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剑仙李景林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frankchen
被徒弟下毒的可能性最高……

何风
去参加奥运会绝对是冠军

YY90
民国十大高手之一、近代武术宗师之一、武当剑法传人李景林,被誉为近代武术界中的剑中之仙。他是在49岁时不幸因病而死于山东济南。

木子嫱
景林的死亡原因并没有太多的曲折故事,因为他不是被人毒害的,也不是战死的,而且病逝的,时间是在1932年,地点就是济南了,而且当时他只有47岁。

ccing
剑仙?闫芳表示不服

阿三
李景林的死,与服食外丹有关。外丹,就是道教所说的丹药。但基本成分中,有铅等金属物质。而丹药练不好,吃了是会死人的。可李景林功夫那么高,为什么要去吃丹药呢?这与习武之人的一个传统修炼路径有关。先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李景林1885年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学习燕青门功夫。
少年时代,曾跟随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杨健侯父子学太极拳。与杨式太极第三代杨澄甫,年纪相仿,关系友善。在杨家学习时间不长,报考保定军校。
毕业后,在军队中与陈世钧相识。陈世钧是武当剑法的传入。李景林因此学得武当剑法,并成为第十四代传人。
37岁时,李景林升任奉军整编第一师师长。在驻扎东北的医巫闾山附近时,又遇到了隐居在此的高手宋唯一,修习“下乘丹派剑法”,成为下乘丹剑派第10代传人,得到了《武当剑谱》和剑形八卦掌谱。
李景林本是个武痴,但练武之人也有个进阶层次。基本上,李景林的武术生涯,也符合这样的一个进阶。那就是:外家拳、硬桥硬马的功夫(燕青门)→内家拳、内力的修炼(杨氏太极拳)→兵器上的修为(武当剑)→丹道。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武入道,参透生死。前面的那些,都是手段,后面的丹道才是目的。可丹道分成内丹和外丹。内丹讲究把人体看作一个丹药,不断的修炼自己,达到天人合一。外丹讲究用水银等物体炼制丹药,人服食下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现在已经没有外丹了,因为确实是不科学,甚至是很危险的。而在那个年代,各种学说,甚至歪理邪说都甚嚣尘上。李景林一样的没有躲过这一劫。
证明就是,李景林曾经派形意拳高手傅剑秋去武当山访问当时的武当正宗高手徐本善道长。意思也是,为了在武学上有更高的进境。但当傅剑秋及弟子裴锡荣从武当山回来时,发现李景林已经迷恋上了炼外丹。
关于李景林死于服食外丹而死这件事,著名武术家裴锡荣有过相关言论。
wuyihui
是很历害,我们村的,听说见么会么,很聪明,是被老蒋害的,害了很多次。

