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提到的作品

[作品]满江红

战争的巨轮给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历史碾 压下―道深深的辙印。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 恶的殊死博斗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 人民最终赢得了胜利。古老的华夏大地在血与火 的洗礼中再生。这出有声有色、...

王玉彬

[作品]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是冯梦龙在博览历代正史、稗官野史的基础上编撰的一部文言笔记、幽默小说集,初名《谭概》。

冯梦龙纂

最新跟帖
ζ"潮汐丶

ζ"潮汐丶

西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凭借着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家业,在皇宫发了几条进兵的诏书后,吴主孙皓便自缚而降,统一大业就这么举重若轻的完成了。晋武帝在佩服完自己的英明神武后,便一头扎进后宫发展第三产业去了,一口气解决了一万多名青年女子在后宫就业的问题。在皇帝的带头垂范下,几乎整个晋王朝的统治阶层都沉醉在盛世大联欢的繁荣局面之中,争相奢侈——你用蜡烛当柴禾,我就用蜂蜜刷锅(这锅刷的,还不如不刷呢);你香料涂墙,我就用赤石脂涂墙(看来我们现在家居装修业落后人家1700年啊),一个比一个能拉动内需。晋武帝坐着羊车广施恩泽几年后,觉得应该选继承人了,于是大笔一挥,立自己的长子司马衷为太子。这件事情做的够荒唐,因为连大臣们都知道司马衷是个如假包换的智障青年,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太子呢。于是群臣上书劝谏的不少,更有一个大臣借着酒劲上殿,哭爹喊娘的指着皇帝宝座连说可惜。时间一长,晋武帝自己也就犯了嘀咕,难道我的儿子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吗。为了验证真假,晋武帝有一天叫人给太子送去了一叠公文,让他批复,结果第二天太子批复的公文送到案头,晋武帝看着上面写的头头是道,大放宽心,高兴的对群臣说,谁说太子傻,我看不比我差,就此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可是晋武帝哪里知道,太子的批复都是东宫里的人代写的,是典型的作弊,可笑的晋武帝搞了次免检考试,就断定太子不是痴呆,国家大事如此草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onlysusanyu

onlysusanyu

好家伙,这种事,怎么能少的了春秋各国的奇葩们呢。

No.3 齐襄公

齐襄公,姜太公的n世孙,姜猪儿,抱歉笔误,姜诸儿。

我们的诸儿还是世子的时候,就与自己的亲妹妹文姜产生了一段甜美的爱情,不,骨科故事。。。

其实,开始诸儿勾搭妹妹的时候,文姜可是鸟都不鸟的

文姜的心早就被郑国的世子忽骗跑了,这位世子忽,因为长得太帅,简直就是当时各国小公举理想的白马王子呢。

这一年,齐国被北方的蛮族入侵,郑庄公派了自己的宝贝大儿砸世子姬忽去带兵援助,大帅哥出马,三下五除二,把敌军打得人仰马翻。庆功宴上,终于找到机会的文姜饥渴难耐地就向姬忽提出了求婚。


可惜姬忽可能也有自己的梦中情人。

帅哥找了个理由,说齐国是大国,恐怕将来主政郑国的时候受牵制,就推辞了,这也就是“齐大非偶”的典故。

文姜一下就跟失了魂一样,对忽哥哥是日思夜想,很快就得了相思病。

聪明的诸儿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打着探视妹妹病情的借口,原来只能在脑子里想象着妹妹样子,留着哈喇子的诸儿总算迎来了可乘之鸡。

想象一下,刚刚失恋的文姜面对一个一天来看自己八百遍,温柔体贴的哥哥,虽然是亲的吧,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诸儿锲而不舍的攻势终于俘获了文姜的心,文姜一狠心,一跺脚,想着亲哥的长相比世子忽差不了哪去,再加上点感情不顺利报复社会的心态,本着得不到我爱的就接受爱我的道理,大无畏地和诸儿这个备胎幸福地在一起了。

要说俩人这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好不般配,无奈逃脱不了天下有情人终是兄妹的定律。二位的老爹齐僖公心也是真大,几年了愣是没看出一点不对劲,真是让人琢磨不透,这还是亲生的吗?

甭管是不是亲生的,自己的闺女早晚得嫁出去,恰好这次鲁国又来求婚,齐僖公一拍脑门,准了!

