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vanilla
因为囊括面大,涉及文化范围广。对传统国学描述精巧,从个人情怀到家国范畴理解详尽。
男女情诚,兄弟情真,夫妻情切。父子情同,师徒情深。人物丰满,性格不虚。在一定的时代产生了一定的辉煌。
放之现代、网文充斥,可以算上品,但极品不可得。因为极品在于传阅、认同。

shayne
金庸的小说完成了我们儿时的武侠梦。深入人心。

炜捷Aaamy
个人认为,金庸的武侠作品迎合了一些社会心理。一是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的爱国热情因特殊历史原因出现过起伏。但人们的爱国思想并没有消失。而侠之大者爱国爱民的武侠精神,可以让读者在武侠的世界里惩奸除恶保家卫国。另一种社会心理来自人性方面。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或时段,会产生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冲动 但现实中这是不被允许的。而金庸的武侠,提供了这个可以酣畅淋漓的世界。

三个相爱的少年
金庸武侠是开创性的,它首次给人们确立了清晰的江湖概念,以及开创性的武林门派!之前的那些小说多为侠义小说。像三侠五义、水浒,把江湖概念没有明确的确立出来,多是游侠性质。而金庸小说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把江湖具体化了,再也绕不开各个门派,也把武功描述的更加浪漫与夸张,而且极为丰富的武林绝学也是之前所不曾有的。而且金庸武侠并不止于此,而是进一步与中国儒家传统相结合,其内包含了更深家国情怀,在描写手法上也更加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内心世界。总之他做到了武侠小说最正统的文学观赏性,正统文学小说里,最富有浪漫情调和热血的武侠!见笑,我的一点愚见,来点个赞鼓励下吧

dodoleevip
首先,可以当故事书看。
进而,可以当武侠书看。
再进,可以当讽刺文学看。
最终,可以当思想文化书看。

几米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饱满,故事逻辑清晰紧密,读来往往令人欲罢不能,拍案叫绝。数十年来,他的多部作品被反复翻拍,书籍发行量更是超过千万,很多作品都成为了一代武侠经典。
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没有金庸,就没有中国武侠。我觉得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在中国武侠小说界的地位。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如此受欢迎,我觉得一大原因是因为通过读这些小说,你能感受到一种超绝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广阔感。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带你进入了一个武侠的世界,这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有的只是江湖英雄,快意恩仇。
对许多人来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陪伴了他的青春岁月,甚至影响他的人生观。
其次,读金庸先生的小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作品文笔精妙,特别是一些武侠打斗的场景,描写的十分精彩,读这些文字就像亲眼看到一样。你会为其中的神仙眷侣终成眷属感到开心,你也会为英雄战死沙场而落泪,读到精彩处有时候能让人热血沸腾。
第三,金庸先生的小说受众面积极广,不管男女老少,都乐于读他的武侠小说,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金庸的小说题材十分丰富,不局限于某一类。
最重要的是,金庸的小说弘扬的都是惩恶扬善的正能量主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它不仅仅丰富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内容,更突出了中国武侠的精神,这才是其作品畅销不衰的真正原因。

五月天sophia
金庸老先生带给了我们几代人的记忆,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心中的武侠都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武侠的世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写的作品,每部都十分经典;他笔下的人物,各个都鲜明突出。
之所以人们如此喜欢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个人认为他的作品有些与国人千丝万缕的关系:
1、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完成的。
金庸的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江湖纷争,而是建立在中国某些的朝代上面,这样读起来,让我们更加有亲切感,更加有真实感,感觉古代就是这样的江湖。
最典型的电视剧就是《射雕英雄传》和《倚天屠龙记》。前者中的郭靖不仅在江湖中武功卓绝,更是一位守护襄阳的大英雄,抵抗着大金的侵略;后者张无忌也是和元朝的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赵敏更是一位元朝的郡主。等等,所以这些小说,读者读起来,会有更大的接受度。
2、金庸作品中宣传的武侠精神与中国文化赞扬的精神相契合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笔下的大侠,并不是单纯的武功天下第一,而是还有着家国情怀。心怀天下百姓、黎民苍生,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这才是大英雄。这样的精神和中国的文化是一样的,中国文化的“侠”者,正是这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这些都有着胸怀天下的气魄,都是民族的英雄!
3、金庸的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十分强
他的每部作品都特别精彩,跌宕起伏,伏笔不断,让人忍不住地往下读,而且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好与坏,每人人物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更是一个个无奈的现实,推动着故事的情节的发展。
代入感特别强,读者总是跟着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起起伏伏,让人感觉置身其中一样。所以,“凡是油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弗莱德王
我也跟你一样的,平时并不看武侠小说,但金老小说拍影视后特喜欢,小说里都有一个类似自己性格的人物,那个人物影响着我们。我文采不好但尽力回答了,希能此条能获得优质回答,祝你和家人身体健康!!!

