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到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前夜你会如何拯救大明帝国?

最新跟帖
wangdx

wangdx

第一招降李自成 不管怎么样先争取时间 然后把内地的精锐去辽东 把皇太极收拾了

招降李自成 一是权力李自成给一个好比齐天大圣一样的西北王 二是李自成农民军的实力不怎么样

然后重用太监把东林党给收拾了不一定收拾干净 但是商税一定要拿到手

收拾了皇太极在收拾李自成 李自成熬几年让他们自相残杀 自然就收拾了

situxingxing

situxingxing

其实这大明江山的毁灭是毁灭在崇祯手里的,在李自成进攻北京前,崇祯和大臣们开了2个月的会,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当时的明朝军队缺的是战斗力,首先先劝朱由检别自杀,在于李自成议和,让吴三桂仍然率领边疆的守军与清军大战,再排几个比较厉害的人去支援,只要吴三桂不投降,清军肯定打不过吴三桂的,然后再稳住民心,增加士气,让朱由检再次回天,这一次应该能复国,而南京还有重兵,让南京的士兵去和李自成作斗争

xdipl

xdipl

穿越只能穿越到皇帝或者实权人物身上,皇帝最好,其他穿越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你的口音,说话,生活等等和过去是格格不入,如果是一般人,你能干什么?只有直接穿越到皇帝身上,前提是皇权至上的明,其他朝代穿越到皇帝,你的开放思路,会有人直接把你给干了。

小晴歌

小晴歌

假设穿越成了崇祯,顺利跑路到了南方,南方富庶,还有现成的可运作成熟内阁政府班子(南京的政府体系除了皇帝,其他北京有的都不差),看似局面还将就,进取不行,保个偏安不算难吧,但我觉得你你面对的是远比北宋末年更无解和凶险的局面:1.家贼,受长期过度打压的以左良玉为代表的已经尾大不掉的军镇集团,在土木堡之役后文官集团对武将是说杀就杀,同级甚至低几级的武将在文官面前毫无尊严可言(这毛病宋朝也有,但宋朝不给尊严至少舍得给钱),导致物极必反,崇祯自杀前已经指挥不动这些人了(皇帝又给不出钱和粮,出了事,还得武将挨刀背锅,换了你,你也不干嘛)。明末政府军的军纪最坏,国家养活不了,就掳掠百姓。所以,貌似南方还有近百万的军队,可你能指挥能用的有几人?2.文官集团,咱们大明朝的文官集团战斗力真是爆表,名义上是代表国家最高意志和利益的皇帝教文武百官如何做官,可大明朝的文官集团是一方面直接把武官集团一脚踹台下,另一方面分分钟教皇帝如何做人,给皇帝取外号“小蜜蜂”,叫你只管忙活后宫做种马,治理国家不用你的,除了大明的文官,绝无仅有,万历想挑个自己中意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家业,像现代社会哪个做董事长的不这样干,旁人屁也说不出个啥,可作为最高领导人的皇帝,你就办不到,因为什么?文官集团告诉你,不行(特么的历朝历代都有非嫡长子或者长子继承皇位的,也不见得一定就好,或者一定不好,关键是继承人自身素质决定的,可谁说不出万历儿子福王究竟哪点不适合做皇帝啊,原因仅仅在于福王不是的长子)。没有权利的皇帝,恐怕你即便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再有雄心大志也是空谈。有人会说,大明皇帝还是有帮手的---厂卫,可厂卫你让他打击某个文官,构陷甚至人身消灭个把人行,可你让他对抗整个文官集团,靠他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行,皇帝意志和朝廷政令在基层的通达那就太强人所难了。面对这种局面,大明皇帝的选择:1.太祖、成祖本身就是创业之君,手里握有枪杆子,对文官集团想怎么捏怎么捏;2.仁宗、宣宗靠武官和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也能大体平衡,不过宣宗已经感觉和文官集团对阵有点吃力了,所有开始拉帮手---教家奴太监读书,养恶犬准备助阵;3.我个人一直怀疑土木堡惨败有大明文官集团在背后推波助澜,反正结果是武将和勋贵集团从此一蹶不振,可以助力皇帝压制文官集团的最大帮手从此躺在猪圈不哔哔了,也许你对阴谋论不屑一顾,可土木堡惨败、武宗青年却掉水就死、熹宗盛年即逝我真觉得有太多蹊跷之处了,土木堡之役文官集团是反对立场,武宗在文官集团眼里是叛逆青年,纵容坏蛋刘瑾欺压百官,熹宗在文官眼里最坏,默许恶犬魏忠贤胡乱打压、咬杀敢不听话的文官;4.万历帝干不过就罢工,躲在后宫维持基本的皇帝批奏本职,他爷爷嘉靖(历史上好像是他被自己手底下的臣子骂的最惨)是开始学太祖抡袖子赤膊上阵对干,感觉长期战斗力不从心了又采用分化瓦解,扶持最柔顺听自己话的历史著名奸相严嵩从文官集团中分裂出来,让他们狗咬狗,自己中间做裁判,而且是太偏心眼的裁判,所以严党虽然人少,也能斗个旗鼓相当,不过也是从嘉靖帝起,国家舞台上渐渐开始不是皇帝当主角了,当裁判久了,你也不知不觉就站台下了;5.宪宗就是靠厂卫和文官集团斗法,国家治理就顾不上了,政治上一塌糊涂;6.很让人无语的是大明所有和皇帝站一条阵线的从王振、刘瑾、严党、阉党等在历史的评判上都是一个字---奸,难道这些人就没干过利国利民的好事了吗?骂这些奸党的就没干过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吗?忠和奸的评判到底标准如何,谁定?至少皇帝眼里他们不是。

