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一些人严刑拷打招供之后真能保命吗?

oli舍予
这个话题拿到现在来讨论,有点过时了。现代战争,高科技作战, 各军兵种联合,任何一单兵种人员被俘,就算是合盘拖出他所了解的一切也无济于事。要是联合指挥部人员被俘, 说明战争就结束了。指挥系统都被摧毁了,那还打什么仗啊。所以,这个问题只是适合过去的战争。从被俘人员口中得到的情报,对打仗有帮助。禁不住严刑拷打说出真相,能一时保住性命。敌对方也会鉴于你提供了情报,保护你一时。但是,时间久了,你被利用的价值没了,人家就不会再浪费人力物力保护你。而你因背叛自己方,使自己方遭受损失,你就是自己方的叛徒。叛徒从来没有好的下场。所以,你的命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糖尿病候补银酱
战争中的一些人严刑拷打招供之后真能保命吗?
在战争年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江姐那样,经受得住严刑拷打的,有的也是会叛变招供的。而叛变招供的人,也决不在个别,有的还是高层领导,如顾汉章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这些叛变招供的人,能不能都活命呢?这也要看具体情况。一些掌握着重要核心秘密,敌人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秘密、掌握更多线索、抓捕更多重要人物的叛变者,一般都能保命。因为,这些叛变者大多非常狡猾,他们不把情报一次性交代完毕,而是会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向外透露,从而让敌人没有办法将其杀害。而另有一些人,则直接叛变当了敌人的帮凶,成为敌人当中的精英。
更多的则是被敌人杀害,他们用强大的意志克服身体上的摧残和精神上的折磨,与敌人展开斗争,最后牺牲。

