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你觉得金庸先生伟大在哪里?

提到的作品

[作品]侠客行

《侠客行(珍藏本)》内容简介:传说中的侠客岛每十年派出赏善罚恶二使来中原,强邀武林各派掌门人赴岛喝腊八粥,而去了侠客岛的掌门人又个个杳无音信……自小无名无姓、被唤作“狗杂种”的少年石破天因外出寻母而意...

金庸

[作品]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旧版)》一书讲述的是闯王李自成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后人和闯王军刀的故事。当年闯王兵败九宫山,将藏有复国宝藏的闯王军刀交给四大侍卫之首胡侍卫保管,苗、范、田三位误以为他卖主求荣,将其杀死。...

金庸

[作品]书剑恩仇录

“以最正宗的香港明河社旧版为文字底本,参校台湾远流旧版、大陆三联书店版,订正以往版本中的讹误、脱漏,最大程度还原旧版经典作品原貌。”(就是三联版的校正版)

金庸

[作品]神雕侠侣

南宋年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大侠郭靖带领城内军民殊死抵抗。郭靖义弟杨康的遗腹子杨过投身古墓派 ,并与师父小龙女展开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师徒之恋。欲杀郭靖为父报仇的杨过,最终却感于郭靖 “侠之大者、为国...

金庸

[作品]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套装共5册)(旧版)》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天龙八部(套装共5...

金庸

[作品]倚天屠龙记

小说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

金庸

[作品]笑傲江湖

名门正派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只因心性自由、不受羁勒,喜欢结交左道人士,被逐出师门,遭到正宗门派武林人士的唾弃而流落江湖。令狐冲依然率性而为,只因正义良知自在心中。后来他认识了魔教圣姑任盈盈,两个不喜权...

金庸

[作品]三剑楼随笔

查良镛(金庸)、陈文统(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在本书所收的七十余篇随笔中,或谈文史掌故、名人逸事,或评琴棋书画、诗词联谜,或论神话武侠、剧影歌舞,总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而篇篇自成格局,每多神来...

金庸

[作品]白马啸西风

吕梁三杰霍元龙、史仲俊、陈达海为抢夺一幅埋藏宝物的高昌迷宫图,带人与师妹上官虹及其夫白马李三交手。 由于寡不敌众,李三夫妇一直跑到回疆,仍没摆脱追踪,夫妻顽强抗战,手刃数名强敌,杀死史仲俊,双双战死。...

金庸

[作品]鹿鼎记

《鹿鼎记(珍藏本)(套装共5册)》是金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

金庸

[作品]碧血剑

《碧血剑》当代著名作家金庸著,著于1956年,是金庸的第二部武侠小说。至今为止,已经过三次修订。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本书讲的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故事。 × × ...

金庸

[作品]兰花花

在目前的钢琴教学及演奏中,大量选用的还是外国作品,虽然钢琴这件庞然大物在近年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但在钢琴教材与钢琴演奏曲目的大众化和民族化上还是相对滞后的,特别是在学习钢琴的初,中...

刘聪

[作品]三恋

“三恋”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以“荒山”、“小城”、“锦绣谷”之列发表于《十月》、《上海文学》和《钟山》。其实并不有在内地单以此三篇合一集出版,但“三恋”的说法还是很自然地叫开了。我想其间应推“小城”为...

王安忆

[作品]明报周刊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

[作品]绝代佳人

绝代佳人,ISBN:9787531718574,作者:王梓夫

王梓夫

[作品]新晚报

書影係「新晚報」附送的《良夜》週刊1978年2月8號

叶笃初等

最新跟帖
晴空乱流

晴空乱流

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夹杂着中国的历史洪流,附带着民族坚毅不屈的性格,读之如饮烈酒,细细品之也能更近一步天地,他的作品不光是江湖打斗,腥风血雨,更多的是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情怀。

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任盈盈、乔峰段誉、东邪西毒等等,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也竖立了一部部经典相传的武侠小说,他构造了一个全中国人都认同的武侠世界,所谓的“江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先生留给时代最好的礼物,他赋予每一部武侠以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了传奇。

从他对江湖世界的架构,足可见老先生知识广博,包括对历史的了解非常精湛,特别是元明时期和清代,这点从他的小说当中可以看到,从他的谈吐当中也能看到他对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的造诣。而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人文的功底,金庸先生不可能对社会问题那么关注,参与度那么高,更不能写出那么多能够流传千古的武侠小说。我们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里面首先讲到的是仁,他的仁爱精神和他的侠肝义胆都能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出来。

小白

小白

开创了一个武侠时代,满足江湖儿女的幻想!

