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生前的最后一晚是怎么过的?

Yihua
报着畄恋,报着人生的悲哀和对下一代的祝福,怀恨而终。

richardmzq
1928年4月5日,蒋介石徐州誓师,对张作霖为首的军阀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到了这一年的5月下旬,蒋军就已经逼近了京津地区。
这个时候,住在北京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就宣布要退出北京返回东北了。
其实早在日俄战争的时候张作霖曾经为日军效过劳,所以在后来他当上了奉军的首领之后,就把日本当作他的一个靠山,但与此同时他又给了英美帝国主义许多特权,希望借此可以逐渐的摆脱日本人的控制。张作霖的这一举动昭然若之,日本人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在张作霖打算撤兵回东北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决定要抛弃张作霖了。
他们在一开始先劝说张作霖“隐退”,张作霖的拒绝了。好言相劝行不通,日本人也就开始来硬的了,他们威胁张作霖说要解除他的武装。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开始调兵遣将,等待时机下手。 等到张作霖离京回到东北的时候,他们在皇姑屯火车站附近放置了有三十袋的炸药还有一队冲锋队。
6月3日晚,张作霖离开了北京大元帅府,前往火车站。随行的有靳云鹏,潘复,何丰林,刘哲,莫惠德,于国翰,阎泽溥还有张作霖的六姨太太和三儿子张学曾,以及日籍顾问町野和仪我等人。
张作霖的坐在了慈禧太后曾经用过的“花车”上,装饰非常华丽。晚上8时,火车从北京火车站开出。深夜之时,火车开到了山海关车站。
第二天的清晨——5时23分,当张作霖乘坐的专车钻进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交叉处的三洞桥时,日本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按下电钮,预先埋藏的炸药爆炸了。张作霖被炸出三丈多远。

大愛609_何张恺玲
1928年6月4日清晨5点23分,随着一声巨响,一列豪华列车在皇姑屯三洞桥被炸得支离破碎。列车上的“东北王”张作霖身受重伤,被人紧急送回大帅府后,不治身亡。一代枭雄张作霖,就此殒命皇姑屯。
(张作霖剧照)
当时,时任北洋政府海陆空大元帅的张作霖,在北京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急着赶着回奉天老家呢?
其实,表面风光的张作霖,当时已处于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境地。
早在1925年,张作霖的老部下郭松龄就在滦州起兵反奉,率领着数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山海关,兵锋直指锦州,距离张作霖的奉天根据地也就咫尺之遥。张作霖眼看形势岌岌可危,只好求助于日本关东军。
日本人不但出动飞机轰炸了郭松龄的部队,还在新民县派出部队,阻击了郭松龄。在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双重夹击下,郭松龄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随后,郭松龄夫妇化妆潜逃,被张作霖的奉军捕获。
张作霖对郭松龄的反叛行为十分愤怒,不但枪杀了郭松龄夫妇,还将二人曝尸数日。
日本人自认在此事件中对张作霖有恩,和他草拟了日张密约,允许日本人在东北修建铁路。但在张作霖就任大元帅后,就对《密约》矢口否认,由此让日本人大光其火,欲除之而后快。
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张作霖的奉军节节败退。内外交困的张作霖,于是决定暂避锋芒,退回关外奉天老家。
那么,张作霖在回奉天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发生意外吗?
(郭松龄剧照)
实际上,张作霖在回奉的安排上,还是有所防备的。
他曾在乘坐火车还是汽车上犹豫不决。如果乘坐汽车,一来路途遥远崎岖,张作霖受不了长时间颠簸之苦;二来沿途安全无法保障。而且张作霖想彰显堂堂大元帅的威风,不愿灰溜溜逃回奉天,因此最终选择了乘火车回奉天。
即便这样,张作霖都还是十分小心的。他故布疑阵,三次更改出发时间。原本6月1日的出发时间,被他临时推迟到6月2日。然而,6月2日上车的也只有他的五姨太和部分工作人员。
6月3日凌晨1点,张作霖带着他的六姨太马岳清和儿子张学曾,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当年慈禧乘坐过的蓝钢专列。这列车不但装饰豪华,而且车身钢板很厚,具有一定的防弹功能。
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员,张学良也在月台上静静肃立,在军乐队的演奏声中,看着他的老爹渐行渐远。只是张学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居然是他们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列车上的张作霖心事重重,他想起了两天前收到的一封电报。电报上告诉他,日本人这几天在铁路沿线活动频繁,难道是真要对他下毒手?
