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侠两个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Dream Yi F
一提到武侠,就不由的想到那背着长剑,行走江湖,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抑强扶弱,劫富济贫,救人于水火的侠客、剑客之流。

菲斯菲斯Violet
这个问题蛮有意思,我来回复一下吧!
提到武侠两个字,我首先会想到武侠小说,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然后再会想到武侠电影,最后会想到关于武侠的一些诗词。
作为一个经历过八十年代武侠小说盛行,九十年代武侠电影流行的人来说,武侠已经在我心中已经扎下根,挥之不去。
曾经有人说,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江湖梦,这句话是很有道理。无论是谁,在他的未来,也许位高权重,也许平凡卑微,在他年轻时,都曾经幻想过策马江湖、仗剑天涯,锄强扶弱。只是后来的现实让他明白这只是幻想,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这个梦一直在他心中,若隐若现,不曾离去。
在少年时,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无法去了解这个世界,对未来和人生有许多幻想,而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就满足了我们的幻想,身怀绝技的高手、热血沸腾的江湖、精彩绝伦的打斗,满足了我们很多的好奇心。而在九十年代,武侠电影各种特技画面的运用,打斗场面天马行空,更让人目眩神迷,倍加喜爱。
武侠的以文本方式作为载体,自古以来就有之,太史公时就有游侠例传等传奇故事,唐代有聂隐娘、《昆仑奴》等作品,明代有《水浒传》等长篇侠义小说,到了民初,武侠小说盛况空前,有《江湖奇侠传》、《卧虎藏龙》、《蜀山剑侠传》等小说,到了近代,又有了《射雕英雄传》、陆小凤等武侠小说。
现在网文大行其道,流行仙侠、玄幻等小说,这些小说其实也是披着各色外衣的武侠小说。
最后我以一首古诗来完成这个问答。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谢谢关注,欢迎讨论!

胖子萌
金庸先生

薄荷茶lulu
武功高强,侠义

zyqsharon
金庸

sunnysmile_4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Nanadarlin
哈哈,首先想到的是行侠仗义,仗剑走天涯,天天体会真正意义上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随便到了哪家店,开口就是:小二,好酒好菜尽管上!随手掏一锭银子说道:不用找了。逍遥快活!
武侠小说都是这么写的,只不过银子从哪里来,小说里没有交代。[捂脸]

黑釉勺子
一身仗剑走天涯,人在江湖不由己。
武侠就是一部江湖写真录,一群人为生活,为名誉拼搏,谱写出的一首壮丽悲歌。
武侠江湖里,没有安逸,也没有永远的家。所有人都在刀光剑影中安身,得到了许多,但也失去了许多。
默默无闻的时候想着扬名天下。扬名天下的时候,却又不能从此安稳。这刻不知下刻的命。自己已不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即使远离江湖,也不能安静。
因为自己已经是一部腥风血雨的江湖史,和江湖脱不了关系,只要你存在这一刻,你就得随时接受所有人对江湖的挑战,绝不能推脱。
因此说,提到武侠,首先会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武侠这两个字造就的沉重。正如一句话说,若戴王冠必承受其重。而这王冠,就是江湖;重就是江湖的深。陷进去了,永远再难离开。