换做是你,你选择哪个选项?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做的累?就是朱和尚种的因,废除了宰相制,还搞大小相制,七品言官没事都可以修理修理阁老,甚至修理皇帝。好嘛,明以前皇帝只须对付一个人---宰相,明、清皇帝得对付一大帮子人啊,清帝有天然铁杆盟友---八旗勋贵帮忙,明帝本来有开国功臣勋贵集团和靖难勋贵集团与国同休的好盟友帮忙,可被朱和尚杀了太多,土木堡又被一勺烩的基本干净了(别提什么后面这些靠血缘继承爵位的子、侄之类的,要战功没战功,要威望没威望,就靠投胎技术过关享一辈子清福的人了,面对文官集团不当猪队友就不正常了)。

所以在你觉得自己如果成了崇祯帝之后就能如何如何的朋友好好先想想,在本身就不掌握权利的一个皇帝,还丢失了半壁河山,威望跌入谷底的前提下,你真以为靠你的想法和眼光,能力挽危局?(如果你以为百官每天对你三跪九叩,你想杀谁就杀谁就算是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利了,我只能说你幼稚了,大明中后期多少次好几位皇帝想多收点南方的钱粮,都被一句天子不可与民争利等冠冕堂皇的话顶回去了,封建社会皇帝掌握最高权利的标志应该是他的意志和国家的需要能不折不扣的被执行下去)

假如回到明朝,做了崇祯帝:1.可保偏安的选择是从此做个木雕泥塑菩萨,把所有权利交给江南文官集团,他们自己最大的利益所在地,他们的故乡,肯定会拼死保卫的,坏处是收复北方故土基本无望了,历史上跑南方的王朝晋或宋都是证明,南方文官集团主政,打回北方的主观能动性不足;2.最理想的方法是首先学南宋高宗大力安插北方官员,由他们主政,而且在面对南方文官立场上,他们可以和皇帝站一起(没办法,跑南方后,大家立场都不同了,南方文官是地主,该人家横),北方官员有意愿打回老家去,因为他们根在北方(现实里台湾蒋光头主政和李、陈主政为什么国策变更原因就在此),如果仅此,也最多保个偏安结果,还得冒着北、南内斗风险。其实南宋是有机会收回北方故土的,前提是要把武将的政治地位提高到和文官同等状态,不然岳飞的教训哪个北伐武将都得三思。不过这条我觉得是最难的,要文官集团把已经吃进肚里上百年的权利拿出来和被他们视作奴婢的武将分享,恐怕不经过几十年辛苦筹划,单凭写几份圣旨恐怕无人能做到。3.具体做法可以与农民军结盟,让农民军与建奴在残破的北方相互厮杀,背后支援势弱的农民军粮食和物资,为南方的朝堂准备和政治的改革拖延时间。编练新军,逐步裁汰已经烂入根子里的各军镇。

归根结底,想挽回晚明结局,根子上还是人的问题,不经过痛彻骨髓的国家政体和思想的改革不是几样东西就能解决的,给你十挺重机枪也搞不定。唯一积极的因素是终于丢掉了残破北方这个大包袱了,可以轻装上阵了。

随缘

随缘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