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到底是谁先发明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韩非子

《韩非子》内容简介:韩非生年不详。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曾与秦国的丞相李斯一同问学于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韩非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

高华平

最新跟帖
游蜂侠

游蜂侠

汉字由谁最先发明现在无法确定,传说里仓颉造字,还有一个很玄乎的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

仓颉造字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记载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出现了两种现象:

天雨粟,鬼夜哭

书里对此的解释是:

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栗;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什么意思呢?是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世界的规律已经不能对人关闭了,人类已经开始用文明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这是一种令天地鬼神都惊惧的行为。

这种记载表明,似乎在讲文字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要不然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其实这是在讲述文字出现之后,人类的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间、空间对人的束缚开始减小了。用天地鬼神这种强大存在惊惧的方式,来表述文字出现的意义。

从实际来考虑,文字的出现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突然出现的。

那么,仓颉应该是整理文字的一位古人,在早期文字统一工作里贡献比较大,所以被传说成文字的创造者。

甲骨文是成熟文字,必然不可能是最早文字

刚才提到了,文字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必然会经历萌生、融合,才能成熟。

而从实物考究,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了,字形相对固定,有一定的造字规律,并且可以用来明确地记载使用,这不是新兴文字该有的样子。

所以,甲骨文之前必然还会有一种或几种尚未成熟的文字雏形,并且时间应该会距甲骨文相当长远。

就叫我红领巾吧

就叫我红领巾吧

比甲骨文早一千年左右的东夷骨刻文,出土于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


白鹭

白鹭

我不是研究文字起源的学者,甚至对文字起源也只不过追溯到商朝卜吏的“占卜之辞”,也就是甲骨文。可是不难发现,甲骨文在当时已经官方文字了,而且可以说得上去系统而全面。

所以,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因为甲骨文是成品,并不是粗坯。所以,在甲骨文之前一定有半成品,以及最原始的胚胎。

小可认为是符号!

我们都知道动物为了划分自己的领域,经常会在巢穴或领地左右撒尿或者排便,通过气味来告诉别的动物,这里是我的领地。

植物学中也是如此,单独存在的植物并不多见,通常树木都是群生群长,也就是说,生物存在一定的地域性。

而地域性的划分标志或许是老虎的气味,或许是树林边的河流,或许是山腰和山脚的植被。

那么人类呢?

肯定不会是气味,更不可能是自然地势,唯一的地域性标志就是建筑,或者

符号!

一开始可能只是用只子摆成一个圆,后来变成了树上的一个“叉”,石上刻的一个“十”字,或者用烧焦的木炭划出的一个“眼晴”。

用来区分我的地盘,我的物品,我的家!

然后,在这种标志学或者符号学得以自然应用的时候,群居显然出现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部落,采用了统一的标志或符号之后,已经无法区别你和我的区别。

所以,姓氏出现了!

它首先应当只是一种语言,然后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标志。比如我姓水,比如我姓木,比如我姓火,或者直接用动物做为图腾然后演化成自己的名字。

所以,这种原始的标志学以及符号学更深一步得到了发展。

这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所以,小可在没有任证考据及考证的情况下,宁愿傻傻地相信,中国的汉字是所有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你划了一个“点”,他弄了一个“竖”,我刻了一个“钩”,就这样,在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里,一个一个的文字产生了!

tiannan263

tiannan263

中国的“汉字”到底是谁先发明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吗?中国的文字不能说具体到某个人发明的,按照发展规律是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而到某一时刻由一代表人物进行整理归纳而出。到目前为止,有字迹可以加以考证,确凿的是殷商和西周的“甲骨文”。汉字的出现一般有两种说法比较盛行:

一、神话说

1、汉代的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

这一种说法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伏羲氏时期就有了。

2、根据史记·封禅记中引用管仲和齐桓公的对话,以及韩诗外传所记载孔子登泰山的故事,早在无怀氏的时候,就已经“封泰山”,而他们(管仲和孔子)在泰山所看到的古代封禅石刻,只能识别一小部份。

根据这些记载来看,我国文宇似还在元怀氏之前。可惜这些远古的石刻文字,都焚于野火,已无从考查了。

备注:

伏羲氏,是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无怀氏,是传说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部落。

二、普通说

最普通的说法,文字的产生是在黄帝时候,由两位史官,一个叫沮诵、一个叫仓颉的"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仓频、沮诵所造的字,也是年湮代远,字迹无处可寻。