但当张作霖透过车窗看到奉军在铁路两边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地警戒时,他的心中又稍显释然。只要能安全通过山海关,就是他“东北王”的天下了。
6月3日下午4点,专列到达山海关。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专程从奉天赶来接应张作霖,同时带来了好消息,五夫人等一行人已经平安抵达奉天。张作霖异常高兴,眼看就要进入他的势力范围了,他特意吩咐厨师专门炒了几个平时爱吃的小菜,开了一坛好酒,和吴俊升边吃边聊,相谈甚欢。
吃饱喝足后,张作霖还拉上几人,玩了一会儿麻将。据说当时他的手气特别好,赢了不少钱。眼看天色即明,张作霖在六姨太的催促下,才余兴未尽收起了麻将,回到自己的车厢。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所在的是10号车厢,位于列车中部。吴俊升和校尉处长温守善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
6月4日早上5点,火车抵达皇姑屯,离大帅府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了。张作霖也从浅睡中醒来,跟身边的人开玩笑:“这个日本人真会折腾,不是要对我下手吗?这不一路平安无事吗?我张作霖又回来喽。”
在短暂停留后,列车继续前行。
5点22分,列车即将行驶到三洞桥,张作霖的密电处长周大文突然发现,桥上的日本兵正在迅速撤退。他心里不由得开始嘀咕,这似乎有些不对劲。陪同张作霖的温守善和吴俊升也发现了异常,赶紧拔出手枪,分侍在他的周围。
5点23分,列车驶入三洞桥,突然两声巨响传来,列车被拋上了半空,重重地摔在地上。整个车厢硝烟弥漫,张作霖所在的10号车厢只剩下了底盘。
吴俊升当场身亡,温守善被爆炸的气浪掀出车外十多米。在短暂的神志不清后,他强打精神,开始四处寻找张作霖。
等温守善找到张作霖时,他已身受重伤。喉咙处有一个大创口,正在不停地向外冒着鲜血。
温守善赶紧用随身携带的手绢把伤口包扎起来,众人手忙脚乱地将张作霖抬到一辆车上,火速将他送回到了大帅府,安置在寿夫人的小青楼里。医官对张作霖进行了紧急抢救,但终因失血过多,还是于当日上午9点不治身亡。
年仅54岁的张作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召小六子回奉主持政事,望诸人辅助……”
(参考资料:张作霖传奇)

星龙海
张作霖是东北的一代枭雄,被人们称为“东北王”,正是这个东北王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一般游走在苏联和日本这两个庞然大物中间,互相牵制互相忌惮,活在夹缝里的东北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起来,在临着自己被炸死的最后时间也没有向日本人表示妥协。当时在日本政府在对待他的政策和策略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是文官集团,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想要通过文明的方式和他进行谈判,想要他放弃抵抗和日本人进行合作,从而加快日本蚕食和吞并中国的野心和步伐;而另外一派则是以少壮派为代表的军阀,他们认为不需要和他拐弯抹角的打文字游戏,他们主张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他盘踞东北迟迟不肯让步的问题。
在皇姑屯车站中,一声轰隆且震耳欲聋的巨响让这个在东北统治了大半辈子的东北旺命丧黄泉,这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仅惊动了张家的上上下下,还惊动了日本东京的首相住处,当时的日本首相本想以温和的谈判方式循序渐进,可少壮派的鲁莽打断了他一整盘的大棋,当他的死讯传到他的耳朵里后,这位首相气愤的坐在椅子上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完了完了!”而东京的少壮派系,以及此次事件的主谋和实施者河本大作却兴奋的不得了,他们的嘴里振振有词的叫着“成功了!成功了!”
其实对于日本人的此次阴谋,张作霖在生前是有所察觉的,在江湖上闯荡多年的他自然担心和防着这一系列刺杀的套路,于是采取了很多的方法用来迷惑日本人的眼睛,可是没想到最后张作霖在最后还是被成功算计了,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所笼罩并在最后被炸死。
要说张作霖遇害前的晚上所做的便是打牌了,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爷们,虽然他知道日本人对其有所算计,可在做专列回去的途中还是忍不住牌瘾和下属们打了起来。除了这些外,他还有就是日常的阅新闻、处理各种各样的公文和文件。此时他的心里是很放心的,因为他为了迷惑日本人,逃脱日本人的阴谋圈可以说是做足的了准备,这些准备充足的可以说将张作霖这个疑心病很重的人都麻痹了,所以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前后死的前一个晚上,整个人是很宁静好放松的,一是因为此行将一些棘手的事情一一处理了,二是因为在对待日本人的阴谋上自己也有着自己的防备和打算,在他自己看来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可就是这样的万无一失却在最后要了张作霖的命,要了东北军的命,可以说张学良后期的所作所为,有很大的原因是张作霖死的太过突然,没有过多交代,而且没有透露其他的信息,导致了张学良在处理一些事情上缺少远见和眼光。不管怎么说,张作霖在死前的前一晚是一副胜券在握的心态,不说安心,可也算是放松了。

sisifenglao
张作霖,字雨亭,乳名:老疙瘩,辽宁省海城人。自幼贫苦出身,后来投身绿林,1894年诏安之后投入清军,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北洋政府奉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统治东北三省多年。张作霖一生跌撞起伏,叱嚓风云中国政坛长达17年之久,演绎了从草莽英雄到大元帅的传奇人生。
然而,就在1928年,东北王张作霖势力到达巅峰的时期,由于他拒绝签定日本关东军提出的卖国条约,与日本人结下了仇。6月3日早晨在由北京乘火车返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弹,在4日凌晨专列行至沈阳皇姑屯三洞桥附近时被炸身亡。
那么大帅张作霖生前的最后一晚是怎么过的呢?
