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有哪些好书,可以推荐一下吗?

August酥油茶
我个人比较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描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农村的变迁过程。在十年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的形象,苦难沉重的生活让人物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着重刻画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二人宕荡人生经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与社会的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翁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新时代的年青一代非常有启迪。

maggieshasha
当代文学如果指五四之后的文学,那还是有些好书的。与其说好书,不如说说好作家。
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周作人,汪曾祺,陈忠实是我最喜欢的几位作家。

玉玺
余华(活着)莫言(檀香刑)严歌苓(小姨多鹤)

luckyhappy
首先要对当代文学有一个界定:1949第一界文代会至今算。我们所熟悉的鲁迅以及钱钟书的《围城》均不算当代文学的范围。
当代文学的分期:前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革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1978—至今)
虽然当代文学仅仅只有七十多年,然而作品众多,从中挑出十部代表中国水平的可谓难之又难,由于文革文学并没有太大成就,我将从前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中挑出十本文学作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仅以参考。在选择上以小说为主,兼顾诗歌散文,在小说选择上以纯小说为主,同时选取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各一本。
《白鹿原》
我认为无论怎么挑选,建国以后的十本优秀文学作品《白鹿原》必须要有一席之地。陈忠实老先生用来垫棺材当枕头的一本书,是他终生的心血。
我们从创作手法来说,《白鹿原》延续了中国小说“家族叙述”的传统,陈忠实构建起了一个自己的王国,同时传统叙事与西方魔幻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白鹿原》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塑造上也塑造了黑娃、田小娥、朱先生、白灵等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就是那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的传统文化的正在做着最后的努力。白灵的死以及黑娃的命运都在向我们展示某些东西,白灵不是死于国民党之手,而是死于自己人手里,黑娃死了,但是作为革命投机分子的白孝文活了下来,这是否说明了什么?
当时我在读《白鹿原》时一气呵成,读了一天多将其读完。可以说陈忠实做到了书写民族的秘史的目的。
《丰乳肥臀》
莫言的一本书,当初是奔着这个书名买的。
莫言的这本书也是一本家族史,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西方的马尔克斯等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东方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莫言毕竟是一位获得过诺奖的作家,他的作品重视民间的书写,这一点在《红高粱》中也有体现。对于莫言这本书的评价我引用一段话来说明吧。
他的想象力丰富,又扎根于中国的传统说书艺术,这是他超过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地方。——谢尔·埃斯普马克(诺奖前评委)
《冈底斯的诱惑》
这部小说很少有人提及,马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中先锋性比较强的一位作家,马原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原氏的叙述”。这是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必较深的一部小说,“局部逻辑整体不逻辑”是小说最大的特点。马原通过后现代的手法将读者引入一个叙述圈套之中,表示了自己对于叙述的再次重视。
同时这部小说也是为数不多的描写西藏的小说之一,从创作手法上来说,这本书应该入选。
《青春之歌》
杨沫的代表作品之一,前十七年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杨沫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塑造了林道静这一经典形象。小说主要讲述了林道静由一个知识分子转为革命者的过程中,所面对的迷茫的不安。
其实这本书的艺术价值不一定高,但是判定一本书的价值还有加上适当的语境,就整个前十七年文学来说,这本书是可以入选的。
《芙蓉镇》
古华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芙蓉镇》也是一部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之一,不知道为啥,当代作家很喜欢地域特色,像关中对于陈忠实,高密对于莫言。古华所选取的是湖南的芙蓉镇。这本书展现了湘南地区特有的人物风情,最开始我以为和沈从文的《边城》相似,谁知不是。
《暴风骤雨》
周立波的作品之一,是一部革命题材的小说,建国初期,写革命的小说有不少,但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小说并不多,《暴风骤雨》可以说有流传下来的价值。小说基本是用东北农村的口语写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的大作,本来纯文学界是一直看不起通俗小说的。然而近几年金庸的作品被写入一部分文学史教材,原因无它,金庸先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情感,单凭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可以流传百世。
金庸先生小说最大的特色就是那种文化精神。
《三体》
刘慈欣的代表作,作为为数不多的可以拿上世界科幻小说界的作品,必须要提一下。这部小说使得中国的科幻小说前进了一步,值得推荐。
《文化苦旅》
官方定位大散文或者叫做文化散文,高中时曾经读过,余秋雨的文笔是可以的,后来也有一批人在模仿余秋雨,。
当时我买这本书时,有个书签,上面写着:盗版狂销一亿册。听说有很多人找余秋雨签名,余秋雨发现是盗版书,就给他会换一本正版的,他家里还有一个专门收藏盗版书的屋子。
诗歌方面,我还是推荐海子吧,海子是中国诗歌文化尤其是新诗文化的一个代表,其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诗歌将可颂性、先锋性、抒情性相结合,给人以完美的诗歌世界。