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中,说是仓颉藏书台有碑文二十八字,是仓颉写的。到了宋代,淳化阁帖也根据任昉的说法加以记载。

三、可考证的中国最早文字

有字迹可考、确凿可靠的,则是殷商和西周的“甲骨文”。

这证明我国文字的产生,最迟应在商代(公元前十七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其他更早产生的推断,也不能完全予以否定。将来地下发掘,会给我们提供有关文字更早产生的出土文物。

综上所述

中国最早文字的产生先是“结绳记事”,然后“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而造出的。至于留名青史的发明人,只是一个代表而已。

Samudra

Samudra

大家好!本人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博士,长期关注国内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

首先摆明我的观点,根据多年的考古发掘以及民族学研究基本可以肯定中国的汉字是上古时期的巫师阶层发明的。这里我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和民族学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第一,在上古时期的神权时代,部族首领不仅仅是政治军事领袖同时也是宗教领袖。而文字就是他们创造的。

中国历史中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基本上都是部族的大巫师。例如,大禹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立国之祖,是治水英雄,但是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就是大巫师、大萨满。


大禹不仅是政治军事领袖而且还是宗教领袖


今天的道家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在祷神仪礼中有一种常用的步法,叫做“禹步”,此术为夏禹所创。汉代洞神八帝元变经 · 禹步致灵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西汉的扬雄在法言 · 重黎中说:“巫步多禹”,李轨注曰:“俗巫多效禹步。”这些典籍记载明确指出禹步是大禹所创,用来招引鬼神的技术,而且被后世巫师所继承。

商代作为典型的神权社会,君王同样具有巫者的身份。吕氏春秋 · 顺民篇记载:‘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雨乃大至。”商王的巫师身份决定了商汤在旱灾时必须充任牺牲。

著名学者陈家梦就断定:“三代以上以及三代时期,不管是从事史官还是普通行政官吏,都是从巫师中挑选的。政治领袖同时也是群巫之长。”也就是说上古时期整个上层统治阶级,基本就是一个巫师团体。除了军政要务,他们还需要做占卜、制定历法等工作,而这些都需要用到文字。当然,在那个时代文字是绝对圣神的东西,只有上层的巫师团体才有资格使用。

通过商代甲骨文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事实,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兽骨和龟甲其实都是用于占卜的。巫师在占卜之前会将问题书信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然后用火来烧,接下来根据高温下所产生的裂纹形状来判断神对问题的答复。之后还会将现实中的结果出来后,再将其刻在甲骨上。这个过程中文字是必须的。


甲骨文其实是巫师占卜时使用的刻画文字


此外,对于农耕社会来说,历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的人们是依靠历法的指导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历法的制定同样依靠巫师阶层,因为只有他们才具备用于观星的天文知识,而制定历法同样需要文字来记载。

因此,在占卜和历法的实际需求之下,上古巫师团体将文字创造了出来。

第二,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巫师集团确实是文字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神权时代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持续到了夏朝和商朝,但是到了周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推翻殷商建立新王朝的周人认识到商王即便拥有天命,积极向神献祭,但是如果自己是一个昏庸的统治者的话,还是会丢掉国家政权,所以周代统治者开始强调修德和人治,而逐渐抛弃了神权政治。

但是,在很多远离统治中心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却依然保留了这种神权政治文化。例如,四川和云南的彝族与纳西族,同汉族一样同为汉藏语系的民族,也都是起源于西北地区。这两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即彝文和东巴文。

在彝族和纳西族社会,文字是绝对神圣的东西,只有巫师集团可以使用。纳西族的巫师叫做东巴,而只有东巴才懂文字的运用,所以叫做东巴文。彝文和东巴文的主要用途就是宗教祭祀和历法记录。

彝文文献多由彝族巫职毕摩世代抄写流传下来,且多用于巫事。现存彝文文献所包含的内容,除了神话、医药、历史等以外,主要是祭祖、祭奠、祭神、消灾除祸、驱魔送鬼、诅咒盟誓、招魂、祈福、占卜等宗教性质的经书。


在彝族社会只有身为巫师的毕摩才能掌握彝文


当然彝文还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记载彝族的太阳历,其功能为指导农业生产。太阳历根据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定年岁季节,彝族太阳历与汉族先民早期的夏历出自同源,是西北先羌集团不同支系所使用的共同历法。