丁丁
"剑仙"李景林,是近代军阀混战时期有名的武术家,他戎马一生,却死于痢疾,可谓英年早逝!
说起民国时期的武术家,在小雪的印象中,有咏春宗师叶问、霍元甲,但是,如果问我谁是用剑高手,我一定告诉你,他的名字叫“剑仙”!李景林不光是近代武术格斗大师,还是军阀时期的武术将军,说直白点,就是武将。但是,这位武术将军却英年早逝,这却为何?下面,小雪就娓娓道来,关于一代剑仙李景林的死亡之谜。
孙禄堂拳绝于世,李景林剑法超群说起这位武术名家,并不是一朝就成为大师的。据史书记载,李景林从小跟着父亲习武,可谓虎父无犬子,后来,又被父亲送到了育字军校,接受军事训练,他的长官看着这孩子身体硬朗,有武术造诣,就教授他军事技能,这位军官还懂武术剑法,于是,就把一身功夫教给了他。
李景林运气好,不仅受到名师点拨,自己也天资聪颖,一学就会。后来,军校解散以后,又拜到太极宗师杨建侯的门下习武。
渐渐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李景林在当时的武术界小有名气。
1903年,李景林入北洋军校学习,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那个年代,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武昌起义中,他英勇不凡,获得功勋,因此升为团长,因为军阀混战的原因,他深受张作霖的赏识,从直系军阀转战奉天,投奔张作霖。
张作霖一向求贤若渴,在奉天这片土地上,就是土皇帝,李景林出任陆军第七混成旅旅长,和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一个职务,是不是特别厉害。
除了军事训练,他还常常教授别人习武,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他让更多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看到了习武救国的希望习武只是锻炼身体,更多的,是参军报国杀敌。
在后来,他辞去官职,开设了自己的武馆,教授武艺,他的剑术在当时是响当当的,名冠中华。但是不幸的是,在他47岁的时候,突然患上了痢疾,不幸病故。
在那个医药紧缺的年代,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疗,一代武术家就不会这样病死,从此,少了一个剑仙大师,军中少了一位爱国将领。
文/小小雪说历史,本文原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
在清末民初,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武学世家,这些武学世家个个身怀绝技,李景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李景林是当时天下第一的用剑高手,由于剑这种兵器是中国古代兵器之首,游侠士子都喜欢携带佩剑,所以当时李景林这个剑宗几乎闻名于天下。但是遗憾的是李景林年仅47岁就去世了,没能将真传留下来。
李景林出身贫苦,年少时便开始四下奔波,后来得到武当九宫剑法传人宋唯一的赏识,收为嫡传弟子。就这样李景林走向了武学之道,但是的社会背景是民初的思想解放,也就是西方文明盛行的一个时期。所以当时武学被认为是一种糟粕,是一种封建残余,当时知识分子更是提出中国所需者不过科学和哲学而已,其他学说尽可摒弃。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武学几乎是少数人的爱好,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李景林却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掀起了新武学之风。李景林在出师之后,毅然参军报国,同古代武学大师一样,同样可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但是在奉军中从军的日子里,使得李景林看清楚了当今世界,武学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一个大头兵只要会打枪,就可以放到所谓的武学大师。
当时李景林已经是奉军中第一方面军司令,于是便提出来了“全民习武,强身健体,摆脱东亚病夫”的口号。这个观点十分折衷,将武学定为一种健身之术,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得民众被武学蒙蔽。可以说李景林在这一方面还是十分有贡献的,也不愧于当时世人对他敬意如此之高。
1925年郭松龄反奉,李景林受到波及宣布下野,从后一直居住在天津租界。1927年又出任由蒋介石创办的中央国术馆馆长,开始了将全部精力放在武学推广上,李景林作为保定军事学院的学生,曾经目睹过世界上不少民族的尚武之风,认为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使得人人由强健体魄是国之大计。可以说李景林是全民健身运动的最初提倡者,只可惜在1931年李景林患上了痢疾,年仅47岁便驾鹤仙游。

