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死于自己发明的人?

提到的作品

[作品]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英汉对照,ISBN:9787500106647,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著;英若诚译

威廉.莎士比亚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最新跟帖
happy仔

happy仔

这位国王设计改进了该国断头台,最后却是死在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下

1793年1月21日,38岁的路易十六被处决,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决的国王。一封献给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的手记,记录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法国著名作家斯塔尔夫人曾说:“革命对路易十六的惩罚触动了所有人的心,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大革命被人们认为是邪恶的。”也因此,法国大革命为这位国王带来的屈辱和残酷细节在书籍和各类资料中已不再被提起,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们遗忘。

这份手记在法国大革命结束22年后出版,作者是一位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在西班牙避难的牧师,全文用西班牙语写成,从未翻译成其他语言,如今只在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还能找到一册。手记记录了路易十六在1792年8月被囚禁之后至次年被送上断头台期间的悲惨生活。

这样的生活从1791年出逃失败就开始了。1791年6月路易十六一家人在瓦雷纳被捉住,两架大马车将王室成员像运猪一样地运回巴黎。无数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马车缓缓向巴黎出发。他们各自拿着武器,一路咒骂国王。国民卫队特意将受伤的国王拉至旺多姆广场游街,让他看民众推倒的路易十四骑马雕像,听着人们大喊:“这就是暴君的下场!”

更为残忍的是,革命者多次制造食人肉事件故意让路易十六目睹。手记中写道:“可以看见几个食人肉的人,他们从地上拖来几个裸着的瑞士人,点燃了篝火,将他们烤着吃掉。”这类事件从未被大革命后的历史学家提及。

在关进圣殿塔监狱的第一晚,哨兵送来食物时,国王一家提出投诉的还是要除掉墙上不体面的壁画,不让女儿看见。慢慢地,狱卒们越来越享受折磨王室成员的快感,每当他们屈服,便提出更没下限的要求,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条件都不给予。守卫越来越严,巡逻的哨兵越来越多。。。

1792年9月,巴黎市政府的一名官员来到圣殿塔监狱,对国王说:“你们无视正在发生的: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敌人正在入侵,而现在的社会现状就是你们的答案。我们知道,我们的妻儿将遭受苦难,但人民会复仇的,而你们得先死。。。。。。”路易十六的回答则是:‘我已经为人民作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我问心无愧!’

路易十六因为喜欢机械,有一次发现断头台的刀是直的,认为效率较低,便改为三角形。1793年1月21日,法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而路易十六则在巴黎协和广场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



redcc

redcc

数百年以来,科技不停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智慧的人开始研究创造,每个人都想成为爱迪生。这些发明家潜心研制各类新型装置,耗费了毕生心血,有些人还为此付出了宝贵生命。以下是大狮为各位列举的十四位死于自己发明创造的悲催人物。

1772年之时,法国发明家弗雷米奈特对外宣称自己设计出一套便携潜水装置,这个便携装置可以实现空气再循环,人们拥有了这个新奇的发明,就可以在海洋中畅快遨游,而不用担心缺氧。为了让大家更加信任自己的研究,弗雷米奈特穿戴好这套装置亲自潜入水中,20分钟后弗雷米奈特被打捞上来,由于缺氧窒息这个可怜的家伙被淹死了。

1912年2月4日,一位出生自奥地利的法国裁缝弗兰兹-瑞切特要从世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上跳下,当然他不是自杀,他要当众实验他的最新杰作——可穿戴式降落伞。尽管好友和观众一再劝阻,大家认为这样的举动很愚蠢,也许因此而丢了性命。但瑞切特坚持己见,他认为自己的设计天衣无缝,可以让他平安落地。在惊叫声中瑞切特从埃菲尔铁塔一跃而下,幸运的是,他真的落地了;不幸的是,降落伞没有打开。

1876年,英国人亨利.弗莱斯发明了一种闭路氧气再呼吸器,这个呼吸器采用压缩氧气,而非压缩空气。他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在最初针对一艘被水淹没的船只的铁门修复时,工作人员携带这个装置进行修补,并且表示起到了作用。弗莱斯兴奋至极,他决定带着自己的发明潜到深度达到9米深水区域。众人纷纷劝他不要冒险,但是他死活不听,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潜入了深水中。当救生绳将他从水中拖出来时,他已经成为一具尸体了。经过鉴定,这个可怜的家伙因吸入纯氧身亡,在压力下氧气变成了毒气。

