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文笔比较搞笑的短篇古文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韩非子

《韩非子》内容简介:韩非生年不详。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曾与秦国的丞相李斯一同问学于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韩非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

高华平

[作品]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

蒲松龄

[作品]庄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庄周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

最新跟帖
秋裤么子

秋裤么子

最为广泛知晓也最符合您的提问的,应该就是清朝的《笑林广记》了。但这个属于半文言文了,您要是找纯古文的似乎不太好找,不过可以看看一些古代寓言,文笔虽然不太搞笑,但内容上也不乏幽默。

庄子》《韩非子》等等,里面有都是有稍幽默的寓言故事的,不过得找,建议您可以找找古代寓言故事合辑,可能会有收获。

笑林广记》是中国笑话集,又名新镌笑林广记。可以算严格意义上的笑话集,语言风趣,文字简练生动,形式短小精悍,堪称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旷世奇珍。很值得一看。

讲个里面的小故事,您看看符不符合您的口味。

有一女择配,适两家并求。东家郎丑而富,西家郎美而贫。父母问其欲适谁家。女曰:“两坦。”问其故,答曰:“我爱在东家吃饭,西家去睡。”

笑林广记》中有许多故事还是尺度不小的,这个很好理解,我就不解释了。

westsidej

westsidej

一、有钱夸口

1、原文:一人迷路,遇一哑子,问之不答,惟以手作钱样,示以得钱,方肯指引.此人喻其意,即以数钱与之.哑子乃开口指明去路,其人问曰:“为甚无钱装哑?”哑曰:“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耳!”

2、译文:有个人迷了路,遇到一个“哑巴”,问而不答,“哑巴”只用手比划钱的模样,示意要给钱,才肯指引.迷路人明白其意思,马上拿出数钱给了“哑巴”.“哑巴”于是开口指明去路,迷路人问道:“为什么装哑?”“哑巴”说:“如今世界,有了钱,便会说话。”

3、摘自《笑林广记》,《笑林广记》是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多取自明清笑话集。

二、有理

1、原文:一官最贪。一日,拘两造对鞫(审讯),原告馈以五十金,被告闻知,加倍贿托。及审时,不问情由,抽签竟打原告。原告将手作五数势曰:“小的是有理的。”官亦以手覆曰:“奴才,你讲有理。”又以手一仰曰:“他比你更有理哩。”

2、译文:有个官吏十分贪婪,一天拘来原告与被告进行审讯,原告赠送给官吏五十两金子,被告听到,便加倍贿赂。等到审讯时,官吏不分青红皂白,抽签便打原告。原告伸出五个手指打手势说:“我是有理的。”官吏也伸出五指说:“奴才,你虽然有理”,接着又把手一翻说,“他比你更有理哩!”

3、出处:有理,拼音yǒu lǐ,出自《红楼梦》。

三、糊涂

1、原文: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2、译文:有个得了青盲眼的人被牵连到一件官司里,他争辩说自己眼瞎。那位官员就说:“你一双眼睛青白分明,装什么瞎?”那个人回答道:“你看我眼睛是清白的,我看你却糊涂得很哩!”

3、摘自《笑林广记》。

四、垛子助阵

1、原文:一武官出征,将败。忽有神兵助阵,反大胜。武官叩神姓名,神曰:“我乃垛子神也。”

武官问曰:“小将有何德何能,敢劳垛子尊神相救?”神曰:“唯感汝平昔在教场,从不曾一箭伤我。”

2、译文:从前有个武将去打仗,眼看就要失败了。忽然有神兵相助,反败为胜。武将磕头询问神的姓名,神仙说:“我是垛子神。”

武将说:“我有什么恩德什么能耐,敢叫垛子神救我?”垛子神回答说:“只感谢你平常在校场上练习射箭时,从来没有一箭伤到过我。”

3、出处:选自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五、田主见鸡

1、原文:一富人有余田亩,租与张三者种,每亩索鸡一只。张三将鸡藏于背后,田主逐作吟哦之声曰:“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曰:“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曰:“初闻不与我,后有与我,何也?”田主曰:“初乃无鸡之谈,后乃见鸡而作也。”