文姜当然是不愿意去鲁国,准确来说是不愿意离开她哥。

文姜对老爹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哭又闹还上吊。

齐僖公听了十分感动,说,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总之,文姜的胳膊拧不过老爹的大腿,终究还是哭着承受了所有。临行之际,诸儿又来看她了。按照一个春秋时人的修养,这时候该写点诗经了。

诸儿写道:“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的回复是:“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时间过得很快,诸儿熬死了老父亲,做了齐侯,是为齐襄公。思念文姜甚急,赶紧邀请鲁桓公夫妇来对齐国进行国事访问,重点是得带老婆。

鲁桓公是个实诚人,没多想,乐呵呵带着文姜就来了。

于是,那夜,诸儿与文姜是软语温存,柔情切意,把十几年前没使出来的那股劲发泄了个痛快。

老婆一夜未归,配上下人的风言风语,鲁桓公就算再憨,也能猜出点发生了什么。

挨到早上,看见媳妇满面春光回来了,鲁桓公是忍不住了,跳起来就劈头盖脸对老婆一顿盘问。

文姜毫不示弱,随便编的谎言也能做到逻辑自恰。

小两口吵得正欢,却不知道已经有眼线把他们俩吵架的内容全盘报告给了诸儿。

诸儿当然是知道了妹夫已经知道了。齐襄公不愧是个狠人,当场就安排上了鲁桓公的死亡流程。

晚上,诸儿为妹夫践行,送他回鲁国,不对,是回黄泉。

诸儿看到了妹夫满脸写着不开心的样子,进一步确认了他已经知道自己被绿了的事实。看来,这人是留不得了。。。

几杯酒下肚,鲁桓公就醉了。诸儿便让人驾车送鲁侯回去。

被安排好的车夫开到一半,突然登上车,两手把鲁桓公架住,顺势一拉,直接把鲁桓公的肋骨给拉断了,果真是大力出奇迹。

鲨了妹夫以后,诸儿和文姜就能更开心地玩耍啦!

话说回来,这恶人自有恶人磨。齐襄公也是有自己的老婆的,别人也都是有自己妹妹的,大将军连称的妹妹就给诸儿做妾,诸儿就是连称的妹夫。

连氏还是很爱诸儿的,可诸儿一心只在自己妹妹身上,不由得由爱生恨。

连称也从她妹妹口中听说了些诸儿的荒唐事,爱妹之心,人皆有之。想想自己带兵在外受苦受累,妹妹还在宫里受冷落,是怒上心头来,恶向胆边生,借着手里有兵,不如杀入临淄,夺了鸟位。

机会说来就来,妹妹在宫里做内应,听说这昏君要外出打猎,连称是带着兵就往诸儿的行宫跑。

结果嘛,自然是诸儿被结果了。

No.2 晋景公

说晋景公晚年病得厉害,请了秦国有名的大夫来医治。古时候不像现在,做高铁不用一小时就从陕西到山西了,大夫怎么也得花上半个月从秦国到晋国。

那时候都兴占卦,打仗,结婚,下葬,甭管是什么,都得占一卦。晋景公也请了一巫师给病情占了一卦。这巫师也真是敢说,说晋景公怕是吃不到这个月的新小麦了。

晋景公一天做梦,梦见鼻子里跳出俩小人儿,一个小人儿说:“听说秦国名医医术高超,我俩命不久矣啊。”另外一个小人儿出主意:“如果躲在肓的下面,膏的上面,他就找不着我们啦!”

梦醒之后,大夫也来了。神医果然是神医,把了把脉,下了结论:“这个病已经深入到膏肓了,您没救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晋景公一寻思,我也没托梦给他呀,他咋知道这么准呢,真乃神医也!叹了口气,既然是天要亡我,也只好这样了,好好款待了一番,把医生送走了。这也就是病入膏肓的典故。

有一个服侍主公的小内侍叫江忠,这时候也做梦,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飞在天上。要说这么离谱的梦做也就做了,坏就坏在江忠还以为这是啥美事,大嘴巴成天跟别人说,传来传去,弄得人尽皆知了。

这天晋景公状态不错,忽然下面报告说这月的小麦熟了。晋景公一拍大腿,想起来有个巫师说过他吃不上这月的小麦,赶紧让人给这巫师抓过来,让他看着自己被打脸。

巫师被拷来了,晋景公端着碗糊糊在巫师眼前晃荡,“你不是说我吃不上月底的小麦了吗,怎么样?”

