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读《都挺好》中苏大强墓前反复说:我一辈子和你对着干,到头来还是遂了你的愿?

longchenglong
苏母一辈子强势,苏大强就是窝囊废,在家里不敢吭声。为了供明哲出国读书卖了一间房,为了让明成结婚买车买房又卖了家里一间房,明玉没有房间睡觉,苏大强给明玉铺床都要小心翼翼,恐怕苏母说。吃饭时,苏母给明哲明成夹鸡腿,苏大强也想给明玉夹一块,边夹边看苏母还是没敢夹。明玉想买一本习题册,苏母不让买,苏大强偷偷攒钱却被苏母发现又是罚跪又是挨耳光的,可见,在苏母的强势压迫下,苏大强没有一点地位。
苏母去世过,苏大强好不容易扬眉吐气,却发现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只好在自己清醒的时候立下了遗嘱。
本想着多多弥补明玉的,结果还是将为数不多的存款都给了明成,因为明成最弱,没有了工作没有房子,也离了婚,连自己的小家也没有了。而明哲虽不富裕,但在美国可以自给自足,生活还可以,所以只留给了明哲一支钢笔。明玉是最有钱的,什么也没留给她。最后还需要明玉照顾他的后半生,因为她是他的女儿。
这些安排都像是遂了苏母的心愿,苏母在世的时候就宠着明成,自己省吃俭用,钱都给了明成,苏大强最后也是把钱给了明成。而明玉是苏母的累赘,最不受待见,最后赡养苏大强的任务还是落到了明玉的身上

innersummer
他把钱都给明成了 所以遂他母亲的愿了

方遥@ARISTO
看着真累,全是侃侃而谈,恨不得说上两天两夜。简单点,我理解的遂愿指的是,苏大强最终还是把全部的存款给了赵美兰最疼爱的苏明成。苏大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决定,即便这个决定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是一个完完全全自由自主的决策,但终究还是和赵美兰的想法一致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大强还是听了赵美兰的话。
最后,苏大强来到墓地和赵美兰讲了上面的话,虽心有不甘,但是我想他还是释然了。

阿哲阿
明成从小就受苏母的接济,宠爱,他们挣得大部分钱都给了明成,而苏大强在妻子赵美兰去世之后,看不惯明成的各种行为,一心想作明成。让明成还钱,引发家庭矛盾,这些大部分矛头都指向明成,但是最后分遗产的时候,还是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了明成,这是苏大强在坟地这头给坟地那头的妻子商量过的话,虽然,赵美兰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但是苏大强了解,着所有的不如意都如了妻子赵美兰的意,苏大强在戏里戏外都表现出一种死作的劲头,虽然后来洗白,但是之前的那些无理取闹,的确引观众深思。

海上飞飞燕
大结局看到这里,我也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一直重复这句话,紧跟着重复了两遍的“阿尔茨海默,阿尔茨海默”,我就有点领会了。
因为赵美兰活着的时候,苏大强说自己一辈子都和她对着干,但是,其实前面我们看到的他都是输的,比如管钱,他只有私藏私房钱的份,而且被发现了还被扇巴掌罚跪,后来才知道,这个钱是他要攒了大半年,要给明玉买习题集的。
所以,赵美兰在的时候,自己做的反抗其实最后都是无疾而终的,他唯一一次觉得自己赢了,就是活过了老婆,死人总干不过活人了吧,老婆管不了自己,就怎么做让老婆糟心就怎么作妖,自己怎么作都没人能拦着,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苏大强一度以为自己可以就这样,长长久久的活着,这样一直坐着不称老婆心的事。
但是,生病了,很快连自己是谁都会忘记,跟着“傻子”一样,这样的自己,无疑又是输了,才刚开始的自由,以为长长久久的自由,原来也这么稍纵即逝。
苏大强觉得自己好好活着就是对赵美兰最后的报复,就是最大的胜利,但是现在自己根本不可能好好活着了,所以,赵美兰该开心了,遂了她的愿了。