萨摩
不知道提问者喜不喜欢古风,我在这里想要推荐一套古风文集恋恋中国风系列。
恋恋中国风这个系列呢,包括古风故事,古代诗人事迹,古代神话,古代帝王将相故事……
有凄美婉转的爱情,有金戈铁马的沙场豪气,有千里共婵娟的亲友思念,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太多太多美好的故事和精炼的文笔,共同构成了一套恋恋中国风。
初次接触到这套书是在书店的新书框架上,当时是被它精美的封面吸引,因为没有拆封,不知道里面内容如何,但是看到封面就不想错过。
于是将它买下来带回家,于是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动人的古风。
那时候阳光明媚、清风徐来,那时候白云悠然、岁月安好。
那时候故事里他们笑魇如花,转身时却泪落如珠。即使心中再痛再苦,依然是眼里压抑,面带微笑。
于是我学会了既使心中泪流成河,也要笑着面对生活。
于是后来流年似水,从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丁香穿过海棠,穿过整个青春的悲喜无常。我依旧记得故里炊烟袅袅,故里梧桐叶落,有一人执素伞倚亭,十一年如一日,却再也等不到那个曾经海誓山盟的人。
“我的心上人是个盖世大英雄,可他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既无奈又幸福吧。
喜欢的人,那个心上人,那么的优秀,喜欢他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无奈的是,他那么好,却不能属于“我”一人。
恋恋中国风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既幸福又无奈的人,他们享受着常人享受不到的幸福,也经历这常人不能承受的无奈。可他们依旧守候,依旧初心不改,因为初见时那一眼,就注定了此生无悔,红尘万丈又如何,万劫不复又如何?
只要可以相守一刻,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间,也愿意用一生来换。
故事里的情感永远是最美丽的,现实的凄凉被故事毫不留情地嘲讽,或者现实连被嘲讽的资格都不够!
没个人生于天地间,其实不需要做太多,对的起自己的心就好!
在那些繁花似锦的故事里,恋恋中国风叫我明白这样的道理……

╃→轉角
余秋雨先生的书,中国文脉,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化课等。

小宇爱喝下午茶
俯视,纵览,概括的了解和全盘总结
而不拘泥于部分
请看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
国外的请看西方文学史
如果单看某一个作家,请看他最好的传记
如果单看某一个类别,请看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
国内就是这样
现在缺乏犀利的文学评论家
很缺
已经很久了