巫师歪嘴一笑,“这也未必。”

晋景公听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能不能吃上先不说,你反正是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让人把这巫师给砍了。

把臭嘴的巫师砍了之后,晋景公这心里是痛快多了,可突然感觉到肚子有点不痛快,是要拉稀的节奏。

赶紧放下到嘴边的糊糊,一溜小跑上撤硕儿。

一个没蹲稳,晋景公他掉坑里了!

小内侍江忠马上深入屎坑,粪不顾身地把主公背了上来。

背上来一看,气早就断了,晋景公也光荣地成为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唯一一位掉茅坑里屎了的君主。

故事还没有结束。由于江忠背了晋景公,之前的梦应验了,那时候都讲究殉葬,人们觉得江忠跟晋景公的屎有缘,就让他殉葬了。。。

不知道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不是就是来纪念江忠的。

No.1 齐顷公

话说晋景公虽然死相难看了点儿,但好歹也称得上一代明主,因为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与晋景公同时期的齐顷公,那简直就是奇葩中的奇葩,操作令人迷惑到了什么程度呢?恶作剧搞到了差点儿亡国的程度。

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楚国,丢了中原霸主的位置,晋景公很是郁闷。于是,晋国便派出使者到齐国修好,希望可以一起对抗楚国。

晋国对这次出使是相当重视,派出的是中军副帅郤克,也就是差不多今天国防副部长的级别。郤氏也是晋国的一个传统贵族,郤克在晋国的地位是很高的。

美中不足的是,郤克瞎了一只眼。郤克来到齐国,用一只眼看到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齐顷公。

机缘巧合,除了晋国的郤克,当时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子首,也都来到了齐国。

齐顷公见了这四个人,脸上还仍然尽力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内心却已经是狂笑不止。

打发走了四位,齐顷公按照惯例,去看他的老母亲萧夫人。每天,大孝子齐顷公在忙完公务后,都会去陪他妈聊会儿天,给身处深宫的她老人家说点这一天外面的世界发生的好玩的事。

这次齐顷公是一路憋着笑,见着他妈就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这次与四国高层领导的会晤。

原来,郤克瞎只眼,季孙行父是光头,孙良夫瘸条腿,公子首是罗锅。没错,古人的标准高,秃头都给你算是残疾人。这四个身体各有缺陷的人往那一站,这场面想让人不笑都难。

萧夫人自然是被逗得直乐,齐顷公一看笑果有了,那就让老人家再笑一场,找来几个下人,把这出戏吩咐下去。

第二天郤克乘车赴国宴,无意中发现了车夫也是个瞎一只眼的,只是感觉有点巧,并没有多想。没过多久,突然听到台上有笑声,下车一看,是齐顷公他妈跟一群侍女在那儿笑,便开始疑惑起来。国宴没吃两口,就起身回馆。

很快,鲁、卫、曹三国各有人来报告,说给秃子季孙行父驾车的是一秃子,给瘸子孙良夫驾车的是一瘸子,给罗锅公子首驾车的是一罗锅。齐顷公让他妈登上高台,往下观赏这俩秃子,俩瞎子,俩瘸子,俩罗锅依次路过。

这纯属是开国际玩笑了。齐顷公开罪的这四个人都是本国有头有脸的人物,那就别怪个人恩怨上升到国家冲突了。齐国因此被晋、鲁、曹、卫四国围攻,险些亡国,这也就是著名的齐晋鞌之战。

kekemo

kekemo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sesedou

sesedou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圣君贤臣,名垂青史;也不乏昏聩的帝王和奸佞的小人,遗臭万年,留下很多荒诞不羁的事情,警醒后人。

(一)赵高指鹿为马

秦朝两世而亡,这里面的两个关键人物秦二世胡亥与丞相赵高可以说“居功至伟”。原本皇位应该传给长子扶苏。最终因为赵高与胡亥勾结伪造诏书,窃夺了皇位还杀害了扶苏。也因此,赵高成为了秦二世最亲近之人,后来赵高用计杀害了李斯做了丞相,可他还是不满足,还想着过过皇帝的瘾。于是就有了“指鹿为马”这个流传千古的荒诞事件。

赵高为了试探朝廷上有多少文武百官肯听自己的话,趁着一天上朝的时候,命人牵来一匹鹿献给皇帝,他指着鹿说到:“皇上,臣最近偶得一匹千里马,特意献给陛下”。秦二世仔细看看了这分明是一匹鹿,便笑着说到:“这分明是一匹马,爱卿怎会说是一匹马呢?“

赵高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冲着百官说到:”大家都来看看,这到底是一匹鹿还是一匹马?”