澄子团长
虽说《都挺好》这部剧仍然是关注家长里短,但主题的大方向是有变化的。《都挺好》关注原生家庭的大主题,创作团队又以较高质量的拍摄和演员的演技扛住了这部剧。让这部剧从国内各种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家庭剧脱颖而出。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身边人的影子,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影子,这是这部剧的最大成功之处。那么,站在现实的考量角度以及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表达出来的,苏大强在苏母赵美兰的墓前说的那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苏大强反复说和苏母对着干,他对着干什么了?到头来,遂了苏母的什么愿?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搞清楚以上的这些,也许答案就清晰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最根源的,那就是苏母赵美兰的心愿是什么?苏母想要的一家人各司其职,各自安好
我们都知道,在苏母去世之前,苏家基本上维持着一个平静,有序的表面荣光,苏家也勉强算是完整的一个家庭。两老人退休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子女各自安好,这是苏母努力维持的状态。老大苏明哲尽管做好为苏家争光的本分,在国外一家三口顺顺当当的就行;老二苏明成是最疼爱的小儿子,他做好被宠坏的孩子,但做好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也够了;老三苏明玉生活独立,不被苏家所累,这大概是苏母仍然想要维持的一家人假象吧。苏母最疼爱的是苏明成,不愿意明成受苦受罪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一点,苏家的三个孩子中,读书资源上,明成不是得到最多的,但经济扶持和工作的支持,他一定是得到了最多的。三个孩子中,老大远在美国,基本上不回来,跟家里人原本就没有深厚的感情,更别说还这么多年没有相处了。老三跟家里决裂了,性格强硬,拉不下脸的苏母也不会拿自己的热脸去贴明玉的冷屁股。所以只有老二苏明成,让退休后的苏母,让三个孩子都长大不在身边,孤独至极的苏母,有了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苏母为苏明成付出仿佛就是乐在其中的一件事。她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明成受苦受罪的。苏母对明玉有爱有亏欠,她想弥补
明玉跟苏母大闹一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苏母好几次的欲言又止,之后她拉不下脸去找明玉回家,于是苏大强也好几次在明玉勉强替苏母说好话,想要明玉先软下姿态,可惜明玉都没有。再后来,明玉在超市打工,苏母亲自去找明玉,嘴巴上虽说是丢不起这人,但大家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看出,那些话不是她的本意。再联想苏母从小的处境和后来对明玉的不打扰,两母子的切割如此清楚就能看得出来,苏母对明玉多少是有爱的,毕竟明玉也是她十月怀胎生的孩子啊。
加上苏母也为明玉的读书奔走过,结局里,也有明玉曾经被母亲爱过的痕迹。由此可见,苏母对明玉是肯定有爱有亏欠的,既然有亏欠,自然会想弥补,只是她没有机会了。苏母的一辈子都想要找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气概的男人
苏大强的性格胆小懦弱,没有主见,也没有担当,但他这个人真的是这样,还是伪装的这样呢?老聂出事的时候,他身边没有其他人,只有苏大强,我们可是看得出来苏大强处事算是蛮有条理章法的,不算全无优点。可是这样的他,却在从苏母墓地离开的时候,玩起水来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性格上,还有些孩子气,这个孩子气,绝对是在苏母面前才表现出来的,这样的他,不是太爱苏母,就真的心理年龄还小。苏母性格强势,有野心也有魄力,而他若不是没有这种担当和魄力,就是这种担当和魄力不够。所以他放下姿态,满足苏母的大女人主义,让苏母打从心底里认为苏大强没法照顾好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没了她不行。所以苏母曾经想带走孩子,跟人私奔,最后却也因为明玉而留了下来。可事实上,我更认为,是因为苏大强一直以来的低姿态,让苏母离不开,她带不走几个孩子,而孩子也离不开她。代价是,苏大强牺牲了自己的本性,慢慢的越来越像苏母嫌弃的那种男人。若是苏母从一开始就对他这么嫌弃,不可能还愿意一直为他生孩子的。
那么,分析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苏母的心愿,大概是四个,分别是苏家和谐,照顾好小儿子明成,补偿明玉,找一个好男人过日子。而这四个里面,除了最后一个,苏大强可以说在自己还记得事之前,都遂了苏母的愿去努力了。
苏大强都怎么遂了苏母的愿呢?苏家和谐,各司其职,各自安好
这是苏母的心愿之一。苏母在世的时候,她努力维持的苏家一家团结,荣光无限的表象,势必很难了,毕竟在苏母去世,苏大强的连续作妖之后,苏家早就分崩离析了。但尽管如此,苏母也仍旧是希望几个孩子都能过的好的。所以,当苏明哲回去美国,苏大强住到明玉家之后,他慢慢的也就不作妖了,不折腾了。甚至,为了让几个子女没有后顾之忧,他也是努力的跟石天冬混在一块,尽量不让他们再奔走,算是懂事了很多了。
苏母最疼爱的是明成
苏母最疼最爱的是小儿子明成,她自然希望明成过的好。其实苏大强也明白,苏明成夫妻是最孝顺的,所以在发病之后,他买了东西去给朱丽父母道歉,想要求的他们的谅解。他也立下遗嘱,洋洋洒洒一大堆,甚至叮嘱说在他离开后,兄妹之间要多来往。最后解释了一堆以后,告诉大家,传承的责任是老大的,那只有些年头记忆的笔就给老大女儿了;老三独立又有钱,一点小钱就不给她了;老二工作还稳定,没房没车没存款,老婆还离了,所以老二最需要照顾,不管是经济上还是亲情上的支持,他的叮嘱,甚至还交代了让老大老三能够多看顾老二一点。这算是满足苏母的心愿了。
苏母对明玉有亏欠,需要补偿
明玉缺的从来就不是钱,而是来自于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而这一点,苏母是注定来不及补偿了,那就只剩下他了。所以这一次,他名义上比较自私,明玉钱多,他就连累明玉吧,跟着明玉住。可他却想办法照顾好明玉,给明玉做她爱吃的东西,关心她的工作环境。跟着明玉去上班遇见老蒙,他说的那些话,绝对不像是突然的智商在线,而是他本身就有这样的智慧。这一些都能看出,他很努力的在为明玉做点事,哪怕那些事很小,但他也尽力了。综上来看,他确实是遂了苏母的心愿的。
那么,他对着干什么了?大概就是,一直以来的低姿态,装无能,扮做一个大女人背后的小男人,成不了苏母想要的那种男人,却又在苏母去世后,作妖折腾苏母最疼爱的别儿子媳妇这些吧。他说一辈子对着干,而不是在她去世后跟她对着干,这一点就足够说明,苏母在世的时候,他并不是真正的他,而是有所隐藏的。他藏起了自己,把自己变成苏母最讨厌的那种人,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喘的,却又为了明玉藏私房钱,类似的生活细节肯定非常多,也看的出来,苏大强这个人非常的矛盾,甚至非常的在意苏母吧。

