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评价最差的女性是谁?

最新跟帖
刘总刘总

刘总刘总

最差这个词见人见智,不好说谁的评价最差,而且评价标准是什么,个人的主观臆断不行吧。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

吕后无疑

淹死的鱼oO

淹死的鱼oO

感觉不好评判。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

Jasmine歆

Jasmine歆

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坏,只有相对的坏。时势造英雄

zqforever

zqforever

要说谁最厉害,谁最有影响力,在中国古代这种男权主义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也就出现了屈指可数的有影响力的女性,但是用坏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对其不是很公平;

咱们扳着手指头盘点下中国历史上那些风评不好的女性,首先,以封神榜而被熟知的妲己,常常被人们冠以狐狸精的名号,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丈夫纣王,纣王绝对是被历史上黑的人里面排名前三的,纣王当时被强制性的加上了很多罪名,什么祭祀不用活人祭祀,什么不把自己的兄弟分封出去,这些东西都是旁边的妲己撺掇的,不过,这样真的不好吗?我觉得纣王这样做的对;

之后的周幽王烽火诸侯的褒姒,她可能就是一个单纯高冷的小女生而已;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她就是一个傻傻的政治白痴,以她的身份那需要那些偷偷摸摸的,直接可以光明正大的干;汉高祖的妻子吕雉,这才是有点坏的了,不过为的是保住自身的权柄,为的是大汉的未来,喜忧参半的这种我们应该说她坏吗?还有那个控制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她在争权夺势当中可能是一把好手,手段很是激进,但是在治国方面真的没有什么天赋,造成的坏影响在女性方面应该是最大的,如果要选的话,我会选择她;

你心中还有什么更坏或者具有争议的女性人物吗?说出来大家探讨探讨(武则天就不说了)。

雨天的melody

雨天的melody

吕雉,没有之一

一直在逃跑的2妞

一直在逃跑的2妞

提到历史上评价最差的女性,人们无一例外的会想到:吕雉、武则天、慈禧等等。这些女性大都为了最高管理权 ,大肆屠杀皇室宗亲,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但我觉得她们概括起来都是窝里斗,是内部矛盾。慈禧掌权时期,虽然签订了一大把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那也是因为大刀长矛打不过人家的长枪短炮,迫于无奈李鸿章才最终签字。其实,晚清时期积重难返,已经是一条千疮百孔的大破船,让一个迂腐的老妇人突然间调转航向,显然是勉为其难。




(汪精卫陈璧君夫妇)

陈璧君,大汉奸汪精卫的老婆。她卖国求荣,死不认罪,言行恶劣,毫无廉耻,实为历史上评价最差之女人。陈公博(追随汪精卫的第二大汉奸)有一句绝妙的评语: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陈璧君对汪精卫的控制欲很强。汪精卫从一开始是坚强的革命追随者,是孙中山先生看重的接班人,但最终晚节变节沦为万人唾骂的卖国贼。陈璧君在背后绝对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年轻时期的陈璧君和汪精卫)

一.早年也曾是爱国青年

陈璧君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非常富有的华商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中英文教育。15岁就读璧如女校时,爱国热情高涨,积极加入了槟城的同盟会分会。1908年,同为同盟会的成员,时年25岁的汪精卫在槟城募捐筹款时,与陈璧君相识。




青年时期的汪精卫(左一)及陈璧君(右二)与友人合影

之前,陈璧君就非常欣赏汪精卫的文章,当她真的看到台上正慷慨陈辞的英俊小生汪精卫时,陈璧君一时心旌荡漾,难以自持。为了能和汪精卫在一起,她退掉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她不惜与父亲反目,她更不惜铤而走险。世间唯有爱情与革命,能改变一个人。而婚后的陈璧君,却让革命与爱情狭路相逢。

二.喜结连理,逐渐对革命失去心境。

陈璧君疯狂的追求,终于撼动了汪精卫。1912年4月,汪精卫和陈璧君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小迷妹终于修成正果。此后七八年间,汪精卫和陈璧君大多数时间留在法国,享受着退隐江湖的二人世界。中国民主革命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有革命就会有牺牲,有失败,革命一旦失败,汪精卫就会回到法国。