据史料记载,分析张作霖上车的那天晚上,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末日到了。而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步骤进行的,首先是在当天下午,大概4点左右,张作霖的专列已经抵达山海关境界。也到了吃晚饭的点了。于是张作霖的厨师朴丰田和赵连璧为大帅准备了六菜一汤。六道菜分别是:红烧茄子,炖豆角,榨菜炒肉,烹虾段,爆炒鸡丁,干煎黄花鱼,外加一个小白菜汤。当时就在用餐的时候,张作霖的六太太马夫人还说了一句话:“明天的早饭就得到家吃了”。张大帅还回了一句说:“在火车上吃啥也不香,觉也睡不好”。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炖饭,却成了张作霖最后的晚餐。
张作霖用完餐后,正赶上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特意从奉天赶来山海关接应大帅上了车。张作霖与吴俊升简单聊了一会后,觉得无聊为了打发时间,派人叫来了常荫槐,莫德惠和刘哲一起玩麻将。四个人大概玩到了晚上11点左右,张作霖感觉有点发困了,就叫陪他打麻将的常荫槐等人回去休息。据说张作霖开始有点困,后来就睡不着了,一段段往事在脑海里浮现,迷迷糊糊的熬到了天亮。4日早晨火车已经进入沈阳皇姑屯,张作霖望了望车窗外边,熟悉的景色映入眼帘,看到了铁路两边的卫兵,感到很欣慰,心想马上就要到家了。
就在大帅这一路紧绷的心就要平静下来的时候,列车到达三洞桥时,突然听到两声巨响,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被炸上了天。
现场是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张作霖当时被炸飞了出去,喉咙处被炸了一个窟窿,满身是血。后来张作霖被救回了大帅府,在当日因伤势过重而死。一代枭雄张作霖,千算万算还是没有躲过一劫,最终被日本人害死了。
后来历史上这次事件被称为震惊全国的(皇姑屯事件)。

Jiao0o0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许,张作霖乘专列回奉天(沈阳),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这就令人奇怪了,张作霖为何如此粗心大意?6月3日这天夜晚他在干什么呢?
我先告诉亲们,张作霖并非粗心大意,他知道这次回沈阳必将有一番风雨,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岂能不知?事先他也做了一番安排以应不测。
当一切看似正常情况后,老张在被炸前一夜晚(6月3日),在火车上和手下打了一宿麻将。欲知详情,且听我从头讲起。
▲张作霖
对于张作霖亲们不陌生吧?他从一个土匪起家,当手下有杆子兄弟后,有了被诏安的资本,他向清廷伸出了“橄榄枝”。
清政府何乐不为呢?既消除了地方隐患,又收了一个“以暴制暴”的打手。于是老张被诏安。
从此老张在东北崛起,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1927年6月18日,这是张作霖仕途生涯的辉煌时刻。这一天他荣升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权力有时就像一只肥鹿,谁也想得到,“群雄逐鹿”这个词就是这麽来的。张作霖刚当上大元帅不久,南方政府蒋介石发起了“驱张”战争。
老张随之和蒋介石展开了死磕,谁知一交手接连失败,张作霖于是向日本求援。
日本人本来和老张是铁哥们,但日本人不厚道,想乘火打劫,逼迫老张签订出卖国家利益的“满蒙独立”条约,老张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宁肯死也不做汉奸,大发雷霆断然拒绝。据说和日本人发火时把自己心爱的汉白玉烟嘴摔的粉碎。
老张拒签卖国条约,随之得罪了日本人,日本人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这情况老张心里最清楚。
在各种因素逼迫下,老张决定退出北京,回老家沈阳誓死据守东三省。这就是张作霖从北京退回沈阳的原因。
张作霖踏上了死亡列车老张知道这次回奉天(沈阳),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一定对自己采取行动。他在6月1日放了一颗烟幕弹,大张旗鼓宣传他要回沈阳,实际只是让部分官员和五夫人带着大元帅印提前乘火车走了,张作霖看到一行人平安到家,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
“也许是我担心过度了”张作霖暗想。
到了6月3日傍晚,张作霖登上了回奉天的专列,专车由二十二节车厢组成,老张乘坐的包厢在中部,是用慈禧曾乘过的花车改造而成,豪华而气派。
包厢的前两节车厢坐着老张的高级助手刘哲、莫德惠、于国翰等人;包厢的后面是餐车厢。一列压道车在专列前先行开道,专列所有车门前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如此安排可谓滴水不漏。
专列由北京开出后,直驶天津。
在天津站,靳云鹏、潘复等人下车了;日本顾问町野也下车了。町野是张作霖让他下车的,派他去山西联系阎锡山,希望能同他重新结好。
专车从天津站开出,张作霖和所有的人神经再次绷紧。因为下一站就是山海关。之前探知,日本关东军已经明着、暗着驻扎下大兵,近期关系又如此僵持,我们能顺利出关吗?张作霖忧心忡忡。
他向四周看了一眼,只见士兵枪弹上膛,甚至卫生员打开了救治包。一切箭在弦上,仿佛一触即发,老张被眼前情景所感染,激情再次燃烧他的身体,这是一种久违的亢奋,这种情况当土匪时最明显。
所幸平安无事,留守奉天督军、老张的拜把兄弟吴俊升早早就赶到山海关车站迎接,车刚停稳,吴俊升就急忙登上了专列,随老张一起回奉天。
讲真吴俊升最够哥们,随后的4日凌晨,此次随行实现了他的“不愿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结拜盟誓。(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张作霖深深舒了一口气,兴许觉得自己未免小题大做,为了冲淡一下紧张气氛,他把老兄弟吴俊升和几个高级官员刘哲、莫德惠等叫来一起打麻将。
其他车厢的随行官员也收拾好武器,解衣钻进了卧铺。
▲吴俊升
有的亲们说,老张被害有内鬼,还有的说是苏联特工所为,其实老张被害是日本人干的,这没有异议。
日本人要除掉张作霖实施了两组计划,一组是以关东军司令官冈村为首,他们计划混进北京,伺机实施暗杀。
一组是以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为首的少壮派军队,河本大佐制定的是“皇姑屯行动”计划。
刚开始两组是各干各的,后来才结合在一起。岗村的助手竹下带领特工在北京刺探消息,然后把情报提供给河本大佐,由他布置死亡陷阱。
为了防止泄漏消息,河本大佐从朝鲜驻军借来了一个工兵营,让他们在奉天西北皇古屯附近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处的桥洞下、埋了30袋炸药。在500米外的修筑了临时瞭望台,用电机控制触发爆炸。
河本大佐为了以防万一,还在爆炸点以北安装了火车脱轨机,布署了冲锋队,布置了假现场,一切安排的天衣无缝,只等猎物落入陷阱。
▲日本河本大佐和手下
(我查资料,在1930年,河本大佐曾经对好朋友日本情报课课长野田兰藏承认暗杀张作霖是他干的,他还说,我一人承担就行了,否则牵连太多)
话说张作霖和高级将领们打了多半夜麻将,专列到达新民车站时,天亮了,牌局也散了。张作霖伸了伸懒腰,口中喃喃说道:“奉天我回来了”!