duoduoaidoudou
苏家三个子女的“亲情问题”,看似是苏母造成的,其实,与苏大强也有直接关系。如果苏大强是个担当、勇敢的父亲,并且能与苏母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我相信苏家人的“问题”不会那么突出。
那苏爸在苏母的墓前说“我一辈子都跟你对着干,到头来还是遂了你的愿”究竟该如何解读?
其实,苏大强与妻子赵美兰的婚姻本身就是个错误,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两情相悦,前者看中了后者的颜值,后者看中了前者的“条件”,这为三个子女后续遇到的“问题”埋下了种子……
苏大强的确是一辈子都在与妻子对着干,因为在赵美兰眼里,苏大强样样不行,但苏大强一直觉得自己行。于是,他偷偷攒钱给明玉买练习册,给明玉夹鸡腿,他觉得苏母对苏明成太过溺爱,暗中也想过平衡三个子女的关系和待遇,但一切都是徒劳的。用苏大强对苏明玉说的话就是:你妈太硬了……
苏母走后,苏大强才开始大刀阔斧地与苏母对着干,他让苏明成还钱,要去美国养老,要与小蔡开始自己的第二春,如果不是压抑了一辈子,苏大强怎么会在短短时间内作出这么大的妖?
但苏大强还是没成功,所以他说“遂了你的愿”,苏母的“愿”是什么?不说了,反正不是很好听的话。

