所以,吞金之刑到了水银时代,又有了这样的改变,上位以剧毒的丹砂原料给予受刑者服用,吃下去了,就会出现汞中毒的症状,在一些人眼中,这种刑罚乃是有着“荣耀性”的,譬如道家,就认为吞水银而死,也能够成为神仙。
若果是被处以水银吞服而死的受刑者,身份地位必然是不简单。
在唐代,这种现象常见,加上各国文化的连通,偶尔成为了一种风尚,唐代本国没有奴隶,但因为国外人口的汇入,地位较低的外国人,成为了相对意义上的“奴隶”,譬如昆仑奴,而这些人里,被残忍贵族赐予吞金之刑赴死还自认为骄傲的人,不在少数。
总的来说,吞金之刑,不是什么一般的刑罚,即便用的不是黄金,动用的成本也不低,而这种刑罚,主要是依靠“金属之毒”,还有金属对人体神经的伤害来达到目的,比起凌迟少了一份血腥,却多了一份人性的恶。
随着时代的进步,吞金这种刑罚越来越少见,因为金属通货全面增值,自宋代以后,纸币出现,金银作为国家的核心货币储备,几乎不能动用,和以前一样金银在市场大肆流通,有的人还拿着金银去做别的事情,这种事情几乎绝迹。
不过吞金之刑的威名犹在,在很多小说家的剧情里,这种吞金的事情就不少见,随着民间的传播,又被传成了另外一个维度,譬如什么富贵人家吃金吃到涨死,被人塞黄金塞到窒息,实际上压根就没有这种好事。
即便是当年的匈奴,可能都未曾拿过真正的黄金来进行“吞金之刑”,这个刑罚,一直都可能只是一个代称,因为金之名的泛滥和广泛,有些事情被混淆也是无法避免。
同样的,时代进步的条件下,刑罚的手段更多,这种落后的刑罚就如炮烙、凌迟,都是明日之黄花,成为了过去,而因为距今将近千年,吞金之刑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传说,在常人的眼中,用金子作为媒介去施刑,太不理智。
不论时代如何变,金子的地位未曾改变,以前显贵,现在也都是一样,所以昂贵的金子有着这样的一段过去,或者说,用它的名字,却有着这样的一段过去,让后世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觉得是小说家后来刻意臆造悲惨的桥段。
但实际上,历史的片段还是要发掘,发掘之后,很多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有着自己的根据和计较,这种吞金之刑说来慎人,但细细思考,又不是那么地夸张,最起码还是符合日常的逻辑和历史发展。
自古以来,有黄金者不多,不论是吞金刑罚,还是另类的手段,这种现象背后乃是阶级的分叉,普通人无法理解,但也无法领会背后的“残酷”,只能直呼好夸张、好现实,但真实里的历史中,吞下金子的人,不曾感到欣喜,都是一幕幕人性里的悲哀。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