彝族太阳历


作为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东巴经按仪式或道场的不同可分为:祭天、解秽、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解禳灾难、祭水怪猛妖、占卜等24类。


纳西族的东巴文


综上所述,从历史文献、出土文物以及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实例,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是由上古的巫师集团所创造的,其主要用途为宗教祭祀和记录历法。

至于甲骨文是否是最早的文字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甲骨文肯定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在山西的陶寺遗址已经发现了比甲骨文年代更久远的文字。陶寺文化扁壶上的朱书文字比甲骨文早一千多年,但是字形和甲骨文一模一样,很明显是其直接的祖先。

四千多年前的陶寺朱书文字与其他各时期文字的对比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愿意与大家分析更多历史文化类的资讯。

linviviane

linviviane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的说法有很多,所以无法断定汉字到底谁发明的;

甲骨文只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不一定是最早的。

吃货最开心啦啦

吃货最开心啦啦

1.汉字从造字理念来讲分象形、形声,完全符合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所有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是中国人发明。

2.英语从字母形状以及排列组合来看与匈奴文字极其相识,所有英语是匈奴人发明并且传播给西方人使用。

3.匈奴人开始时频繁侵略中国,后来被中国打败以后逃亡到欧美大陆建立家园。

4.现在的欧美人就是当初的匈奴人。

5.现在的欧美人热爱发动侵略战争,这个性格就是从匈奴人身上遗传继承下来的。

零度

零度

汉字自然是中国人祖先发明的,原始部落初期,各原始部落用于记录曰常生活物资,和生活物品是用简单符号,最后演化成象形文字,代替某种猎物和曰常生活物品,生产工具的记录。

在原始社会初期,各部落用于记录的符号都不会一祥的,交换食物和曰常生活用品,都在自己的部落进行。因那吋因道路交通工具都没有,行程全靠走路,曰常的生活的活动范围守猎捕猎,应该不会超过方圆一百公里吧。

随着原始部落的人口的增长,全靠捕获野生的食物以不能满足部落的生活需求,地盘意识出现了,就出现超出原来的生活圈子,偷猎出现了护猎出现了,一方要偷一方要保护自己地盘的猎物,原始争夺资源的战争发生了,当然结局是胜者为王败者称臣,合并的部落统一后,选择容易记忆的记录的符号文字,作为部落统一的记录的符号和文字。

这吋争抢地盘的意识出现了,部落之间的上争不断,强者的地盘越来越大,远了的部落也无力管制,国家的初形开始形成了,部落的老大当然就是部落的王了,其称臣的部落除了向老大进贡,行政上独自管理,当然合并后为了部落的管理,也将统一了部落记录的符号文字。

中国文字随着部落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不断的统一文字和演化文字,也才有了中国文明,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断层。

伟小玮

伟小玮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但汉字的起源确切年代仍是历史之谜.。但与此相关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则流传了四五千年。汉字的发明于当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它不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人创造的,它应该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体系的完备也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积累造就的。

汉字是一种形体与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起初的字就是一个个象形图画,有字形就可知道它所指代的具体事物。也就是所为的象形字,是根据一个个具体的事物的基本形态刻画出一个类似的形状来代表这种事物,是汉字的最初形态。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识事物的增多,文化的普及,以及汉字书写材料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是含义,汉字最初的出现也就是为了形象深刻的表达事物,然后便于古人沟通与交流,汉字的含义就是各种具体事物所反映的内涵。就其内容而言,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

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目前所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上所用的字4500多个,其中1700个左右已经被破解。甲骨文多为象形指事会意,受录写的材料刀片和龟甲兽骨的影响,字形简略了许多,初步显示符号化趋势。甲骨文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