wanghua_cd
如果三十岁以上可以看看余华的作品,三十岁以下就随意啦

turbo926
平凡的世界

Sagase
你好提问者,当代文学一般来说有三个分期:①1949——1966,文学史上称为“十七年”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严格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标准,即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政治标准第一,文学标准第二。“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是“高大全”的昂扬形象,而且作家不能踏入“爱情”禁区,这一时期的作品容易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单一化,思想高度统一化。代表作家作品有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不推荐阅读)。
《林海雪原》、周立波《山乡巨变》中“亭面糊”较为有趣生动;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值得一读;茹志娟(王安忆的妈妈)的《百合花》算得上小清新了;杨沫的半自传体小说《青春之歌》,描写了林道静经历革命的成长过程,人物形象鲜明,值得一看。
②当代文学第二个分期是1966——1976,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八个样板戏”——《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③当代文学的第三个分期是1977——至今,这一时期涌现多个文学思潮,首先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控诉了文革给青少年身心带来的伤害;卢新华《伤痕》。由于伤痕文学的眼泪太多了,作家们开始理性反思文革中的谬误,代表作家作品——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对民族性的反思;史铁生的知青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炜《古船》里面的女性大胆火热,作品中也有人性和社会文化中阴暗的一面;陈忠实《白鹿原》,不用多说,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了,影视作品各有侧重点,建议阅读原书自己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阿城“三王”系列——《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小说语言精炼,绝不拖泥带水,很值得一看!对儒释道文化的运用,出神入化;此外王安忆的《小鲍庄》不容错过,人物贴近生活,内涵丰富,读后回味无穷!
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相比“十七年”文学中的历史小说,要个人化和偶然化,里面的情欲和欲望成分较多,情节比较魔幻。代表性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梁》;苏童的“枫杨树村”系列(《罂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值得一看;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等。
此外当代作家我比较喜欢阿来,他是藏族作家,四川作协主席,上次来我们学校开了讲座,我对他印象比较深刻。他被誉为最会书写民族大地的作家,《尘埃落定》、《空山》值得一读,他2000年以后的作品如河上柏影,用岷江柏的荣枯来反映大自然的自然神性,令我们反思为GDP而破坏环境的行为最后的结果。

viola80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没有跌宕起伏的色彩,没有武侠的血雨腥风,故事内容,都是人间平凡的事迹,但又有不凡的经历,敢与和人生的现实顽强斗争,但又不得不屈从命运的安排,这本事读起来五味杂全,故事悠转复杂,动心心弦,悲伤难过,却又很励志,值得一看!
《活着》:余华的作品,得一读,不过读来内心构成了很大的反思,书的价值观让人沉思,人活一声,就是为了简单的活着,有时感觉自己与那些低级的动物没有什么分别,人需要有追求,我们有灵魂,有思想,当然,书中的很多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死疲劳》: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也是出自他的手笔,这部《生死疲劳》里面的句子精彩绝伦,想象力丰富,其中佛道的思想着重的有所深刻表达,因果轮回,让人欲罢不能!
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更不用说了,从学生起,我们就开始接触了,他的作品有着浓浓的时代足迹。

SWANS
鲁 迅 论文摩罗诗力说,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陈独秀 论文文学革命论
胡 适 论文文学改良刍议,诗歌集《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徐志摩 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
田 汉 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回春之曲
周作人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论文《人的文学》
朱自清 散文集《背影》
丁 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天翼 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叶 紫 《丰收》
茅 盾 《蚀》三部曲、《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腐蚀》、白杨礼赞、风景谈
老 舍 《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
沈从文 三三、《萧萧》、《月下小景》、《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戴望舒 《雨巷》、《寻梦者》、乐园鸟、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卞之林 断章、圆宝盒、归
臧克家 诗歌集《烙印》,三代、有的人
洪 深 五奎桥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
李广田 山之子
何其芳 雨前
丽 尼 《鹰之歌》
陆 蠡 囚绿记
丰子恺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夏 衍 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宋之的 1936 年春在太原
钱钟书 《围城》
艾 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向太阳、火把
陈白尘 《升官图》
袁水拍 诗歌集马凡陀的山歌
阿 垅 纤夫
鲁 藜 泥土
陈敬容 力的前奏
穆 旦 探险队
毛泽东 论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
李 季 《王贵与李香香》
贺敬之等 《白毛女》

eliane
狼图腾——写出了辽阔草原,孤寂的狼群,时代的进步所给自然带来的摧残!

githa
我在头条多次认为曹雪芹之后的作家是史铁生,理由不再重复。今天我推荐他去世后才发表的长篇未完稿,题为我在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