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三部曲(一)沉沦

作者:钟肇政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4

1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台湾人三部曲(一)沉沦内容简介

《台湾人三部曲》是作者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一部百万言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台湾沦陷至光复的五十多年历史,以台湾北部九座寮陆家世代坚持抗日的情节为主线,再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同胞反抗日寇侵略的不屈不挠的历史画面。这是“用血,用泪,用骨髓”写下的“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也是一座标志当代台湾文学创作水平的丰碑,深受海内外文坛的推重。小说共分三部,分别概括了台湾抗日历史的三个阶段。第一部《沉沦》着重反映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同胞为抵抗日军入侵而进行的奋勇斗争,这是台湾抗日运动的武装斗争阶段。小说着重描写陆家子弟兵在陆家四世后裔陆仁勇的率领下慨然出征,与台湾各路义军一起,用鲜血写下的气壮山河、保家卫国的悲壮史诗。第二部《沧溟行》以陆家第六代子孙陆维梁从事的抗日和民主运动为主线,再现了台湾抗日中期的斗争风貌。陆维梁生活的时代,台湾人民的武装反抗由于受到敌人的残酷镇压而渐趋低落,台湾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大陆的新文化运动受到启发,转向教育和发动民众从事合法的民主运动,以反抗日本统治当局。第三部《插天山之歌》以台湾光复前后为背景,写陆家七世孙陆志骧自东京潜回台湾从事秘密抗日工作,被日寇追缉跟踪而隐蔽于插天山的故事。小说虽然只写陆志骧逃避追捕的经历,但透过周围乡亲们对他的爱戴保护,也反映了广大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当时的时代风貌。《台湾人三部曲》场面宏大,气魄雄伟,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从时间跨度来看,作品力图展示半个世纪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但作者并没有采取流水帐般的连续性描写,而只截取三个典型的横断面来展示整个历史面貌。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95年清政府割台以后的二十年间,日本侵台政策主要是武力征服和镇压。所以被任命为台湾总督的均为大将或中将的日本军人。日军对台湾人民的血腥镇压必然带来台湾人民的武力反抗。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加之武器的落后和原始,使得每次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沉沦》反映的正是这一段历史,作品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和对敌人誓不低头的悲壮之气。从1918年开始,日本对台政策有所改变,总督由军人变为文职,并高唱“日台一体”的口号,宣称要扶植台人自治。日本对台政策的松动,加之大陆“五四”精神促使了台湾知识界的觉醒,他们开始率领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合法斗争。《沧溟行》把1927年到1934年初这段历史作为它的背景,真实而准确地体现出这一

登录查看更多

台湾人三部曲(一)沉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