加拿大职业特技演员卡雷尔.苏塞克是,在1894年发明了所谓的“吸震桶”,他表示用这个桶可以上演大瀑布坠落特技表演。1895年1月19日,苏塞克在得克萨斯州的巨蛋体育馆进行“吸震桶”特技表演。巨蛋体育馆建有一个瀑布,高约55米,苏塞克钻进自己的发明之中,从上面滚下。表演很顺利,那个桶果然滚了下来,观众最终看到了粉碎的桶和脑袋粉碎的苏塞克。因为倒霉的苏塞克并没有落到下方的水池中,而后重重砸在了地面上。

1867年4月3日,美国发明家威廉.布洛克发明并改进了一款新型印刷机,在此之前他就曾发明过高性能的印刷机,他想更加提高印刷性能,因此有了这次的发明。但这个玩意的安全系数却没法保证,工人们都不肯使用。布洛克为了证明自己的发明是安全的,他要亲自演示。这果然是台高性能的印刷机,布洛克瞬间被传送带卡进滑轮中,他为此失去了一条腿,几天后伤口出现坏疽,在接受截肢手术中死亡。

1913年9月13日,罗马尼亚工程师奥雷尔.伏莱库在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伏莱库II”号飞跃喀尔巴阡山脉,这是他的杰作,他要让自己的杰作飞翔在任何可以到达的地方,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跃喀尔巴阡山脉的人。令人感到兴奋的是,伏莱库的飞机成功的飞翔在了山脉之上,不多久,人们就看到远处升起的黑烟,他坠机身亡了。

美国著名机械工程师、化学家托马斯.米基利,在51岁时患上脊髓灰质炎,让他变成了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在病床上他发明瞭绳索与滑轮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帮助跟他一样的残疾人从床上坐起来。一天早上,家人打开他的房间后发现,可怜的老米基利被绳索套住了脖子,被勒死自己发明的装置上。

40岁的同盟国轮机工程师贺拉斯.劳森于1863年10月15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进行潜艇试验,他发明了微型潜艇,声称可以沉到深海区域,并且可以击毁敌人的船只。实验结果表明,这玩意不太可靠,因为劳森当天就死在了自己发明的手工潜艇之中,他是被淹死的。

1896年8月10日,德国航空研究人员奥托.李林塔尔在德国西尔斯地区测试他发明的悬掛式滑翔机。经过几次无人实验表明,这种滑翔机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50米。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李林塔尔决定亲自实验,其他人员告诫他最好谨慎一些,最好等技术再成熟一些再进行实验。李林塔尔表示自己的发明在技术方面已经完全成熟了。这个成熟的发明在起飞四分钟从15米的空中掉了下来,36小时后李林塔尔不治身亡。

1930年5月17日,海兰特工厂外的试验场上人山人海,奥地利火箭先驱马克斯.瓦里尔今天要在此实验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酒精动力火箭车。这个消息传出后,附近的人们纷纷赶来,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高科技的玩意儿。瓦里尔穿戴整齐,像个绅士一样坐到车里,他要亲自为大家示范这辆世界上最快的车。当他开动后,人们发出欢呼声,随之欢呼声变成嚎叫,瓦里尔被烧死了!

1785年6月15日,法国化学家德罗兹尔以及他的同伴皮埃尔.罗曼发明了新型热气球,并且决定操作这个热气球飞越英吉利海峡。带着这个梦想,两人出发了。地上的人们注视着热气球越飞越高,然后在高空中出现一团巨大的火焰,两人成为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空难遇难者。

2009年8月16日,53岁的英国航空先驱达克尔驾驶他发明的飞行汽车在吉隆坡进行试飞。这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如果成功的话,他的名字将载入史册。这辆汽车果然成功起飞了,但是刚飞来就一头栽向地面,继而发生爆炸。达克尔的名字没有载入史册之中,却刻在了墓碑之上。

除了以上这些洋人发明家,我国明朝之时,也有一个发明家为了发明实验而付出了生命。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说他是一个万户,生活在明朝中期。他萌发了探索外层空间的想法,于是运用火药和竹子制作了飞行器,万户制造了火箭座椅,上面绑著47个火箭。仆人同时点燃引线,万户大人升天了。没错,随着一声爆炸声响起,万户大人从此魂飞天外。

最后,再介绍一位不作死不会死的发明家,在1008年间,阿拉伯语字典的作者加瓦哈利在看到鸟儿飞行后,萌生了自己也要飞到空中的想法,不论古今,所谓大师者都是追寻浪漫者,他制作了一对木制翅膀,然后捆绑在胳膊上,从尼沙布尔最高建筑物的屋顶飞下。在最后一个,他意识到人类真的不具备飞行的能力,然后他就摔死了。

