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龙善于取男名,金庸善于取女名,你觉得谁取得名字更好?为什么?

黄小北
这上面看不出什么的。两人风格不同,对于武侠我更倾向于古龙,他天马行空,更适合于江湖。金庸小说都强烈依托于时代背景,这是因为他风格决定,他必须要以时代背景为框架展开创作。除了笑傲江湖历史背景少,其他的作品都是要拼命把读者带入那个历史时期,反观古龙,直接带你入江湖,就是这么纯粹,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又怎么会远

zqwer
金世遗,今世遗,,最让人心伤的男名。虽用尊贵的金,也无法掩藏心中无奈的痛,,

sunyi1412
古龙善于取男名?
郭大路,王动,李坏,萧十一郎,胡铁花,阿飞等人的名字很好?
李寻欢,楚留香,姬冰雁,傅红雪,花满楼,陆小凤等人的名字,一看不是流连花街柳巷就是女姓化的名字。
金庸善于取女名?
马春花,袁紫衣,戚芳,甘宝宝,阿朱,阿紫,叶二娘,傻姑,裘千尺,李萍,双儿,小昭等等的名字很好吗?不见得吧。
其实他们两个的男名,女名都有好与不好,你这题目纯粹是没事找事。
而且小说的灵魂是内容,内容不行,什么名字也白搭。

siyiiii
他俩的名字都很好!

岳秀风轻
是的,古龙小说最有印象的女人名字就是林诗音,别的就没印象了。金庸起的名字其实不止女人名字,男人的名字也不错。

穗儿
两个人不能相提并论,一个是一历史为题材,一个是一横空出世为题材。

破茧化蝶
金庸的寓意更体现传统文化,比如天龙八部。降龙十八掌。古龙的寓意更接近社会和生活。比如楚留香,萧十一郎,


人鱼@泡泡
取名我只服霹雳布袋戏的编剧

帝国
古龙取名虽然好听,但大都显得刻意了,很明显是先构思好了人物性格形象然后取与之贴近的名字,而金庸取的名字基本是比较大众的普通人都会取的名,而且取名还会有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也与两位的写作风格分不开,金庸本来就是厚重严谨的写法,主要通过情节经历来塑造人物形象,而古龙更多的是追求意境氛围,往往一个简单的名字就能体现人物形象,比如李寻欢(浪荡不羁)、叶孤城(高贵冷清)等等
很明显,古龙的取名字更吸引眼球,年轻人都喜欢,但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现在第一感觉是还是觉得有点花里胡哨了,放现实里感觉太中二了。。。

子夜的昙
阳顶天,成昆!

