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网络玄幻小说却不被广泛承认?

行走不停的Hana
很喜欢看网络小说,从最早的追更起点大神闷的小说到现在养肥再杀,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本了,多到很多小说看了十几章感觉剧情很有点熟悉,再看下去发现是看过的…………
以前没有网络的年代都是看实体书,东买西借互换……金庸的小说全部看完(包括越女剑),古龙的看过一大半,论经典程度金庸绝对第一(白马啸西风和越女剑不好看),古龙呢败在不稳定,梁羽生的其实相对古龙比还是稳定的,温瑞安的我只看过四大名捕和布衣神相没有发言权。
并非贬低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只能和网络小说做对比,金庸小说在数次修订后剧情和文笔几近完美了,所以成为经典也与金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字表达能力息息相关。网络小说多是快餐文,打怪升级换地图(这和我喜欢看玄幻修真类有关[捂脸])达到爽一波的目的,一个作者写的书几乎都是一个模板,梦入神机曾经换过数个模板但是并不成功,强如猫腻、跳舞、辰东、耳根等大神仔细想想他的书也几乎都是一个模板(我不看唐家三少的,嗨点不在一个频道),也许若干年后也会有网络小说成为经典,但是现在真没发现

diana5wang
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网络玄幻小说却不被广泛承认?
夜深人静,手头正好没有想干的事情,自己的小说又懒得写,你这个问题我收藏一段时间了,作为顶着文化领域创作者名头的一个文学爱好者,不回答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偷懒而已,想法还是有一点的——
先直接谈观点:我个人觉得拿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去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进行对比,是不公平的,有点像大人和小孩比赛,不划分年龄段,无论进行什么比较,“孩子”大概率是要输的,大人不仅成熟的多,各方面“力气”也大得多,“小孩”怎么比?同样,在武侠小说面前,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还属于“小孩子”,双方进行“比赛”当然是高下立判,但是一个不公平的比较。
1、中国的武侠小说可谓源远流长,上溯到极端的话,按照百科里的说明,它可以一直追溯到“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以及后来的唐宋传奇,尤其明清小说中的如《三侠五义》之类的武侠打斗元素很重的部分,包括《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等都是,即使不做这样的“远古”极致追溯,单论最靠近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渊源,起码也可以追溯到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这也要有一百多年了。金庸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不在于其创新,而在于将新武侠小说写到了目前中国人能够认识到的最高水准,所以成了经典,而古龙在武侠小说方面创作的最大贡献倒是创新,古龙并没有将他的“古龙体”武侠小说写到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准,可惜古龙过世太早、太年龄,如果古龙也能如金庸这般高寿,说不定古龙就可以将他的“古龙体”武侠小说写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2、但近十多年来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不能说其完全没有渊源,我看的网络玄幻小说不多,十多年前看过几本,也没有认真地去研究一番,不过据我的认识,这些网络玄幻小说的渊源一则可以扯到欧美的魔法小说去,又一则大概可以和欧美的玄幻、异幻小说搭上边,不过更主要的还是中国低层次、低水准的长篇故事水准,作者写作能力强一些的,多一些描写和环境渲染,能力低一些的,这些就很少,人物性格、主题立意等等方面实在很薄弱,尤其网络连载和金庸当年在报纸上连载还不一样,网络连载是常常要面对网友的直接问答的,报纸连载不需要面对读者。总体来说,无论多么大神水准,他们几乎很难有比较完整全面和深入的,在写作前可以学习一下的机会,欧美的玄幻也罢、魔法也罢、异幻也罢等等小说,终究和中国文化不一样,完全模仿这些写法未必讨好中国的阅读者,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阅读者鉴赏水准,无异比这些写作者还要低的多、弱的多,所以网络玄幻小说几乎是没有历史的,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即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网络写手在网络写作发表小说,并没有想要赚钱,当年在名与利的考量方面,追求的是名,利还没有人想过,更没有想到网络小说后来会有资本进入,并迅速发展成了有几亿读者的一个全国性的大生意,种类也几乎涉及到“全领域”,这个历史相对于武侠小说的历史,那就实在太短了,十几年最多二十年出头点。历史短的最大问题在于摹本几乎没有,最早开始投入玄幻小说写作的人,我的看法是他们其实就是在凭自己的文字能力,将一个游戏拉扯成了一个故事,再将一个故事拉拉扯扯弄成了一个长篇小说,你可以说他们就是最早的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开拓者。