小马过河文子

小马过河文子


答:死于自己的发明,又叫“作茧自缚”,而在西方谚语里,则叫做“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有很多的。

我说两个。

一个非常著名,另一个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非常著名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变法家商鞅。

商鞅推崇严刑酷法,以法治国,他的变法的确给秦国经济带来了发展,但发展起来的经济,主要还是服务于军事,秦国民众生活在一种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之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互相算计。

一句话,秦国的社会风气极为恶劣,统治者刻薄残暴,民众之间尔虞我诈。

当倚重商鞅的秦孝公死了,太子惠文君即位,商鞅的反对党群起诬告商鞅谋反。

商鞅很快陷入了被动。

按照他所制订的秦律,他要证明自己没有谋反,就必须拿出自己没有谋反的证据。

这是一个很操蛋的逻辑,因为,要证明一个人谋反的证据容易找,而要证明一个人没有谋反的证据就很难找。

理由很简单:没有谋反,就是行为没有发生,或尚未发生;行为既然没有发生,或尚未发生,又怎么会产生有证据?

商鞅头一次对自己所制订出来的无厘头法律产生了恐惧。

拿不出证据,怎么办?

难道坐以待斃?

不行。

三十六计,走为上。

商鞅收拾好金银细软,驾车仓皇逃亡。

到了函谷关,天色已黑。

商鞅到客店投宿。

店主要他出示身份。

那一刻,商鞅全身的血液似是凝固了。

他呆住了。

他是全国通辑的一级重犯,出示身份就只能是自投罗网了。

但如果不出示身份,他亲手制订的“连坐法”里明确有这么一条:“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收留者与无官府凭证者同罪。”那么,店家绝对是不能留宿。

商鞅驾着车子,仓皇离开客店,口中喟然叹道:“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商鞅被秦兵擒杀。

惠文君还不甘罢休,让人把商鞅的尸体拉回来,实行了严酷的车裂之刑,五马分尸,然后灭族。

掰完商鞅,再来掰一个知名度很低的唐朝人鱼家保。

唐朝女狠人武则天登上了帝位,“疑天下人多图己”,为消除政敌,豢养了丘神勣、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王弘义、周兴、来俊臣、傅游艺、来子珣、郭霸、吉顼等大批酷吏,实施恐怖政治统治。

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一个铜匦上献。

这个鱼保家不爱读书,常有奇思妙想,是个鲁班式的人物。

他所设计的铜匦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内部分为东西南北四格,开口处可以接受表疏,一旦表疏投入,就无法再收回。东面口称:“延恩”,供献赋求官者投稿;南面口称:“招谏”,供言朝政得失者投稿;西面口称:“伸冤”,供有冤枉案情者投递;北面口称:“通玄”,供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递。由正谏大夫、拾遗、补阙各一人管理。

武则天拍手叫绝,把铜匦被设立在宫门旁边,安排正谏大夫为知匦使,御使为理匦使,受理天下告密文书。

武则天鼓励百姓告密,称:告密属实者,给以封赏;不实者,则免予追究。

于是,告密者蜂拥而至,如潮如海地涌入洛阳城。

魔鬼之门就此打开,每天都有一大批官吏被处斩或罢免,另一大批人因告密有功被提拔升迁。

铜匦的发明者鱼保家由此极尽殊荣,风光无限。

但是,福兮祸所倚。

鱼保家一夜走红,成为了朝廷新宠,很多人怀恨嫉妒。

既然“告密属实者,给以封赏;不实者,则免予追究”,怀恨嫉妒的人本着不告白不告,告了可能有官当的心理,在鱼保家所发明的铜匦里投告密信,指控鱼保家曾为造反者徐敬业设计和制造过许多刀剑弓弩之类的武器。

武则天看了告密信,不由分说,下令逮捕鱼保家。

审理鱼家保的是著名酷吏索元礼。

索元礼以酷刑逼供。

鱼保家屈打成招,不日被当街腰斩。

商鞅和鱼家保都是死于自己发明的人,堪称历史的黑色幽默。

nic-xin

nic-xin

和珅和大人最新发明:交钱顶罪法

和珅在乾隆时期还是很有人缘的,除了深受皇帝青睐,广大同事也特别欢迎他。自从和珅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和珅在众同僚心目中的地位又突飞猛进。