陌上君知否
直接说答案,是的,很大可能性能活!在我本人从军的经历里不止一次受过被俘训练和刑讯。身边的战友也有过一次被俘虏的经历。讲点当代战争中被俘虏后的真实情况。
这里只挑能说的讲。首先俘虏被杀被虐的情况在当代战争中(近三十年的世界战争)已经越来越少见。主要是因为联合国战争法和各国军事条例规定不允许虐待,杀害战俘。另外战俘在当代战争中有其他用途,而获得情报的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得各国都不在依赖战俘获得军事情报了。至于俘虏在当代军事中的用途是什么,大家往后看。
一 当代战争联络通讯方式先进,士兵身上可用情报极少。大多数任务都是在执行任务前的一两个小时,才通知到具体执行人员。而士兵所掌握的情报,对敌方基本没什么用。比如行动人数,火力分配情况,暗语,基地在哪,这些你就算全告诉敌人,对他们也没半点用,因为这些都是随时可变的,以当代战争交通能力,半天内可以空运来一万士兵,也可以一天内一个军营全部搬空,火力更是随时变化,人工制导,呼叫空中打击,炮火支援更是分分钟的事。行动暗号随时变化,所使用的密码在摩丝密码的基础上,随便做个加密处理,破译方式就完全不同。所以现代刑讯逼供的目的只有一个,瓦解俘虏的意志力。
下面说军事训练里对我们的要求。这里有个法则叫24小时法则。要求士兵在被俘后24小时内要尽量跟敌方拖延,争取时间不要招供。这是因为:
1 当有己方人员被俘后,24小时内一切被俘人员所知道的信息都将会成为无用信息。
2 部队会在24小时内发起突击营救行动,或者发起战俘交换。
3. 这是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如果对方一问你你就招供,会让敌方觉得你权重低,不利于你后继计划的展开。
二 现代的刑讯方式。士兵被俘后,基本上要面临三个递进式的阶段。肉体折磨,精神控制,策反。这里给大家明确一下,现代俘虏,拷打问情报的不多,最关键的一点是策反。这也是当代士兵被俘训练项目里的重中之重,防策反。
我所经历的被俘模拟训练里。敌方先是使用各种方式折磨你,比如不让吃饭,不让喝水,酷热,严寒,不让睡觉,殴打,疲劳等,让你的身体受尽折磨,同时反复问你一些基础问题,例如你姓名,军衔,部队番号等,其实这些根本不需要问,军装上面都写的有,通过反复问你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让你从心理上产生对敌的认同感和服从感,(就跟一些传销大师不断重复“听懂的举手,听懂掌声”一个道理)。你要能挺过第一阶段,开始第二阶段的精神摧残,在你疲劳至极的时候(例如凌晨)使用一些心理学手段配合催眠,药品,针剂等医学化学药品迅速瓦解你的意志,或者使你进入半昏迷状态,这个时候你的潜意识是清醒的,敌方可以轻易从你身上得到想要的情报。第三步,全面心理攻势,通过第二步得到的信息,挖掘你对自己部队,国家的不满,放大这些负面情绪,对你进行策反。如成功,你身体里可能会被植入传染病毒,微型炸弹等等杀伤性武器。当你被释放回去的时候,对你的部队将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或者成为一名间谍。当代战争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军事间谍无一不是被俘后策反(奥巴马曾用五名恐怖分子换回一名被俘美军,结果那名美军就是被策反的间谍)。如果你意志坚定,无法策反,会被当成交换战俘换回去,或者变为提出政治谈判的条件。一般第一天挺不下去的,有可能被敌人斩首,作为威慑之用。
所以,根据我所学过的内容,被俘后,招供不招供跟死活没多大关系,军人在被俘后,撑不过第一阶段的最容易被杀。如果撑过了第一阶段,就要开始实行自己的反策反战略计划了。假装接受敌方策反逃回自己的部队,这是最优的选择。具体怎么做,涉及的范围恕我无法在这里公开说。关于真实当代战争的情形有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小兔子呼呼
我们能从许多的电视剧和电影的片段中看到,一个人被敌人俘虏以后,将会面临严刑拷打,敌人一边严刑拷打,一边威胁恐吓,并告诉他,如果交代出自己知道的一切,便会留他一条性命,这时候这个人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二是继续坚持咬牙挺住。而在历史中事实是这样的吗?人在被俘虏后遭遇酷刑逼问,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敌人会留下他的性命吗?
而这种事情不仅仅是电影或电视剧上所表演的,它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在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就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言,一般在被俘虏后,如果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有危险的,而这部分时间是敌人用来确认情报的真假。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此人招出的情报是真的,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他所能得到的结果就是被杀掉;如果他所说的情报是假的,那么它将面临更加严酷的刑罚逼问,直至他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或者扛不住酷刑死掉。
上面所说的这一种情况是大多数情况,而还有一种情况是,被俘虏后招出情报后还有一些利用的价值,可能是他还知道一些更重要的情报,也可能是敌人要利用他的身份做一些文章。如果他知道一些更重要的情报,那么他就会面对更加严酷的拷打,直到他吐出所有他知道的情报,然后敌人在将他处理掉,当然,他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如果是要利用他的身份做一些文章,比如说吸引他那一方的人来救他,然后布下陷阱来杀掉他们,那么这种人在招供后可能会受到好的招待,但是敌人在内心中是不信任他的,即使是他一时能活着,并且能享受到许多的好处,但是到最后敌人一定是不会放过他的。即使他能活得更长一些,他最后的下场肯定会惨不忍睹。
所以说如果在战场上被俘虏后,若是能够咬牙挺住坚持不出卖自己一方的人,那么敌人将会因为你还有价值,不会杀掉你,可能你还有机会坚持到你的同伴来救援你;可是如果在被俘虏后你坚持不住的话,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情报,那么因为你的价值已经被榨干所以便会被杀掉。
总的来说,如果在被俘虏后,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被杀掉的,而区别,只不过是有的人活得时间长,有的人活的时间短。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咬牙挺住,誓死不出卖自己的同伴,这样还有可能活命。当然,如果是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色,在战场上被俘虏,是没有哪个敌人会有闲工夫来审问他的。