蘑菇
古龙大师
古龙,原名熊耀华,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他所著作的武侠小说有《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楚留香传奇》、陆小凤、《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绝代双骄》、《欢乐英雄》、《武林外传》等脍炙人口佳作。
作为当代华语文坛罕有的大师,古龙的作品是真正深入街头巷尾的文学经典,小李飞刀、陆小凤、楚留香等众多形象,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角色。
说到取名他笔下的男名:
有厌倦功名,弃官归隐的“李寻欢”;
有生性冷僻,喜穿白衣的“西门吹雪”;
有盗帅夜留香,威名震八方的“楚留香”;
有生性风流,重情重义的“陆小凤”;
有过目不忘,精通毒杀的刀圣“傅红雪”;
有风度翩翩,内心阴沉的“连城璧”;
有性格孤傲,敢爱敢恨的“萧十一郎”;
有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的“白玉京”;有不谙世事的“段玉”;
还有文采翩翩,恃才傲物的“百晓生”;
以及“公子羽”,“花满楼”,“燕南天”,“卓东来”,“叶开”等都是有血有肉,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女名:
有孤苦伶仃,不择手段的“温黛黛”;
有风华盖世,红颜祸水的“水天姬”;
有洞察人心,矛盾复杂的“姬灵风”;
有武林第一美人的“沈璧君”;
有鬼马精灵,聪明灵慧的“苏樱”;
有芳心难定,柔肠百转的“铁心兰”;
有大爱无私的“张洁洁”;
还有绝美的孔雀妃子“梅吟雪”;
以及“叶曼青”,“林黛羽”,“江玉燕”,“花月奴”,“邀月”,“怜心”等,都性格迥异,令人过目难忘。
金庸大师另一位大师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武侠小说泰斗,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主要武侠代表作品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东邪西毒、《雪山飞狐》、《鹿鼎记》、《鸳鸯刀》、《笑傲江湖》、《素心剑》等。
在金庸大师创作的小说里,通过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关于他所塑造的小说人物(男)
有文武双全,温柔多情的“张无忌”;
有单纯刚直,孝义并存的“郭靖”;
有不负天下,不负红颜的“杨过”;
有相貌英俊、谈吐风雅的“陈家洛”;
有顶天立地,担当天下的“萧峰”;
有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黄药师;
有天性纯真,爱作弄别人的老顽童“周伯通”;
有飘逸绝伦,武功非凡的王重阳;
有英姿飒爽,才貌兼备的胡斐;
还有有勇有谋,书生意气的“袁冠南”,以及“令狐冲”,“洪七公”,“韦小宝”,“茅十八”,“段誉”,“谢逊”,“常遇春”等人物形象。
而他的小说中出现的女名
有机智多谋,直率豪爽的“赵敏”;
还有容颜秀丽,楚楚动人的“周芷若”;
有不受拘束,江湖义气的“袁中慧”;
有孤高冷傲,嫉恶如仇的“阿珂”;
有敢爱敢恨,机智过人的“温青青”;
有容色绝丽,精通厨艺的“黄蓉”;
有外柔内坚,轻灵飘逸的“小龙女”;
有天真烂漫,外刚内柔的“木婉清”;
还有仪态万方,博学多才的“王语嫣”;
以及“李莫愁”,“小昭”,“杨不悔”,“任盈盈”等。
从以上取名罗列来看,古龙和金庸不相上下,各有千秋,正如他们所著的武侠小说风格也是有所迥异。
总的来说,古龙所写的武侠小说,更重兄弟情义,追求剑道,武术和狭义的至高境界,儿女私情都是少之又少。所以小说里,都很少出现女主角,或者很少出现男女主角双宿双飞,白头偕老的结局。就比如说《楚留香传奇》里面,张洁洁作为楚留香的妻子,最终还是为了成全丈夫的侠者风范,独自离开。但是他笔下的女性角色,都充满了人性的矛盾化,鲜活明艳,让人过目难忘。
而金庸所著的小说里,很多都是一个男主角,很多女主角的戏份,但是最后男主角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两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所以,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很多关于女人的描写。他笔下的每一个女性的角色,都性格迥异,人物形象丰满,令人充满幻想。
论名字是否好听?看是否有诗意。就我个人而言,如果男名我喜欢古龙的“西门吹雪”,“楚留香”,“傅红雪”,“李寻欢”,“萧别离”,还喜欢金庸的“风清扬”,“张无忌”等。感觉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独具人物个性,生动鲜活,张扬有格调!
女名的话我更偏爱金庸的“木婉清”,“王语嫣”,“周芷若”等。
木婉清“木”姓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中的木。
“婉清”二字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语嫣”二字我想是根据这两句词作出的吧。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姜夔《念奴娇》
“王语嫣”,语笑嫣然,博学多彩,名字更是与人物密切贴合。
周芷若
喜欢周芷若就一定会先爱上她的名字,因为她的名字不仅好听,更是含义深远。
芷是一种香草,屈原在楚辞中多次写到“芷”这种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杂杜衡与芳芷”,“沅有芷兮澧有兰”等等,都是对“芷”的描写。而周芷若的相貌也如她名字一般秀若芝兰,亦静、亦清、亦决绝!
所以,就诗意而言,金庸的名字更充满中国诗词大气温婉特色!