蓝色海洋
无限夸大,开了文学作品超越现实的先河,迎合了幻想者猎奇心理,开启了后來者文学创作冲破默守陈规的界限,进入一个暂新的文学创作天地,使文学创作视野更加井阔,对现代影视业起到了很如引导效果。

不负荒唐
快意人生,潇潇洒洒走江湖

季小忆
关于此问题,我想用数年前,金庸先生尚健在之时,写的三篇关于其人其作的文化评论进行回答,以期说明金庸小说对我们两三代人的巨大影响及评论其在当今与未来于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家之言,请各位金庸迷指正。
【金庸离世界文学大师多远(一)】
权杖朽在泥土,思想与艺术却亮在天上,人类得以在喘息间获得美丽的存在。
——邓箫文
很自然地想起金庸,想起的其实不是金庸其人,是金庸的笔下世界。如烟的文学及文学史,唐诗宋词、四大古典名著、鲁迅以外,近年想起最多的,是金庸,特别是梁羽生羽化而去的这一年以来。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剑客失其二,硕果尚存的金庸在日渐高升的峰顶上内心想必是环顾无人故交零落的寂寞。
(一)
无所不在的金庸
无缘相识金庸,金庸却无所不在。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他的经历有关,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会承认。
那是一次体育课。因为下雨,改在课堂上本应是跑跑跳跳的体育。虽然是小学四年级,我们的体育老师却不比我们大很多。至今佩服他的创意:在体育课上做说书人,讲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至今记得他讲到郭靖六岁时白白胖胖、憨厚老实的可爱样,为了加强趣味性与易于理解,将班上一位白白胖胖、憨厚老实男同学比划成郭靖的现实版,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
人生总会有许多超出意料的事。这位老师绝对想不到我们津津有味的结果是,全班的小男子汉在整整一年里经常谈论射雕,只要有谁讲出以后的故事发展,其他人必定羡慕,拿他当英雄看待,似乎不是众人的江湖而是此人的江湖。道理很简单,知道后续故事的人手中掌握着资源,资源的分配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平等过。1985年,金庸热琼瑶热才传入大陆三数年,正当其时。那时除了小说还有小人书,有钱人家的孩子肯定得风气之先能买得起可以抢先看得到。
及待略长,上初一时,终于从同桌一陈姓同学手中借到一本,书名忘了,说的是一位女侠以琴声快意恩仇,这是人生读到的第一本武侠书,似是一口气读完,十分过瘾。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想方设法到处借阅,一拿到手,如获至宝,比那些正儿八经的书有趣多了。发展到后来,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写武侠小说,于是干脆专门买了本厚厚的笔记本,手抄金庸、古龙的精彩描写——没有梁羽生的。一本记不下,抄了两本,那时想,好好学别人的写法,积累素材,为以后开笔做准备。