大臣们有的惧怕赵高的权势不敢回答,有的则是想攀附赵高,就高声答道:“这是一匹马,臣曾经在马市上见过。”

赵高将大臣们的反应尽收眼底,针对那些不发表意见和说实话的人,要么以莫须有的罪名治罪下狱,要么赶出朝堂。

如此荒诞的事,看着可笑,却是赵高对百官人心的试探,也是对他自己谋反之心的试探。

指鹿为马

(二)唐明皇娶了儿媳妇

延和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称帝,史称唐玄宗,亦称唐明皇。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也是在他在位期间,遭遇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最荒诞的事件还属唐玄宗看了自己的儿媳妇,带了自己儿子的绿帽子。

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第十八子李帽的妻子,当时他们已经结婚五年,小两口日子过得很是舒服。然而此时,玄宗因为最宠爱的武惠妃(李帽的母亲)突然暴毙,整日郁郁寡欢,在太监的唆使下将目光投向了儿媳妇杨玉环。于是他以为母守孝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当了道士,立即搬出王府去。就此,断送了李帽与杨玉环的婚姻。

入住道观没多久,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将杨玉环召入宫内,赐为贵妃。李帽知道后,彻底断了迎回杨玉环的念头。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就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反映了当时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也许这也预示着唐朝有盛转衰的开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三)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凭借着自己训练的兵士,从金国手里收复了大片国土。一首《满江红》更是抒发了他抗金的壮志豪情。岳飞一心为国,总想着收复中原,驱除鞑虏。岳家军的勇猛,让金国也为之害怕。在当时的金军中就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为此,金国决定将当时北宋归降的大臣秦桧派代南宋去当卧底,想办法除掉岳飞。

秦桧回到南宋后,凭借着花言巧语很快地赢得了宋高宗的信任,他向宋高宗谏言向金国求和以求获得和平,还在宋高宗面前说岳飞功高震主,是个大患,不得不防。

彼时,岳飞率领大军在朱仙镇大败金军,全军士气正盛,正准备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秦桧知道后,吓得肝胆俱伤,若金国被打败,他奸细的身份就会暴露。于是,他唆使高宗发出命令,要求岳飞从前线撤军。岳飞接到撤军命令后非常困惑,命人立即送奏章给高宗,说明前线情况,请求撤回命令。然而,奏章被秦桧拦下,他向高宗谎称岳飞抗旨不尊,拒绝撤军。宋高宗发出紧急金牌,命令岳飞撤军。岳飞本想等待高宗回复后继续开动大军一鼓作气歼灭金军,却等来了紧急撤军的金牌,正在他疑惑间,又接连接到了十二道金牌,全部是要求他撤军的。岳飞深知已无法改变,悲愤的泪流满面。只得恨恨离去。岳飞离去后,金军又卷土重来,大片国土再次沦丧。

原本大好的局面,却因为高宗的昏聩,秦桧的卖国求荣,在十二道荒诞的紧急撤军的金牌下,彻底丧失。最终以签订了“绍兴和仪”屈辱条约收场。

满江红

/sun 雯

/sun 雯

元代的官营高利贷事业(斡脱钱)。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地区就出现了高利贷。蒙古贵族们十分热爱放贷事业,他们提供本钱,委托一些中亚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收取高额利息。这种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就是斡脱(突厥语,大意是“同伙”),斡脱们放出的高利贷叫作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也就是年息百分之百,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利滚利,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这种现象明显是危害社会的,但元代的政府居然为斡脱设立专门户籍,称为斡脱户。斡脱们不仅私刑逼债,甚至对官府指手画脚。更为荒唐的是,不仅是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无力清偿这种高利贷,很多官吏同样无力清偿。以至于在窝阔台汗(成吉思汗第三子)当政的时期,不得不由下诏官府出面偿还这些债务,“诏以官物代还,凡七万六千锭”,这个数额相当于当时整个中原税额的三倍半。

sundayevening

sundayevening

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有一则记载。

在明万历辛卯年间,有一桩轰动民间的“婆奸媳”公案,整个案情荒唐、蹊跷,还很悲剧。

在南直隶苏州府阊门(今苏州古城之西门)外,有户殷实富裕的四口之家,分别是公公婆婆与儿子儿媳。

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家中媳妇很是贤惠,孝敬公婆,悉心周到。但是,婆婆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怀疑儿媳与自己的老伴有奸情,便萌生试探之意。