子子娆
并不能保命,试想在战场上把你俘获了,对你严刑拷打,那么这一方并不是仁义之师,多半是四处践踏的侵略者,既然是侵略者它就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善待俘虏,坏事已经干出来了,已经破坏了那么多东西,残害了那么多生灵,它还会在乎一个前不久还在对面和自己作战的俘虏吗?
如果侵略者的战争打赢了,那被俘获的人存在还有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说出了你知道的信息,你的价值就已经折去了一大半,剩下的价值就是被侵略者当枪使,一旦战争结束,残暴的侵略者赢了,那你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侵略者输了,侵略者虽然不太可能对你下手残害,可是对于自己人谁还会相信你。
对于叛徒不管是哪一方都会被人瞧不起的,从道义上讲背叛是不对的,背叛战友背叛同胞都是非常无耻的行为。而如果因为严刑拷打就说出了一些机密信息,那葬送的就不仅是叛徒,很可能是更多人的生命,使一片美丽的土地变为废墟。
自古以来哪个叛徒得到好的下场了,间接地残害了更多的人。《亮剑》里的朱子明叛变了独立团,这个情节相比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投靠了日本人以后结果呢,被山本编入特工队当一个士兵,说白了是当枪使,战死了都不会有人怀念你。与其这样为什么不与敌人死磕到底呢,反正都是战死,当了叛徒身后背负骂名,自己心里过意不去,子孙难以抬头。

菠萝菠萝蜜
招了以后,少挨打甚至不挨打,都是有可能的,至于能不能保住性命,就要看命了,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实施严刑拷打的审讯者。
用大家都熟悉的《亮剑》来举例,叛徒朱子明在刚被俘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不屈服、当英雄。于是三本就和他讲故事,说最残酷的刑罚之一,就是凌迟,那用锋利的小刀,把人的肉一刀刀割下来,割上几天后,才把人痛死、割死。在《亮剑》中,日本人刚讲完了这套刑罚招数,朱子明就招了。
其实大家都是老实人,还不知道专业审讯者的厉害。在唐朝的时候,职业审讯专家周兴和来俊臣等人,就明白放出话来,说没人可以受得了他们的酷讯,只要这些酷吏愿意,随便就可以让人招供,而且完全按照酷吏的意思来招供,别说是承认谋反,顺道还能承认个灭族的罪名。
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刚被抓到诏狱时,没等对方用刑,就立马就承认了自己谋反的罪名,狄仁杰还极度的配合来俊臣,写下了诚恳过头的认罪状,因为态度诚恳得实在吓人,让武则天都觉得不舒服,于是狄仁杰才保住了性命。
看看英雄的样子,想做个英雄,容易吗?
很多国家的军队组织,也知道大部分的被俘虏人员,迟早都会招供,于是只要求自己的被俘人员,能尽量的推迟招供时间,避免自己招收更大的损失,比如在电影哈特的战争里,就重现过这一情节。在德国人的酷刑中,一个年轻的美国军官,看着自己的裸露的双脚,正在冰雪中一点点的烂掉时,招了。
上图中,这位豪气万丈的军官,面临酷刑时只熬了很短的时间。
这些在战争中,善于酷刑的审讯官,一旦被敌方抓获,嘿嘿,有一遍文章中曾经提到,在日本战败后,美军战俘和审讯官换了个位置,那些日本审讯官只活了很短的时间。
刑讯逼供只适用于短时间获得情报,副作用却很大,有些杀降的味道。一旦有刑讯逼供或者是杀降的情况,对方就会用此教育自己人:以其落到敌人的手中,那也是个死,还不如把命拼了划算,还能做个烈士。
就因为刑讯逼供的副作用太大,受审讯的一方觉得反正要死,还不如提供假情报算了;或因为痛的受不了,尝试配合着,说些对方想听的话。曾经有个关于洛杉矶警察的笑话,说洛杉矶警察局才是真正的马戏团,他们非常善于毒打浣熊,能打到熊承认自己是一只兔子。
所以说刑讯逼供,只能获取有限的情报,并不是真正获取情报的好办法,高明的审讯者,都是设法诱降敌人。可是,这只适用中高级俘虏,对大部分低级的战俘,面对酷刑前,还是先编好故事吧。
顶住!你行吗?

