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的历史有哪些?

tian`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前后历10帝,共268年,即自1644年定鼎北京至1911年被辛亥革命推翻。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标,清朝历史分为前后两期。清代前期是指1840年以前的清代历史。在这近二百年期间,相继在位的皇帝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帝。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是清朝确立全国统治的时期。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中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乾隆晚期开始,自诩“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天朝上国”盛极而衰。嘉庆至道光,是清王朝日益衰败腐朽的时期。
1644年,满洲贵族率领八旗铁骑大举入关,并抓住大顺农民军在摧毁明王朝之后却于山海关决战中遭到重创、主动撤离首都的难得机遇,迅速定鼎北京与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清国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清初二三十年间,战乱频仍,多项政策失误,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康熙帝拨乱反正,带领清朝走上蓬勃发展的强国之路。康、雍、乾三朝文治武功显赫,由几十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版图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综合国力位居当时世界前列。
自18世纪中叶以后,闭关自守封建制度的清王朝,老态日益凸显,步履日渐蹒跚,而新兴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则强势崛起,两者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在国际秩序以强权为王、公理无奈的不平等世界环境里,落后就会挨打,贫弱难保尊严。当19世纪中叶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兵临城下时,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殖民主义者的野蛮侵略及随之而至的民族危机与深重苦难。
清代后期是指从道光二十年到宣统三年(1840—1911)。这一时期,有道光(在位跨清代前后两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位皇帝在位。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在这72年里,日益衰败的清政府,在列强入侵面前,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主权沦丧,国势衰微。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许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仅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改革主张,也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浴血奋战。但这一切终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命运。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举推翻了代表封建主义势力并与帝国主义侵略者相勾结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帝制,然而革命果实却落入军阀手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依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身上。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衰亡阶段:政治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济上,虽然以红薯为代表的高产作物得到广泛的种植,然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小,手工业萎缩,资本主义萌芽夭折;文化上,清朝统治者不断发动文字狱,对文人优待的良好传统消失;军事上,火器的研究停止,军事思想一片空白;对外关系上,丧失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进取精神。

沫荷0809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都城为赫图阿拉(又名兴京、赫图阿喇、黑秃阿喇、黑图阿拉,满语“横岗”之意。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后金政权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今中国东北。和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及蒙古族和朝鲜族关系甚密。而直至明朝洪武时,由于蒙古族的残余势力被明朝压制,于是明朝在东北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更为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担任建州部首领。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清军入关: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征服了全中国。
康雍乾盛世: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但这个所谓盛世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加上民族压迫、封建集权、闭关锁国的落后政治制度,为日后中国的衰弱埋下了隐患。与此同时,欧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阶段,并在全球范围殖民扩张,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迅速超越了中国。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统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锐意进取的精神,腐败,僵化,自卑。人民负担沉重,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革新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等,试图革新图强,但始终未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帝制统治。
慈禧太后是清朝1861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兰儿,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饮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清朝的皇后只有慈禧一开始就得到了22字谥号。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但中国公众尚未普遍知道此事。
清朝后妃建制,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一称懿贵妃)、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micoyah
清朝入关以前在东北,1636年前国号金,史称后金。1644年顺治定都北京。三藩叛乱,康乾盛世,同治中兴,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波点麦穗yan
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蓝海豚
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病逝。经过五天的激烈争斗,睿亲王多尔衮提议立皇九子福临继位,自己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礼亲王代善等王公赞同,六龄幼童福临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笃恭殿宝座,成为大清国新皇上,以明年为顺治元年。
顺治七年十二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病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清帝福临去世,遗诏以十四罪自责,并命立年方六周岁余,号称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位为帝,令“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保翊幼主,佐理朝政”。一般称他们为辅政大臣或辅臣,从此清朝进入了四大臣辅政的时期。
康熙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既为皇上效劳,遵循帝旨,处理各事,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了一些限制作用。于康熙末年,派诸皇子管理八旗事物。这样就将旗主的权力接管了过来,直接控制了八旗。而随着八旗王公旗主势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日益趋于衰落
胤禛宣布圣祖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统一中国后的第四代皇帝,因在位年号乾隆,人们习称为“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清朝也由盛转衰。因此,他是一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发挥过重要作用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
嘉庆帝,名颙琰,为乾隆帝弘历第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三十八年被密储为太子,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并内禅帝位,以翌年为嘉庆元年。
道光帝,名旻宁,为嘉庆帝颙琰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嘉庆帝病逝于避暑山庄,旻宁即帝位,以翌年为道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