专车到了皇姑屯车站,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前来迎接。“报告大帅,近两天南满铁路附近非常平静,没有发现异常情况。”齐恩铭有点沾沾自喜说道。
“好、很好,平静就好”张作霖望着窗外反复说着好。
列车继续前行,到达了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交叉地区。张作霖突然问随车而行的齐恩铭:“怎么不见我们的岗哨了”,这也许是一位职业军人特有的敏锐。
“日本守备队早已通知我方,按规定中国军队不得靠近南满铁路,这一段完全由日本军队警戒”齐恩铭说罢看了张作霖一眼。(看来日本人除掉张作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张作霖被炸场景
老张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天不知道老张是否嗅到了死亡气味?
老张话音刚落,“轰”的一声,他乘坐的包厢车炸向了半空。
随后赶到的救援队找到了老张,只见老张喉咙被炸了一个口子,从山海关上车的吴俊升脑袋被铁钉洞穿,当场毙命,老张的高级助手伤的伤、死的死,一片狼藉。
一代枭雄张作霖于1928年6月4日9点30分抢救无效死亡,终年54岁。
结语:老张死后,日本人多方探听消息,五夫人临危受命,封锁消息,专等少帅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张学良回来安排好一切后,在6月21日宣布老帅张作霖因伤去世,其实这是个假日期。当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易帜,归顺蒋介石,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文/秉烛读春秋

蒲公英-Joyce
张作霖一生谨慎,唯独,1928年6月回奉天时谨慎度很不够。
像这种处在关键位置上的人,想取“项上人头”的绝不在少数,日本人、苏联人、南方革命军、直系军阀,都有暗杀 他的这个可能。
其中,日本人对他的企图已经开始明显,东北的属下也已经发电称南满铁路的日本人很不正常,可即使风险重重,张作霖也决意回家。
张作霖走得时候,送行者众多张作霖出发的时候,陪同者众多,送行者也非常多。
张学良、杨宇庭等人在车站送行,而国务总理潘复、鲍贵卿(原来吉林督军)等随车送行。
陪同者有六姨太马月清,儿子张学曾,军事顾问町野武马,亲家靳云鹏,常荫槐等人。
对于这样的安排,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是要安全,为何要这么多陪同者?张作霖带上人马独行,是不是更安全一些?至少车厢位置很难泄露。另外,随车送行者也实在不需要。这事张作霖太不谨慎了。
中途天津,送行者下车了,靳云鹏要会日本朋友,也临时下车了,还有军事顾问町野武马也在天津下车了。
气氛越来越来越诡异,张作霖有些身心不宁。
到了山海关时,已近傍晚,看到二哥吴俊升上车后,张作霖很开心,听吴俊升说沿路有重兵把守时,张作霖松了一口气。
张作霖的最后一晚张作霖在火车上的最后一晚,火车上的随行厨师朴丰田做了一个丰盛的晚餐,整了六菜一汤,大帅的食欲看起来不错。但张作霖不知道的是,这就是他人生最后的晚餐,从此之后,再无晚餐。
虽然是在晚上,但火车轰隆隆的声音再加上颠簸,张作霖实在睡不着。以前张作霖也常坐火车,但睡不着觉的时候还是不多,看来张作霖已经感受到了死神地召唤。
在随从地帮助下,张作霖抽了袋大烟,精神感觉不错,叫吴俊升、常荫槐、刘哲等几个人一起开始玩纸牌“斗十胡”,大家很投入,玩得很开心,于是玩了很长时间。不觉间,东方发白,天色渐亮。
这时候,大家终于散了,贵宾间只留下了吴俊升等两人。三个人慢慢地交流着,眼看离家越来越近了,但此时死神向他们慢慢地靠近了,并露出了“青面獠牙”。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点左右,火车行驶到皇姑屯,在经过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交叉口时,一阵巨大的声音传了过来,而张作霖和吴俊升的身体在气浪地影响下,被抛向了空中,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重伤。
在回到帅府的当天,张作霖去世。五姨太和于凤至经过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等待张学良归来。
那最后的一晚,张作霖心神不宁,吃了顿丰盛的晚餐,抽了袋大烟,玩了会纸牌,然后被日本人送到了阎王殿。可惜,一代枭雄丧生日本人手中,但他的人生基本无憾。

dorothygz
张作霖的最后一晚,让我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中的情节,本来高高兴兴地坐着火车,虽然没吃火锅,倒也享用着厨师精心准备的美食。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张作霖的最后一晚。
在军阀混战中,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有些失意,觉得关内有点混不下去了,于是干脆准备打道回府。按照当时的路线,他是从北京乘火车,一路向东,再经山海关返回东北。尽管战场不利,但张作霖在回家的路上还是比较开心的。或许,这就是乡土情结吧!