3、武侠小说在金庸古龙之前,经典之作就已经有很多了,包括《水浒传》、《三侠五义》、《隋唐演义》、《杨家府演义》等等,这些明清小说都可以称作为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创作时的摹本、范本、以及是“营养”源泉,民国时期即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后,不少文人大受影响,涌现出一大批的通俗小说作家,什么“南向北赵”、北派五大家等等,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实在不少,《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奇侠精忠传、藏龙卧虎、《剑气珠光》、《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十二金钱镖》、《鹰爪王》等等等等。这些旧派的武侠小说,大陆这边由于八十年代之前肃清“封资修” ,我们都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直到八十年代重新开放后才逐渐开始了解,但港台一直没有问题,金庸、古龙等大批五十年代开始涌现出来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毫无疑问一定是会先阅读了这些旧派武侠小说后,心里一方大呼太好看了,一边各种不满意开始在心底里产生,有写作功底的人就难免蠢蠢欲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是这些人开始创作不一样的武侠小说,而在报纸上刊载后,一旦获得读者的认可,创作者的数量立刻就会大大增加。这个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和大陆的近二十年网络小说发展过程大体上不会有多少区别,但两者的起源和发展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根本性的差异,当年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有大量经典可以学习、借鉴、可以做摹本,而大陆的网络玄幻小说没有。
4、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深厚的渊源和历史,有时候会是一个巨大的包袱、累赘,但有时候则可以成为巨大的知识库、能量源、摹本仓库、最好的写作教授,成为行动的正能量。很显然,金庸古龙等人创作武侠小说时,就拥有这样一个广阔而纵深的正能量源泉,所以新派武侠小说的历史虽然也不长,二、三十年里就涌现出了不少经典之作。但中国网络玄幻小说恰恰就是因为完全缺失这样一个广阔兼深厚的正能量源泉,所以首先它吸引不了拥有高水准创作能力的写作者,这些写作者即使一直默默无闻,即使喜欢写作,也往往写严肃小说,其次吸引不了成名作家进入,从目前已经被尊称为大神的网络玄幻作家来看,应该没有一个是曾经的主流知名作家——无论业余的还是专业的,拥有高水准写作能力的写作者不进入这个圈子,它就永远无法诞生经典之作。
——最后回到问题上来,金庸古龙的武侠已经被奉为经典,中国的网络玄幻小说为什么不被广泛承认?很简单,因为1、网络玄幻小说缺乏可以与金庸、古龙的经典之作相提并论的经典之作,没有经典之作的号召力,要想在主流社会的大多数读者中引起注意,那是很难的;2、因为网络玄幻小说的总体文本水准还太低,不要说和金庸古龙的几部经典之作比较,即使和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名家的一般作品比较,也要逊色不少,总体水准太低,所以在主流社会大众中就难以散发出魅力。没有号召力、没有魅力,当然就没有吸引力,不能吸引到主流社会里的读者群体进入阅读,网络玄幻小说又怎么能够被广泛承认呢?
只不过,最终我还是开头的那个观点,这个比较不公平,起码现在这样比较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我又要说,中国的网络小说总体上是前途无量的,只要中国政府保持长期的支持态度,迟早会有高水准写作能力的写手进入,再过十多年、几十年,网络小说就可能涌现出经典之作,只要网络玄幻小说能够长久的成为网文阅读类型之一,网络玄幻小说一定也会出现经典之作,到那时候,网络玄幻小说就可能吸引到主流社会的阅读群体,就可能获得相当范围内的“广泛承认”,犹如新派武侠小说的当年,也犹如美国的动漫当年。