马燕
你好,我是史事君,为您解答!
说到“李景林”其实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在晚清明国时期非常的有名。但是这个人十分的悲剧,因为他在四十七岁的就死了,但是熟悉他的人是知道的,他有一个外号叫“剑仙”,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军阀里面的人物。所以这样有身份的人为什么就这样死亡了呢?
▲ 李景林
其实关于李景林的死亡原因并没有太多的曲折故事,因为他不是被人毒害的,也不是战死的,而是病逝的。时间是在1932年,地点就是济南了,而且当时他只有47岁。
但是我们可以来简单的回顾回顾李景林开挂的一生吧。
李景林从小就喜欢学武,当然这也是家庭原因。因为他的父亲就会一些拳脚功夫,所以练武之人本就有一些江湖气息,所少年就成名了。李景林当时又被其父亲送到了育字军学校就读,当时的军官有个叫宋唯一的看到李景林骨骼惊奇,所以就收了李景林做徒弟。而且宋唯一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武当剑派的传人,所以也教了李景林武当剑法,之后育字军又解散了,李景林又找到了太极宗师杨健侯门下学习太极拳,所以他的武学已经是相当高了。
▲ 李景林号称“剑道高手”
学艺有成的他在1903年左右就选择了进入军队的决定,先是在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习,毕业后也做了官,而且在1911年武昌起义他把大清的旗插在了龟山上,建立了很大的功劳。
之后就是开挂的一生,从黑龙江巡防营连长一直做到了团长的位置,可见他真的不简单啊,之后也是他在军阀中的混乱的一生,但是他的战绩却接连上升。
李景林这个人其实非常的爱国,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他经常倡导全名习武,当时还搞了什么比武大赛,也是把全民习武这件事情搞得十分的火热了。
▲ 李景林戎装照
但是时间到了1931年,他却染上了痢疾,没过多久就死了,有的人其实当时是不相信的,这么厉害的一号人物为什么就这样死了,有的怀疑是被下毒了,但是当时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凶手,所以其实还真的是病死的,也许是天妒英才吧。
后世对李景林搞的比武还是挺赞扬的,但是这个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啊,我们当时要的改编观念,要的是创新和科学技术了。
(参考史料:《奉系军阀全书》)
本文作者/史事春秋: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lori0724
军政界官至司令,武学界又喜提"武当剑仙"的雅号,名声大噪,这样的双重尊贵身份让曾是贫民百姓出生的李景林愈发膨胀,不久他便打起了上峰张大帅的主意。
1925年,李景林与郭松龄、冯玉祥结成反张密盟,宣布脱离奉系,转而拥护段祺瑞,并电劝张作霖下野。
然而当三者的矛头还没统一指向张大帅的时候,李景林就和冯玉祥来了个窝里斗的闹剧,最终,实力不济的李景林败在冯玉祥手中,手中的兵力也损失惨重,第一阶段的反张计划以失败的结局告一段落。
而后的一年,心有不甘的李景林再次反张,但却被早有防备心的张作霖发觉,导致他的第二次反张行动再次搁浅,而他本人也被迫宣布下野,结束了尔虞我诈的军阀混战,转而投身到武学教育中。
1926年下半年,李景林等一行六人南下,前往上海滩,与上海的武术宗师孙禄堂共商提倡国术事宜。同年年底,李孙二人正式在上海收徒传艺。1927年,李景林提出"全民国术化"的口号,认为国术能"强身强国强种强族"。下半年,蒋介石专员邵力子到上海邀请他建立"中央国术馆"并任馆长,却被此时毫无功利心的李景林婉拒。而后几年间,李景林也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东奔西跑,先后在浙江、山东成立武术馆,公开传授武当剑法,广泛收徒,为传播武术而尽心尽力。
可惜的是1931年12月噩耗传来,李景林突患痢疾,在济南纬九路寓所去世,年仅四十七岁,一代武术宗师就这样陨落。
死因之谜的猜测
虽然大部分人都将剑仙的死归结于痢疾,但是结合李景林毕生的经历而言,病死的说法还是有点站不住脚,真正死因或许仍旧有待探索,笔者就此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病逝说:喜欢武打动作的读者可能都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武学大师他们的成名之路都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对他们而言,无论是高超的本领,还是过硬的体格都是从最初的基本功一步步练出来的。纵观李景林的一生,三岁习武,二十二岁开启军旅生涯,四十二岁又传授武术,由此可见他的大半生几乎都离不开这种强身健体的活动,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所练就得过硬体格,让一场上吐下泻的痢疾给带走,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此外,痢疾的高发期处于夏秋两季,当年12月的济南患上这种疾病的概率并不算大,况且就算是真患上痢疾了,根据我国由来已久的治疗痢疾的方法,应该也能做到药到病除。《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古典中记载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以李景林的身份找个好大夫开个良药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二,毒害说:之所以想到这个说法,是因为笔者无意间发现我国一位武学大师的死因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此人便是以"迷踪拳"著称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同李景林一样,霍元甲也是幼年习武,身经百战,在一次次格斗中练就了过硬的体格,然而功夫再高,也怕毒药。在听说霍元甲有呛咳症后,假慈悲的日本人立刻想出了毒害他的阴谋,就这样,平生胸怀坦荡的霍元甲被摆了一道,疑似惨死在慢性烂肺药下,享年42岁。
总体上而言,二者虽然仇家不同,但大致的经历和离奇的死因还是让笔者将李景林的死与被毒杀挂钩。
至于毒害他的嫌疑人,那就多的去了,前文我们也提到过,李景林曾两次倒戈张大帅,但当时大帅的为人确实征服了一大批真心跟随者,他们当中就未必没有那些狂热的护主分子,在大帅去世多年后,来了结当年这忘恩负义的李景林。
此外也不排除他的那些同行竞争者和徒弟们,他的两个儿子不习武,独女又拜师孙禄堂门下学习孙氏八卦剑,因此对于今后掌门的竞争自然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在这样的竞争中,很有可能就是那些不满李景林传位的徒弟在此之前先痛下杀手,来搅乱大局,从中篡位……
当然这完全只是属于笔者的猜测,李景林怎么死的,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亦或者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简单,死于痢疾。
时过境迁,我们既然无法发掘真相,那么就应该有一颗寻找真相的心,离真相越近,就越能感受它的魅力。