我是冬瓜冻死你

我是冬瓜冻死你

个人觉得金庸老先生的伟大 在于他老人家把他此生所学,完全展示于武侠世界里了。武侠世界涵盖了华夏五千年文化历程 人物特性非常鲜明!老先生是吃过很多苦的人!

旭旭--Meliss

旭旭--Meliss

金庸就文學作家而言,只是新派武俠小說中的佼佼者,也可以説是目前為止第一人,但不能算入偉大一類,那過譽了。金庸武俠小說的特色,是形式和內容都極其多樣,中華古代文化藝術許多方面都有涉及和描寫,讀之多少有點人文收穫,思想較其他人深一些。與歷史結合緊密尤其是第一特色,很多讀者喜歡歷史也是從讀他武俠小說開始,這應是金庸武俠作品的一大功。金庸的武俠小說,讀過之後,印象深刻,人物和情節絕大多數不會弄混。反觀古龍,不要説配角,連主角都容易搞串,情節會重複不説,還專搞匪夷所思、故作深沉,角色有限,總離不開女人和酒,思想淺薄,背景模糊,武俠小說而無武——所謂的一招制敵,交戰時間跨越半部書,大量回憶,交戰無細節,總是“看不清”,還無法招架,全是虛寫。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作品多,但出彩的少,武打只有招式名稱而無細節,糾纏於男女感情,這就低了一層。

000000a

000000a

金庸先生不光是武侠的造梦者,还是无可比拟的大师,他让我们相信如今世界上还是有人能写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的小说中夹杂着中国的历史洪流,附带着民族坚毅不屈的性格,读之如饮烈酒,细细品之也能更近一步天地,他的作品不光是江湖打斗,腥风血雨,真正懂金庸的人,都觉得这些只是旁枝末节,他的小说有两点最为优秀。

一是光怪奇绝的想象力,段誉无意闯入琅嬛福地遇到神仙一样的雕像,张无忌从猿猴的肚子中得到九阳真经,杨过跟随神雕发现剑冢,这些写奇遇的套路各不相同,不似现在网络小说千篇一律,谁又敢写丐帮帮主帮契丹平定叛乱,南宋傻小子为成吉思汗立下汗马功劳,元末明初就有人到达北极,一个江南小厮居然跟康熙帝称兄道弟,金庸在极不合理之处写出极为动人的情节,这不但需要一流的文史功底还需要超乎常人的创造力,金庸都做到了而且很出色

 

二是文学笔法,金庸的人物描写除曹雪芹外无人可比,这不是一个粉丝的吹捧,而是客观事实,乔峰的出场就是如此,作为金书第一男子,刚出场就征服了所有读者,《倚天屠龙记》对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描写,当真是寥寥数笔,尽显英雄本色,写屠龙刀“无声无色,神物自晦“,倚天剑”寒芒吞吐,电闪飞星“你瞬间就能感觉到其令人着迷之处,这些感觉你只有看书的时候才有,这就是金庸小说比其改编的电视剧更好的地方,《天龙八部》与《雪山飞狐》入选教材,这也说明了大众对他的认可。

 

金庸迷遍布华人世界,其中影响最大就是邓小平和马云,邓公是刚开始小说在明报连载的时候就让人从香港捎回来看,香港回归前夕,政府需要会见一些香港政治界与文化界的名人,第一个会见的就是金庸,邓公还亲自为金庸点过烟。马云是金庸最有钱的粉丝,众所周知,马云的自号风清扬,而且公司创立之初,马云就说公司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武侠小说中正面人物的花名,他的继任者张勇花名逍遥子,还有很多例如北大教授孔庆东,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等。

 

金庸与梁羽生,古龙齐名,梁羽生是他武侠创作路上的引荐人,古龙是金庸的忘年交,但是梁羽生小说在描述历史之时文笔繁冗,古龙述说江湖浪漫又极精简,金庸结合二人之长,其中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这几部是后世很难超越之作,连《白马啸西风》《雪山飞狐》这几个短篇都写的极其动人,金庸还有一个能力在当时也是一绝,就是写社评,他的社评从对娱乐新闻的见解和政治局势的判断极为出色,当时在明报之中武侠小说与社评是两个最大的卖点。



走林的林

走林的林

不要滥用词汇。建议你先去察察字典。先搞清伟大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应该怎么用,什么人有资格用。再来提问。

