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帝王拥有不同人种的后妃?

qqcelia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中国几千年来的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庞大后宫,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妃子,都喜欢扩充他们的后宫,在我国古代,我们一般都只听说过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和亲的故事。其实,迎娶外族女孩的中原王朝皇帝也不少。江山美人又有谁能不爱呢?那么谁的后宫出现过外国妃子呢?
晋简文帝由于一直没有子嗣经过高人指点,说是“昆仑奴”李陵容可以为他生儿子,据晋书记载李陵容“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据史书记载昆仑奴中中有些是达罗毗荼人(印度的一个民族),虽然后来李陵容确实为司马昱生了两子一女,但是确定那位高人没有开玩笑吗?
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但除了有杨贵妃们还有一个来自曹国的贵妃的曹野那姬。曹国位于中亚,那里的人基本都是能歌善舞之辈,尤其是曹野那姬跳舞非常好,但是正史中关于这个洋贵妃的记载少之又少。只在《唐语林》中记载曹野那姬就是寿安公主的生母。关于她身世和怎么来到中国的资料只字未提。
从元朝开始,朝鲜每年都要向中国进贡女人,并一直延续到明朝。朱棣就有一个有史可查的朝鲜族的洋妃子权妃,关于朱棣洋妃子的记载就比曹野那姬多了。据史料记载,这个大家闺秀的权妃不仅才貌双全、温柔体贴,而且精通诗书。所以在5个朝鲜的后妃中朱棣最爱权妃,据传权妃吹箫吹的非常好,是吹真的箫啊!!!深受朱棣喜爱,朱棣带兵打仗都要带上她,跟权妃几乎形影不离!永乐八年,朱棣带兵征讨蒙古大获全胜,凯旋归来途中染病而亡,野史记载中朱棣烂杀宫女就跟权妃的死有关。
清朝皇帝迎娶蒙古妃子,而且迎娶了超过20位蒙古妃子,迎娶汉族妃子的也有,比如康熙皇帝的母亲就是汉军八旗出身,康熙的姥爷实际上是明朝的一个边军军官,后来的嘉庆皇帝的生母也是汉人旗的。最让人关注的其实还是乾隆迎娶了乌兹别克美女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
帝王的异国之恋是多么难得,虽然结局总是让人忧伤,但能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唯美也好,伤感也罢,这并不妨碍爱之初始的美好。

Vivi君心
刚刚翻了一下,至少在中国封建的古代帝王中,貌似没有不同人种的后妃。那么就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推测。
首先简单推测一蒙古族的帝王,比如成吉思汗。
因为蒙古族常年东征西讨,最夸张的时候直接把兵线拓展到了欧洲。所以蒙古族的一些平民百姓在欧洲娶妻生子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帝王而言,因为纳后妃要考虑各种因素,暂时没有发现有记载,有直接的不同人种的后妃。
然后还有一个帝王,他也拥有不同人种的后妃但是大家可能没留意,那就是康熙。
大家都看过还珠格格吧?世上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族人进入中国通商等等,所以其实在康熙时候应该是有一族人做妃子的,但是肯定地位不太高。
其实古代帝王那不同人种作后妃的这个记录还真是蛮难找的,但是既有白种人,又有黄种人,有黑种人做老婆的,这种帝王没有的,因为这证明至少他的势力范围得函盖这几种族!
我是明清笔记,更多历史可以关注我哦!
dx0324
在我们华夏几千年文明当中,皇上,娶外国人,当妃子和娘娘,绝无仅有,只有两个朝代,有,大元朝,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千都北京,他趣有几个妃子?是朝鲜人,有两个也是少数民族,但是都是黄种人,我们,亚洲人,还有一个清朝,大家都知道了,是溥仪,是末代皇帝,后期日本,扶住她,在长春为满洲国,日本人逼着,取了日本妃子,这是,大家都共知的,别的也没听说谁?历史久远,无证可查,谢谢大家