汪精卫和陈璧君(左一)在法国与友人合影

一面是二人世界的温柔乡,一面是会死人的中国革命,两位曾经的热血青年婚后很快的学会了冷静。汪精卫由于从小依赖兄长长大,性格上懦弱不自信,遇事瞻前顾后。陈璧君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她不是鼓动丈夫,兢兢业业的随孙中山先生为民主斗争革命,而是逃避流血伤亡,他们不是纯粹的民主革命战士,说白了,就是一个革命的投机分子。



汪精卫(左三)和陈璧君(左一)与友人合影

汪精卫在国民政府内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陈璧君仍不满足,她要当“第一夫人”。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汪精卫与蒋介石开始明争暗斗。陈璧君强烈的权力欲及虚荣心促使她极力鼓动汪精卫夺取最高权力,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斗不过老蒋,汪精卫和陈璧君就动身回法国,要么就是去治病疗伤,又彻底显露出其软弱的革命本性。



(陈璧君出行图片)

三.叛国投敌

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国民政府中的二号人物汪精卫,不是组织领导全国民众进行抗日,相反,他对抗战前途完全丧失信心,肆意散布“和平”理论,称“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陈璧君则会紧随其后,经常发表一些低调讲话,为汪精卫的“和平理论”摇旗呐喊,寻找合理、合法的托词。她说:“其实中国以前何尝有东北三省 ,奉天本来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他们现在不过是把自己的嫁妆带回去罢了,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陈璧君明目张胆地承认日本制造的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否认东北三省是中国的领土,为其叛国投敌、出卖中国东北领土埋下伏笔,制造舆论。




(汪精卫与陈璧君合影)

汪精卫的和平理论,使日本政府找到了突破口,许诺以汪精卫为核心,组织中国的傀儡新中央政府。汪精卫对此受宠若惊。他对日本心存感激,但面对国内局势又很害怕,因此犹豫不决,始终下不了决心。此时,陈璧君则显得迫不及待,表示道:“只要日本在御前会议上承认汪先生出来领导和平运动,汪先生是愿意出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汪精卫、陈璧君被日本帝国主义看中的受宠若惊之感及急于充当汉奸的迫切心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陈璧君对汪的影响之深达到了可以代其下决定的地步。然而,汪精卫和陈璧君所谓的和平救国理论遭到蒋介石的激烈驳斥,蒋介石主张抗战到底,他又怎么能让日本把汪精卫捧在他的头上。



(汪精卫和日本人一起高呼)

对此,汪精卫是心存恐惧,他一面想讨好日本人,又担心蒋介石洞悉他与日本交媾的阴谋。于是,陈璧君开始忙于叛国出逃前的准备,她多次会见云南国民政府主席龙云,使龙云在一致反蒋的基础上与汪精卫达成了默契,结成了秘密联盟。

等到真的要出逃了,汪精卫又开始思前想后,左顾右盼,陈璧君非常焦急,厉声对汪说:“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后悔。”要汪精卫下定决心叛国投敌,汪连连点头说:“决定了,决定了”可以说,汪精卫叛国集团的顺利出逃与陈璧君的“苦心策划”多方奔波是分不开的。



(汪精卫和东条英机在一起)

1938年12月8日,汪精卫叛国集团乘机抵达昆明,9日午后,一伙人乘机离开昆明,抵达河内。12月29日,汪精卫响应旨在灭亡中国的日本近卫声明的电文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刊出,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艳电”(因在电码上29日以艳字代替,故称艳电)。艳电发出后举国震惊。西方媒体也纷纷谴责汪精卫的投敌叛国行为,甚至有日本的媒体都非常鄙视汪精卫,把他比作女人、老鼠、蚯蚓等等。



(陈璧君被押解中)

汪精卫最终走上叛国投敌的不归路,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这与陈璧君在其旁边的推波助澜是绝对分不开的。1945年8月底,国民党军统人员收缴了陈璧君一切贵重物品,将其本人关进了宁海路看守所。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公审陈璧君,苏州市民倾城出动,争看头号女汉奸。1949年7月,上海解放后,陈璧君从苏州押解到上海提篮桥监狱。自入狱后,期间经过几次审讯,其自始至终拒不承认自己是汉奸。1959年6月,陈璧君病死狱中。

fisher

fisher

11

浮尘子。

浮尘子。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