小睡一会
谢邀
洪家铁线拳,七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
他们的操持者是裁缝,苦力,与面点师,房东是狮吼与太极,太极生两仪,也生变化,狮吼是降魔之杵,有金刚无匹的嗓门,于是斗斧头帮,斗杂碎,斗火云邪神。
两个残疾人,天残地残,操琴为刃,一个神经病,蛤蟆神功,唯我独尊。
以前的我,看完周星驰的《功夫》,心生感动,简直了,心脏噗通噗通,我喜欢极了,市井小人,卑贱处透风云,天高海阔,渺小里见真知。
我一直问自己,侠在哪,侠是从哪里来的,从哪里来找我的,我以前接触到的侠,无非是在书中,在电影里。
侠躺在书中,与招式,内功,乾坤挪移,降龙神掌在一起么,侠有时候在书里,给小儿看,给大人看,手粘唾沫,翻页,吐气,嘿呀,这个好,这个妙哉,读了以后,站起来比划,走小内八步,练掌风,爱上师妹,对野寺里的扫地和尚无限敬仰,以为金山寺后面儿有秘经,练了能成小云龙。
侠蹲在电影里,与少林三十六房,独臂刀客,刘家辉,姜大卫在一起,电影有魔,让人着了,扬眉吐气,横眉冷对,怒目而视,看见师傅死了,仗剑复仇了,走出电影院,一片沧海,茫茫市侩,全是扁舟,酒楼,大佛珠子,全是天下第一,笑傲风雷,全是女儿情,侠客情,师徒情,以为西湖深处有孤舟,舟里有少女抚琴,鬓间白发,能催丈高大浪,只杀负心郎。
书与电影,让我接触了侠,很多侠,各个朝代的,大小不一,长短各异,我发现,我是不喜欢大侠的,不喜欢五岳之巅,不喜欢一览众山小,大侠有大师傅,大境界,大格局,有大奶女人,血海深仇,也有飞天走地,自在三山东海,五岳西天,我一点也不喜欢,太亮堂,太敞亮,简直夺目,万佛朝宗,天下无敌,我一个也不喜欢。
我不喜欢大侠,我确定了,我喜欢小侠,喜欢市井里的绝情客,刀斧手,棍棒师傅,喜欢高手在民间,我问我自己,这是一种状态的侠吗。
对我来说,离了市井,就没有侠,大侠不是侠,大侠是国士,太高大的东西,小侠才是侠,小侠在市井之中,卑贱的东西。
也只有卑贱的东西,反抗起来,大悟起来,伤心起来,狠戾起来,才让人动容,让人吐出一口浑浊乌黑的丧门气,从鼻孔里,嘴里,耳朵里,肚脐眼儿里,浑身自在。
所以敢说,呸,宁有种乎。
武侠,大概就是市井小人,市井贱人的一股气,一股浩荡气,中国人喜欢说,高手在民间,中国人喜欢民间,因为我们活得累,活得辛苦不易,庙堂太高,山水太远,只有市井是常态,卑贱是常态。
我们从心底里,希望武侠,希望市井里,有一股气,正气,邪气,紫气东来,青气西去,大抵是如此。
武侠,就是大多数碌碌无为的人,心底里的熔炉之火。
如果我写武侠,我就写那早点摊子后的王二,王二的小云龙,掌风,指力,就写街边扫地的李大妈,扫帚是剑,剑锋点地,挑叶,翻砂石,就写派出所关押的陈老狗,梁上君子,乘风的轻功,脚蹬黑瓦,手撑白墙,鹞子翻身,像猞猁,像绿火瞳子的猫妖。
我还想写修空调的白老叔,一辆铜铁自行车,镶得是金刚圈,摇得是降魔杵,丈长的断头刀贴在背脊,专杀老赖,杀混子,手法极好,无人知晓。
还要写传达室的邹老爷,八卦两仪,太极正义,不能抽烟,抽烟就出手,借力打力,挑一百个流氓,谁也进不了校门。
也许真的在西湖深处,有一页孤舟,清理湖里垃圾的王姑娘,鬓间白发,孤儿寡母,专杀负心郎,使得是玉女剑,玉女经,玉女的血债。
这就是我对武侠的感慨,大抵是平凡人的力量,是卑贱者的硬骨头,是那么点儿暖心的童话。
武侠让人迷,让人痴醉,让人站起来,浑身有劲儿,可能是有点傻,有点蠢笨,但是我们不一直都是这样么。
“卖煎饼的,谁他妈让你在这儿摆摊了!”
城管马三用他粗黑的大手,抽王二大嘴巴子,王二捂着脑袋,他说领导,给条活路吧。
马三说,草泥马的,让你摆摊!他的手特别有劲儿,特别得意,身后的白色小货车响着引擎,隆隆隆的,像是他自个儿的良驹,马三不惮了,除了用手,还抬脚,大脚丫子踹王二,想要在他脑袋上踹出血来。
有人听见王二叹口气,抬手,攥住马三的手腕,他说,领导,给条活路吧,马三说,草泥马,你松手!
王二不说话了,早点师傅王二,深呼吸,听得见肺泡涨缩的规律,他肌肉匀称,化拳为掌,这一掌,带着风,春风,周围人都觉得是瞬间的,刹那的,云卷风啸的,手掌贴着马三的胸腔骨,从上往下数三根,使劲儿。
在24号下午泰山街道的老街坊们都看见,城管马三飞了出去,像一袋面粉,砸在大市场的光荣榜上,摊在一片凤凰自行车里,断了三根肋骨,从上往下数三根,全断了。

白球鞋的宝宝
提到“武侠”二字,大脑中立马显现出一些思绪,这些思绪的想法,或许和自己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或电影电视有关吧。
最喜欢的镜头或情节:一个武者或几个到了酒馆,大咧咧的把手中宝刀往桌上一摔,大喊:小二,给俺烫一壶好酒,来二斤上好的牛肉,一盘花生米!
最羡慕的镜头或情节:执剑骑马勇闯天涯,杀富济贫、快意恩仇!
武侠,给我的笼统印象就是恩怨分明、行侠仗义、深不可测、永远孤独、行走江湖、不朽传说!

stellamimi0723
提到武侠两个字我个人首先会想到(铁骨丹心,侠骨柔心,侠肝义胆)!!!

demon212
金庸的小说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想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探索者
金庸、古龙

叶霞
武是指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侠是指道义和担当。这才是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