想不到倒是同桌的陈同学先写开了。这家伙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作文不怎么样,大部分功课不及格,却天天趁着上课时在课桌上写他的武侠小说。他的套路很简单,要么镖局走镖,要么是寻宝,要么是不知所谓的恩仇,典型的陈青云写法,小说人物的名字千篇一律都是班上或隔壁班的同学,根据他的喜好为大家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角色,胡闹了一年,我们班每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着他的胡闹在故事中“被扮演”了无数的不同角色。由于同桌的便利,每次都是他这些杰作在世上的第一兼唯一读者,每次写完,通常等我看完写在练习本上的这些杰作,绝不停留,马上销毁,倒是爽快。这些趣事,在此前的文坛旧事曾记大致述及。有时想想,如果当年不是销毁,而是留存下来,又如果,再走一步、两步,真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会不会真的变成武侠作家,而不是现在据说四处奔波才勉强保暖的小生意人?
我当然也没成为武侠作家,至今没动笔写过一段武侠故事,手抄本在某一年不知所踪,走进脑海里,成为少年时代不灭的印记。这段经历,也许是世上唯一的版本,可以入选顶尖级武侠迷。你可以痴迷武侠小说,却不会痴迷到手抄里面的内容;你可以痴迷到手抄里面的内空,却不会痴迷到手抄两大本。
当然,始料未及地影响了我的一生。里面的文字,文字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写作手法起了潪移默化的功效,尽管后来绝对不主动看的是香港作家写的任何作品,绝对不主动看的是大陆近年来出现的小说,唯金庸例外。忘不了从一个低两个年级校友手上借阅厚得象砖头的《神雕侠侣》的狂喜,在被窝里打着电筒几乎通宵阅读,为杨过与小龙女的悲喜而悲喜;忘不了日落时分坐在门前木堆上津津有味看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与圆润潇洒的《楚留香》。
从小习惯于代位阅读,一度痴迷到整天代位活在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里,加上大量阅读唐诗宋词、痴爱文史哲,看现实世界总是觉得哪些地方不太妥当。“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在世俗中淡淡的伤感就此不知不觉中养成。
随着时光推移,竟然发觉金庸影响的不分男女老幼不止一代人。
1996年,以“青年诗人”受邀上武汉文艺广播电台蓝静书屋节目接受专访。此前,为了直播效果达至默契,主持人三天两头约见,或一起打球。她桌上显眼处赫然摆着金庸小说与关于金庸的书籍,这自然成了我们聊得特别多的话题。原来年长几岁的蓝静同样深受金庸影响,深自惊喜与亲近。
及至后来互联网的出现,各种有关金庸的评论、论坛不断涌现。金学研究者之外,“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迷”竟是这样的势不可挡,分布在各个层次,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在饮水处醉看晓风残月时,应想不到千年后会有晚辈在作品普及程度上超过自己。据北大孔庆东教授考证,金庸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世时读者数量过亿的作家。
与梁羽生同地同年写作的金庸,想不到煮米能煮出金条,煮出丰碑,封笔三十年仍健在的今天更是不断身不由己“被登”上各种名目的荣誉高峰,卓然为成名于武侠小说却超越武侠小说领域的第一人,远远将古龙、梁羽生甚至所谓的百年来有数的“雅”文学大家抛在路上。
阅世日深,越是不自觉将世情世事比照金庸笔下蕴藏的人物、故事与思想,不自觉想起与金庸有关的一切,深感其文学家的功力、哲人的深远与宗教家的悲天悯人情怀,暗自庆幸中国向世界贡献了金庸。
文学的金庸。永远的金庸。
2010年5月2日