nikko
我看能从很多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被俘辱的战士,正在被严刑拷打,敌人还说如果交代出自己知道的,还能保一条小命”。
但是,这个人还是死咬住不松口,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么,真的会保住命,还是说依然会被杀死,只不过不会那么痛苦?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如果对一个人严刑拷打之后,这个人还是不说,那敌人肯定以为有什么很重要的机密,或者情报,那么敌人可定不会在短时间内把他杀死,但是可能会收到更严厉拷打。
再者如果他把他所知道的情报说了出来,短时间内还是不会死,因为敌人接下来肯定是会去想办法验证这个情报的真假性,如果是假的,有可能一生气认为他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了,然后把他杀死了,也有可能还会继续收到严刑拷打,直到他身上没有一点利用价值了…
再说那些知道情报或者对敌方有利的重要消息的人,一般不会是普通的士兵,如果是高级点的军官什么的。
即使幸运后来经过了严刑拷打说出了情报,被敌人放走了之后,一般有点智商的不会再回到当初的部队或者阵营了……因为你想一下,无论实在敌人眼里,还是在自己这边人眼里,你都是一个软骨头,要么远走高飞的远离战争,要么有很大的可能会被自己这边的人给处理掉。
但其实战争中没有那么多的幸运,真想电视剧电影那样演的一样“放走”的少之又少,不过在那个战争年代,真的有很多烈士坚持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比如:抗日英雄崔姬淑、刘胡兰、林心平、刘耀梅等等,他们虽然带着遗憾离去了,但是抗日战争胜利了,他们永远活留在我们心中!
敬礼!

lcssdy
这两件事其实没有必然联系,被抓被俘人员的生死一看有无必要,二看负责审讯负责人的心情。既然说到严刑拷打,那么应该知道严刑拷打是一种相当能纠正人类对死亡恐惧的行为,绝大部分人面对酷刑,都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崩溃,这时候会产生的需求,说来可笑—— 居然是但求一死!
所以严刑拷打,严刑逼供这种事情,其实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最起码也是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人在场坐镇。他们到不是在乎被刑讯者的生命,而是在乎不能在情报到手前打死人,然后就是情报的真伪。人的个体,承受伤害的能力差别尺度很大,而且跟一般想象的不同,这不是那种我们偶尔可亲眼看见的打架,打人那种拳脚伤害或拿个什么东西打到身上的伤害,所以还没法根据肉体强壮程度来判断一个人的承受力。战争中被抓住上刑,人是明确知道自己要面临的问题死亡都不算底线,而我们一般所看的见的挨打,死亡多半属于失手,两者产生的区别就是战争中被抓捕人员平时自己都很难发现的精神韧性,对肉体伤害作用的影响就发挥出来了,而大多数人,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大家都知道的一种刑罚,就是朝指甲缝里钉东西,这种刑罚会让人非常痛苦,但大家也都会误会这种刑罚肯定不是那种回当场要人命的刑罚,不是的,恰恰就是这种刑罚,要尽量避免用在身体特别强壮者的身上,原因就在于人的身体强壮,就意味着身体激素水平也远高于常人,而且知道行刑者可以完全不在乎自己生命时,那种恐惧在还没有受刑时,精神因素就已经把身体激素水平提到一个吓人的地步,然后会在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酷刑时爆发,猝死,救都来不及,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吓死的,其实真不是,不过性质一样,都是激素惹的祸。
因此怎么拷打,让人痛感持续突破底线,却又不致命,自古就是很专业的事。还有一个容易被误会的,是审讯者不怕大多数受苦不过招供的人,而怕那种死都不会招的钢铁战士,不是的,对战时审讯,不招并不意味着坚强,只意味还没找对方法。他们真正怕的,正是那些招了的人,人在受刑熬不过苦头招供时,尤其是痛到什么都招但求速死时,他有个挤牙膏的阶段,然后迅速变成竹筒倒豆子,但是且慢,审讯者的目的并不是以玩弄折磨人性寻找快感为目的,目的是要情报,要准确的情报,受刑人在挤牙膏招供的阶段还有心理挣扎,招供的情报会真真假假反复,但这也说明这时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而到了竹筒倒豆子阶段,他给出的情报是完全失控的,未必就是真情报,而是他“自以为你需要的情报”,这时他为避免痛苦,会不由自主判断、猜测审讯者的意思,全力满足审讯者的需求,哪怕编造!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假情报,在民事审讯上,就如古代判案用刑讯逼供,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后面的进程中逐步纠偏,而军事审讯得到的情报是没有这个纠偏机会的,无论是顺耳的左倾向的假情报,还是不顺耳的右倾向的假情报,都是会对己方行动造成巨大风险和损失的假情报!所以面对一堆招供出来的信息,审讯者依然面对一个复杂的判读工作,有着巨大的压力。
那么作为招供者,生命就是被掌握在这样无所谓你的性命,自己有着巨大压力,凡事都很不耐烦的人的手里,活命的排列顺序第一是无论招供不招供,都不能威胁到他们本身的安全,比如审讯者是敌方渗透过来,已经深入我方内线,抓了个舌头,这舌头无论招不招,死亡都是必然结果。其次是被捕者本身,有没有额外价值,这一点在特工战里很多,招供那点情报不算什么,但招供就意味着屈服和投降,一个叛徒,熟悉自己一方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利用叛徒,可以针对性培训出破坏力更大的新手。第三是被捕者利用价值榨干,这时死活就完全看审讯者心情,一般情况,审讯者也不愿意自己审讯手段泄漏出去,这种情况能活下来的几率反而不大。

