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小说的创作会发展到日更1万的这种病态情况?

失眠的茶__
网络小说现在就是快餐文,快餐文注重什么?快!相比之下内容已经不是这么主要,只要能写出个大概就可以了。因为就算你写的再优美,很多读者也是一目十行,飞快的看完。

天秤座的选择综合症患
首先,你必须明白,大神基本上的创作并不是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整个工作室运作。
有的人负责想情节,有的人负责写,而且还是好几个。
作者只是抓写出文章质量的那个人。
因此,在有工作室的基础上,日更一万并不算是变态。
其次,市场决定了一切。有一句公益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如果没有读者的需求,如果读者的需求不能转化为实际的利益,那么日更一万就不会出现。
最后,小说市场竞争激烈。有的人靠质量取胜,有的人靠数量取胜。
相对于而言,靠数量取胜无疑更加简单。从文学角度考虑,无疑质量取胜更好。但从经济利益上考虑,无疑还是数量取胜更容易操作。
这种事情并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而已。

闲云
说了那么多,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都不够准确。网络小说的创作之所会发展到日更一万,主要是因为梦想当作家的人太多,以为小说创作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拼命的写,见诸网络,就能轻易而迅速地出名,成为网络作家,网络红人,甚至有网络写手提出咨询,问写一篇小说能获利多少?有人更是想在网络上写小说而以此为生。网络没有文学刊物和报纸那么较严格的要求,没有编辑阅稿和审稿,只要写出来,不论合不合格,有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准和要求,均能一字不少的在网络上发表,根本就不受限制。所以,尝试着在网络上拼了命写小说的人就会尤如过江之鲫,又多又拥挤。这自然也就出现了网络小说创作日更一万的“壮观”场面,简直乱轰轰的一派热闹景象!

马放南山
外行人总是喜欢用劣币逐良币来形容网络小说的趋势。[微笑] 。
什么叫日更1万就是病态?
现在作者写书纯打字时速基本都是1万左右,而且一本小说真正下笔之前,基本大纲、人设、设定、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相关的资料更是不用说了。1万字快的有人1个小时完成,慢的5-8小时也有。对于全职来说1万字已经是基本了。
至于为什么以前诛仙要写4年那是因为他那时候很可能像我现在一样,20点才下班21点30才动笔,每天2000的更新。
还有就是……你以为作者要每天更新1万啊,而且大多数打榜的时候那就是2-10万的抛更新。(这种情况有存稿!)
为什么要更新这么多?还不是读者催,编辑催,网站催?
再有,IP红了圈钱,⊙▽⊙……等你呕心沥血写完一本书你也会这样。
大多网文作者都有职业病,因为为了加更一天坐在电脑面前12+小时是很正常的。
14年刚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混贴吧,一个小姑娘前两天还在和我们水吧,结果文突然断更,然后……离开了,离开前就是为了加更冲榜单,后来上榜单了,人没了……
你说IP火了?不圈钱对得起自己么?

dairongzhen
发表一下我对日更10000字的评论
我呢,是喜欢先把书写完再发布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哪里卡住。
10000字以正常人的打字速度即90字每分钟来算大概需要120分钟完成工作,加上中间对语句的思考与检字,需要至少个小时,乍一看这个数字并不是很大,4个小时左右,乍一看这与写作业并无什么两样但是工作量确实是相当的大
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追求速度而不求质量的行为,而导致这种行为的是网文平台的病态。
1、获得推荐的收益比质量好的收益要高
各大网文平台大多都有连续不断更或者更新字数打榜的机制,大家算一算,你写的再好没人看有什么办法,而推荐后写的再烂都会有人好奇的点进来,这就导致了追求速度的病态,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马克思。
2、一些读者的冷漠
“起来更新啊!”
“今天怎么给作者寄刀片呢?”
评论区经常出现这种话语,无论你在同行的眼里是多么的高效,但就是有一群读者逼着你前行,最后还是南辕北辙,甚至一些作者因为这些人而放弃了写作,商业化的市场和急躁的人儿破坏了本应像品味茗茶一般的阅读。
不过如果有能力并且在不破坏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写作倒也无可厚非。
在文如泉涌时这种工作实在是轻松,但如果已经穷途末路了倒不如静下心来,闭上眼好好睡一觉,打起精神来决一胜负。
总之,选择是人自己的,不忘初心,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成功。
书与阅读并不是精神食粮中的快餐一类!
………………………………………………………………………………
end
记得你的关注哦(´-ω-`)

Elaine❤欣
我也是一个原创的作者,其实这个很正常吧环境如此很多作者是靠稿费和打赏吃饭的,一天万字就能保证你可以活下去,所以这个无可厚非。
我本人就不是靠稿费吃饭的,所以我写的比较轻松,有灵感就写没有灵感就断更,现在的作者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靠作品吃饭的,一类不靠稿费就是单纯的兴趣。
第一类的人,为了生存他必须去用多的字数去增加读者粘性和网站推荐,大环境改变了人当然要适应环境。
第二类人本身不靠稿费,有则有之就算没有也不会对自身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种人偏向与写自己喜欢的,而且最容易断更的人也是这一种。
大环境下,人都是要适应的,适应无可厚非。