古代历朝也有官员犯了小错被扣几个月工资的先例,但初衷只是想让官员们出点“血”心疼一下,下次不敢再犯,皇上也不会把这点罚款当成财政收入的一种来源。

当乾隆帝要求想办法创收的时候,和珅认为财产处罚比行政处罚效果更好,既能督促官员做好工作,又能通过罚款充实内务府的皇家收入,一举两得。所以,和珅向乾隆建议,根据官员犯错和犯罪情节的轻重,用数额不等的罚款来抵消刑罚。乾隆帝觉得挺好,于是批准执行。

自从和大人发明了用钱顶罪的好办法,官员们再也不用担心官场犯罪了,只要足额上缴罚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死刑都可以改无期了!

内务府总管大臣西宁就很感激这个办法,皇上之前派他出宫做生意,给皇家赚点外快,结果西宁经营不善,反而赔了不少银子。乾隆帝一怒之下要砍他的脑袋,多亏和珅求情,最后处以8万罚款了事。这个数目刚好在西宁承受范围以内,虽说西宁不得不抵押房产才凑齐数目,但好歹保全了性命,事后还写了封感谢信,对和珅表示铭记救命之恩。


后来,官员们慢慢看出了更深的门道:假如自己犯了过失,却主动请求甘愿接受金钱方面的重罚,效果会更好。

河南道巡抚何裕城在一次不小心把香灰撒到奏折上之后,主动请求罚款3万来赎罪。这手笔太大了,连乾隆帝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说没那么严重,交1万就可以了。何裕城发现皇上对自己的态度也从此亲近了不少,即使再犯小错误,天子也更加包容了,于是把这个方法扩大宣传到同事之间,竞相模仿。

再后来,就连没犯错的官员也开始踊跃上交罚款,以预防将来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因为交的罚款太多,皇帝都不清楚内务府的这项收入有多少了。反正乾隆帝六次下江南,沿途建造的30座行宫没有动用国库一两银子。

当然,“议罪银”制度出台后,官场的贪腐之风迅速达到了高峰。和珅也在腐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直至覆亡。

batiqlo

batiqlo

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损有余而补不足。作恶多端,难得善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民国时期的匪首,一旦倒势,徒子徒孙也不会放过他。中国历史上,死于自己发明的酷吏不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专利自己消受,整人治死自己。《新唐书》记载了一个典型案例《请君入瓮》:

武则天当政,善用酷吏整顿吏治。投其所好,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很多酷吏,发明了一系列酷刑,逼疑犯招供。周兴阴险狠毒,精于此道,一路高升,官至司扑少卿,设推事院,与其党羽朱南山等,编写罗织经,专事酷刑。大臣、宗室死于周兴手中者,达数千人,可谓恶贯满盈!

有人告发周兴与左大将军丘神绩勾结谋反。武则天下旨另一名酷吏来俊臣查办。太监送密旨到来府,来俊臣正与老师周兴喝酒。学生请教老师:“有犯人死不认罪,老师有何高招?”老师笑道:“这还不好办?他不招供,就把他装入口小腹大的瓮中,然后放在火中烧,不由他不认罪伏法!”学生一听击掌叫好。

来俊臣转身到后院,令手下按部就班。酒过三巡,来俊臣认为火候到了,带周兴到后院,脸上甜蜜的笑容消失了,冰冷喝到:“有人告发你谋反,圣旨令我查办,请君入瓮!”周兴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竹筒倒豆子般招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以整人开始,以被整死结束。念及周兴清除异己有功,武则天没杀他,流放充军。恶贯满盈,仇家太多,周兴在流放途中被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而酷吏来俊臣后来也没得善终,可谓前仆后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主,若认为侵权,告知删除,谢谢!



不相信 不怀疑

不相信 不怀疑

在美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名叫小托马斯.米基利的发明家晚年死在了自己的发明下,他的一生因为发明获得了一百多项的专利,而在他的众多专利中,有两项与化学有关的发明使得他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发明巨星,为他斩获了无数的荣耀,使人们对他投去了海洋一般广阔的赞誉。



但是随着他这两项发明的弊端被人们发现,他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世纪恶魔,被人们万分的唾弃,瞬间从造福世界的发明家转变为了贻害无穷的历史罪人。

他的这两项发明分别是曾经流传整个世界的汽车抗爆剂四乙基铅和覆盖全世界的冰箱制冷剂氟利昂,这两件发明在当时刚出现的时候因为良好的功效,当即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为米基利带来了无数的利益以及名声。