初左左
保命生存能复仇,
口犟乌乎白送命。
类似卧底待时机,
委屈求全可枭雄。

Azure小吃货
是啊!战争的真实版也便成了现代文学的素材,我们都能在许多影视剧里看到,有许多的谍工一旦被敌方俘获,在进行刑讯逼供后敌方是怎样对待招供人的生死定夺的?这里有二种形式的处理方案。
这要看被俘的特工价值如何?通常有价值的被俘特工,他原本的意志和信仰还很坚定的,但经过敌方软硬兼施,利禄诱惑,严刑拷打,“特工”终于屈服了,招供便成了求生的希望。
谍战就是这么血腥和迷离曲折,无异于面对面的真刀实枪的战斗,当然誓死遵守信仰原则的谍工大有人在,这样的英雄,在文学里大有宣染,宣扬了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但反过来,贪生怕死的被俘人员必然是存在的,我们在抗战神剧里见得多了,叛徒就是这样产生的。
叛徒的性质分为有价值和无价值两种。有价值的叛徒则可被保存下来实施策反敌方,或提供更有价值的情报,以利取得更多的胜利,这是招供后可以活命的一种。另一种则是毫无利用价值的人物,那就没有必要再让他活下去的需要。这一方面,我们从抗战年代的上海极菲西斯路76号的敌对机构都能了解到,但凡抓进去的俘获人员,即便在严刑拷打后,招供了一切都没能生还。当然也有特别显赫身份的人通过策反投敌的,但无须刑讯;这是大形势下,主观意识的转变,通俗一些说,叫做叛徒,例如丁默邨、周佛海就原是军统的特工,后被汪精卫策反,在日本人的淫威下,这两人杀害了无数的爱国人士。实际上这两人都是投机份子,早年加入过共产党,军统又招至高官,后来日本投降,一个长期被监禁,一个枪毙。
所以说,刑讯拷打逼供下的敌对俘获人员能否生还,还得看这个叛徒的身份价值有多少?通常生还的可能非常之少。

wugn
招供根本不能保命,俘虏最大的价值就是他知道的信息,一旦他说出了信息,他就没有价值了,真正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杀了还更省事,看看真实的红岩,那些叛徒供出了地下党的机密,在当时确实被封官许愿了,可是当要处决地下党的时候,一样送去刑场杀掉,即使在敌人看来,叛徒终究是不可靠的,今天可以出卖你,明天也可以出卖我,将来难保会祸害到自己头上,为了保护自己,还是杀掉最保险。

