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吗?

如题,“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易经

《易经》内容简介: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养育出光耀世界的伟大圣哲,留下了影响世界的不朽经典。《易经》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血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历经辉煌和...

梁国典

[科幻]河图

他用半年的时间活了四十年(挺别扭的一句话).他搞过"文革",,打过鬼子,把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计划搅了个稀巴烂,还发现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但蓦然回首,却用半年的时间活了四十年…

想熬糨糊

最新跟帖
一猫一路

一猫一路

五行出身不正。

学术界普遍认为五行出自尚书.洪范。然而同一个大禹的尚书.大禹谟为“六府”,水火金木土谷,尚书.洪范去“谷”,变五行。五个物具有五味。但无五行相生相克之说。

战国邹衍,阴阳五行并论,作终始。秦始皇推崇终始五德,以周火德,秦水德,五行相克,水克火,秦克周。朝代更替,五行相克,天命如此。

汉立,刘邦至武帝,不承认秦承五行之运,以汉为水德。汉武帝之后,改为五行相生,汉土,周火生汉土。

汉武帝召众占卜家问,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一家,所占结果不一,难以确定。最后五行家所占正合皇上之意,拍板定案:“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五行者也。皇上一句话,其它占家不行了,五行盛行。

漫游vs考拉

漫游vs考拉

最近看到网上有人称“五行学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理由是五行学说是一个闭环,什么东西都能在五行里得到自圆其说,哈哈!这其实就是五行学说的精髓!



当今世界任何理论体系,其框架、运行机理,不能不说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否则根本无法传承、推广和实践,就拿西方定义科学,认为凡是可以重复实验的才称为“科学”,但是包括天体探索等科学突破都是建立在大胆假设上的。


五行学说和哲学都认为事物都是相克相生并且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有详细的介绍,当然人们介绍时由于个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有时候对整体性方面太过强调,


比如一提“中庸”就认为是走中间路线,是和稀泥,实际不然,只是不像“法家”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破坏性罢了。


而西方的《圣经》有关于水的描述,按道理结冰,物理结构更紧实、更重,而“神”担心冰块下沉会把水里的鱼都压死,于是安排结冰以后冰反而比水轻,科学家也没法解释这种神奇现象是谁安排的?


“五行学说”最主要著作是《易经》,其中阴阳八卦和“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更是朴素辩证法的精华,难怪它被称为是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医经络学说,科学家用各种仪器检测都一无所获,但是针灸就是这么神奇,可以让病痛马上消除。

中华瑰宝“五行学说”

绘歆斋主

绘歆斋主

用发展眼光看待五行说,用动态思维去理解五行说,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经历了蒙昧,蒙懂,初步理解与尝试历经几千年时间才能科学理性认识这个世界。五行说也能说是世界观,是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自己理解,同时代其他地方仍是蒙懂片面认识世界,在当时的时代当时世界是最先进学说之一,同时五行说又蕴含了相生相克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眼光苛求古人,假如未来人苛求我们,那我们在他们眼中是不是白痴了?客观理性动态理解五行说,理解我们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精神不灭。

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

不是。五行学说是化统文化的精华,其具体图形是河图洛书中心图形。




其主要作用是说中心图中 有中心,聚四方(前、后、左、右)之气可成中心四围,推之,聚六方(前四方加上下方)可成六面四方形中心。五行图以中间圆点为中心旋转,就可以聚更多方的气来养护中心。这样就可以让书上理论成为实践方法方向。最终明白中医理论不仅是知识更是实践方向方法,不仅可以为他人治病,更能为自己调理中心。

小爱游天下

小爱游天下

五行说不是糟粕,甚至可以说是超出科学的科学,是中国老祖宗,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大自然的规律

xinghui

xinghui

“五行学说”不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同时也是老祖宗认识世界的朴素世界观。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来归纳为五个系统。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

(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3)“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单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浪子寻梦迹天涯

浪子寻梦迹天涯

五行说是古代人对自然界朴素认知,由长期实践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不是糟粕哦!

陈小蕊

陈小蕊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需要做两件事

1、对你所谓的“糟粕”进行定义。

2、按照你的定义对“五行说”进行证伪。如果能证伪,那么就说明它符合科学和事物发展的一般特征,那就不属于糟粕。如果不能证明它为假,那就说明它“不科学”,但不科学不代表不真实,所以可能和你定义的糟粕也不符合。

3、综上所述:不管你如何努力,你基本上没有可能证明五行说为糟粕!!完败局!

ps:头条还是多对这种对攻击“文化自信”的东西好好审查下,人家韩国人可以把太极图和四卦象偷去做国旗,我们自己却弃之如敝履。

芝士小丸子

芝士小丸子

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说“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因为不懂“五行说”。以道听途说来评判,显然会被误导。

