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三国演义》哪个版本最经典?

Mr.New
个 人 感 觉
新三国里的刘备没有老版的饱满,老版相对来说感情演绎得更丰富,显得就更加生动。
二爷的话,我觉得新版的选角更贴合关羽的英武形象(对事不对人,尊重所有演员)
还有就是一直大家一直在讨论的,唐国强版诸葛亮和陆毅版诸葛亮。
有人说还是欠了点丞相青年时壮志满怀的风采,我觉得总体来说已经很强了。
陆毅版,娇俏的笑容陆毅版……emmm我是觉得陆毅还hold不住丞相这个角色,当然,对演员本人是没意见的,我也不太了解,但生图上来比比,这个气质是不是……不太诸葛亮?不信再看看其他的
空城计里的唐国强版诸葛亮
秋风五丈原这段即使是加在鬼畜视频后面还是忍不住泪目啊陆毅版……
俩人的表情好像忧愁的老父亲牵着被请家长的傻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诸葛亮牵着刘禅去投降了
再看看曹操,老版鲍国安,新版陈建斌。曹老板这个角色我想单拿赤壁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段来对比一下。
陈建斌版,嘱酒赋诗好像也挺正常鲍国安版,这段相信大家都有印象身披红袍的曹老板,在大醉中边舞边唱,笑得放纵,周围一群将士也陪着他嗨。
高一语文课讲短歌行时候老师还给放了这一段,至少在我心里,我觉得这才是曹操本操。
再来一张嗯,我们再来看看女性角色。当然先看貂蝉
陈红版貂蝉这几张可能貂蝉的绝美体现的不明显,演员陈红本人其实颜值很能打
新三国是陈好饰演貂蝉,陈好漂亮吗当然漂亮了,问题是总觉得这和貂蝉不是一种漂亮你懂我意思吧选角导演???
陈好版貂蝉你说这是甘夫人我信。
还有孙尚香,依旧是先看老版
赵越版孙夫人说实话这套粉衣服感觉不太喜欢
和先主舞剑再看看林心如版孙尚香的……舞剑?
双人舞这个其实还不算鲜明,你看同样是把剑架在自己脖子上
谁更有烈女子的气息大家自己感觉一下。
抨击演技我也没什么资格,但我认为是对角色的理解正不正确和够不够深入。
最后再来个群像对比,掩盖我不想结尾
没了别看了,我去蓝翔报名了


闷墩儿娃娃
现存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刊本为“嘉定本”,此本为我国现存《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唯一经典版本。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文学批评家、江苏苏州人毛宗岗在辨正时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回目校对等方面对嘉定本罗贯中撰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细微修改,内容无甚变动。
【一】
罗贯中,约1310年—1385年, 名本,是元末明初杰出作家,别号湖海散人,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人独自撰写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与施耐庵合著长篇小说《水浒传》。
罗贯中利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所注的正史资料,以及范晔的《后汉书》、元代的三国志平话,结合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和自己的所闻、所考、所记,以高超的撰写技巧,拓展思路,任意驰骋,恣意发挥,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
《三国演义》的叙事,起自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四月,迄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描写的是在汉朝后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至魏、蜀、吴三国鼎立,最终三分归一、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小说集中展现宏大的历史场面,利用繁杂的情节虚构、曲折传奇的历史事件,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公开和隐蔽的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向背和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的愿望。
《三国演义》继承我国民间“拥刘反曹”的历史传统,把蜀汉作为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作为全书的中心人物。全书共120回,其中自“桃园结义”始至“诸葛亮死五丈原”止这51年间的史事就占104回,以后46年间的史事仅占16回。
《三国演义》通过拥刘反曹的传统观念,表现出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愿望。小说用细腻的文字、饱满的感情、浑然的氛围,极力宣扬刘、关、张的义气。
义气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表现出小私有者在受剥削、压迫下救困扶危、见义勇为的积极品德,具体体现是讲义气、重承诺、感恩遇、报知己的壮烈行动;
但是,也应看到《三国演义》中义气的极尽局限性,小说描绘刘、关、张的义气,突出他们把个人恩怨放在整体利益之上,把个人情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把义气与国家、与集体的尖锐矛盾刻划得淋漓尽致。
《三国演义》也存有缺点。
通过从封建社会立场出发,诬蔑黄巾起义军是“劫掠良民”的“盗贼”;
认为三国鼎立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
庞统死前有童谣预言;
上方谷司马懿不死是出于天意,等;
显露和宣扬了因果报应、神怪迷信、宿命论思想。
【二】
[1]《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第一部具有最高成就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三国演义》基于现实主义,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描绘细腻,想像庞然,性格充实,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2]《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宏伟壮阔 ,严密精巧,时间跨度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主线,展开故事情节,把漫长的历史时间,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井然有序的安排在一起,主次分明,宾主照应,脉络清晰,巧妙的表现出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及各集团内部的种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3]吸收传记文学的语言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雅俗共赏,简洁明快,民间语言(口头语言)与通俗语言运用综合自如。
推动了中国文学语言通俗化的发展,推动中国小说的发展与创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至目前为止,《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在文学内容上集大成、在文学艺术上达到巅峰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ytmfmfcm
当然是94年,由唐国强,鲍国安两位演的经典。把孔明演活,把曹操演神了。