aspirin
东晋的简文帝司马昱了解一下,后来的孝武帝司马曜和司马道子都是“昆仑婢”生的~

茉莉裳
奥斯曼土耳其可以做到

graceful
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都是失败的象征,拜国昏君子,寿命都长不到哪里去…。他们总有一个地方最累最辛苦[大笑]。

brucewoo2009
古代皇帝拥有将天下美女,都变成自己女人的权力,但宥于对世界的无知,大多数皇帝并不知道天下还有不同肤色、不同风味的女人。
以致于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皇帝刘鋹突然看到一个肤色不同的波斯女子,又黑又胖(黑腯),却宠得一踏糊涂。
刘鋹,是南汉最后一个皇帝。这家伙人长得帅气,也不傻,爱好做一些小玩意。在南汉被宋灭亡后,曾经用珠子做了个工艺品献给宋太祖,让宋太祖很喜欢。
宋太祖由此感叹说,如果他能把这种技艺用在治国上,南汉就不会灭亡了。
刘鋹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致灭亡。
刘鋹竟将朝政都交给宦官龚澄枢、陈延寿以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自己则每日沉溺于n色玩乐之中。
这一日,刘鋹又带着几十个随从,在京城闲逛。忽然在一家古董店里发现了一个长得黑黑胖胖的女子,却是一波斯女子,遂走上前去搭讪。
古董店里的人知道这位皇帝的习性,都吓得不敢出声,倒是这黑胖姑娘胆子挺大,与刘鋹交谈,言语中透着一股媚态。
与中原女子不同的肤色,大胆的言语和妖y的姿态,一下子就将刘鋹的心给勾住了。于是,不由分说,让随从带上车,径向皇宫而去。黑胖姑娘心中早有意,半推半就之间就入了皇宫。
进得宫中,刘鋹连忙试用,这波斯女子却是高手,各种逢迎,姿势万千,尽是刘鋹在宫中女子处未享受之乐趣。
刘鋹喜不自胜,以其媚而肥腴,遂称其为媚猪,自此对胖女人情有独钟。这媚猪也是可人儿,竟自告奋勇为刘鋹遍寻了九个体态丰腴的女子,亲自上阵培养,尽传她自己技术之精华。
待九人出师,肥美团队很快就让刘鋹快乐得找不着北。
刘鋹很快下旨,给这九个人都各赐名号:媚羊、媚猫、媚牛、媚狮、媚狐、媚兔、媚狗、媚驴、媚猿。再加上肥美团队老大媚猪,总称为十媚女。

绮smile
晋朝最早吧,晋惠帝就是黄头鲜卑儿,其母中亚粟特人

lianyoucao
穆莱伊斯梅尔、成吉思汗、乾隆、蒙哥、窝阔台、贵由、拖雷、忽必烈。

阿卜杜拉
古代帝王拥不同人种的后妃、几乎存世较长的帝王差不多都有、以滿足欲望……!

nxyccy
一、晋朝的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在这个问题上,他就是最好的答案。他曾迎娶了一个来自如今印度境内,名叫达罗吡荼的女子。这个女子皮肤黝黑,时人称之为“昆仑奴”。
二、唐朝,唐朝皇帝血统里有胡人的成分,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有些开放,无所顾忌。唐玄宗就曾纳过中亚地区的妃子,这位妃子来自曹国,名为曹野那姬,寿安公主就是其生女,只不过正史中关于这位外国妃子记载甚少,怎么来到唐朝和她的身世只字未提。
第三、南汉主刘鋹就曾娶过波斯女子,这个就是真正的不同人种了,波斯人也就是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但也同样正史一笔带过,没有详细介绍,野史则是众说纷纭。
第四、明清两代,皇帝后妃中的外国人也大多是来自高丽人、蒙古人。