Nancy_小晓
谢谢邀请!
猫猫觉得苏大强一直反复说这句话其实是他内心深处已经和赵美兰和解了。
苏大强这一辈子都活在强势妻子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其实他从结婚以来,对妻子一直心存怨念。当年母亲的死,就在苏大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打不开的结。
虽然苏大强表面事事都顺着赵美兰,其实一直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对着她干。
1、苏明成
赵美兰有多宠苏明成观众都看在眼里,苏明成占据了苏家最多的生存资源。苏大强对着干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偷偷记账本,将苏明成这些年花家里的钱全都记下来。等到赵美兰去世后借着苏明玉的手开始翻旧账,在苏明成家里作天作地。
可是最终,他还是将家里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苏明成,只因为苏明成是三个孩子里混得最惨的一个。
2、苏明玉
赵美兰不喜欢苏明玉,因为苏明玉本就是她当做不离婚的把柄而生下来的。在对待苏明玉问题上,苏大强之前虽然一直不敢吭声,可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悄悄给予女儿关怀。
可是最后,他还是住在了女儿的家里,因为他知道,其实赵美兰虽然重男轻女,心里还是有这个女儿的。在苏明玉照顾他的同时,他也在替赵美兰关爱着女儿,给女儿久违的亲情。
3、管制
赵美兰在世的时候,苏大强做任何事情都要被赵美兰管着。所以赵美兰去世后,苏大强彻底放飞自我,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想要去美国同大儿子住,想要儿子和女儿给自己买大房子住,想要和保姆结婚引来第二春等等。可最终这些心愿都没有实现,他最后住进了苏明玉家里,继续过着被人管着的日子。
4、窝囊
赵美兰骂了苏大强一辈子,所以苏大强特别想活出精彩,在他以为自己要去美国的时候,特意找来以前的同事朋友炫耀儿子要接他去美国生活一事,最终却没有去成。
在投资钱财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还有投资头脑。结果被骗了好几万,还是苏明玉垫的钱给他。
将好朋友接到苏明玉家里,向他炫耀苏明玉家宽敞明亮。
苏大强的种种表现,都是想证明他自己不窝囊。
可最终,他却得了老年痴呆症,还是得窝囊的活着。

背包客客
我的理解是苏大强一辈子在苏母的阴影下过日子,老了老了到头来也想明白了,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没想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事与愿违,还是没能顺从自己的意愿。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莫名的心酸。苏大强前期那么作,突然觉得都情有可原,说到底,他就是个孤独的老人啊。
在赵美兰在世的时候,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老婆说往西他不敢往东,一辈子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苏母去世了,苏大强解放了。他开始不停地作,不停的给子女添堵。虽说明成,明哲两人各有自己的毛病,对苏大强这个父亲,那是没话说。明哲对父亲言听计从,明成百般纵容着他,可他不知足,不满足。
直到苏大强病了,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他最担心的,放心不下的还是他的子女。他知道自己会慢慢忘记一切,于是开始立遗嘱,安排后事。苏大强希望子女想起他的时候,是有一点好印象,而不是扣扣搜搜,只会添麻烦的人。
他也去了赵美兰的墓前,想要和赵美兰说说话,可他忘了,记不起来了。苏大强和赵美兰过了半辈子,吵了半辈子,直不起腰半辈子,他苦笑道,我一辈子和你对着干,到头来还是遂了你的愿。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嘲,意思是我还是输给了你,这也是一种放下,放下了以前的种种,放下了苏母对他的侮辱。
说实话,结局我很感动,苏大强也是个可怜的人。
喜欢的朋友点赞啊,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你的看法呢?