屠晓贝
文学创作,开始拼的是才气,继而讲究功力,最后则要看境界。古龙与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才气、功力与境界三者的有机结合,区别在于:古龙的才气,多些,金庸的功力,更强。这种差异,从二人给小说主要人物所取的姓名,就可以看出来。
古龙原本是写诗的,其武侠小说也采用了诗化的语言,并融入侦探、推理和寓言的叙事方法,独具一格,才气纵横。
金庸系出名门,早先是大公报记者,喜欢研究历史,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家,最初写武侠小说,实是为稻粱之谋而已。
金庸武侠善于借鉴史诗、民间传说的叙事方法,并将其置于历史风云的大背景下,融入传统的社会伦理和各种文化艺术内涵,意蕴优长,功力深厚。
参观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就能感受到古龙以不羁之才驰骋江湖的韵味:
楚留香:盗帅楚留香,威名震八方。这个强盗中的大元帅,流氓中的佳公子,只微微一笑,就迷倒一大片江湖儿女……
陆小凤:力破金鹏王朝,活捉绣花大盗,大闹银钩赌房,探秘幽灵山庄,陆小凤,这个长着四条眉毛的男人,凤舞九天。
王怜花:怜花宝鉴的作者,不仅学问淹通,而且样貌都雅。
李寻欢:小李飞刀探花郎,义气深重,反受伤害,何处去寻欢?杨柳岸,晓风残月,只留下,落寞的背影,带血的咳嗽……
西门吹雪:万梅山庄,落花吹雪……
花满楼:没有杀戮,没有血腥,惠风和畅,鲜花满楼。
还有,花无缺、独孤一鹤,叶倾城,傅红雪……古龙笔下的这些男猪脚名字,本身就显示了作者诗人的才华。当然,古龙为女主角取的芳名,也是极有才情的:
林诗音:
《多情剑客无情剑》,林诗音与龙啸云,林诗音与李寻欢,美人如诗,却为情所苦,其词,其音,缠绵悱恻。
苏樱:《绝代双骄》,苏樱,如一棵幽谷紫苏,如一树洁白樱花,孤高自许,风华绝代。
水灵光:
《大旗英雄传》,水灵光,像一潭清澈的泉水那样水灵,灵光,光洁。
而金庸小说中的女主角姓名,则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引经据典:
李沅芷
金庸在《新晚报》做副刊编辑时,其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在该报连载。《书剑恩仇录》以金庸浙江老家的民间传说为故事主纲,借鉴《水浒传》“招安”的情节设置,得到读者认可。
《书剑恩仇录》开篇即出场的李沅芷,名字来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沅、澧,水名,流经今湖南,入洞庭湖。芷,白芷,一种香草。古人常“芷、兰”两种香草并举:如荀子 · 宥坐:“芷兰生于深林”。《九歌》是祭神的一套乐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程灵素
《飞狐外传》程灵素,精通医术,善于用毒,聪慧多智,善良柔和,其芳名“灵素”,是《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的缩略。
《黄帝内经》又名灵枢素问经,因其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组成。该书总结了先秦的医学经验与医学理论,涵盖摄生、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色脉、疾病、治则、病因、病机以及针刺等多方面。
木婉清
《天龙八部》木婉清,如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木婉清一出场,脸上蒙着黑纱,段誉瞧见了她如花似玉的真容,她先要杀他,后来要嫁他。马疾香幽,山高水长,美到不行的木婉清令男猪脚段公子神魂颠倒。这与“木婉清”芳名的来处,即诗经 · 郑风中的描写,颇为相似: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金庸小说中的这些名字,讲究字字有来历,富于文化气息,而且与人物的形象紧密相连。从这一点来说,金庸取名更见功力。
金庸是武侠前辈,对后起之秀古龙的侠才,金大侠大约也是认可的。1972年,金庸《鹿鼎记》完稿后,决定封笔不撰武侠了,却亲笔向古龙写了一封约稿信。据说,邮差送信到时,古龙正在沐浴,友人拆开这封远方来信,高呼:金庸!而古龙见信后,澡也不洗了,躺在那一动不动。大约在开始构思新作了……随后,金庸的明报连载了古龙的陆小凤,得到读者追捧。

bluebobo
两个人各有千秋,虽然人物名字都是虚构的,不过我还是觉得金庸更好一点,因为金庸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背景为依据,有点真实感的存在。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就有点浮夸了,我觉得太过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