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走路内容简介
行走,引吭吟唱,所以我們有詩句;ON FOOT,出自情感,所以我們有散文;遠足,打拼天下,所以我們有行動。都在這本書。本書集合了各領域的朋友,用他們擅長的方式,傳達從「走路」過程中,體悟到的種種生命經驗。因為不再依賴汽車競速,流洩出的緩慢時光,激發人類回歸生命的意義與內在的價值。「千里步道」是個由民間發起的活動,目的是希望可以規劃出一個環島的步行網,這條步道不是在深山裡,而是在我們開啟後門看見的小徑上。各大媒體曾經(將來也會)大篇幅報導,今年的11月11日還要再來一次。■本書目錄a序/紀政b序/徐璐c序/李偉文01夢想幾年後,台灣出現一條環島的千里步道/黃武雄02一百年後回頭看寶島/小野03慢走,與世界的親密對話/李丁讚04走路上了癮/吳文翠05深邃的行走/阿寶06步行,以及巨大的時間回聲/吳明益07走路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石計生08秋/鍾永豐09在熱鬧的盛世以外行腳/裴元領10 革命前夕,行走的必要/吳寧馨11 親密關係的重建/蔡健福12如果我們有條千里步道——我想坐,想走,更想做/路仁13如果我們有條千里步道/黃武雄14重返七星潭/周聖心附錄 千里步道是什麼大事記你可以做什麼== 深邃的行走 == 阿寶要問安住生活的源頭活水,於我,是一段形體並不安定的行腳;要說一趟生命中最遙遠的旅程,於今生,是肉身居留一隅山田的耕耘歲月。三十五歲之前,我學著用生活的心情旅行;因為這段旅行,讓我在三十五歲之後學會用旅行的心情生活。人從演化搖籃的非洲開始往外行走,足跡遍佈所有的陸地,旅行的基因必定曾是演化的優勢之一,這股原始的動力,至今依然在我們的體內蠢蠢欲動,當它被滿足時,就是一道生命的天窗開啟──從生存領域的拓展,到精神世界的探索──行走,不只是在有形的空間中移動,也是在一條通往心靈的路徑上前進。是的,我說的是「行走」,而不是旅遊。因為,拜文明之賜,長途旅行已不再困難,但隨著難度降低,它的深度也被彌平,旅行很容易成為一種消費方式,另一種無饜足的攫奪與獵奇:因為快速的狼吞虎嚥而消化不良;因為迅即來去的匆忙,帶出一股霸氣;因為不必為所過之地負責的輕鬆,而給相遇的土地與人罩上一層灰泥而不自知。行走卻不同。行走放下速度的野心,要求自己的體能適應環境,而不要求環境的安適來便利自己的旅行。因為一步步的踩踏,地域的遼闊在性靈中延伸,相遇的人事也因細緻的接觸而更加深刻。由於沒有快速的交通工具隨時可以讓人離開異域、重回熟悉的環境,旅人必須不斷改
走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