从殷商至清末,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关于汉字发明这一问题,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是皇帝手下的官员,主要负责管理部落的牲畜,就是牛呀、羊呀、鸡呀等等的数量,管理部落里有多少粮食,仓颉做事认真负责,人又聪明,部落有多少牲畜,他看一下就记住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过随着部落的发展,牲畜的数量越来越多,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只用脑子记,记不住了,怎么办呢?仓颉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绳子,在绳子上打结,比如,一只羊打一个结,两只羊就打两个结,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先曾经使用过的结绳记事。不过,这种方法用了一段时间也不好用了,因为东西是有进有出的,在绳子上打好结了,现在东西又没有了,怎么表示?解开结,不好解,所以,必须找到新的办法。仓颉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到办法,他很苦恼,这一天,仓颉走到十字路口,听到三个猎人在吵架,一个猎人说,应该往东走,东边有羚羊,一个猎人说应该往北走,北边有鹿,第三个猎人说,应该往西走,因为西边有两只老虎,仓颉听了很奇怪,就问,你们怎么知道哪边有什么动物的?猎人回答:“看脚印呀,每一种动物的脚印都是不一样的!”仓颉听到后灵机一动,既然每一个脚印就是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动物,那我就可以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事物,于是,仓颉上观天文,下查地理,画出了很多符号,这些符号就是我们今天的汉字。

但是,仓颉造字向我们讲述了我们祖先造字的动机和简单过程,具有一定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文字的创造绝非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造字虽不是一人所为,但中国人习惯把伟大的事情寄予到一个被神话的人身上,所以就有了流传最广的仓颉造字。

其实,除了仓颉造字之说,还有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伏羲氏作“龙书”;神农氏作“穗书”;皇帝作“云书”;少昊氏作“鸾凤书”;高阳氏作“蝌蚪文”;高辛氏作“仙人书”;帝尧氏作“龟书”等等,这些都是流传于民间关于造字的传说。

而今天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字的缔造者当是大众而非个人。但是,中国人乐于把一件伟大之事附加以神的力量。若文字是芸芸众生所造岂不降而等下了吗?所以,我们便把这些创造权赋予一个圣人身上。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甲骨文绝不是最早的文字,文字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甲骨文已经是文字迈向成熟阶段了。那最早的文字是怎样的还有待于我们借助考古发掘去发现考证。

josie咔

josie咔

其实很难回答,只能说:不知道汉字是谁发明的。


我们现在只知道,汉字就是在殷商晚期突然出现,用于记录占卜之词,也即「甲骨文」。在这以前,没有发现文字的迹象。


一定要注意:少量的刻画符号,不是文字。文字一定是指记录语言的符号。一定要跟语言形成对应关系,才能是文字。


所以,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


语言和文字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基于约定俗成而产生的,不可能是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创造。


所以,我们很自然推测,在晚商之前应该有文字,但是,目前就是没有发现。这跟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的非常相似。按道理应该有,但是考古就是发现不了。


我们知道,汉字的雏形是一些象形符号,既然汉字我们商代祖先发明的,那这些象形符号肯定也是他们发明的呀!


还真不一定!

因为象形符号就是「画其成物」简笔画,是脱离语言存在的「视觉符号」,只要是个人都能看懂,具有「泛文化、超语言」的特性。


比如:下面这些符号,不管你说汉语还是英语、俄语,都基本能看懂,


同理下面这些古埃及象形文字,你看图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考古发现,史前人类的象形图画都特别相似。


比如:岩画这种原始象形符号,遍布世界各地,用「世界岩画之父」——埃玛努尔·阿纳蒂所言:越是早期的岩画语言全球性越明显。


我举一些例子,史前岩画中有些象形符号,与汉字古文字中的象形符号一模一样。


比如:前几年沸沸扬扬的在美国发现「印第安岩画」,很多符号跟甲骨文字形完全吻合:


宁夏发现的大麦地岩画,很多符号也跟甲骨文一模一样,比如:甲骨文的「西」和在大麦地岩画中「同形符号」:

还有阴山岩画,这两个符号,跟商代、甲骨文的「美、举」完全相同:



还有比如: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跟甲骨文、金文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汉字中很多「象形符号」,并不是汉字独有的,这些符号史前人类中非常流行,似乎是「全球通」。


这样问题就来了,这些「象形符号」,是我们祖先原创,还是借用其他民族的?