一天深夜,婆婆穿上老伴的衣帽,偷偷潜入儿媳房间,掀开床帐,揭开锦被,钻入被中,抱住儿媳,想要试探儿媳反应。

谁知,儿媳反抗异常激烈,迅速挣脱婆婆怀抱,并一怒之下用双手抓了过去,正好抓在了黑暗中的婆婆脸上,但婆婆也趁机“负痛,始去”。

虽然,儿媳追之不及,但也借着月光看到了“贼人”的背影,一身公公的着装,不是“公公”又是何人。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次日清早,儿媳满怀委屈,想找婆婆诉说一二,却发现婆婆侧卧床上,并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下,别来打扰自己。

遭此侮辱,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儿媳的心情非常的糟糕,便满心委屈的回到了娘家,眼泪汪汪地向父母哭诉了“公公”的禽兽行为,并说自己还抓破了公公的脸。

父亲听后,当即气势汹汹地前去找亲家公理论。可是,当父亲看亲家公时,却发现亲家公脸上并无任何伤痕。

见此,父亲心中的怒火一下就熄灭了,以为是女儿在公婆家中受了委屈,这才对自己撒谎,想让自己替她出头,便不好解释太多,闲聊两句后,就又回去了,并责怪女儿无端损坏长辈名声,女儿则更感委屈。

在公婆家被“公公”欺负,回家想讨个理,反被父亲责怪。于是,女儿就在羞愤之下,悬梁自尽了。

事情闹大了,女方父母为了还女儿清白,只能报官,并将女儿之前的说辞向官老爷复述一遍。

人命关天,官老爷也不敢懈怠,立即派衙役将公公抓来,但公公死活不承认自己欺负儿媳,并昂起脸来让仵作查验。结果,并未发现任何伤痕。

正当官老爷犯难之时,有围观的街坊站出来说,曾恍惚看到婆婆的脸上有抓痕。

很快,婆婆也被带上公堂,心知无法隐瞒,只好如实招供。

随后,这桩荒谬而又离奇的“婆奸媳”公案便传遍了苏州府,并掀起了一股热议“婆媳关系”的浪潮。

自此,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因婆婆的荒唐行为,却被推进了悲剧的深渊。

magic

magic

孔彦舟是宋朝相州人,因年少时打死人而逃亡在外,因走投无路而参军。在军中,善于钻营的孔彦舟很快就混到了中层军官之位。靖康之变后因不受朝廷征遣,并横行无法,祸害百姓,因此朝廷派兵对其进行征讨。孔彦舟于是便投降了伪齐,官至行营左总管。伪齐为金所灭后,孔彦舟又降金,并跟随完颜宗弼南下攻宋,为金国立下赫战功,深受金国皇帝重用。

据金史载:“彦舟荒于色,有禽兽行,妾生女姿丽,彦舟苦虐其母,使自陈非己女,遂纳为妾。”孔彦舟十分好色,他有个小妾为他生了个女儿。当女儿长大后,他发现女儿十分漂亮,于是就对女儿起了色心。但碍于伦理,他无法强上自己的女儿,但放过这样的美女他又不甘心。苦思之下,他终于想通了,自己的女儿不能纳为妾室,那纳别人的女儿为妾就没有问题了,只要证明这个美女不是自己的女儿,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她纳为小妾了吗?于是他就逼着小妾承认女儿是小妾跟别人所生,小妾不肯答应,他就残忍地折磨小妾,小妾熬不住,最后只得承认孩子是她与别人所生。于是孔彦舟就十分高兴地把女儿纳为了妾室,把自己也变成了自己小妾的女婿。

斯黛拉喜欢吃糖糖

斯黛拉喜欢吃糖糖

明朝皇帝万历皇帝,10年不上朝,由于看不惯朝廷文官整日的逼宫上言,但是万历皇帝却牢牢把控着朝廷的一举一动

奈奈tickyu

奈奈tickyu

说一个刘宋时期的荒唐皇帝刘子业

南北朝时期,荒唐人荒唐事太多了,北齐的高家、南朝宋的刘家,今天我们来说说刘家刘子业的荒唐故事。

刘子业,16岁就做了皇帝,按照今天的观点,16岁就一个中学生,正接受义务教育,而刘子业已经达到人生巅峰,九五之尊的皇帝了,但是这个人不止青春期叛逆那么简单,16岁的他感觉已经进化成了禽兽,或许此人就不是人,为什么这样说呢,看几个他的故事就知道了。

16岁的刘子业从父亲手里继承皇位,此人跪在父亲灵柩前,丝毫没有悲伤感,反而眉开眼笑,好像盼这天已经盼了好久,一个父亲去世都兴高采烈的人,你说害怕不?