奋斗中的^O^男人
想要理解他为什么说“我一辈子和你对着干,到头来还是遂了你的愿”,可以先看看他一辈子和苏母在对着干的是什么事情。
从剧情上来看,苏大强一直反复提到自己和苏母意见不同的事情有三件:1、关于对待苏明成和苏明玉的做法。2、苏大强一直活在苏母的强硬管制之下。3、被苏母说窝囊。
第一件事:苏明成和苏明玉。苏母从来就偏心苏明成,即使是看起来最能光耀门楣的苏明哲也不是她最疼爱的。首先,苏明哲出国留学后没再向家里要钱,反而每年寄美金回家;苏明哲和吴非结婚买房到生孩子,苏母都没有操心甚至没有出钱,都是苏明哲夫妇自己打拼的。而苏明成呢,从吃喝玩乐到结婚买房买车,甚至儿媳妇的平时花销都可以无条件付出,还更不要说平时苏母为苏明成夫妇所做的一些小事。当然,苏明玉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了,连三十块钱的复习资料都不给买,苏家从始至终也没有穷到连30块钱都没有的地步吧?所以很显然是苏母不愿意给苏明玉买而不是因为家里穷而不给买。
苏大强在苏母去世之后,反复提到过自己是非常不赞同苏母的偏心行为的,一直觉得对不起苏明玉,所以在分遗产的时候还特地将此事说了个明白。但事实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最终以“苏明成没工作没房”的理由,还是将所有钱给了苏明成,并且还为了苏明成朱丽能复婚而专程去找朱丽父母道歉。事实上,苏明成夫妇从来就比远在美国的苏明哲夫妇过得舒适,包括分遗产的时候,苏明哲甚至还处在没找到工作,而吴非用做前台的钱在养活苏明哲和小咪。苏大强但凡对苏明哲多一些关心,不会不知道苏明哲的家庭情况更糟糕,但他只知道苏明成过得不好,如同他一直数落的妻子赵美兰一样,只看得到苏明成过得好还是不好。即便苏大强嘴硬不肯承认,但他确实变得跟赵美兰一样偏心苏明成。
第二件事:被强硬地管制。苏大强对苏母管了自己大半辈子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当苏母去世,他就开始“猴子称霸王”了,尽情在儿女面前“为所欲为”。他认为苏母去世了,儿女是晚辈,应该不能管自己了,结果呢?在连续的作天作地差点弄散整个家之后,他不得不被强硬的女儿带回家,重新过上了被“管制”的生活,这才老实了下来。所以,苏大强也认识到,自己可能就是一个需要被管的人,不管是老婆也好还是女儿也好,自己始终被人的强硬管制所束缚,一辈子都逃不掉。
第三件事:被苏母说窝囊。从苏大强搬新家弄书房还写诗来看,苏大强不是一个文化水平低的人,而且他因为生三胎的事情被下调到图书馆,也说明他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几十年前的知识分子可跟现在的不一样,他们大都觉得自己大有可为,所以他怎么可能会认为自己窝囊、毫无出息呢?可是在苏母的强硬之下,他拗不过,也就越来越窝囊无能了。等苏母去世之后,苏大强不管是在跟儿女说话,还是平时跟别人说话,很多时候都很“嚣张”,看起来是情商低,但其实他是潜意识地拔高自己的气势,不想被人看不起。他偷偷买理财产品,被苏明成说不是挣大钱的命,他反驳偏要证明自己可以挣大钱。他想跟保姆结婚,自己都知道保姆是骗子了,还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地跟警察说是儿女不让他结婚。可不管他怎么作天作地,到最后,他想做的还是一样没做成,儿女还是一样的没有更加“崇拜”他,依旧那么窝囊。
苏大强在苏母坟前一直重复这句,不仅是告诉苏母自己啥都没有变,也是在自嘲:即使没有赵美兰的束缚,自己依旧“一事无成”。

小胖纸很牛掰
苏大强这么说,主要还是遗产分配的问题吧。苏大强在分遗产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了,明玉从小到大受的委屈最多,花家里的钱最少,应该分到最多的遗产,明哲次之、明成最少。
牺牲苏明玉,幸福一家人可是不偏不倚,在这个节目眼上,明成出了问题。投资失败,婚也离了、房子也卖了,一个人蜗居在一室一厅一卫的出租房里,苏大强这么一个只会享受生活的人,去看了明成的房子后就很心疼这个孩子。
要是放以前,苏大强肯定是不会去明成的房子里面的,看都不会看。可是苏大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放心不下三个孩子。老大老三不用管,就是老二最让人操心。
所以苏大强去看苏明成的出租屋时,充满的都是一个老父亲的心疼。因此他还偷偷的给苏明成塞了一千块钱,这都是作为一个父亲与生俱来的情感,不管怎么样,这份情感不会变。
所以在苏大强被明玉发现生病时,他自私又理智,不告诉老大,因为老大在美国自给自足,苏大强不想再让老大家里出现什么波折;老二去了非洲,好不容易打算重新做人了,可是不能再让他半途而废。
所以他自私的说,要明玉管他后半辈子。可是他知道这个病的危害,所以他又说,实在不行把自己送到养老院去。
这是遂愿了赵美兰的愿。虽然之前跟苏明玉签订条约,不用明玉养老。可是真当老人需要人照顾了,那个老人不心疼孩子呢?尤其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辛苦苏明玉,幸福苏家人,这不就是赵美兰的想法吗?
遗产给了最需要的人在分遗产的时候,苏明成最被偏爱,假如赵美兰还活着,肯定会把很多的钱都给苏明成的。苏明成之前也说过,那些钱都是苏母心甘情愿给他的。可见苏母的偏心。
因此不管苏大强从心眼里多么想弥补明玉,但是放眼实际,苏大强作为一个父亲,他想要全面开花。所以在分遗产时,偏向了老二。
苏大强的生平在很多问题上,苏大强离开了赵美兰“狂野”了一把,证明都是错的,比如买彩票、投资、在外面乱吃东西等等,这都说明年轻时幸好赵美兰管着他,否则真的要像明成说的,要不是我妈,我们仨早就被你饿死了!
所以在孩子们看来,苏大强年轻时幸好有赵美兰管着,可能有很多时候孩子也看不下去赵美兰的妻管严模式,但是事实证明,赵美兰的对的,这又是遂愿啊!