毒牌香水
因为有了病态的读者啊,哈哈,开个玩笑。
其实是这样的,因为历史上从没有作者能如此接近读者的情况,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曹雪芹也好吴承恩也好,如果他们的收入来自即时打赏,如果他的作品每天都给读者看,反馈和迎合都到了变态的程度,自然就会造成变态的情况。
事实上是,难以想象曹雪芹在今天写即时发表的网络小说,也难以想象梵高每天画完了就给观众看,这样只会产出迎合市场讨好观众(或者叫尊重观众)的作品,不会产生跨时代的伟大作品!

多多5213
这个要从收费模式说起,网文是按字数收费的,这个可以说非常不合理。而且目前收费偏贵,没错就是贵,我记得以前看武侠故事半月刊,有单行本,一本十万字价格是5块,但这是实体书啊,如果是电子版去掉发行成本和印刷成本,2块钱,应该合理吧。而且还是没有注水的小说,和现在的网文完全不能比。所以目前网文定价偏高,然后收费模式也不好。亚马逊上面kindle版凡人修仙传300多,我去。
其实仔细想想想在的网文也是虚假的繁荣,实际订阅人数并不多。顶尖大神能有十万,普通的一万以上就可庆祝了,一般写手三五千就是烧香的了。
同样都是互网络娱乐行业,人家做直播的都是免费看,收打赏,为啥网文可以按字数收费?
要求网文改掉这种病态环境,根本就要改掉收费模式。
具体可以恢复周刊模式?或者像视频网站一样会员模式?要么两者结合?

快乐森活
日更一万是很少一部分人,本人就在起点上写,一天就发两章,也就是4K。
最基本的速度,是一小时一章,实际上,很多大佬都是时速五六千,然后在花一个小时修改。很多作者写完了宁愿去打游戏,也不多发,灵感来了,就当存稿,你要是天天万字的发,万一速度下来了,那读者就不买账了。
见过最牛逼的一位大佬,四开,每天一万六,上架均定不满意直接切。

angelia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我不奢望日更万字,只求稳定更新,我可以忍受一日一更或者几日一更,但不能忍受作者按心情来一下天天更,一下隔三差五更,作者要是这样搞,我会选择养他个半年,然后重新从第一章开始读。

秒秒
其实还好吧,大概看了10年左右的网络小说,记得很清楚入坑第一本是同事推荐的《圣徒》,基督山伯爵玄幻版,即使后来看了那么多书回过头来看仍然觉得是经典。然后是早期蓝晶的《魔法学徒》(当时很狂热,现在回头看,情节还不错,但文笔不是大神级)等等,那会书不多,也没有太多这个流那个流的概念,早期的亵渎、兽血等等,很多只看故事,也不太关注作者,虽说众口难调褒贬不一,但基本看一本是一本。后来开始看番茄、三少、跳舞等大神的书,早期的作品有很多还是很喜欢的,盘龙、琴帝、邪气凛然等等,现在也会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曾经一度很狂热,啥都看,各种类型,都市,玄幻,异界,无限,纯爱,网游,甚至女主的也看过两本。不知不觉,这么多年慢慢过去了,随着书越来越多,但感觉反而慢慢没有了,现在的状态是,平时很少看了,有工作生活的琐事,没那么多时间长时间阅读(坦白说动不动几百上千万字的小说,也没有什么知识价值,如果每天看一会,天知道啥时候能看完),基本就是睡觉前没事把以前存的挑个别章节看一会。除非一段时间空闲时间多了,就上网站搜索一下各种榜单,挑几本没看过的,推荐量大的,全本的,集中下三五本,又可以看上大半年。说回心态,现在心态很简单,其实看网络小说就和看电影一样,不用想着看完电影还去当什么影评人。看完电影还可以和周围同事朋友聊聊,看小说你见谁天天和周围人交流的,就自己看自己的,能看进去就看,看不进去就换,看个热闹而已,也从来不会去想这个行业到底是常态还是病态这种问题,能打发闲暇时间就行了,当然,有其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

虞奶茶
团队!团队!!团队!!!
他们有个文字风格相近的团队,懂吗?由团队来设计大纲、章节、流程。完成讨论后团队分工分别创作,最后由一人改稿串联,一人审核前后文是否一致,是否有坑未填。
本人创作过网文解闷,最多时日更8000+,不能持久,时常灵感枯竭,线索中断,且改稿和核稿非常耗时间,总有层出不穷的错漏,惨不忍睹!20万+字时绝望放弃。
所以,在当今这个非常强调体系合作的竞争时代,不认为哪个大神单兵作战能做到能日更10000+
欢迎志同道合者讨论。