2、译文:一位富人,家里有多余的田地,想租给张三来种,(条件是)每亩地要给一只鸡.张三把鸡放在背后,田主(富人)就作吟哦之声说:“这块田不给张三耕种.”张三连忙拿出鸡来献给他,田主又吟哦说:“不给张三还给谁?”张三说:“刚才听到你说不给我(种),接着又给我种,为什么?”田主说:“开始的时候是无鸡(稽)之谈,后来接着的是见鸡(机)而作啊。”

3、摘自《笑林广记》。

甜小黑死小孩

甜小黑死小孩

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可为代表。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翻译为现代文是:

孔融有俩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天,他们趁孔融睡着了,偷他的酒喝。因为古有明训啊,长辈赐酒喝要行礼的,叫「酒而成礼」。于是大儿子就说,你怎么不行礼?小儿子表示嗤之以鼻,偷还讲什么形式主义啊?

nncare

nncare

比较搞笑的短篇古文?雁影送上两则《笑林广记》中的小笑话,博君一笑。

笑林广记》是一部笑话集,由清代游戏主人整理编辑。文笔简练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语言诙谐幽默,感兴趣的朋友可找来一读。


1、相称
【原文】一 俗汉造一精室,室中罗列古玩书画,无一不备。客至,问曰:“此中若有不相称者,幸指教,当去之。”客曰:“件件俱精,只有一物可去。”主人问:“是何物?”客曰:“就是足下。”

【释义】有一个粗汉喜欢附庸风雅,他造了一间精美的屋子,在屋子里布置了许多古玩字画。客人来了,他就对客人说:“这间屋子里的布置如果有不相称的地方,请指教,我就去掉它。”客人说:“每一件都很精美,只有一样可以去掉。”主人问:“是什么?”客人说:“就是老兄您。”


2、笑话一担

【原文】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些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释义】有个秀才年近七十,他的妻子突然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年岁已高才生了儿子,就取名为年纪。过了不久,又生了一个儿子,看着像是个读书的,取名学问。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秀才笑道:”这么大折岁数,还能得子,真是笑话。“于是取名为笑话。三个儿子长大后无事可做,秀才便命他们进山打柴,等到回来,丈夫问妻子说:”三个人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没有,笑话倒是有一担。“

伊豆

伊豆

下面这段短篇古文比较搞笑:

初从文,三年不中;改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又从商,一遇骗,二遇盗,三遇匪;遂躬耕,一岁大旱,一岁大涝,一岁飞蝗;乃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这是一篇来自古人无名氏的墓志铭,出处待考,有说出自杨一笑传,另一说出自《笑林广记》。

文中描述的主人公是多么地不得志与不走运。文中字句短小精悍,环环入扣,丝丝入景,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但时空跨度广,信息量也足够大。读后,一个干嘛嘛不成的倒霉蛋形象是跃然纸上,真是令人忍俊不禁,也不免对其有些同情。

junkuang

junkuang

狂生作者: 纪昀

刘东堂言: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值河间岁试,同寓十数人,或相识,或不相识,夏夜散坐庭院纳凉。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唯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理屈词穷,怒问:“子为谁?”暗中应曰:“仆焦王相也(河间宿儒)。”骇问:“子不久死耶?”笑应曰:“仆如不死,敢捋虎须耶?”狂生跳掷叫号,绕墙寻觅。唯闻笑声吃吃,或在木杪,或在檐端而已。

shivera

shivera

世说新语》啊

温情墨墨

温情墨墨

古文都是严谨的,要说搞笑的就应该是寓言了。最搞笑的就是塞翁失马,它的寓意贯穿古今。这种寓意用搞笑也可以表述。好坏的转变,似乎有着逻辑性,或者说因果关系,但是在我心里随后衍生出掩耳盗铃这个故事。事件的本身,加上时间的推演,再违心的扯上因果,那么骗子心理,愚人思维唯美呈现。意淫的结果,空想了太多岁月。再有就是国人观念里抹不去的断章取义,你是如何取之精华的?这难道不是最可笑的事情吗?同时也是极其可悲的!要是,所有事件的本质和真相摊于桌面,理性审视,我想不会有祸福之说。

听雪

听雪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