菊子
谢邀!对于苏大强来说,他曾经在妻子赵美兰的强势压迫下,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的过日子,直到赵美兰意外去世。
那压在身上和心上的一座大山,才像五指山那样被移去。失去了苏母的管控,苏大强就像失控的野马开始疯狂的放飞自我,与死去的赵美兰对着干,因为她再也管不了他了。
他所谓的“对着干”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你宠着明成,我就作践他苏母从小最宠爱的儿子就是苏明成,因为他嘴甜,会哄人,会讨苏母欢心。他常说,妈等我赚大钱了,一定让你过好日子,跟着我享福。他的孝顺不但一直停留在嘴上,还花了父母不少钱。
正是因为苏母对明成肆无忌惮的宠爱和给予,才让苏大强产生了记账的想法,跟苏母作对,记下了儿女们的每一笔开支。
而在苏母去世后,苏大强不得已住在了明成家里,于是对这个儿子进行了各种作,不是嫌弃给他定外卖,就是嫌晚上开饭太晚。
其实,他有手有脚,后面还给女儿做过茄丁面。但他在明成家里就是不洗澡,不做饭,爱抱怨,非是把明成的家搅得鸡犬不宁。
你想管着我,现在也管不上了苏母嫁给苏大强后,面对着苏大强的无能自私和各种花式作,只能担起全家的所有重担,把苏大强管的服服帖帖。这也使苏大强在她死后,产生了强势反弹。
没人管着的他,才开始好好享受人生,不是要去美国,就是要三室一厅的大房子,不是要房子,就是要买彩票做投资,不是做投资,就是要娶保姆……可把作妖玩出了新境界。
然而,这两方面的对着干,最终却还是没能坚持下来,而是如了苏母的愿。原因如下:
第一,面对三个子女,在投资失败又离婚后的苏明成,没车没房,没妻没子,变得一无所有,成为苏家子女中最惨的一个。虽然,还是觉得对明玉有亏欠,但作为父亲,苏大强还是像苏母那样,心疼过得最不容易的那一个,把遗产留给了苏明成。
第二,苏母曾经总是管着苏大强,经过那么多事后,苏大强发现自己还是得让人管,而这个人就是和苏母最像的女儿明玉。太狂放自由的人生已经不适合苏大强,只有让人管着,他才能好好过完这一生。不然,他不是被理财公司骗,就是被保姆骗,已经没有办法放飞自我,独立生存。
第三,苏母曾经总是骂苏大强是个窝囊废,虽然苏大强在苏母死后总想摘掉这个帽子,可是他的作,还是让子女们再一次把这个帽子戴了上去。当明玉在派出所指着苏大强骂他窝囊废时,苏大强恍惚间觉得明玉变成了赵美兰。这一辈子恐怕他就是苏母所说的那样了吧!
以上就是楼兰娱姐对苏大强在赵美兰墓碑前所说的话的理解。你觉得苏大强和赵美兰的婚姻,是谁害了谁?他们谁才更值得同情?欢迎大家关注楼兰娱姐,一起讨论分享哦~~

