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亮佚文集
林以亮佚文集内容简介
陈子善:林以亮其人其文——《林以亮佚文集》编后长期以来,林以亮,也就是宋淇的名字,是与张爱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知道他是张爱玲的好友,他推荐张爱玲的作品给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他担任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等等;人们还知道他写过不少回忆和研究张爱玲的妙文,是“张迷”和张爱玲研究专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林以亮自己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翻译家、诗人和编辑家,他在文学乃至文化领域里建树甚多,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特别是香港文学史上,林以亮理应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林以亮(1919—1996)是浙江吴兴人,原名宋淇,笔名宋悌芬、欧阳竟、余怀、杨晋等。其父宋春舫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藏书家,可谓家学渊源。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北平燕京大学西语系,获荣誉文学学士。抗战期间在上海从事话剧和学术活动,编有舞台剧《皆大欢喜》,与傅雷、钱钟书等过从甚密。1948年移居香港,先后担任美国新闻处编译部主任、电懋影业公司制片部主任、邵氏影业公司编审委员会主任。主编过颇有影响的《美国诗选》、《美国七大小说家》、《美国文学批评选》等,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电影剧本《南北和》等,是香港作家中“触电影”最早的,成为一名出色的“拜银幕的人”。他1972年创办《文林》杂志。1968年至1984年间,又执教香港中文大学,筹组翻译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主持出版《译丛》(Rendi tions)中译英半年刊,他还是香港翻译学会发起人之一。退休以后,林以亮仍阅读笔耕不辍,直至谢世。尽管痴迷文学、翻译和电影,写作生涯伴随生命始终,林以亮生前出版的著作并不很多,据笔者所见,计有下列七种:前言与后语 1968年7月香港正文出版社初版,同年11月台北仙人掌出版社再版林以亮论翻译 1974年3月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林以亮诗话 1976年8月台北洪苑书店初版《红楼梦》西游记——细评《红楼梦》新英译 1976年9月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初版昨日今日 1981年5月台北皇冠出版社初版文学与翻译 1984年12月台北皇冠出版社初版更上一层楼 1987年5月台北九歌出版社初版,1998年3月增订再版内地版改书名为《文思录》,即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实,林以亮还有不少诗文,由于各种原因,散见于大陆和港台报刊,未曾结集,也未曾引起文学史研究者和林以亮作品爱好者的注意。本书就是林以亮佚文的首次结集,共分上下二编,均为上述七种著作所未录者,现略作说明如下:上编为林以亮1949年以
林以亮佚文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