据后人回忆,火车经过山海关时,正好是晚饭时间,厨师怕这位大帅吃不好,还精心准备了好几个菜。不过,张作霖的胃口似乎并不好,而且半带赃字儿地说在火车上吃饭不如在家里踏实。
吃过饭后,为了打发时间,张作霖跟同行的几位军官打了会儿麻将。然后也就各种散去,准备休息了。按照行程来算,第二天醒来后,张作霖也就离家不远了,因此有种想借睡觉的功夫,把旅途时间熬过去。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此时日本人在列车的必经之路皇姑屯埋下了炸药。当张作霖乘坐的火车途径预定地点时,列车被炸翻。张作霖身受重伤,不治而亡。
因此,张作霖死前的这一晚,是在回家的火车上度过的。他吃的挺饱,还打过麻将,也算是享受了最后一个晚上吧!只可惜一代枭雄,就此丧命于旅途之中。

sifei_3
张作霖的最后一晚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大多数时间在打麻将,最后的晚餐是在山海关的火车上吃的。
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6月3日他乘坐火车离开北京,下午四时,专车抵达山海关,张作霖的厨师为他精心做了六个菜:肉丝烧茄子、榨菜炒肉、干煎黄花鱼、菠菜烹虾段、辣子鸡丁、炖豆角,外加小白菜汤。
吃完后,马夫人说:“明天的早饭就得到家吃了。”张作霖边漱口边说:“在火车上吃啥也不香,觉也睡不好。”可曾没想到,这是张作霖最后的晚餐。
张作霖用完晚餐,吴俊升也上了车,张作霖和他聊了一会,就叫莫德惠、常荫槐、刘哲玩麻将。
晚上11点,专车到达新民,张作霖让陪他打麻将的人回去休息,自己也准备休息。
4日凌晨5时许,当专车行驶到皇姑屯附近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上,当日去世,享年53岁。

米粒儿
1928年6月4日凌晨,在从北京到沈阳专列上,张作霖和黑龙江省长吴俊升、卫士温守善在10号车厢站立向着外面张望,马上就要到皇姑屯进站了,在这节慈禧太后曾经坐过的蓝皮花车上,他们也刚刚从通宵的麻将场上下来,准备舒活舒活筋骨,离开北京那个是非之地马上到家了,张大帅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此为三洞桥未被炸前老影像)
但此时,谁也没有想到,在皇姑屯的一个日军望哨里,一个叫做东宫铁男日本人正在躲在这里,暗暗的观察着远远驶来的专列,此时张作霖正和吴俊升聊回奉天下一步的打算,他们所乘坐的10号车厢也缓缓的进入了与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桥,突然在道口处传来天崩地裂的两声巨响,浓烟滚滚,只见瞬间铁轨被炸弯曲变形,正在通过此处的张作霖专列车厢被巨大的冲击波炸的东倒西歪,大火熊熊,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空气全都是呛鼻的火药味。在短暂的平静过后,呼喊声混杂在一起。整个场面混乱不堪。
(此照片为日本拍摄的车厢大火熊熊的状况)
(此照片为爆炸后惨状)
据知情回忆,爆炸发生后,张作霖车厢被炸的七零八落,首先发现的是黑龙江省长吴俊升,他已经被一颗钉子插入头骨,脑浆迸裂而死,张作霖的卫士温守善幸免于难,而张作霖咽喉部被炸了个洞,血流不止,伤势严重。温守善急忙急忙用手压住张作霖伤口并拼命的抱起他,坐上一个敞篷汽车急速驶向大帅府,但一代枭雄张作霖最终因为伤势太重,于大帅府上午9点去世,年仅54岁,从而一个时代结束了。

糖韵韵
张作霖在北京至奉天火车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晚。
由于在战场屡败于北阀军,又无可奈何,只好于1928年6月3日晨,乘火车反回东北。下午4点达山海关,他的厨师做了六个菜,晚饭后马夫人说:“明天早饭得回家吃了,”)张作霖边漱口边说:“在火车上吃什么都不香,睡也睡不好。”正在这时黒龙江督军吴俊升上了火车,张作霖跟他唠了一会儿,就叫来莫德惠,刘哲元,常阴槐打麻将,一边玩一边闹心,免强打到11点,张作霖就让他们睡觉去了。
张作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从郭松龄反奉,到现在几乎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北面有俄国大鼻子虎视耽耽,东边小日本步步施压,南面国民军屡屡犯境,打还打过人家。内部又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钱入不敷出,自己最信任的理财能人,因反对同国民军开战已愤然离职,遍观手下诸人,没有一个可用之才。想到这,他有点恨杨宇庭,这些年的战争都与他有关,一见面就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劝我打这个,就劝我打那个,两次直奉战争,再加上这次与国民军之战,我把这些年辛辛苦苦攒的家底都打光了。最可恨的是无风起浪时夸夸奇谈,一上战场叫真狗屁不是,总打败仗,要有郭茂辰在就好了,只有他能为我分忧,只可惜我听信了杨的挑拨离间,把他逼反了,可恨的杨宇庭又先斩奏,把茂辰给杀了,杨宇庭是个小人,我怎么能听他的呢?后悔也没有用。小六子不像我,太忠厚了,人都说慈不掌兵,善不理政,这世道人际关系太复杂了,一旦有一天我不在了,他能应付得了吗?想着想着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4日零晨5时许,当车行到皇姑屯附近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事先埋设定时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不治身亡。

wnaixx_