阴阳五行是用来判断变化的的参照。阴阳是认识总体变化的最基本参照。五行是认识具体变化的最基本参照。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对变化的认识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生存。比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借助参照物就能很快确定自己的方位,以及要行进的方向。

金木水火土,五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作罗盘使用。再进一步就演绎为对五脏六腑参照认识。

五行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建的参照体系。有了这个参照体系,那么对这个参照体系中的变化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我们认识了变化的构成、原理、趋向、方式、结构、历程、种类、规律、等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参与变化,让变化朝着我们设想的方向演绎。

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让疾病改变发展趋势。通过引导让疾病朝着消亡的方向变化,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所以“五行说”背后有一整套理论体系。是非常前卫的科学。是多维思维的产物。而现代科学是二维思维的产物。二维思维理解不了多维思维是很正常的。

特别要小心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凡中国的都要被喷为迷信、糟粕。定要除之以为后快。把“五行说”说成是糟粕的背后就是剑指中医。打趴中医的背后,就是打趴中华文化。

yaoxiaojing

yaoxiaojing

在科学角度,也许是,在哲学角度,肯定不是。阴阳五行可以看成是一种代表事物状态的符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待它要有去芜存菁的科学态度,西方那套非黑即白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陋识浅见。

蟹·宝贝

蟹·宝贝

中国古人人为什么提出个五行呢?他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不用五行能不能解决问题?二者有什么区别。只有逐个搞懂了这些问题,你才会真正理解五行的智慧。

jerry5337

jerry5337

我认为“五行说”不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乃五个、五类也,行乃运动、变化、发展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当中有五个或五类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类型,分别用金、木、水、火、土来表示。关于五行的说法最早是源于《易经》的。

易经》最主要的三个符号图案之一的《河图》与“五行说”紧密相联,而《河图》主要展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的排列位置及五行的生数和成数。

金,表示坚固、牢固、颠扑不破的物质或物质类型。

木,表示生机、活力、生生不已的物质或物质类型。

水,表示湿润、灵动、不拘一格的物质或物质类型。

火,表示炽热、燃烧、轰轰烈烈的物质或物质类型。

土,表示静宓、沉稳、博大包容的物质或物质类型。

其相生关系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生乃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相互顺遂、相得益彰。

其相克关系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克乃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相互破坏。

对河图而言其文字解说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生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说五行之水在北方之位,其生数为一,成数为六。用一个虚心白点儿列内,六个实心黑点儿列外表示。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是说五行之火在南方之位,其生数为二,成数为七。用两个实心黑点儿列内,七个虚心白点儿列外表示。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是说五行之木在东方之位,其生数为三,成数为八。用三个虚心白点儿列内,八个实心黑点儿列外表示。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是说五行之金在西方之位,其生数为四,成数为九。用四个实心黑点儿列内,九个虚心白点儿列外表示。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是说五行之土在中央之位,其生数为五,成数为十。用五个虚心白点儿成“十”字型列中央,十个实心黑点儿五个一组分列上下表示。

五行的生数为一、二、三、四、五,其中有三阳数(天数、奇数一、三、五)、两阴数(地数、偶数二、四),因此最大的阳数为九(一加三加五),最大的阴数为六(二加四),据说这便是最大的阳数乃九,最大的阴数乃六的来历。所以,在《易经》的各卦中逢阳爻曰九,逢阴爻曰六。

上述便是“五行说”在《易经》中的主要表述,当然,还有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也分别归类于五行的论述等等。

说“五行说”是糟粕,主要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一些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用来算命骗钱,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一般人轻易不可能领悟的,加之从宋代开始及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失去原来的固有精髓,逐渐偏离了本质、本意、本根、本核。近代百年当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处于断代的状况,因此,导致太多太多的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再者,近二三十年中,一些所谓的国学“大师”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国学”为“何物”,就堂而皇之在不同场合大讲、特讲“国学”,把一些人“误入歧途”。俗话说得好“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如此等等,使国人对国学中的一些经典论说产生了不小的误解。这当中就包括了“五行说”。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当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在“道”的支配下生成、运动、变化、发展着。而“道”是万事万物生成、运动、变化、发展的总规划、总设计、总指挥、总能源、总力量。万事万物在“道”的支配下,都有其固有的生成、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和程序,而这种固有的方式和程序是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范的,“五行学说”便是其中的规范之一。现代的科学实验就是在寻找、寻求、发现宇宙中符合宇宙规范的物质组合方式以造福人类。我认为,在科学实验中失败了的物质组合便是违背了宇宙的固有规范;在科学实验中成功了的物质组合便是顺遂了宇宙的固有规范。因此,我们只能说寻找、寻求、发现宇宙固有的规范。而不能说发明了什么,所谓的“发明”都是“碰巧”顺遂了宇宙的固有规范而已。

因此,我认为“五行说”不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初浅认识,请方家指正。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版权所有,违者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

micky小薯条

micky小薯条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