天天不在线
说到皇帝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三妻四妾、佳丽成群,羡慕皇帝幸福的后宫生活。说到这里,我们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中,当然少不了康熙皇帝,他一生有24个儿子,12个女儿,已经算是非常多了,值得钦佩。
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康熙
这位皇帝一生共娶500多个不同肤色的妻子,娶500多个妻子其实并不令人惊讶,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可是声称后宫佳丽三千人,名义上这些佳丽可都是皇帝的妻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500多个老婆却给他生下了867个子女,这就令人咋舌了!一般沉迷后宫的皇帝大多数昏君,但这个皇帝不一样,他不但身体健康,而且文治武功一样厉害。伊斯梅尔是摩洛哥一位伟大的君主,统治了摩洛哥55年,他一生活了80多岁。
:据说伊斯梅尔还是一个养生大师,平时很注重自己的衣食住行,所以即使他后宫美女如云,他也从来不纵欲,保持着自己的活力,才能有这么强健的身体和精力。
伊斯梅尔统治期间,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平定各个部落的斗争,统一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伊斯梅尔买下大量黑奴,并建立起了黑奴御用军。为了保证黑奴御用军的数量,他命令黑奴男女之间进行通婚,繁衍下一代,黑奴生下的孩子十岁就要送进皇宫接受军事训练,然后补充兵力。不得不说,这位皇帝非常有远见。在他执政期间,摩洛哥的经济繁荣,另外他还收复了许多被欧洲人占领的沿海据点,不但收复了摩洛哥全境,还重创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等当时的大国。始终保持着摩洛哥的长期独立,奠定了阿拉维王朝的统治基础。让自己的国民过上了相当安乐的生活,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勇士之王”。
虽然子女众多,但他管教非常严格,因为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人太多了,哪一个子女稍微犯错,就会失去继承权,在他的培养下,出了不少军事人才。他训练出来的子女最后大都成为了摩洛哥王国的军队将领,十分英勇。令人感慨的是,伊斯梅尔并没有培养出一个得力的接班人,他死后不久,国内就发生了暴乱。
ps:如果你也有机会迎娶三妻四妾,你最想娶下面哪种肤色的女孩?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各色人种示意图
我是@沐明而来丶历史 寥寥话语如能让你,如沐春风般通彻明了,足已。欢迎你的再一次到来!

Jessie
最近读宣华录,前蜀后主王衍就拥有这样一位洋妞。有花蕊宫词为证:
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倚赖识书为录事,
灯前时复错瞒人。
昭仪神采奕奕,左右逢源,但席间明灯耀眼,觥筹交错,忙碌的她不是看错令词,就是记错巡次,但是,聪明伶俐的她每次都能巧妙瞒过。
一、混血美女昭仪,五代时位居后妃之下,九嫔之首,大概是排名第五吧。昭仪名舜弦,先祖是波斯人,因李唐之故,随之姓李。李昭仪这位混血美人,想必容貌独特,言谈气质不同于汉人女子,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二、聪明能干所谓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李昭仪不仅有着出色的容貌,而且办事能力极强,从她担任宴席录事这一职可以看出。
“录事”是宴席上的酒令监督官,要看得懂酒筹,也就是“玉烛”上的令词,还要公平地主持和记录,类似现在“席长”一职,没有能力的人那是摆不平的。因此,昭仪凭的不是姿色,而是能识文断墨,当然,美人侍宴,酒不醉人人自醉,又是另说了。
三、工于诗词
这位汉化波期美人的才智并非浪得虚名。也许是有家风因素,她和哥哥李珣都擅诗词。五代后蜀《花间集》、北宋尊前集收录有李珣作品五十四首。李昭仪诗词存世不多,仅有三首。
宣华录写到了昭仪的一首应制诗。应制诗意思是应天子命令而作,出口成诗。若非昭仪文采出众,天子当不会钦点。
浓树禁花开后庭,饮筵中散酒微醒。
濛濛雨䓍瑶阶湿,
钟晓愁吟独倚屏。
昭仪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同于一般应制诗的歌功颂德、吟咏太平,而是委婉道出了盛宴后的些许伤感,她是不是想说:群芳争妍、众人醉笑的朝堂之上,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忧心明朝吗?

nabikiy2
象成吉思汉,清朝乾隆等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