东北王张作霖枭雄一世,在1928年的时候,却因为和日本人爆发的矛盾而丢掉了自己的生命、丢掉了自己权柄滔天的生活。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张作霖主政东北期间非常亲媚日本,因为这份亲媚,他一度被人们视之为了汉奸,对其痛骂不已。
但实际上我们如果细观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张作霖对日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亲媚。
张作霖在弱小的时候,他确实从日本借助了很多力量,并通过借助日本的力量使得东北的工业以及各方面迅速强大了起来。
如果张作霖真的是很多人口中所说汉奸,以日本人当时对他的帮助之大,他和日本人的关系应当是非常亲密无间的。
但在现实历史中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关系非常不好,因为日本人时常想从东北夺走一些利益、张作霖又牢牢把握东北的利益不让日本人得逞的原因,所以他们的关系一度闹得非常僵硬。
从张作霖当时在面对日本人时,寸利必争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对日本人怀着的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心理。
那就是“你对我有帮助,那我就跟你走近,借助你的帮助,如果你想从我身上获得什么,那就只能对不起”的心理。
这种借助、利用外国力量发展自身实力的做法在当时的乱世里其实是不奇怪的,几乎每一个军阀都会这样做。
比如前期的北洋军阀们,大部分背后都有站着一个外国势力。
还有后来的蒋介石,他早期的时候是凭借着苏联人资助的黄埔军校才获得崛起机会的,后来更是逐渐和德国、美国人走近,从它们手中获得了很多的力量帮助。
在那个日本还没有展开侵华战争的时代里,从日本借助力量与从美国等其他国家借助力量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张作霖当时借助日本的力量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在他的时代里也没有人会把他骂成汉奸。而也正因为张作霖处处不想给日本人返还好处的行为惹怒了日本人,所以最终在日本关东军策划的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丢掉了性命。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张作霖的豪华专列被日本人点燃的雄烈火焰给炸翻了。
在那一场日本人策划的爆炸中,张作霖浑身上下遭受到了严重创伤。
而后,随着伤情的无法恢复,张作霖丢掉了他的性命。
张作霖当时之所以会坐在那列火车上,主要跟蒋介石的北伐军队逼迫有关。
在北伐军队准备打到北京的时候,张作霖担忧自己不是北伐军队的对手,于是才连忙乘坐着自己的专列火车,打算先跑回东北再另做打算。
张作霖在离开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很多社会名流以及当时正身在北京的张少帅都来到了火车站为张作霖送行。
在一番热切的话语与挥别后,张作霖的专列出发了,接下来,他的专列来到了相邻的天津,在这里张作霖又受到了天津各界名流的送别。
历经了种种的送别后,张作霖的专列才使出了山海关外,向着自己的大本营东北出发。
在张作霖的最后一晚时间中,他吃了手下人为他准备的六菜一汤,这六菜一汤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是由原来的厨师准备的。
不过可能是火车太过于颠簸了,因此这一餐张作霖吃的非常不尽兴,直言在火车上吃什么都不香。
吃过饭,张作霖在火车车厅里和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吴俊升以及其他两位手下打了一盘麻将。
这盘麻将打得时间非常漫长,一直从深夜打到凌晨,轮番麻将的时间过去后,张作霖的神情显得非常百无聊赖,不想再继续玩下去了,于是他就遣散了几位一起和自己打麻将的人,只留下几位护卫在自己的专厅里。接下来,他对车窗外的星空发了一会呆,正在他想躺下休息的时候,意外猛然发生。
日本人埋伏已久的炸药突然爆炸,狂烈的火焰把火车专列冲击得侧翻,在这爆炸的冲击波中,张作霖最终丢掉了性命。
在张作霖死后,他被手下人匆忙地送回了沈阳大帅府,死讯被严格隐瞒了起来。
直到张少帅神色紧张地从关内回到了东北、直到重新拥有了主心骨之后,大帅府的人才敢把张作霖的死讯公布了出来。
所以说这就是张作霖生前的最后一晚,在和日本人爆发的各种利益矛盾下,他最终还是没能逃得过日本人毒手,带着强烈的悔恨与不甘,在重伤之中怆然离世。
季莫迷夨ノ
即便是百年之后再看张作霖生前的最后时光,那种阴沉悲凉、命中注定的宿命气息依旧那么让人唏嘘,让人无法释怀。
这一切似乎要从张大帅离京前与日本驻华公使芳泽的最后一次激烈争吵说起。
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趁火打劫,张大帅高声大骂:“日本人真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事。我是东北人,东北是我家乡,祖宗父母的坟墓都在那里,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人必须有点骨头,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谁都没想到,誓死之心竟真成了随后的赴死之行。
因为此次出关总弥漫着不详的气氛,在大帅离京前,顾维钧曾拿着张作霖的八字,请京城有名的术士给张大帅算命,那算命的术士看了大帅八字后叹息说:“这个命贵是贵,可是正如黎明前的灯胆,马上就要熄灭了。”
自己有誓死不吉言,算命术士有无力回天语,这些大概就是枭雄陨落的征兆吧。