dirtythree
战争电视中经常上演宁死不屈的烈士,与狡猾的审讯官之间尔虞我诈。战斗英雄在严刑拷打之下也绝不透露半点情报,虽然有一些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但毕竟是艺术,很多内容都是加工过的。就比如一些贪生怕死的人,在言行逼供之下就招供,然后苟且偷生,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就算招供了,敌人也不会放你一条生路,至于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一般情况来讲,被严刑拷打的都不是一般人,基本都是掌握重要情报或者是高级将领,去起码也是可利用的人,才会被敌人“特殊照顾”。如果被审讯者受不了折磨,全盘托出的话,那么敌人一般会暂停拷打,然后派人去核实情报,如果情报是假的,那么就会继续的折磨拷打,或者直接杀了他。
如果情报是真的,而且敌人不会再向你索要其他情报的话,那么你对敌人来说也不再有价值,科有可能还会被除掉。毕竟是战争期间,留着敌方人员在军队后方,隐患还是比较大的,一般这种有价值的人物,敌方都会杀鸡儆猴,以此来炫耀或者给对方施加压力。而如果像遇到了贪生怕死的情报人员或高级将领,主动投靠并告知情报的,虽然会免受皮肉之苦,但是还是无法得到敌方的信任,毕竟这种软骨头谁也看不上,而且也没有利用价值,只要是没有了情报价值,那么也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就算是高级将领或者情报人员在招供之后,被释放了,其实也活不了多久。原因也比较简单,毕竟是身份特殊,如果将机密信息高速敌方,那么就成了叛徒,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卖国贼”,这种对我军造成严重损失的人,其军队内部的锄奸队也会杀之而后快,所以根本活不了几天就会被除掉。
就算以上几种都没有发生,那么从现实角度来讲,一些情报人员并不是肌肉猛男,也不会什么缩骨功之类的神技。一般情况下都比较普通,如果遇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就算是无法忍受之后全盘托出,在审讯室的极端条件之下,也会重伤而死,毕竟心理和生理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就算没被打死,也会心力衰竭,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看上都比较惨,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战争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往往现实的残酷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所以在战争中被俘虏,还是比较惨的事,这也说明为何当年很多八路军战士宁可战死也不做俘虏的原因。严刑拷打在电视剧中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其实也并全是杜撰出来的,一些刑具让人看了确实脊背发凉,而且民众熟知的老虎凳、辣椒水这些刑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这也可以想象到刘胡兰等革命烈士当年是多么的伟大,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还能慷慨赴义,实在是我辈之楷模。
说了这么多,其实严刑拷打之下,招供的人也有很多,毕竟人都是一样,但为了自己的信仰为战斗,才能真正做到拷打之下也不会吐露半分,只要心中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那么就可以战胜一切,再次也向老一辈革命者是以崇高的敬意。

赵走走
战争中抓住俘虏,或者是敌人,通过严刑拷打,全部招供的人,不一定能保全性命。因为对方认为他的作用已经完成了,甚至不想留活口,所以还是处死了。
相反,经受住严刑拷打而不招供,说不定还有希望保全性命。因为对方没有掌握你的罪行,也不想冤枉一个好人!同时也一直盼你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所以才不急于杀害,有时等到援军,还有生存的希望!

拉拉我赐你
事实上很多人招供并非是想保命,而是为了能够痛快的死。这一点从李秀成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李秀成被浮后,曾国荃痛恨李秀成死守天京,久攻不下。他“置刀锥于前,欲细割之“又“叱勇割其臂股”,而李秀成“殊不动”,恼羞成怒的曾国荃亲自动手,“短衣握锥,独身走出”“遍刺以锥,血流如注”。李秀成写出了个人生平自述。换来的结果并不是活命,只是痛快的死而已。而其他被俘的太平天国将领就没这么幸运了,包括石达开、陈玉成、洪天贵福等,不但受尽酷刑,而且最终都被凌迟处死,所以很多人招供仅仅是为了痛快的死。

芊荨
首先我们要确认这样一个事实:人性是靠不住的。在专业的刑讯拷问下,几乎没有人能撑得住。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般来说,情报系统会采取两种方式作为保险:
第一,尽量缩小情报信息掌握范围,让本方人员即使受到严刑拷打,敌方也问不出东西,或者招供的东西,几乎没有参考价值,因为他确实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也是错误信息;
第二,让被拷打者尽量撑多一点时间,即掌握一定的反刑讯技能,让有价值的情报随着时间推移,失去效用。这里面的假设,其实也是基于被拷打者最终还是会招供。
至于招供后是不是能保命,这有很大的随机性,能够确认的只有一点,情报信息被榨干以后,被拷打者就失去了所有价值。杀了,可能更容易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