junkuang
谢邀。
《都挺好》我一集不落的看完了。
知子(女)莫如母,苏母了解她的三个孩子:明哲书呆子担不了事;明成能花钱爱耍嘴皮子斗不过明玉;明玉做事果断绝决最像自己。所以,老大光了苏家的宗耀了苏家的祖,养老是指不上,是用来长脸面的;心尖尖老二,嘴甜无能不着调,钱都贴补给他,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明玉是个女孩,能力强吃不了亏,不用上清华,就近上个师范,将来当个老师,可以照顾父母伺候父母给父母养老。
苏大强之所以说和苏母作对,是他想公平对待儿女:他记账;吃鸡腿苏母给两个儿子夹,他也会给明玉夹一个;十几年后他还记着攒私房钱给明玉买习题集;在明成家住不下去也不去明玉家。
就如同穿越剧女主一样,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苏大强也是如此,翻身的农奴没过几天爽日子就得了死不了也治不好的病,遗嘱的安排无一不合苏母当初心意,苏母料事如神。
在他看来,赵美兰在坟墓里也会嘲笑他吧:苏大强,你就是个窝囊废。
从墓园回来的路上,一次次的踩踏积水,那是愤恨、不甘、无奈,也是认命。
人,不能和命争。

是畅妹不是长眉
我想,可能苏大强在赵美兰幕前反复说的话,想表达的是两点意思吧:
1、为了钱与妻子对着干,但最终还是遂了妻子的心愿
苏大强在妻子赵美兰去世后,变得特别作,想要什么都希望儿女满足,根本不管儿女们的实际困难。
先是执意要跟随明哲去美国,却因为明哲刚失去工作,无法负担,被吴非所阻拦。
后是要求明成每天给他50元钱,让他自由吃喝消费。
再后面是不顾明哲的实际困难,执着地要买三室的房子。
种种现象表明,在妻子赵美兰在世时,他根本没有经济裁量权,也更没有自由自在生活的权利,所以在妻子去世后,他希望能实现这个愿望。
其实,赵美兰把钱一直控制得很紧,那是因为日子过的实在太难,她与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将所有的钱都用在儿女身上。
而苏大强则不希望将所有钱都用在儿女身上,他希望能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能让自己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他认为每个孩子出生都给他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他自由自在生活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这在他立遗嘱时已说的清清楚楚,他当时甚至想:当孩子们长大离开后,一个也不牵挂,他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苏大强一辈子都为了钱的使用与妻子作对,暗藏私房钱其实也是与妻子作对的一种表现。
但现实是,当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之后,他首先想起的还是三个儿女,还是要把好不容易控制到手上的钱分给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所以,最终他还是遂了妻子的心愿!
2、为了妻子的偏心与她暗暗对着干,但最终还是遂了妻子的心愿
苏大强一直认为妻子偏心明成,对明哲、尤其是明玉给予了不公平的待遇。
可他不知道,其实赵美兰偏心明成,那是因为她早看出,在三个儿女中,明成是最弱势的,她早在三兄妹还小的时候就警告过明成,让他不要惹明玉,因为他斗不过明玉。
而明哲本身就是苏家的骄傲,是苏家光宗耀祖的希望,苏母对明哲的未来根本不存在任何担心,她最担心的就是明成。
所以,她最偏心的也是明成。
这其实是天下父母的通病,本来五个手指伸出来都各有长短,可做父母的偏要给它生生拉齐。
这个现象在三兄妹成人之后体现得成为明显,因为明哲和明玉过的比较好,苏母就将大部分的钱都补贴给了明成,造成明成啃老的事实。
但这样做,其实是源于父母对儿女那发自本能的爱,父母希望所有儿女都能过得好,那个稍有不好,他们就会主动补贴,甚至要求其他儿女给予支助,以实现一定的平衡,这样因为爱而产生的不公平,其实也无可厚非!
可是,苏大强当时不理解啊,他为此还记下了每一笔帐,而正是他记下的帐坐实了明成啃老的行为,也让明玉更加痛恨明成。
苏大强记帐,其实就是与妻子的“偏心”在暗暗较劲,暗暗地对着干。
可是,到头来,当他得知自己身染重病开始立遗嘱时,他还是将所有的钱都留给了明成,因为他看到明成不但没了家,还失去了房子,他得为明成的将来留下一片栖身之地。
到最后,他还是“偏心”,他还是在三个儿女中拉扯平衡。
事实上,他还是遂了亡妻的心愿!
说感动也罢,说荒唐也罢,其实最后都是为了那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