使米基利被封神以及身败名裂的抗爆剂

米基利原本是化学科目的门外汉,他的发明主要是工程类的发明,就是发明一些实用的机器、以及特殊的零件,跟化学丝毫搭不上关系。

不过在米基利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实验室工作后,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开始从对化学的一知半解慢慢通过学习成为了资深的化学家,然后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指定下,他开始研究起了汽车的抗爆剂。



最终在1921年,他为通用公司研究出了一种比起以往所有抗爆剂作用都要强大得多的抗爆剂,这种抗爆剂就是后来整个世界都有名的四乙基铅,在流传开来后,这种抗爆剂被人们加入了汽油中,以防止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产生爆震。

铅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对自然环境、对人体都有很大的毒害,米基利在研究、合成出这种化学物质后,他是知道里面含铅成分的,也知道这种物质对人的伤害有多么巨大,但是他和通用汽车公司为了利益,将这种物质的危害隐瞒了起来。

为了让人们不对这种物质产生疑虑,他们还专门把四乙基铅中的铅抹去,特意改名成了乙基,这样才好推广他自己的发明。

因为通用公司也为这种抗爆剂良好的市场前景看好,所以在他们的推广下,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生产这种物质的公司,不过在他们开办工厂生产这种物质没多久,就有两个人因为铅中毒死在了生产中。

后来他们通过改变生产方法,想解决掉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方法不合理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又死了五个人,有不少人更是因此铅中毒患上了重病。

在事情被媒体捅出去后,美国公众开始质疑起了这种抗爆剂的安全性,而米基利作为这种物质的发明人,在通用公司的要求下,他召开了记者会向媒体解释了这种抗爆剂的安全性。

在他的说法中,这种物质是不含有毒性的,工人们是因为其他问题才死亡的,为此他拿出了装有这种抗爆剂的瓶子,放在鼻子旁吸了整整一分钟。

他通过伪装,很好地欺骗了所有记者、也很好地欺骗了所有的民众,使得人们开始对他的发明产生了信心,使得这种有害的抗爆剂大规模推广了起来。

不过他在吸了一分钟这种气体后,他却没有好受太多,在此后的数年中,他因为铅中毒身体用了好几年才缓过来,这也是他欺骗民众的代价。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得知米基利是完全知道这种抗爆剂的危害以及亲身感受过的,不过利益使他忘记了一切,所以他安然享受起了这种抗爆剂为自己带来的利益中。

这种抗爆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被全面禁止的,在这几十年的过程中,因为抗爆剂在汽油中大量使用的原因,使得美国以及欧洲很多地方空气中铅含量大量超标,超过了以往铅含量的600多倍。对臭氧层破坏巨大的氟利昂也是米基利的手笔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他发明的氟利昂,氟利昂的发明是在通用公司的要求下,米基利才发明的。

因为通用汽车公司想进军家电市场的原因,所以他们让米基利发明一种可以取代市场上所有原有制冷剂的新型制冷剂,于是在米基利的研究发明下,影响了大半世纪的氟利昂就横空出世了。

氟利昂在出现后,就势如破竹地击溃了市场上所有的制冷剂,遍及到了全世界所有使用生产空调、冰箱的地方。

氟利昂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不过这种危害与米基利的前一种发明不同,氟利昂的危害并不会直接造成人的中毒死亡、也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任何不适,但是氟利昂却能对整个地球的生态圈造成巨大的影响。

人们在使用了氟利昂之后,氟利昂的气体会飘到天空中破坏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使得大气层中出现了一个个的臭氧层空洞。

就如同是保卫世间安宁的结界被魔法物质腐蚀出了一个个小洞一样,然后紫外线就像邪恶力量一样疯狂渗透进入地球,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氟利昂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开始流传全世界的,在使用了几十年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世界才开始限制起了氟利昂的使用。

90年代晚期才全面禁止了这种物质的生产,不过虽然停止了氟利昂的生产,但是因为氟利昂的影响是持久性的,所以臭氧层中的空洞却是仍然存在的,这些空洞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被地球给修复掉。

在2003年,经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氟利昂造成的臭氧层空洞仍然有着2500万平方公里,只比我国和俄罗斯的面积加起来少了100万平方公里,可见这种物质对地球的影响之大了。

死在自己发明下的米基利

不过我们说了这么多,其实米基利的死与这两件发明没有太多的关系,以上只是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此人的生平,米基利的死亡发明是他为自己设计的一项小发明。