目前,我们真的不知道。


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第一,象形符号是画其成物,当然可能画得一样。画太阳都是圆的,画月亮都是缺的,可能有巧合成分。

第二,在史前人类中,存在一种通用的「象形符号」,就跟今天的「交通规则」标志一样,是人都能看懂。然后,随着人类的迁徙,不同地方人类,基于这些符号,改造成自己的「方言符号」。


当先民们试图用「象形符号」传递信息时候,必然会遇到「象形符号」无法表达的抽象意义,这个时候,就只能采取「依声托事」,也即「假借」的办法。


每种语言发音不一样,就会假借不同的象形符号,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形声系统」文字。


三大古文明:古华夏、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是形声系统的文字:象形图画和及其对应发音进行组合,记录自己的语言。而纯粹表音的字母文字就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


可能这有点不好理解,我举个例子:


比如:数量「100」,用象形办法很难表达,就只有借用一个同音的象形符号来表达:


古汉语中,表示成年男子的「白」(也即「伯」)和「100」的读音一样,古人就借用这个字表示「100」,然后在「白」上加「一」也就「百」,这样就和「白」区别开来。


古埃及语中,数量100的发音跟绳子的发音一样,所以,他们就借用表示绳子的象形符号表示「100」。


当然,实际过程是非常复杂,这只是举例说明这个原理。


我们传世典籍中,认为是长了四只眼睛的仓颉造字,这当然是不靠谱的,最有可能本来就有文字在通行,仓颉也许是一个文字的整理者,然后,后世将其神化了。

王大脸

王大脸

陶寺出土考证出第一个汉字是“辰”——农业官员。

村口那头驴

村口那头驴

易缘老师说过,在没甲古文以前,古人结绳记事。羲皇一划开天后,仓颉造了十天干。再后来才有了甲骨文。中国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sinae

sinae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回答问题。

我国文字起源于什么时候?创始于什么人?都是多年的讨论话题了。

目前,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传说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创为太极八卦。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到战国,《荀子》《韩非子》诸书有了仓颉造字之说。后传说更是仓颉生有四目,昼夜不休,上看天文,下看地理,终于造出字,事实是这样吗?

文字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产物。事实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或生产中,发明、发展和丰富、演变了汉字。说“后世圣人”也可以说不是一人。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

最早的写字就是画画。语言产生后,人间的交流便方便快捷,可话出口很快从记忆消失,生活中许多事情或物,总不能用脑袋来记忆,祖先就有对照世间的事物画成图,记录下来,这些图就是汉字的祖先。同时具备约定的读音。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至今六千余年。

连云港将军岩上的那幅光芒四射的石刻太阳图,就产生于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见下图:



而在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为我们揭开第一道文字的神秘面纱。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说,“我认为这是原始的旦字,也是一个会意字”。见下图:

早期的原始图画就是汉字的形体,重要的是包含了客观事物的一定意义,给我们提供了汉字起源的证明。

再则,上古时代,祖先在绳子上打结记录打猎、生活中的事情,后又逐渐学会画画记录,描绘事物形状,足以说明那时候写字就是画画。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就是最早三千年前诞生的。也说明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

轻轻笑

轻轻笑

中国的文字并不始于甲骨文,而是始于黄帝时代。

黄帝时代,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造字。

据说创造汉字的人是黄帝时代的仓颉,实际上在此之前,一些简单的语言符号就产生了。在很早之前,就有“结绳纪事”的说法,就是结草绳作成各种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事物。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运用的符号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文字的基础。到了黄帝时,由于他统治的范围已经相当广阔,有必要把各类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统一为文字。在这个时候,仓颉应运而生了。

仓颉可能是黄帝的一名史官。有人会问,当时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史官是做什么的呢?其实那时的史官并不是要写史书,而是要懂得各种神秘文化,得会占卜、算卦之类的。文字的产生,在文明史上是一件大事,这也是一个国家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做的事,否则国家的命令怎么传达呢?

那么仓颉是怎么造字的呢?据说他是受到鸟儿的影响,看到鸟用爪子在地上乱扒而得到启示,所以创造出“鸟迹书”。今天的汉字是方块字,方方正正,以前则不是,歪歪扭扭的,一眼扫过去,还颇有鸟迹的模样。

文字的产生,对文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帝以前的历史,我们知道的是很少的,基本上可以算是传说时代。黄帝时代产生文字后,历史的记录就多了,黄帝之后的帝王谱系,基本上是完整的。不过,现在在考古上尚未找到夏代之前的文字,没找到与没有是两回事。有些人以机械史观否定商代之前的历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正因为中国文字远在殷墟甲骨文之前就产生,因而商代之前的历史,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才得以保存。譬如尧典保留的尧与众臣的对话,里面有一段天文观测的纪录,这段纪录的真实性是得到19世纪天文学家推演后证实的,而且是无法伪造的。这就更加证明,在尧帝时代,文字其实已经广泛应用了,记录了许多重要的言论。

豬腩肉

豬腩肉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