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
酒徒内容简介
《酒徒》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酒徒》并不是通篇都以主人公的意识作为基本题材的,作者刘以鬯还让他在一个外部世界和外部冲突中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的外部结构以主人公的醉与醒,醒与醉;从现实到梦幻,再从梦幻到现实的一种循环形式进行。小说从里到外全面展示了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的绝望,他虽不满一切,但无力抗争,只能以醉酒逃避和麻醉自己对真相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意识,但醉后总有醒时,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死亡。
热门摘录
然则人生的“最后目的”究竟是什么?答案可能是:人生根本没有目的。造物主创造了一个谎言,野心、欲求、希冀、快乐、性欲……都是制造这个谎言的原料,缺少一样,人就容易获得真正的觉醒。人是不能醒的,因为造物主不允许有这种现象。大家都说“浮生若梦”;其实是梦境太似浮生……不能再想了,想下去一定会变成疯子…晚餐能够有一条清蒸石斑,必吃两碗白饭。)
——伏尔加,她说。 ——为什么要换那样烈性的酒?我问。 ——想醉倒固体的笑,她答。 我向侍者要了两杯伏特加。(这个女人有一个长醉不醒的胃,和我一样。)
我的感情发炎了,必须从速医治。酒是特效药,我一再倾饮烈性酒。
在张丽丽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在张丽丽面前,我的感情被肢解了。 在张丽丽面前,我必须隐藏自己的狼狈 在张丽丽面前,我像小学生见到暴躁的老师。 在张丽丽面前,我擎起白旗。 她的笑与她的眼睛与她的牙齿与她的头发与她的思想与她的谈吐与她的吸烟的姿势与她的涂着橙色唇膏的嘴 全是武器!
生锈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烟圈里捉迷藏。推开窗,雨滴在窗外的树枝上眨眼。雨,似舞蹈者的脚步,从叶瓣上滑落。扭开收音机,忽然传来上帝的声音。我知道我应该出去走走了。
思想又在烟圈捉迷藏。烟圈随风而逝。屋角的空间,放着一瓶优郁和一方块空气。两杯拔兰地中间,开始了藕丝的缠。时间是永远不会疲惫的,长针追求短针于无望中。幸福犹如流浪者,徘徊于方程式的等号后边。 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固体的笑,在昨天的黄昏以及现在出现。谎言是白色的,因为它是谎言。内在的忧郁等于脸上的喜悦,喜悦与忧不像是两样东西。
秋天在8字外边徘徊。太阳喜欢白昼,月亮也喜欢;但是,黑夜永不寂寞。谁躺在记忆的床上,因为有人善于玩弄虚伪。 与8字共舞时,智齿尚未萌出。忧郁等于快乐。一切均将消逝。 秋天的风迟到了,点点汗珠。 我必须对自己宣战,以期克服内心的恐惧。我的内心中,也正在落雨。
我们目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苦闷的时代,人生变成了“善与恶的战场”,潜意识对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较外在的环境所能给予他的大得多。
艾略脱曾经讲过:如果传统的意义仅是盲目地因循前人的风格,传统就一无可取了。
酒精本身就是那样有趣的,只有酒醉时,世界就有趣了。没有钱买酒时,现实是丑恶的。香港这个地方,解下刀沽酒的朋友不多。 现实仍是残酷的东西,我愿意走入幻想的天地。如果酒可以教我忘掉忧郁,又何妨多喝几杯。理智不良于行,迷失于深山的浓雾中,莫知所从。有人借不到春天,竟投入感情的湖泊。 一杯,两杯。 魔鬼窃去了灯笼,当心房忘记上锁时。何处有噤默的冷凝,智者遂梦见明日的笑容。
酒徒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