下下站柏林

下下站柏林

给几代人一个荡气回肠的梦。

路小娜

路小娜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2][3]

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4]。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5]。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6]。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4]。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7][8];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9]。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10]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11]

中文名

查良镛

外文名

Louis Cha

别名

金庸(笔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人物关系

林乐怡

妻子

查传讷

女儿

查传诗

女儿

查传倜

儿子

查传侠

儿子

朱玫

前妻

杜治芬

前妻

徐禄

母亲

徐志摩

表哥

回顾金庸的一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进入江湖

热点关注

人生离别 少年离家、顶峰封笔、别父丧子、红颜挚友,金庸生命中的十次离别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辞世,享年94岁。人的一生,注定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而在终极别离到来之前,金庸先生也已经历了无数次人生别离。...

TA说2018-10-31

人物经历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12] [1] [13] ,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2] 家世系浙江海宁查氏,其家为书香门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3] 。

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1937年(另一说1936年),金庸从袁花龙山学堂(现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2]

1938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2]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金庸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2]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张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2]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2]

共3张

金庸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1946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秋天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4] [15] 。

1948年,毕业后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16] 。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2]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2]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2]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7] 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qqshirely

qqshirely

金庸先生用他的武侠世界告诉我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告诉我们闯江湖要侠肝义胆,为人要重情重义。这是独特的中国武侠气节,行侠仗义,拔刀相助,生死相许这些都是金庸先生想要我们传承下去的武侠精髓,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来说,侠与义,情与爱已经渐渐远去,这是中华文明的倒退。

LPs笑忘書

LPs笑忘書

金庸先生的伟大在于其为人们留下了十四部经典武侠小说作品。金庸先生的小说必然会成为名著,后世看来是足以与四大名著相提并论的。他讲中国文化用武侠故事讲出来,那么生动!那么感染人!

antma

antma

不覺得,衹看“蒙太奇”手法的熊耀華……

兔宝宝

兔宝宝

伟大两个字不适合金庸

noraren

noraren

谨以此文,缅怀金庸先生,和一个文学时代。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4部武侠小说,开启一个精神文化的时代。很多人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金庸是中国近现代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作家,创造了无数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

凡有华人处,无不读金庸。

“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

01

金庸先生走了,他的书还在。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笔下的大侠,大都有厚道诚恳的品格,为国为民的胸怀。

在他的小说中,男主角很多都是“笨拙”的形象。正如他笔名中的那个“庸”字,平庸、驽钝,反而成了一种天赋。

从郭靖、段誉、张无忌,到石破天,无一不是厚道到“笨拙”的人。

就连桀骜不驯的杨过,洒脱不羁的令狐冲,飞扬勇决的萧峰,甚至是出身青楼的韦小宝,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显得厚道有余。

一个人的作品,折射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无论影响力有多大,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高,金庸也只是说:“写这种小说,自己当做一种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

从他的嘴里,经常说的是“无论如何不敢当”,“我不是写得最好的”。

论才华,金庸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但他不是唯一的,并非举世无双。

决定一个能走多元,最后有多大成就,往往不是才情,而是做人。


02

很多知道,王朔骂过金庸。

王朔说金庸的作品,语言教条死板,情节重复,行文罗嗦……列为香港“四大俗”之一。

金庸却说,“四大俗”之称,闻之深自惭愧……不称之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

“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相识。王朔的小说风趣幽默,反映了一部分大都市中青年的心理和苦闷。”

这是一个大师对一个作家正面的评价。

在语言上,在所谓的论战上,金庸先生看似吃亏了。

古人说,吃亏是福。金庸还是华人世界的金庸,我们不会因为一人一言,而不去读金庸。

一个人的厚道,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一个人的厚道,既炼成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高尚和可贵的心态。

金庸小说《侠客行》中,引用过李白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说的应该就是金庸吧。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谨以此文,缅怀金庸先生,

lisalee

lisalee

他写的江湖就是现实,他写的人物处处有大家影子,他看得清楚,活的明白!每个找到自己影子的人都能会心一笑或者得到启发,这难道不牛皮么?[灵光一闪]

琦琦

琦琦

曾经很迷金庸小说,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人入胜,及至拍了电视剧变便索然无味,发现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无厘头的爱恨情仇,打打杀杀,倍觉无聊。后来参加他的小说研讨会,与金庸一起近距离接触,其为人并不坦诚。新武侠就此终结!

乱弹

乱弹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