刘子业,在位一年,可这一年,是刘宋黑暗的一年,他的荒淫与杀戮简直到了极致。

刘子业的荒淫

16岁的刘子业,可谓精力旺盛,荒淫无度。

刘子业在皇宫里创办专属妓院,专招王妃、公主等,都是些上流社会的人物,让大臣与她们当场作乐,关键是,这些女子都是他的长辈或者姐妹,这些人就没人反抗?当然有,不从者,立即大杀,毫不手软。刘子业丝毫不在乎封建伦理纲常,他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自己的姐姐山阴公主,在宫中寻欢作乐,这样还不够尽兴,先来30几个脑子一起玩耍,一起开心。刘子业第二个对象就是他的亲姑母,虽然是姑母,但是天生丽质,刘子业借口招进宫,占为己有,还封为贵嫔,改姓谢,人称谢娘娘。至于他的后宫,不是一句佳丽三千就能形容的。

在今天看来,刘子业不是乱了伦理纲常那么简单,感觉16岁的人压根就不会有这样的思想,实在令人觉得荒唐之极。

刘子业的杀戮

嗜杀是他的一大爱好,自古皇帝爱才,把人才当做朝廷栋梁,依靠天下人才治理国家,可以,在16岁的刘子业身上,没有爱惜人才这一说,他反而觉得这些人才会危害他的江山,索性把他们集中起来灭了,岂不是高枕无忧。就这样,朝廷中的大臣,一天没在一个,两天没在一双,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皇亲国戚也逃不过,他的叔叔和各个诸侯王,也逃不过他的毒手,把他们当猪养,让他们吃猪食,随时准备处死。有一次他的母亲王太后重病,感觉时日不多,要求刘子业去看看,刘子业不去,反而说到,病人房中多鬼,我不能去。气得王太后大怒,直接说道:取刀剖我腹,看看我为何生了这样的儿子。可见此人无药可救,荒诞无底线。

单纯已成奢望

单纯已成奢望

唐朝

太宗

玄宗

GradyAniu

GradyAniu

不知道

LASSIE

LASSIE

1、楚平王替儿子入洞房;2、鲁惠公看上了即将入洞房的儿媳妇,据为己有;3、齐襄公吕诸儿私通妹妹文姜,并且为了与文姜共度良宵弄死了妹夫鲁桓公。

netrui_cn

netrui_cn

明万历辛卯年间,出了一桩轰动民间的“婆奸媳”公案,整个案情,不但荒唐,而且蹊跷,更加悲剧。

话说,在南直隶苏州府阊门(今苏州古城之西门)外,有户人家4口人,分别是公公婆婆与儿子儿媳。

儿子精明能干,常年在外经商,家中殷实富裕;儿媳贤惠,孝敬公婆,悉心周到。可以说,是一个羡煞旁人的幸福家庭。

然而,不知婆婆出于什么心理,居然怀疑儿媳与自己的老伴有奸情。于是,婆婆便萌生试探儿媳之念,居然脑洞大开,忽生一荒唐“妙计”。

▲明代女子画像

一天深夜,婆婆穿上老伴的衣帽,偷偷潜入儿媳房间,掀开床帐,揭开锦被,钻入被中,抱住儿媳,想要试探儿媳反应。

谁知,儿媳反抗异常激烈,迅速挣脱婆婆怀抱,并一怒之下用双手抓了过去,正好抓在了黑暗中的婆婆脸上,但婆婆也趁机“负痛,始去”。

虽然,儿媳追之不及,但也借着月光看到了“贼人”的背影,一身公公的着装,不是“公公”又是何人。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次日清早,儿媳满怀委屈,想找婆婆诉说一二,却发现婆婆侧卧床上,并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下,别来打扰自己。