张天朋-行路者
这是因为小说网站、APP,都没有像今日头条这样高端的操作啊。
完全无法做到,你爱看的小说,才是我们要推荐的,酱紫。
小说的常态是商业性,文学性纯属偶然。不像诗词,虽然诗词早期脱胎于民歌,但从汉朝起,诗词创作考究的就是文学性。
但话说回来了,小说虽然常态是商业性的,但不代表不能创作出好作品,只是这一过程中,它避不开野蛮发展,只有技术革新才能把这个过程尽量的缩短。
现在的网络小说的推荐技术,是大幅落后现有“千人千面”技术的。
这和十年前的淘宝特别像,所有的人都在争夺仅存的首页、类目页、关键词搜索置顶(直通车)那几个位置。
对于商品来说,广告位,价高者得。对于小说来说,推荐位,日更过万者得。
那么,什么样的文是最能保证更新量的?
那就是小白文,小白文不需要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剧情,更不需要作者对故事的背景去做深入的挖掘,保证了更新量,也就保证了网站的订阅量。推荐位有什么理由不给这些作者?失去推荐位的作者,有什么理由不去日更过万?
据说阿里有在尝试把“千人千面”技术尝试应用到小说上,就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小说篇幅过长。
今日头条和淘宝商品之所以可以做千人千面推送,是因为今日头条的文章篇幅短小,而淘宝这边,商品本身自带很多维度标签。
再来看小说这边。
目前小说始终只有一种维度的标签,那就是内容的标签,无论是小说题材也好,风格也好,晋江的标签目前是最多的,但是这些都是一个维度的标签。
所以读者打开首页和书库页靠前位,基本上就只能看到小白文、小白文、以及小白文。
我们一直以来少了一个标签,叫做小说要素评级标签。
我曾在知乎写文探讨过,那就是人物、剧情、环境、文笔。
只有人物和剧情的叫小白文,对小说的背景环境有深度挖掘,并能达到“小说”文笔要求的小说,才是精品文。精品文这块儿是有市场的,但目前这块儿的市场只有晋江在做,且只针对女性。但晋江的人工榜单,依旧没法解决推荐问题。
所以,在男频这块儿,日更过万和小白文化,会是长期的主流,除非有技术。
不想日更过万的新人作者,就只能像我这么厚脸皮在新媒体上到处标榜自己是精品化创作。

hevia
网络小说可以日更一万字,并非鲜见,而日更几千字已是常态。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今人云:文章是改出来的。而这样即写即发的高产作者显然连三回改也不可能。所以人们不称网络小说是写作,而是码字,不称网络作家,而称网络写手,原因也就在这里。这样出来的文字,因而与语言艺术的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网络小说,好看的是故事,不耐品的是文字,因而一目一屏看网络小说,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但这样的近乎病态的码字狂潮却有优质网络平台发,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说白了,就是一种热销的文化商品,所以方兴未艾,但这样的写作,终究不是文学的正道。

小兔崽子Yuki
这个锅一定是要让某些文学网站和读者来背的,最初的网络文学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走的还是文学路线,比如最早的榕树下、红袖添香,那个时候的网络文学门槛很高,稿件的审核很严,那些精品最终还是走向实体,从内容能够来看和传统文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它没那么严肃,不是那些歌功颂德,而是真我的展示,百花齐放。
当网络文学进入商业化模式,也就是付费阅读,对于读者,可以看到更多的小说(网络文学1.0时代以散文、中短篇小说、杂文、随笔为主,更多的是真性情的东西),因为是付费,可以向作者催更,作者和读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作者需要为读者服务,客户是上帝,作者害怕读者的流失,而网站需要作者写出更多文字,对于签约作者来说,不能断更,数量也要有所要求,这实际上是有违创作精神的,创作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行为,而非被动的,作家需要灵感,作家会遇到各种卡文的情况,作家每天的情绪不一样,不可能要求他每天都写那么多字。所以在文学网站和读者的双重压力之下,作者首先考虑的不是文章的质量,而是数量,只有在数量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再去考虑质量,以前说十年磨一剑,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创作,去沉淀,去修改,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我们看到的网络文学,最多的几个词是小白,文笔很小白,故事的重复性,套路严重,门槛太低,能打字就能写网络小说。
事实上,只有尝试了才知道写网络小说有多难,不说故事,不说文笔,单单说一天一万字,有多少人能做到?我作为一个在网络上发文的传统作者,不日更,不写几百万字一篇的超长文章,慢慢悠悠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不说精益求精,但至少能够有一定的水准,但像我这样的作者在现在的网络文学氛围中是无法生存的。
网文写手是很苦逼的,成功的很少,大多数写手是在做无用功,而日更一万字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文笔,我的一些朋友,喜欢跟文字较劲,喜欢查资料,可是这样做,速度就会特别慢,其实读者不会在意你的小说里有多少漏洞,有多少错误的信息,他们在意的是故事是不是有爽点。而网站,他们在意的是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