熊惠惠
我看了很多遍,管他别人喜欢不喜欢。我就喜欢。

逆光奋斗背包客
一个字,也是最大的秘籍—“爽”,看的非常“爽”。
看到内力尽废,被师父逐出师门,青梅竹马小师妹又移民别恋的令狐冲,最后却阴差阳错练成独孤九剑,身边还有比小师妹更美武功更好的任盈盈陪伴—爽。
看到老实心善,父亲早亡的郭靖种种奇遇变成郭大侠,而结拜兄弟,阴险狠辣的杨康却不得好死—爽。
看到跌入山崖,受尽欺负的张无忌掉到山洞里练成九阳神功,回到光明顶大战群众豪不胆怯—爽。
看到从小就被全真观道士欺负,被黄蓉误解的杨过,最终变成神雕大侠,而其最爱的小龙女身中绝情毒后居然没死,两人于十六年后再度相遇,花好月圆—爽。
看到韦小宝从一个卑微出生身份的人,一步步逢凶化吉,从一个青楼小哥成为权倾康熙朝的爵爷,并最终和所有所爱的人冰释前嫌,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也抱得美人归—爽。
我们之所以这么喜欢金庸的小说,是因为我们喜欢看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是命运悲惨的人,一步步成为大侠,成为金字塔巅峰。所有当年没有报的仇,都报了,所有当年被误解的事都解开了,所有当年看不起你的人,最后都来跪舔并佩服。这是每个平凡的人最终内心都渴望的,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比如说掉进山洞就能中500万这种,可能么?
金庸给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建造了一个成人世界的童话,使得人们对此迷恋沉沦。
当然了,与之相反的,《雷雨》开头就惨,后来更惨,喜欢的人不多吧;《骆驼祥子》出生就卑微,即使通过不断努力有过辉煌,结果最后还是一无所有,什么都没变。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你就不喜欢了吧。

老强
谢谢邀请,我试着回答看看:
我是一个老实人,小时候身体非常差,打不过别人,吃了亏大多数是口里咬牙肚里咽,又不好意思回家告诉父母。这时我的潜意识里肯定就存在一个为我出气的大侠,当时我是不明白的。
后来读到《飞狐外传》,看见凤天南那么欺侮菜农钟阿四,少侠胡斐毅然出头痛扁了恶霸凤天南和他手下的恶奴,我的心里真的是太解气了。我把我代入到弱者钟阿四的身上,而以前打我侮辱我的人自然就成了凤天南和他手下的恶奴。恶霸凤天南被扁,我也觉得胡斐好像在替我狠揍那些打我侮辱我的坏人一样。我的心里平衡了,舒坦了。从此迷上了金庸小说。
别笑我阿Q精神啊。
读《天龙八部》的时候,我觉得我和段誉非常投缘,段誉有些书呆子气,正好我也有,我们真的说得上是臭味相投。段誉结识了钟灵和木婉清。特别是木婉清,她生性泼辣,对感情非常激烈。她开始折磨段誉,我的心里还很不以为然。后来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发展,在强大的南海鳄神的威胁下,木婉清毅然决然地掀开自己的面纱,向段誉表白了自己的爱情,一生一世的相许。
当我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是非常感动的,男女互相爱慕,人之常情。何况那时候也朦朦胧胧晓得欣赏成年女子的美了。
读《射雕英雄传》,我先是猎奇,猎什么奇呢?江南七怪的诸般技能。
如柯镇恶明明是个瞎子,还能用铁杖抵住落下来的沉重酒缸。酒缸并不跌滑,还能急速大转圈子,钢杖微一用力,酒缸稍偏,酒水如线般倾泻而下,瞎子仰头大口喝酒,并顺利将其打回。瞎子的任务完成。
余下就是善于偷摸坏人钱财的肮脏书生、骑术精湛的矮子等一一献技……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让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再写到主角郭靖的母亲李萍在坏人段天德的胁迫下流落到蒙古草原。
李萍在冰天雪地里生下郭靖,从此,开始了射雕英雄郭靖的传奇人生。
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看点就是张无忌跟蝶谷医仙胡青牛学医那一段。胡青牛颇能医治那些异古奇怪的疑难杂症。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对于医学的执着精神令我感动不已。为什么我对于医药方面如此感兴趣呢?因为我幼年多病,刚好我的爸爸有一本他自己手抄的中药书。有事没事我就拿来翻着玩,虽然不能说久病成医,但却养成了我对中药的浓厚兴趣。
因此我一看到《飞狐外传》里面的程灵素神乎其技的医术,和她亲手培植草药,非常爱干净的个性,我就不由自主地痴迷上了这个身材瘦小,满脸菜色,却又聪明得令人恐怖的小姑娘。
就说到这里吧,算是我对金庸小说的一点浅见。

youbu
武侠是成人的童话。人们怀着良好的愿望,而赋予弱者一些技能,使他们可以依此而脱于困厄,或救危扶难、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