在当时,所谓不详的预感绝不是虚言,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就曾发来密电,老道口四周情况异常,日本守备队日夜放哨,阻止行人通行,好像在构筑什么工事,请大帅严加防患,最好绕道归奉。
出关的随行人员也是集体感到不安,总觉得在山海关会出事,为此很多人私下里都准备了裹伤包和饼干,以防万一。
很诡异,也很遗憾的是,在种种足以引起重视的征兆面前,张大帅却失去了往日那种动物般的警觉。
除了故弄玄虚地改了改最终出关的日期,就再没有其他戒备措施。
1928年6月2日傍晚,张作霖身穿大元帅服,带着觉得能给自己带来福运的五夫人坐进了英国进口的黄色防弹汽车。专车驶抵前门火车站后,孙传芳、张学良、杨宇霆、顾维钧等北洋元老、奉系重臣、外国使节都站在月台上来送行,现场的气氛很沉闷。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了张作霖当晚离京的场面:“警卫队的刀枪发出寒光,荒凉的军乐挽歌般的响起。张作霖左手紧抓着佩剑,兴举手礼与送行者告别。”此外,日本记者特别强调张作霖的表情非常悲痛。
随着原属于慈禧的专列驶出京城,蹊跷的事情出现了,遗憾地是,这些蹊跷仍没能引起张作霖的警惕。
专列到达天津后,靳云鹏、潘复下了车,张作霖日籍顾问町野也下了车。潘复是去山东见直鲁联军司令张宗昌去了,靳云鹏本打算陪张作霖去奉天,但日本领事馆的一封电报把他从天津喊下了车,显然,这是怕他被一同炸死。至于日籍顾问町野,则是日本安插在张作霖身边的间谍,此前他一直参与是否让张作霖多活几天的讨论。
有人暗中保护、本身就知道内幕的人纷纷下车后,专列向山海关驶去。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山海关是最易出事的地点,为此,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吴俊升特意赶到山海关来护驾,当得知山海关到奉天一路都有重兵警戒时,张大帅一路上仅有的一些忧虑也随即打消了。
在山海关,专列进行了重现编组,张大帅的车厢由八十号改为了四号。
随着专列继续向奉天驶去,张大帅的一生进入到了最后的倒计时,在这最后的时光里,张大帅就像寻常人一样,归心似箭。
晚上他吃了一生最后一顿饭,厨师朴丰田回忆,当晚他和另一厨师赵联璧给张大帅做了六菜一汤——肉丝烧茄子、炖豆角、榨菜炒肉、干煎黄花鱼、菠菜烹虾段、辣子鸡丁外加小白菜汤。
吃饭的时候,五夫人说:“明天早饭就得在家吃了。”
张大帅说:“在火车上吃啥都不香,觉也睡不好。”
吃完饭,五夫人伺候张大帅休息,给张大帅烧大烟泡,捶腰。
眼看着就要到家了,张大帅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没有睡觉。抽完大烟后,他起身去了客厅,和莫德惠、刘哲、常荫槐玩了好一阵子的纸牌“斗十胡”。
专列到达皇姑屯时,张大帅的车厢中除了他本人,只剩下吴俊升和校尉处长温守善。
四点二十分,专列从皇姑屯开出,五点二十三分,专列驶抵老道口桥沿时,剧烈的爆炸将张作霖的车厢炸出了三四丈远,扬起的黑烟有两百公尺高。
吴俊升头贯铁钉当场身亡,张大帅的喉咙处被炸出个很深的血窟窿。
五个小时候后,乱世枭雄张作霖离开了人世,风云戛然而止。

ice1101
“历史长河,微观陪你读历史”
张作霖出身行伍,是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1928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北伐军,张作霖的奉系接连溃败,无奈之下,张作霖决定返回关外,继续当自己的东北王。但是因为与日本人在满蒙悬案上的分歧,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张作霖返回奉天的最后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1928年6月,面对前线的节节溃败,张作霖无奈之下下令撤回关外,但是因为与日本人结怨,张作霖不得不小心面对。他原本宣布1日出京,但是一直推迟到第二日,并且原本自己的专列也秘密交给五太太寿夫人等人乘坐。
3日凌晨,张作霖带着大批政要、卫队从正阳门车站登车,当时来送行的有北京元老、社会名流、商界代表以及各国使节,张学良等人也前来送行。专列于3日早晨6时30分到达天津,安国军军团长褚玉璞特意从唐官屯赶到天津车站迎送。前来迎送的还有在天津的前两湖巡阅使王占元、热河都统阚朝玺等官员。前交通总长常荫槐在天津站上车,陪张作霖回奉天。
下午4时,专车抵达山海关。张作霖的厨师朴丰田和赵连璧精心地做了六个菜、一道汤:肉丝烧茄子、炖豆角、榨菜炒肉、干煎黄花鱼、菠菜烹虾段、辣子鸡丁,外加小白菜汤。马夫人说:“明天的早饭就得到家吃了。”张作霖边漱口边说:“在火车上吃啥也不香,觉也睡不好。”没想到,这是张作霖最后的晚餐。
张作霖用完晚餐,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就上车了,他是特地从奉天赶到山海关来迎接张作霖的。张作霖和他聊了一会,就叫来了莫德惠、常荫槐、刘哲玩麻将。晚上11时,专车到达锦州车站。等车到新民时,天已经微微亮了,张作霖让陪他打麻将的人回去休息。他朝窗外望去,看到铁路两旁“皆有步哨警戒,面向外立,作预备放姿势,,十余步就是一岗”。实业总长张景惠在皇姑屯车站上车向他问安,并告诉他其他家人和文武官员在奉天新车站迎接他。

naomina
这个一代枭雄的最后一晚,实则已经是死亡的前奏,他的无奈、悔恨和悲愤统统缠在一起,最后又被一起绞碎。
不过,张作霖的最后一晚却很宁静。
当然,宁静也只是一时的,更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先兆,似乎当时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们走近!