遭此侮辱,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儿媳的心情非常的糟糕,便一怒之下回到了娘家,眼泪汪汪地向父母哭诉了“公公”的禽兽行为,并说自己还抓破了公公的脸。

父亲听后,当即气势汹汹地前去找亲家公理论。可是,当父亲看亲家公时,却发现亲家公脸上并无任何伤痕。

▲明代官员断案图

见此,父亲心中的怒火一下就熄灭了,以为是女儿在公婆家中受了委屈,这才对自己撒谎,想让自己替她出头,便不好解释太多,闲聊两句后,就又回去了,并责怪女儿无端损坏长辈名声,女儿则更感委屈。

在公婆家被“公公”欺负,回家想讨个理,反被父亲责怪。于是,女儿就想不通了,羞愤之下,寻来三尺白绫,悬梁自尽。

虽然,父亲也很懊悔,但女儿死也,也只能报官,并将女儿前言向官老爷复述一遍。

人命关天,官老爷也不敢懈怠,立即派衙役将公公抓来,但公公死活不承认自己欺负儿媳,并昂起脸来让仵作查验。结果,并未发现任何伤痕。

正当官老爷犯难之时,突然有围观的街坊站出来说,曾恍惚看到婆婆的脸上有抓痕。

很快,婆婆也被带上公堂,心知无法隐瞒,只好如实招供。

随后,这桩荒谬而又离奇的“婆奸媳”公案便传遍了苏州府,并掀起了一股热议“婆媳关系”的浪潮。

自此,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因婆婆的荒唐行为,却被推进了悲剧的深渊。

▲冯梦龙与《古今谭概

其实,细思之下,就算婆婆做下了荒唐之下,但也有许多机会是完全可以这样的悲剧避免发生,只可惜都两家人给错失了。

机会一:婆婆脸上的挠痕,明显很不正常,公公为何不追问。一旦得知详情,又发现儿媳不在,难道会猜不出来什么情况吗?就算不道歉,最基本也该赶到儿媳娘家去澄清一番吧。机会二:俗话说“知儿莫若父,知母莫若母。”自家女儿是个什么人,做父母的咋就不清楚呢?如果,父亲真相信了女儿之言,也该对此事有所怀疑,至少也可避免女儿的自杀吧。机会三:身为婆婆,做下如此荒唐之事,为何不去考虑一下此事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呢?否则,同样有机会避免悲剧的发生。机会四:就算婆婆对儿媳有所怀疑,为何不将心思放在方便“看管”的老伴身上,反而要“舍近求远”去试探儿媳呢。否则,又何来悲剧上演。

虽说,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关键基石,但动摇这份基石的主要因素却是“信任的缺失”与“交流的匮乏”。毕竟,交流才能加深感情与增进了解,而感情和了解又是信任的基础。所以,婆媳关系看似很难,实则却可以化难为简,只需做到“信任与交流”便可。

备注:此来来源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

图片来源网络

linshan0322

linshan0322

土木堡之变应该够荒唐了吧?

土木堡之变是明中期的一次浩劫,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位太监,下边我们就介绍一下这件事情。

这位太监叫做王振,整个荒唐的事情就是从他开始的。这个人当年是一位教书先生,不过后来因为水平不行而失业了。结果这个人就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果断自宫去宫里谋求发展了。结果这个人运气还挺好,他被安排到了英宗的东宫里面服务。虽然说他本人文化水平不怎么高,但是在官宦群体里面他就有点了不得了。

英宗这个人比较老实,王振就抓住这个机会带着主子玩,把自己肚子里那些知识全部拿了出来,一时间英宗也觉得离不开他了。后来英宗继位,这个内臣也掌握了很大的权利。

王振的发家史讲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他跟瓦剌开战的事情了。西蒙古地区有瓦剌群体,在明朝前期,这些人是归附中原的。每年他们都会有使者来进贡,等到了王振掌权以后,为了表现自己足够气派,他会对这些外来的邦族大加奉赏。这些民族每次来进贡都能带回去很多东西,所以使团的规模也变大了,到了最后竟然达到两千多人。

但是王振本人没有什么做人规则,等到这两千多人来了以后,他就像打发要饭的一样把他们弄回去了,这时候瓦剌的也先比较生气,这个民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早就有了跟自己“大哥”过招的心,如今对方给出了理由,自己这边就果断宣战了。