幽洛洛
李景林(1885年3月28日-1931年11月13日)字芳宸,又字芳苓,号广古川,河北(清直隶)省枣强县西七吉村。乃张作霖五虎上将(李景林、张宗昌、郭松龄、韩麟春、姜登选)之一,又是民国三大国术高手(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之一,李景林的剑术与孙禄堂的拳术、李书文的枪术并称三绝。李书文是他的师傅,他还和孙禄堂共同开办武馆,他也是武当高人宋唯一的唯一嫡传弟子。然而,他却自称:“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1932)授以剑术。”后世对其美誉有“神剑李”、“剑侠李”、“飞剑李”“剑仙李”之称。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一名太极高手!拨剑速度比拨枪还快,为什么47岁就死了,是被人下毒吗?福垊在回答剑仙是怎么死前,为更好地了解李剑仙,先回顾一下他那些传奇的故事吧。
侠客与军阀同在李景林其父好武,有其父必有其子,自幼就在燕青门和二郎门练好基本功。14岁拜名师习武。其师乃武当剑术传世以来第一位著谱人——宋唯中。其师将唯一的剑谱传给李景林。16岁又拜永年县杨氏太极拳创始人三子杨健侯门下。一说是杨风侯的门下,有1933年第3期的武当.太极拳传人世系表为证——杨露禅→杨风侯→李景林→姜容樵→沙国政。
1903年,李景林考入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保定军校前身),跟大军阀孙传芳、吴佩孚是同窗,他只比孙传芳大20天,比吴佩孚小355天。一开始他混得最好,毕业后入了宫,镇压辛亥革命最积极——立了功,还赏穿了黄马褂。可清朝灭了后,他投靠皖系军阀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徐树铮、靳云鹏、傅良佐、曲同丰)之一的曲同丰任团长。曲同丰是吴佩孚的老乡又跟曹锟很熟,但不是一伙的,并且在直皖战争失败。老同学大哥吴佩孚俘虏了曲同丰,并且他跟收复外蒙古的徐树铮关系很糟,打败了徐树铮后,也只好投靠了张作霖。本来能做一流军阀的他,做了二流军阀了。
败仗军阀猪蹄哥(大猪蹄子)。老张对他还不错,但福垊认为他看到自己老同学吴佩孚、孙传芳混得挺好,而且自己还是穿过黄马褂的人,尤其是武林高手,心里那个羡慕妒忌恨啊!不过,老李不忍心背叛老张。因为老李喜欢玩牌,手气超级烂,欠了一屁股债,还都是老张帮忙给还上的。他最好的牌友就是号称三不知(不知道钱有多少?不知道兵有多少?不知道妞儿有多少?)的混世大魔王张宗昌。冯玉祥挑拨郭松龄反对老张,郭松龄就拉了老李。结果老郭和老李都败了,冯玉祥就趁火打劫,老李再次失败。老李先后又跟混世魔王两次反对张作霖,也都两次失败。看来打仗的事,光武功高还不行啊!
有道是一个人怎么样,要看他的朋友怎么样?张宗昌人渣中的人渣,李景林也就近墨者黑了,比如好色——抢女人。李景林在天津任直隶军务督办时,看上一戏子。名唤赵美英(1894-1966),擅长青衣、花旦、刀马旦,她、孟小冬、白玉昆和赵鸿林曾演出了《七擒孟获》、《狸猫换太子》,在天津被报纸称为“美艳亲王”。老李爱听戏,更爱她的美艳。当场拿出18万大洋聘礼和喜帖,亲自送到赵美英家中。赵美英虽然有心上人,但也不敢忤逆老李,只好屈身做了老李的小妾。但身在老李家,心在心上人。李景林被老张驱逐后,他跑到了上海,赵美英趁机溜了,老李这时已是虎落平阳,无可奈何。
下野大侠离奇死在上海受到青帮曹幼珊的欢迎,他就跟拳术大师孙禄堂商讨兴起国术(中华武术)之策,不久两人在上海开馆收徒。1927年手脚,他提出了“全民国术化”,受到蒋介石的重视。1930年中原大战,李景林在济南创立了山东国术馆,配合蒋介石。今日流行的杨氏太极,也多由李景林改造而成。有资料显示,1931年11月13日,李景林感染痢疾,在济南纬九陆寓所去世。
然而福垊不认同这点,一个痢疾会要命吗?福垊以为应该是一种看似是痢疾,其实是肠胃重症甚至是癌症而导致其英年早逝,不知大家怎么看呢?