只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宁静中,即便是叱咤了一生的张作霖也打了盹。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坐上了自己的专列,除了他自己,当然也少不了随行人员,如教育总长刘哲、军事部长何丰林、奉省省长莫德惠、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常荫槐、内阁总理潘馥、日籍顾问仪我诚也和町野武马诸人皆作随行。
此外,张作霖的六姨太马月清和三儿子张学曾也在这时一起乘坐专列返回奉天。
这一走,张作霖几乎将自己的班底全给带走了。
张作霖的专列有22节车厢,他自己所坐的则是第8节,这节车厢曾是慈禧的专用“花车”。慈禧“回銮”经保定时突然决定改乘火车,于是一帮马屁精为她打造了所谓的花车,慈禧乘坐“花车”一路回到了北京,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这或许也是张作霖选择乘坐第8节车厢回奉天的原因,当时的气氛太过波谲云诡,他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慈禧一样顺利回到自己的老巢。
当时,张作霖为了迷惑日本人,又几番变更了回奉天的时间,自以为已经骗过了日本人的眼睛。
所以,他也开始麻痹了起来。
当专列抵达山海关时,专程赶到山海关“接驾”的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登上了张作霖所在的车厢。
他们随意寒暄了一番,张作霖的牌瘾突然犯了,于是几人开始打起了麻将。
在专列即将抵达皇姑屯的时候,他们已经打了一夜的麻将,张作霖说:“就到皇姑屯了,各位回车,收拾行李。”
可是,在此之前已经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却没有引起注意的事——
专列抵达天津时,潘馥要在这里下车,然后去德州找张宗昌,张作霖的日籍顾问町野武马也跟着潘馥下了车,一起去了。
专列即将抵达皇姑屯时,日籍顾问仪我诚离开了张作霖的车厢。
阴谋的味道已经越来越重了,可是张作霖仍然没有闻到。
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许,张作霖和吴俊升、日籍顾问嵯峨喝起了早茶。
吴俊升说对张作霖说:“大帅,马上就到奉天了,好像有些冷,请穿上大衣吧!”
张作霖听了,似乎也感觉到了冷意,所以点点头,站了起来,将手伸到了披在肩上的大衣袖子里。
可是,便在这一瞬间,“轰然”一声,张作霖应声被炽热的“火狼”推倒。
吴俊升头部被一铁定击中,当场没了性命。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前一秒仍在平静中各自做着自己得事,下一秒却已经迎来了生死一刻。
张作霖虽然没有像吴俊升一样被当场炸死,可是在送回帅府后,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
不过,和最后一晚的宁静所不同的是,张作霖的倒数第二晚便显得颇为激烈。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虽然发布了出关通电,可是,他自己却没有走,走的只是他最宠爱的寿夫人。
芳泽知道张作霖没有走后,便在当晚急匆匆地拿了一份文件来见张作霖,让他签字。
张作霖对此本没有表现出什么过激反应,他既没有答应签字,也没有当场拒绝,只是推脱说自己太忙,“等我签字以后,再通知你来取。”
芳泽以为这是张作霖服软的表现,所以也就离开了。
可是,张作霖后来却故意用芳泽能够听得到的声音说了一句“悄悄话”:“日本人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办法!我是东北人,东北是我的家乡,祖宗父母的坟墓所在地,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然后,连芳泽的面也不见,只让人将文件交给了芳泽。
当芳泽打开文件一看,以为受到了威胁的张作霖会乖乖听话,在条约上签字的时候,却只见条约上赫然写了一个字——阅!
芳泽瞬间气得脸色铁青,这是张作霖和芳泽之间的最后一次交锋,也是张作霖和日本之间的最后一次交锋。
他用一个“阅”字,将日本人扇得鼻青脸肿,最终引来了日本人的报复。
两百公尺高的黑烟,袅袅腾空,卷走了他几十年的风云。
他将奉系的摊子留给了少帅,殊不知,仅仅3年后,少帅便仓皇出逃,没敢放一枪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