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小说,虚竹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当“一个小和尚”?

Effie
少林寺是虚竹的家,和尚是虚竹生来的身份。
出生后就被遗弃在少林寺门口,然后被少林寺抚养长大,少林寺上上下下,不管是方丈也好,达摩远首座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和尚。
在少林寺从小长大的虚竹,和其他和尚一样,吃斋菜,念经,习武,研究佛法。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都决定了他和尚的身份。在年纪幼小的时候,他无法做出选择,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习惯和尚的身份,也因为十多年的生活,他越来越认可这种生活方式,无法割舍。
这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贴上什么样的身份标签,如果从小学画画,可能会成为画家,从小练字可能会成为书法家……
一直持续到下山,虚竹的心都不曾起过半点波澜。
很多人戏谑虚竹下山后像是开挂了一样,但归根结底,这些都不是他主动的,他始终以出家人自居。
他误打误撞的破珍珑棋局只是担心段延庆会走火入魔,本着慈悲为怀的心态替段延庆下了一子棋;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得到无崖子传递的内功,更多的是对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的于心不忍;在冰窖内破戒是天山童姥的计谋让他就范……
虽然被动的得到了许多,虚竹仍旧在意的是自己做和尚的身份,直到鸠摩智在少林挑衅,众人不敌,他才站出来出手击退了敌人,也因此被逐出门派,被间接的剥夺了和尚的身份。
这个时候的虚竹是迷茫的,却没有动摇做和尚的心。
虚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过这个问题,又或许没有。
如果不是在那天和父母相认,又在同一天失去双亲,虚竹估计会想方设法的也要继续当和尚。虚竹感觉到亲情的温暖,可惜这时间太过短暂,短暂的令他还来不及细细体会这种温暖,又从指缝中溜走了。
一个在孤儿院生活了十多年的少年,失去了家,失去了家人,他的心中已经泛起了涟漪,开始动摇了,感受过了“情”的味道的虚竹,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情和爱情。
在虚竹心甘情愿做和尚,环境是最大的因素,让他做不了和尚的同样是所处的环境。
安安静静的在少林寺习武念经,无牵无挂,他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和尚。然而造化弄人,下了趟山换了个环境,多了羁绊又让他做不成和尚。所谓出世入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琦妈qima
在《天龙八部》中,虚竹即便是接受了无崖子百年内力的传承,却为何甘愿成为一名少林寺的小和尚,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虚竹从小栖身少林,少林中的事实物物,对他都有一定的形象,少林寺虽是佛门静修之地,高僧固然是有,但是不能避免的是下面的人相互对比,在原著中曾有一段对虚竹的描写:
虚竹不过是个修为低浅、毫无见识的少林僧人,头脑既然笨钝,相貌更不吸引 人。他长得“浓眉大眼,一个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颇为丑陋,僧袍上打了许 多补钉,却是干净。”从原著中可以看出,虚竹外貌不佳,头脑愚钝,而对于这类人在群体中所处于的位置,难免的受到各个方面的欺负。
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虚竹缺少应有的自信,对生活存在着质疑,所以,造成他有些自卑感。
虚竹是重情义的人,从乔峰在少林的一战中,可以看出,虚竹在不被环境承认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了与的结义兄弟乔峰站在一起,可见他重情义的性格。少林寺从小抚养他,自然而然的在感情上会有寄托。可以说他将少林寺当做了自己的家,试问即便是天涯海角,有谁不想家呢?更何况虚竹是一个依恋家庭的人。
虚竹之所以心甘情愿的当一个“小和尚”,是因为他的单纯及对少林寺的一种寄托心理。
大家好,我是金水,个人浅见的答案希望与您分享!
我是立水!

Yiruma.
因为他没有勇气,去尝试新的生活。
虚竹的身世如何,我们暂且不论。只说他记忆最深处,对生命的最初印象,就是在少林寺中的一个小和尚。
如果是一个勇敢的人、叛逆的人,也许会对自己生活的本来状态感到不满,想要“另一种生活”,不像琼瑶笔下的女主人公。不过金庸不是琼瑶——没有贬低谁的意思,两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领头羊。但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来看,金庸的武侠式幻想,比琼瑶的爱情式幻想,更接近现实一点。
有一种人,恐怕还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即使有时不太满足,也不敢抛弃现在的一切,去勇敢地追求新生活。虚竹就是这样的人。
他心甘情愿当一个小和尚,因为这是他知道的、唯一的生活状态。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他没有勇气去尝试。

齐小邮
个人认为,虚竹,一个金庸笔下的乖孩子,从小就生长在少林寺,本身资质不高,武功也平平,属于少林寺三代弟子中中下层,清规戒律守了20年,突然命运一个转折,得无崖子70年内力,又得灵鹫宫天山童姥,李秋水等人一身内功武学,这时候的虚竹可以说是天龙里前三的高手。
天龙八部里有一点是所有人都一样的,那就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为什么虚竹心甘情愿做个小和尚呢?打个比方,一个5.6岁的农家小孩,他这时候的心性就是玩,你让他去进入成人的世界,给他百分百的股权,管理一家跨国公司,在他看来,可能还不如陪他玩抓迷藏好,价值世界观不同,评判标准也不同。

西米张-CYMIE ZH
这话说的,他本来就是个小和尚!入门也只是学过粗浅功夫防身!若不是福缘深厚得到了太多机缘,可能他一生都会在少林寺度过,念念经,打打坐,向着佛法修为前进!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先是得了逍遥三老的毕生功力,成为逍遥派的掌门,然后灵鹫宫功盖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精修武功,拜服众人成为灵鹫宫的尊主,回到少林寺,少室山大战,三兄弟结义,此后种种,都已是身担重责,如果他没有得到这些,那他就是一个小和尚!

cbxwh
总体来说,虚竹心甘情愿的要做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无外乎三个原因。
第一,少林一直是虚竹二十四年来的家。和别的和尚后来出家不同,虚竹从出生就以少林为家,从小就是和尚,那些少林僧众,则全是他的“亲人”。
由此可见少林在虚竹心目中是何等存在。
第二,少林是名门正派,又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身为少林弟子特别有荣誉感。
像风波恶遇到虚竹小和尚,都要恭恭敬敬的称一声“大师”或者“高僧”。等闲之人,也进不了少林寺。
所以留在少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而被赶出少林,则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情。
第三,虚竹个人的内心追求。
从小他就接触佛法,心地善良,与世无争。
就连喝一碗水,都要超度里面的十万八千微生物,如果活在世俗里的尔虞我诈,他真的很难适应。
少林也确实最适合虚竹这样脾气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