沉默无名指Eric
首先,我个人是个三国迷,很多书都看过了。
看你自己吧,你要是就想“见往事者耳”,那我觉得你就看《三国志》就可以了,别的没必要看。
如果你也是个三国铁粉,那我倒是建议你读读以下的书。
1.三国志.裴注,这个裴注就是裴松之做的注解,有很多陈寿当初不敢说或者不了解说不清楚的,裴松之都把他写上去了。有很多历史故事有很多种说法,陈寿就说了一种,裴松之把其余的都写上了,你自己愿意信哪个就信哪个。
2.《三国史话》这个我个人就看了前两章。。。因为是真的看不下去。。。虽然是近代史学泰斗吕思勉先生写的,但是吧,第一,他用的文言文我很不习惯,读不太懂(我是个工科生),不像三国志那样,你自己推理就能知道大致是啥意思。第二,他写的确实有深度,尤其是讲曹操和当代诸侯孰弱孰强的时候,我对他就五体投地了,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说曹操用兵如神,不如说袁绍之流实属天大的草包!曹操也是个普通人嘛!
3.易中天的《品三国》,这个因人而异吧,有的人喜欢他说他讲的好,有的人不吃他那一套。但我觉得呢,他讲的还算中肯,他用了挺多政治智慧去分析三国历史,这一点倒是不错!
4.大师讲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是迄今为止讲的最好的历史!你可以翻开三国部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国的出现其实是必然的——东汉的开国就带着一屁股问题。
5.陈建斌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挺好看,,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6.大军师司马懿第一部,我觉得于和伟把曹操的另一面表现了出来,很成功!推荐!
7.中日合作动画版《三国演义》,内容不太多,但是很值得去欣赏,毕竟是经典!
8.目前新出一个《三国演义》,腾讯视频有,我看了30多集,感觉一改曹操无敌的画风,相反的却说了曹操也是凡人,也会怕死。我觉得很乐观,正好跟吕思勉大师有点吻合。
10.三国杀,你问我曹操曹昂曹丕曹植曹冲曹熊曹彪。。。咋记住的,玩着玩着就记住了。
11.《三曹集》推荐你看一看,都是大文豪。我粗鲁的读了一遍,曹操的诗威武雄壮(这当然与他一人一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有关,所以他说起话来,有时候你会觉得,老曹啊,你这么说话不太好吧,得收敛点吧。他就不,他想说啥说啥)曹丕的诗呢,我觉得大多是写儿女情长,背一背给女票露一手不错。曹植的诗就是——词藻华丽,你可以跟他学学怎么用词写文章,绝对够你用的!
希望能帮到你。

风铃屋
有动画的版本

大眼Yen
答:我认为第51版本最好看

渺渺
做为80后,我更倾向于94版的(唐国强,鲍国安主演)三国演义。
虽然新版翻拍的(陆毅,陈建斌主演)也不错,总感觉缺了历史的厚重感。

MR·S
大家好!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以为还是94版的《三国演义》到目前为止当属经典!
94版《三国演义》遵循了原著拍摄,演员对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有完美的诠释!
首先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舌战群儒更是令人看的酣畅淋漓!
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及其准确的诠释了一代枭雄的多疑奸诈惜才爱将集于一身!
三顾茅庐,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千里走单骑,草船借箭,白衣渡江,败走麦城,六出祁山,等等等等都将原著最大程度在荧屏上完美展现给观众。
尤其老版《三国演义》的台词更是让人感慨演员的台词功底!令人百看不厌!
老版《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也是气势恢宏,再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你不能不说是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
拍摄我们国家的历史名著,需要对中国名著有着强烈的喜欢的老戏骨来诠释!
四大名著我以为还是最大程度遵循原著为好,台词就是一个首要条件!一切白话总是给人一种戏说的感觉。


好人有好命
1994年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主演的84集大型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三国演义》如一道晴天霹雳,成了那个年代的收视长虹,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响彻大江南北,三国故事又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我们一起来解析下这个版本三国演义的经典之处。
一、经典剧中曲
这部电视剧共有三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分别是杨洪基老师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头曲,毛阿敏《历史的天空》片尾曲和刘欢的这一拜剧中插曲。还有一些经典桥段的配乐宛城之战哀婉悱恻的淯水歌,吕布得赤兔之后豪迈洒脱的赤兔歌,曹操把酒问英雄时气度雄浑的短歌行,每一首,每一曲都很符合当时历史的沧桑,都极具时代的烙印,让人听后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二、道具场景
在那个欠缺投资,财务紧张的年代,剧组选用的道具,戏服,场景非常尊重历史,端庄且不失典雅,真实且不失古朴,看到那些冠袍带履、穿绸裹锻的戏服,万马奔腾、攻城掠地的画面,完全没有现在其他历史剧的穿越感和浮华气。
三、文戏
这部电视剧文戏采用了半百半文的语言对白,演员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尊重《三国演义》原著内容的同时也另有新意。比如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的隆中对,诸葛亮联盟东吴舌战群儒抗曹,曹孟德骤雨小亭青梅煮酒论英雄,都需要极强的文学素养及表演功底。
四、演员
对于这一版本的剧中演员,看过的人都知道,其中人物,已成为历史人物的形象代言人,不可超越了。

希勒个特
三国志

狂奔的候鸟
94版,不做作,演技出神入化,堪是英雄再现,实有百看不厌之感。

Jennyyy爱生活
两个版本都可圈可点。老版对人物演绎没过多渲染,让观众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新版对人物的刻画更细腻,如于荣光演绎的关羽把其傲慢表现的更完美,甚与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