沙兔
任何一部经典文学名著,和体裁无关。武侠小说也是长期不被认可,更被胡适呸之曰下流。殆金庸大师一出,立刻便横扫千军,气象万千。所以,网络玄幻小说不被广泛认可,说到底,是没有出现金庸这等大师。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千年才出了一金庸,玄幻小说要等到金庸这样的大师,估计很难了。

191

ˇ桔子醬﹏
金庸的武侠是社会,里面有人文、有历史、有生活、波澜壮阔,无所不包。金庸创造的江湖五彩斑斓、风云诡谲、既有侠骨柔情、又有浪漫唯美、更兼国家大义。金庸通过各武林门派的矛盾、斗争;黑白两道的对立;情与理的冲突;来探寻社会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弘扬正能量的效果。是集艺术、文化、情理之文学大师,把武侠小说带到了文学殿堂。古龙则是,诡异派的代表,奇思妙想、脑洞大开,创造性和戏剧性别出风格,语言短小精练,有诗歌倾向。古龙小说情节安排扑朔迷离,但又环环相扣,加之西方推理,使小说精彩异常,爱不释手。创造了大量经典人物,楚留香、陆小凤、小鱼儿等,是新派武侠的奠基者。现代网络玄幻小说,则步入打怪升级之怪圈,缺乏内涵、单纯的的打斗吸引眼球,快餐文学,自然不会被广泛认可。

melodychan
谢邀,主要是现在的网文太长了,现在的网络作者为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把写作当成了码字,一部作品动则几百上千万字,这也真的不能称为创作,只能叫码字,为了字数而写作难免粗制乱造,人都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网文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怎么可能出现精品呢。放下功利之心,安心创作,精雕细琢才是王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想要作品传世可不是容易的事。

夏朵朵de猫
首先表明个人观点。绝大部分网络玄幻小说都没法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相提并论,压根不在一个层次。
作为一名70后,本人金庸先生的著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中学时代就已经都读过一遍。有的书,在书荒时,偶尔又会翻出来看看,又因为年龄的不同、经历的不同,感受和理解又会不同,再读一遍又是别样的滋味。
网络玄幻小说,也读了不少。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确实让人佩服,但纯粹是用来解闷,放松,读的时候很开心,读完之后就忘了。除了几部经典的玄幻,大部分读起来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觉,新意越来越少,套路越来越重复。具体说来,两者有如下差别
一、作者的文学水平和素养不在一个层次上。
金庸,大家都很熟悉。虽然他以武侠小说出名,但对文史很有研究,文学底蕴深厚,作为香港著名报刊的作者,也涉猎文学评论,散文等多方面。相比较,玄幻小说的作者就略显不足了。大部分玄幻小说的作者只是专注一种类型的写作,加之历史、文化底蕴不深,就避免不了内容的重复和空洞。
二、受众有所差异
金庸的著作老少皆宜,上至高官、文化名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阅读,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都有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可见其影响力。而玄幻小说虽然也很受欢迎,但普及的程度,远不如金庸的书。
三、读后的收获和满足感相去甚远。
金庸的书中有侠义、有饮食、有民俗、有历史的成分,虽是休闲的武侠小说,但多多少少会有些知识上的收获。而作为玄幻小说,由于内容的需要,都是虚构的内容,纯粹就是消遣和娱乐,一种心理的满足。
如果把金庸的书比作是一桌制作精良的美食,赏心悦目,吃后令人回味。那么,玄幻小说就是包装诱人,口味浓重的零食。
美食不常有,吃来令人难忘回味。但偶尔吃些零食换换刺激的口味也能给生活增添点乐趣。只是,零食补充的营养远不如美食而已。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希望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