v5
李景林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武术家。自他下野后,不再过问政事,将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投身于武术的发展运动之中。李景林戎装照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和冯玉祥组合联军,对南京的蒋介石征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李景林当时正好在上海,国民政府要求李景林北上去山东济南,在那里策动反击,并成立山东国术馆。虽然李景林下野后不再过问政事,但他时时关注着政局的变化,于是欣然受命。12月份的时候,上海铁路局专门为李景林安排了一趟开往济南的列车,列车途经南京,并在那里停留三天。在那里,李景林见到了同是军事将领兼武术家的张之江。两人进行了密切的交谈,话题主要设计中国武术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三天后列车携带李景林北上到达济南。李景林到达济南后不到三天,就宣布成立山东国术馆。在山东济南期间,李景林根据武当剑的套路,改编成了多套更有实战技术的剑法套路,比较著名的有“武当对剑”、“活步对剑”等。在此期间,李景林又结实了许多当地的武术名家,如王恩盛、孟晓峰等人,他们互相切磋武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1931年12月3日,李景林在济南家里忽然染上了痢疾,当天就病故了,时年47岁。李景林死后,根据他一生戎马,以及后期致力于武术发展运动,被当时人们成为楷模。所以,对于李景林怎么死的这个问题。造成他死因的就是痢疾。痢疾是一种急性病,向李景林先生生前爱好武术运动,也应该是身强体壮,突然病逝,我们只能感叹其命运无常了。

琛哥JamesHsu
相对于其他下野当寓公的军阀,李景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发扬传统文化,还是很不错的,至于无武术有没有那么强,就另说了。
(号称剑道高手)
1、学拳之乡在近代以来受列强欺凌,在华北的基层老百姓一般会去练拳,山东、河北都比较普遍,毕竟拳头硬了在基层的丛林社会才能发言。义和团运动也属于练拳的一个结果吧。
(李景林)
李景林是直隶枣强人,在这环境下,从小练拳,舞枪弄棒。身体比较强壮,去了军队也是一把好手。
2、参军上位李景林的作战经验比较传奇,在辛亥革命中的汉阳攻坚战中,作为敢死队员为北军赢得了胜利。在民国初年又到东北驻防。1917年徐树铮组织援湘、援陕,李参加了援陕奉军。战后就到了皖系,因为徐树铮的原因,又到了直系。
(李景林)
直皖战争后,李景林又进入奉系,练兵是把好手,直接当上奉军混成旅司令,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担任东路军第三梯队司令,在撤退后卫中起了很大作用。整军经武期间,升任师长,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担任第一军军长,所部从热河下天津,得到了大扩编,有12个旅;张宗昌也得到了大扩编。战后李景林拿到了直隶督办。
3、军阀的梦想奉军的扩张并没有给张作霖带来好运,安徽、上海、江苏三个师短时间就丢了,地盘也没了。在山东的张宗昌、直隶的李景林、在天津集结兵力的郭松龄都渐渐不听话了。
在郭松龄起兵中,李景林与其一致。但在郭松龄举兵期间,被同是盟友的冯玉祥击败。
之后与张宗昌组建直鲁联军,和吴佩孚负责攻击南口的国民军,被张作霖以作战不力为名拿掉。
之后虽然也曾尝试出山,但都草草收场。
(直鲁联军)
一个热爱活动的失意军阀就投身国术建设了,在民族主义浪潮下,他获得了名声,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传统文化,唤醒了国人。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