因为他晚年患上了脊髓灰质炎,所以腿脚开始变得不大好使起来,就连上床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他为了解决这个让自己烦恼了很长时间的难题,他就专门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辅助自己爬上床或者在床上活动的发明。

这个发明主要用到了很多的绳子以及滑轮,米基利正是在使用自己这项发明的时候,被绳子缠住了脖子,在行动不便挣不开的情况下,活活被自己的发明给勒死在了床上的。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死在了自己发明下的人,他的两项主要发明曾经毒害了世界,在他的第一项重要发明中,更是因此有数人葬身在了这项发明中,从这方面来看,他身上是背负着罪恶的,氟利昂的发明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副作用的原因,所以我们也不能说什么,但是他的第一项发明他是知道危害的,在知道危害的情况下,还不管不顾地为利益害了这么多人,因此他的死是死有余辜的。

pprd

pprd

中国人自古重视发明创造,有的人为此而献出生命,比较突出的例子是万户死于自己发明的土火箭,一是冯如死于自己研制的飞机。

冯如,号鼎三,广东恩平人,清光绪9年(188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冯如,就好动手动脑,曾用火柴盒制造轮船模型等。

1899年,在美国三番市(今旧金山)做小本生意的舅舅,劝他赴美谋生,12岁那年,冯如告别祖国和亲人,来到三番市做工。1901年又转往纽约做工。

在美国,他看到美国的生产工艺和机器设备都很先进。认识到中国要由弱变强,必须学习制造先进的机器设备。于是他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中,节省出钱买了不少机械学方面的书籍,每晚刻苦钻研。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掌握了三十多种机器的构造和性能,还发明了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自己做了一种无线电报机,电码灵敏准确,能收能发,还曾售出过几台。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祖国和同胞饱尝了战争的灾难。

冯如向同伙说,日俄战争遭难的是中国,中国必须制造出的飞机,倘若有千百架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就可以对付入侵者了。

他慨然感叹:“我听说兵器中最利害的莫过于飞机了。势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无宁死。”

1906年,他又回到三番市,向当地华侨筹集到约一千美元,准备创办飞机制造公司。

1907年9月,他在奥克兰租了一间厂房,主持研制工作,他屡次试验,屡次失败。

有一次,飞机上升到数丈高空中突然坠地,冯如侥幸死里逃生,但他毫不退却,继续翻阅和收集大很多飞机结构图纸,研究改进方法。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一架经过他改进的莱特式飞机,飞机的机翼、力向舵、螺旋桨和内燃机等全部零件都是自己制造的。在奥克兰市上空飞行了792米,从此揭开丁中国航空史的第—页。它的航程是莱特兄弟为首次试飞时的三倍多,西方为之震惊。

9月23日,加利福尼业一家报纸,以醒目的标题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报道了冯如这次试飞的经过和改进飞机的计划。

冯如随即倡议创办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旅美华侨鼎力支持,10月份公司成立,冯如任总机械师。

1910年,冯如造出了一架性能优良的“顿异前制”的飞机。

这时正在美国奔走革命的孙中山,观摩了冯如的试飞表演,非常高兴,他向冯如表示祝贺,并勉励他说:“爱国救国的大有人在!”

在孙中山和爱国侨胞的勉励下,冯如加倍受鼓舞,很快又造出一架性能更佳的飞机。

他亲自驾驶飞机,创造了当时航程32公里,时速24公里、高度210米的世界记录。

他成了第一个自己设计、制造飞机,并飞上天空的中国人,他成了中国的莱特!

这一年,冯如参加了国际飞行竞赛大会,获得了优等奖。

1911年2月22日,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

冯如一贯主张的“壮国体,挽利权”,作为公司创立的宗旨和经营原则。随后,冯如放弃美国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拒绝了美国人的重金招聘,毅然起程回国。

3月22日,他同公司的三名助手,带着两架自制的飞机和制造飞机的机器设备抵达香港。他说:“我要把飞机贡献给祖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州光复。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冯如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毅然参加了广东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担任中国最早的一支革命空军的领导工作。

为普及航空技术,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的燕塘操场进行飞行表演。

他由燕塘墟起飞,凌空而上,高约40米,往东南飞行约2.5公里,观者塞途、掌声不绝,突然飞机急速从空中坠地。

冯如倒在血泊之中,头、胸、股各部均受重伤,弥留之际,他还说:“要飞行,难免总会有牺牲的,你们要继续飞行!”

冯如虽然是死于自己研制的飞机,是为中国的航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冯如的名字载入了中国近代航空史册。(图源网络)

昙台桑

昙台桑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