明朝从朱棣以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打仗了,听到蒙古人要来打仗,很多人都是有点紧张的,可是王振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却非常高兴。理由是他从小就有当将军的梦想,如今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这还没有完,他还劝英宗也一起去,虽然大臣们都反对这件事情,但是英宗毕竟非常信任他,加上这时候的君主也是二十多岁,他也有着去战场的想法。

王振看到大臣们反对了以后,又提出一个建议,要让所有大臣都跟着一起去,这样就没有谁可以反对这件事了/在他看来,这次可是难得的旅游机会,要让所有人跟着他沾光,日后打赢了还能留下好名声。好在最后君主觉得不稳妥,并没有让所有大臣都去,留下了一半的大臣以及自己的弟弟坐镇后方。

王振紧接着用三天时间调集了五十万的兵力,没有充足的准备就直奔也先而去。古代打仗要准备很多物资,而荒唐的王振却没有考虑这些,所以大军整个行程中就比较不稳定,到了最后连粮草都供应不上了,这样的闹剧注定要以失败结束。

土木堡一战以后,随行大臣全部被杀,也先以三万人之力攻杀明军五十万,整个明朝在这次战争以后伤了元气。最后英宗被俘,整个王朝的运势也有了衰退的趋势。

Avenie

Avenie

历史荒唐起来有多荒唐?有些事荒唐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

1、慕容评卖水鬻薪

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国家重臣应该怎么样呢?

有人力挽狂澜如于谦,有人玩忽职守送人头如范文虎,但是发战争财还是自己军队百姓战争财的,不知道除了前燕慕容评还有没有其他人。

话说慕容垂在慕容评的排挤下逃到前秦,前燕失去了抵抗前秦的中流砥柱,苻坚派遣王猛进攻前燕。

王猛击败慕容臧10万大军,占领洛阳与荥阳。之后整军备战准备灭掉前燕,前燕太傅慕容评率领30万大军与王猛军队隔着潞川对峙。

不过慕容评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如何抵挡前秦军队上,他在想什么呢?

原来慕容评发现了一条“商机”。

前燕军队驻扎的潞川附近只有一条河流,无论大军饮水做饭还是周边百姓都从这里取水,于是慕容评就让人把河流山川封起来,不准人私下取水。要喝水,砍柴就要买。

鄣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

前燕皇帝慕容暐得知消息后急忙令人给慕容评下令,将财富分给士卒,然而已经晚了,30万大军被王猛几万前秦士兵打败,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

2、靖康之耻前求和派的荒唐举动可以说自作孽不可活

北宋末年如果没有主和派的荒唐举动,即便北宋灭亡也不至于出现靖康之耻。那主和派都做了些什么呢?

第一次开封之战

据说主和派李邦彦等人为了逼主战派李纲、种师道议和,将姚平仲准备对完颜宗望劫寨的事情故意泄露给奸细,导致姚平仲军被全歼。

金兵至开封城下,李邦彦让宋钦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个炮手发炮后竟然被枭首处死,可见有些人没骨头到极致。

金兵第一次攻开封不成,勤王军队也降至,于是撤退。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准备尾随金兵半渡而击,以便将金国精锐部队打残,结果主和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部队不得越过大旗,否则一概处死。

这个气势与刚毅果断如果用在抗击外敌,早就收服西夏打残辽国了。

不得已之下,名将种师道建议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御金兵再次渡河,结果主和派以金兵万一不来,军费消耗巨大为由,不仅不采纳,还把军队一部分遣返陕西复员,一部分直接给解散,以至于种师道气愤交加而病死。

第二次开封之战

第二次开封之战,最有名的事件当属,宋钦宗在孙傅的推荐之下任用一位神人——郭京,号称会“六甲法”能生擒金将,于是在金兵临城下时,郭京带着他招募的六甲神兵表演了一番跳大神后,被金兵杀得狼狈逃窜回城,以至于开封城门被堵住,关不了门。

第一次开封之战后,主和派解散勤王军队,后果就是第二次开封之围时,城内士兵不到7万。而还保留的勤王军队,因为主和派的命令停止不前,加上郭京的神助攻。

金兵费了点吹灰之力就把开封的城门攻破,北宋二帝沦为俘虏。

后人说道靖康之耻,时常感叹丑莫大焉,然而反省自身,敌人虽然强大但也不至于让北宋惨败如此,终究还是内部出了问题,皇帝摇摆不定,主和派内斗强硬,外都软骨,导致如此屈辱。

墨染了夏天

墨染了夏天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